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与AI融合持续深化【AI金融新纪元】系列报告(四)-东吴证券
1.08 MB
38 页
0 下载
5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ptx | 3 |
| 概览 | ||
【 AI 金融新纪元】系列报告(四) —— 金融与 AI 融合持续深化 证券分析师 :孙婷 执业证书编号: S0600524120001 联系邮箱: sut@dwzq.com.cn 证券分析师 :武欣姝 执业证书编号: S0600524060001 联系邮箱: wuxs@dwzq.com.cn 证券研究报告 二零二五年六月十一日 l 2009 年移动应用市场兴起, 财经类移动 APP 开始出现; 2010 年代后半段 -2020 年初, 财经类移动 APP 开始致力于满 足用户多元化的财富管理需 求。 AI 技术的兴起使得智能 营销、智能投顾等获得助推, 东方财富、同花顺和华泰证 券在该阶段大放异彩。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 等技术的快速发展, AI 金融技术 持续完善。 2023 年 ChatGPT 引发 广泛关注,大模型与金融的结合赋 能财富管理及金融科技行业。 2023 年 3 月彭博发布金融大模型 BloombergGPT ,开启金融 AI 大 模型的数字金融新时代。东方财富、 同花顺、恒生电子引领金融科技 前沿。 l 互联网在中国迅速发展, 2008 年牛市下 PC 端金融网络门户 兴起,新浪、搜狐、网易等传 统门户财经频道日益成熟,和 讯网、金融界、证券之星等垂 直财经网址厚积薄发。但是受 限于时代条件,互联网金融领 域仍处于起步阶段。东方财富 后来居上,成为该阶段的集大 成者。 l 中国金融与技术的融合始于 20 世 纪 80 年代,互联网及数字技术 出现,传统金融机构受到提高 工作效率等需求推动,开始通 过传统 IT 软硬件实现办公自 动 化、电子化,实现业务升级。 IT 部门、银行卡、 ATM 、证 券交易所等线下部门快速普及。 2004 年之前 2004 年 -2010 年 2010 年 -2022 年 2023 年 - 至今 引言: IT 电子化→互联网金融→ AI 金融,金融与科技融合持续深 化 互联网金融 — — PC 专业财经频道、财经网址兴起,成为金融业 “ 门面”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东吴证券研究所 金融信息化 技术作为业务基础设施,未能进入核心领域 科技从后台支持的位置走向前端,进入金融业务 核心环节 AI 成为金融公司业务发展核心力量,甚至发展 为企业主营业务,渗透率不断加速 — — A I 金 融 互联网金融 APP l 金融行业科技投入逐年提升。随着数字经济发展,金融行业科技投入逐年提升,推动金融科技快速增长。 我们认为 AI+ 金融时代的到来将从存量、增量 2 个方面利好金融行业。存量:①后台部门效率提升;②与大数据结合后,金融产品个性化与精 准营销将增强客户粘性,带来业务增长。 ③投资者数量增长、用户基数提升,投融资需求提升,市场交投活跃促进存量业务边际增长率提高。增 量: AI 赋能下新兴产品及应用应运而生。 AI 赋能券商: AI 终端加速金融后台智能化转型,在风控、合规、人力等基础岗位中提升效率。 AI 智能客服嵌入 APP 助力客户交互率提升, AI 支撑画像分析助力精准营销,帮助券商实现各业务条线收入提升,推动行业稳健发展。 AI 赋能互联网金融:在 C 端智能投顾自动化定制建议,赋能人工投顾提效,提升智能投顾的普惠性与个性化服务体验,在 B 端利用 AI 大模型 解析数据生成投研报告,助力分析师提炼关键结论。此外,打开 AI 驱动的金融产品创新、企业级 AI 解决方案服务等新生业务新局面,推动服务 效率和业务增长双重跃升。 AI 赋能保险行业:推动保险价值链实现自动化与个性化,在产品设计、承保理赔及中后台管理等环节全面提升效率与决策能力,并逐步拓展至 精算等核心领域。此外,开拓 AI 驱动的保险业务创新、跨境保险服务与多语言支持服务等新生业务新局面,助力保险机构实现高质量数字化转 型。 AI 赋能银行: AI 大模型在 C 端实现智能个性化服务与交叉销售提升,在 B 端深化对企业客户的风险管理与解决方案输出。