智慧管网解决方案(19 页PPT-北京国遥新天地)
3.64 MB
19 页
0 下载
4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ptx | 3 |
| 概览 | ||
国遥新天地智慧管网解决方案 智慧管网 1 建设背景 2 建设目标 3 建设方案 4 运营模式 5 典型应用 1. 建设背景 智慧城市的发展 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目标,智慧管网是建 设智慧城市的一部分。 地下管网的管理现状 大部分城市处于“各自为政,粗放管理,重复开挖, 事故频发”的状态。 1. 建设背景 政府对地下管网的重视 从中央到省、市颁布《地下管线管理条例》,地下 管网管理成为住建部近两年工作要点。 信息技术发展的契机 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信息技术的发展为 地下管网的智能化管理提供了技术基础。 2. 建设目标 以三维 GIS 技术为基础,结合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技 术,通过统一的管线探测工程,结合动态更新管理机制,建成管 网信息采集、监控、数据应用服务为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实现 全市地下管网的数字化、精细化和智能化的管理,将地下管网信 息由多家封闭管理的模式变为“集中”、“协同”、“智能”的创新管理 局面。 2. 建设目标 集中:实现地下管线数据、审批、更新、监管的集中,形成地 下管网的集中与权威管理。 协同:通过管网数据及服务的共享和交换,实现各单位协同工 作,管线单位协同施工,避免反复开挖和资源浪费。 智能:智能监测、智能分析、智能决策,实现管网规划、设计、 施工、安全预警、应急决策的智能化。 3. 建设方案 “ 一大工程,两套机制,三大系统” 的一体化建设方案。 一大工程:地下管线普查工程 两套机制:集中管理和协同工作机制 三大系统:数据动态管理系统、信息交换与共享系统、智 能监测系统 3. 建设方案 3. 建设方案——集中管理机制 3. 建设方案——集中管理机制 数据动态 更新 数据更新 接收管线工程数据,进 行检查、接边、入库管 理和编辑 数据核查 从现状管线数据库提取 地下管线现状数据并实 地进行核查 竣工测量 管线工程覆土前,进行 管线测量,生成统一标 准的数据汇交格式进行 汇交 数据利用 基于准确现状地下管线 数据进行合理规划设 计,行政审批和施工 3. 建设方案——协同工作机制 3. 建设方案——三大系统 • 运行监测子系统:管网运行状态监控和预警分析 • 移动监察子系统:管线巡检及管线工程监察 • 信息发布子系统:管线、工程、安全等信息的共享 •协同工作子系统:审批、施工、验收过程的各部门协同工作 •智能分析子系统:管线规划、验收、运维、预警和应急的智能分析 • 数据管理子系统:管网数据动态更新和全生命周期管理 • 数据应用子系统:数据的浏览查询、量算分析和导出 智能监测 系统 智能监测 系统 信息交换与共享 系统 信息交换与共享 系统 数据动态管理 系统 数据动态管理 系统 4. 运营模式 2012 年统计国内 63 城市管线数据共享情况 4. 运营模式 城市管网管理的运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至少包括以下模 式: 长沙模式:免费共享。财政预算,统一普查,立法强制更新, 免费使用。 天津模式:集中收费。独立机构,集中管理,自筹自支,立法 强制测绘和汇交,数据合理收费使用。 国遥模式:共建共管。合作投资进行数据普查和系统建设,信 息合理收费和分配。 5. 典型应用 2011 年,天津。 实现地下 管网的全生命周 期动态管理和特 大城市级三维地 下管网综合管理。 5. 典型应用 2012 年,甘肃。 实现地上 地下一体化管线 和城市管理,管 网运行状态的动 态监测。 5. 典型应用 2014 年,山东。 建设智慧 管网综合性管理 平台,成为智慧 城市建设的一部 分。 关于国遥 安全稳定自主的三维 GIS 平台 EV-Globe 广泛深入的行业信息系统建设 节能低碳的中科高清影像覆盖 主导建立的我国航空高分遥感网
| ||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 可预览页数已用完,剩余
18 页请下载阅读 -
文档评分


地下管网智慧管网大数据云平台信息化建设和运营整体解决方案(634页 WORD)
AI+智慧城市解决方案(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