此外,开拓 AI 驱 动的金融产品创新、跨境结算与流程自动化等新生业务服务,推动银行业务全面智能化升级。 投资建议:在金融科技政策利好、海外垂类模型落地背景下,金融垂类模型成发展重点,我们推荐【同花顺】、【东方财富】、【恒生 电子】,建议关注【顶点软件】、【金证股份】、【长亮科技】、【新致软件】;金融科技弹性小票,我们推荐【九方智投控股】、【指南针】 ,建议 关注【财富趋势】。 风险提示:监管环境趋严抑制行业创新;行业竞争加剧;权益市场大幅波动;技术风险;金融风险传导。 核心要点 3 2. AI赋能券商,存量降本增效+新生业务可能性 3. AI赋能互联网金融,核心业务提升+发展新思路 4. AI赋能保险,提高承保效率+辅助投研 5. AI赋能银行,流程提效+深化客户服务 6. 投资建议 7. 风险提示 目录 1. AI+ 金融,科技辅助脑力劳动 4 AI+ 金融,科技辅助脑力劳动 5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图: 2022-2026E 中国金融机构技术资金投入情况 CAGE=12% 662 543 475 673 587 518 3,443 2,888 2022 2023 2024E 2025E 2026E 银行业(亿元) 保险业(亿元) 证券业(亿元) 金融科技资金投入年均复合增速快。随着数字经济的全面发展,为数字金融创造更 多 技术创新的资源和应用的需求场景,银行、保险、证券等传统金融机构作为信息科技 服务的主要需求方近年来不断加大技术资金投入,据艾瑞咨询, 2023 年中国金融机 构技术资金总投入达 3,598 亿元,银行占比 74% ;除银行外,各行业技术资金投入占 比逐年提升。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CAGE=20% 662 543 422 2022 2023 2024E 2025E 2026E 25% 20% 15% 10% 5% 0% 芯片 传感器 服务器 IT 系统 大数据 人工智能 云计算 区块链 物联网 . . . . . .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东吴证券研究所 银行 保险 证券 基金 互联网金融 支付 消费金融 . . . . . . 技 术服务商 技 术 能 力 云计算 大数据 AI 区块链 业 务 能 力 获客 风控 运营 客服 1.1. 金融行业科技投入逐年提 升 金融 科技企业 图表: 2022-2026E 中国证券业科技投入及发展预 测 技术范畴 图表:中国金融科技产业链 IT 投入 ( 亿元) IT 投 入增长率 需求方 技术输出(定制化 / 标准 化) 对外输出 / 对内赋 能 采 购 研 自 技术 输出 377 451 2,659 2,530 3,119 422 475 771 377 2022 年 ChatGPT 重磅发布开启大模型元年, 2023 年国内 AI 大模型百花齐放。 2022 年 OpenAI 发布 ChatGPT ,国内迅速形成大模型共识,各行 业大模 型持续推陈出新。 2023 年 5 月中旬,奇富科技首先宣布推出自研的金融行业通用大模型——奇富 GPT ,是业内“国内首个金融行业通用大模型”。 目前各家公司都在致力于以大模型赋能股基 APP 或是金融终端,为已有功能增加 AI 能力,实现智能客服、智能投顾、智能风险等多场景应用。 金融大模型 = 专业知识 + 大模型能力,金融 AI 大模型引领金融科技范式迎来变革。金融大模型是专业知识与大模型能力相结合的行业大模型应 用体系,是通用大模型在垂直行业的有效实践。金融大模型的应用将改变金融科技范式,重塑金融机构工作方式和服务生态, 目前已在金融咨询、 产品介绍、内容文本生成、虚拟客服等方面得到实际应用,随着“大数据 + 大算力 + 强算法”升级,金融大模型将在更多细分领域带来新技术的变 革。 经验反哺 技术支持 n 与基础大模型相比,金融行业大模型结合金融 业务场景特征与数据资源,在专业度、业务模 型输出能力、场景适配度与成本把控等方面优 势较为明显。 n 随着行业大模型的不断涌现,未来将有更多的 金融业务板块与细分场景被模型能力覆盖。 ... ... 通用算法 行业算法 场景模板 ... ... 通用大模型 7 大模型服务 1.2. AI+ 金融引领金融科技范式迎来变 革 企业专属大模型 细分领域训练模型 应用支撑 智能决策 模型代理 高性能算力资源 基础平台 基础模型 业务场景 针对于企业特征的行业 大模型定制解决方案 OCR 训练平台 AOI 训练平台 基 础 大 模 型 金 融 大 模 型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东吴证券研究所 产品创新 风险管理 监管科技 智能营销 图:金融大模型落地路径与能力对比 机器学习 大模型训练 数据准备 & 增强 以金融大模型引领的“ AI +金融 ”已经开启了全新的金融科技时代。 国内金融垂类大模型百花齐放 ,各家公司都在致力于以大模型赋能股 基 APP 或是金融终端 ,为已有功能注入 AI 能力 ,实现智能客服、智能投顾、智能风险等多场景应用 ,通过大模型多样、便捷、高效的特点 提升原有客户粘性、提高获客能力并吸引客流量 ,推动公司 C 端、 B 端存量业务增长。 恒生电子:恒生电子于 2025 年 3 月发布了恒生光子大模型一体机 DeepSeek 版,基于华为昇腾 800IA2 推理服务器,满足行业对于 AI 应用高 效部署、算力底座以及业务数智化创新的需求,助力金融机构快速完成大模型的部署落地,加速行业数智化转型进程。 蚂蚁金服: 2025 年 3 月,蚂蚁集团 Ling 团队发表了一篇技术成果论文,推出两款不同规模的 MoE 大语言模型——百灵轻量版( Ling- Lite )与百灵增强版( Ling-Plus ),两者性能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 腾讯云: 2025 年 2 月 27 日,腾讯混元自研的快思考模型 Turbo S 正式发布,能够实现“秒回”,吐字速度提升一倍,首字时延降低 44% , 同 时在知识、数理、创作等方面也有突出表现。通过模型架构创新, Turbo S 部署成本也大幅下降,持续推动大模型应用门槛降低。 东方财富:妙想金融大模型是东方财富重磅打造的金融行业大语言模型, 2025 年 3 月 21 日,东方财富宣布妙想大模型已正式向所有用户开 放,并全面登陆东方财富 APP ,开启智能投资时代,表明其在金融大模型上的布局已经深度融入核心业务链条。 数据来源:恒生电子,蚂蚁金服,腾讯云,东方财富妙想,东吴证券研究所 1.3. 国内金融垂类大模型百花齐 放 图:腾讯云金融大模型结局方案全景图 图:恒生电子金融大模型产品矩阵 图:蚂蚁金融大模型全栈技术布局 图:东方财富金融行业大模型 我们认为 AI+ 金融时代的到来将从存量、增量 2 个方面利好金融行业: 存量:①后台部门效率提升;②与大数据结合后,金融产品个性化与精准营销将增强客户粘性,带来业务增长。 以保险业和银行业为例, 随着普惠金融的深入推进,客户群体已逐步拓展至下沉市场、小微企业及跨境业务等领域。在利率持续下行和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的背景 下,金融服务向个性化转型的趋势愈发显著。 AI 技术与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使机构能够基于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和特征,快速定制个性 化解决方案,在不显著增加人力及运营成本的前提下,提升服务覆盖与客户满意度。同时,依托大模型的精准分析能力,有助于金融机构 实现高效直达的营销触达,进一步赋能传统业务的拓展与转化。 ③投资者数量增长、用户基数提升,投融资需求提升,市场交投活跃促 进存量业务边际增长率提高。金融行业的发展与市场交易情绪、投资者数量等方面息息相关,以证券业务、资管业务为例,二者以交易量、 换手率、产品规模等交易面指标为驱动源,我们将以市场交易面为增长力的传统金融业务定义为存量。金融科技赋予投资者更为简便、快 速、全面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使投资者单位交易量、交易次数提升,乃至吸引更多主体使得市场投资者数量实现增长。此外, 金 融信息服务商产品不断更新迭代能够自研自用的同时向外输出,二次赋予传统金融机构更优质服务效用,金融信息服务高质量的输出将在 已有存量增长的基础上赋予更高的边际增长率。 1.4. AI 将同时赋能金融行业存量及增量业 务 9 增量: AI 赋能下新兴产品及应用应运而生。 AI 金融时代是金融与技术场景的融合,诞生了以智能投顾、大数据征信、虚拟人等新兴产 品, 我们将具有新兴应用场景或具有先进技术的金融产品定义为增量。金融机构在日常运营中积累了大量客户交互数据,在发展 AI 和大模型 技术方面具备天然优势,这不仅有助于推动自研模型在内部业务中的高效落地,还可与成熟模型结合形成标准化解决方案,进一步转化 为可对外输出的新兴业务,实现技术与服务的双重赋能。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金融业大模型应运而生,底层技术的丰富与完善为 大模型嵌入现有产品并实现降本增效提供契机, 同时催生更多以金融大模型为基础的新产品和应用领域, AI 金融时代蓝海市场可期。 AI 金融时代 存量 增量 1.4. AI 将同时赋能金融行业存量及增量业 务 证券科技业务 保险传统业务 券商传统业务 新生金融业务 金融机构后台 银行传统业务 …… 10 AI 赋能券商,存量降本增效 + 新生业务可能性 11 核心假设 效率提升 降本增收 引入 AI 系统后,券商将在一定 程度上提高基础工作效率,降低成 本。 引入 AI 系统后, B+C 端投资者 投资效率提升,投融资需求提升, 市场交易活跃度提高。 AI 赋能券商业务的三种形式 与现有模型合作 本地化部署开源模型与自研模型结 合 纯自研模型 投研、投顾 资管业务 自营业务 新生业务 2.1. AI 赋能券商行业逻辑链条梳 理 风控合规 战略支持 市场研究、人力资源等后台部门 赋能 经纪业务 两融业务 投行业务 AI 大模型 券商 存量 增量 成本下降 收入提高 存量 12 在金融科技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浪潮下, 国内券商正以“竞速”姿态接入 DeepSeek 等大模型技术。截至 2025 年 3 月, 已有超过 20 家券 商完成 DeepSeek-R1 模型的本地化部署 ,覆盖头部及中型机构 ,包括华泰证券、 国泰海通、广发证券、财达证券等。 技术优势: DeepSeek-R1 凭借“性能倍增、成本递减”特性 ,在数据处理、逻辑推理及多模态分析方面表现突出。 安全合规:本地化部署满足金融行业数据安全要求,结合 RAG (检索增强生成)和 AI Agent 技术,构建智能中台。 场景渗透:应用已从内部效率工具(如智能问答、流程指引)延伸至核心业务。 行业展望: DeepSeek 将进一步推动智能投顾、个性化财富管理等场景落地 ,助力机构拓宽科技护城河 ,重塑金融服务体验。 时间 券商名称 合作大模型 赋能方向 后续进程 2024 年 12 月 华泰证券 豆包 DeepSeek 股票投资服务智能体 优化财富管理 2024 年 12 月 国泰海通 DeepSeek 智能问答 / 行业研究 / 合规风控等 探索投研、客户服务等 2025 年 2 月 广发证券 DeepSeek 机构客户服务 制定全面人工智能布局 2025 年 2 月 中金公司 DeepSeek 投顾服务领域三位一体服务生态 攻关自主可控大模型 2025 年 2 月 中信建投 DeepSeek 舆情监测、风险管控 部署全天候舆情监测 2025 年 2 月 申万宏源 DeepSeek 基金分析 / 智能客服 / 舆情监测等 进入全面智能化时代 2025 年 2 月 兴业证券 通义千问 DeepSeek 数智中台赋能业务场景 诸多场景全面赋能升级 2025 年 3 月 招商证券 通义千问 DeepSeek 办公交流软件 智能投顾 / 投资 / 投研等 核心业务落地 2025 年 4 月 东吴证券 豆包 DeepSeek 股票投资服务智能体 全尺寸版本地化部署 13 2.2. AI+ 券商, DeepSeek 本地化部署浪 潮 技术底座层 核心功能层
| ||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38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2025年金融操作系统AI创新与融合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