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思维的新型智慧校园规划思路及方案(38页 PPT)“ 数据 +” 思维下的智慧校园规划 为什么用“数据 +” 思维规划智慧校园 • 没有一个明确标准去衡量信息化建设效果 • 建的多 ,未必就是信息化建的好 • 新技术应用 ,也未必就是信息化建的好 信息化建设 的好与不好 " . " . • 新基建带来的冲击 ,要不要追个新技术? • 上新技术可能会改变当前学校信息化格局? • 新技术往哪里上?不会有风险吧? 为了满足管理者? 我们认为: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本质是: 对数据的建设 高校信息化建设核心价值体现在: 对数据消费的能力 解决要点 solution 必须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 数据 +” 思维下智慧校园规划 目标与框架 围绕“数据 +” 展开体制机制建设, 让体制机制建设变成不仅仅是保障 建设 ,更是能力建设 围绕“数据 +” ,展开数据消费服 务应用建设 ,利用数据组织的各种 + 教学 数据仓库 加工脱敏 数据集市 切片备份 数据 集成 管理 数据 消费 规划框架 planning framework 数据 生产 数据 环境 “ 数据 +” 思维下智慧校园规划 落地路径 强化 高校信息化体制机制建设 信息化分管校领导 / 校级 CIO 数据管理领导小组 数据质量管理小组20 积分 | 38 页 | 5.32 MB | 2 天前3
北京大学:DeepSeek在教育和学术领域的应用场景与案例幻觉(生成不符合事实的内容) • 知识库限制(公开、私有、即时) • 上下文窗口限制(记忆、成本) 3. 推理能力 n 解决方案 1. 提示词(Prompt) 2. 思维链(CoT) 3. 搜索增强(RAG) 4. 知识图谱(KGE) 5. 模型微调(Fine Tune) 学习交流可加AI肖睿团队助理微信号(ABZ2829) 第28页 生成模型和推理模型适用场景 这一波人工智能本质上是数据智能,只要是有时 间结构和空间结构的数据,都可以识别出数据 分布模式,建立数据模型,从而产生智能。 2. 这一波人工智能的核心是语言智能,通过分析和 建模人类语言,获取人类的知识,并进一步获 取人类的思维模式。 3. 或许,AI只是一个我们和他人和祖先和整个人 类的意义世界的交互的接口的翻译器。与我们 对话的,不是AI,而是AI背后那个人类构造出 的意义世界。因此, AI可以成为我们的伙伴和 培养数据驱动思维 树立终身学习与跨界融合意识 打破传统思维局限 1. 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2. 跨界融合趋势与机会 1. 数据价值的认知 2. 数据分析与解读能力 1. 建立非线性思维 2. 拥抱“不确定性” 学习交流可加AI肖睿团队助理微信号(ABZ2829) 第36页 数字素养通识教育的变迁 人工智能时代 2020s - 现在 核心目标: 人机协同能力与批判性思维 主要技能:20 积分 | 251 页 | 26.07 MB | 2 天前3
大模型时代的AI教育_思考与实践(36页 PPT)| 技术认知 | 伦理思考 | 社会影响 | 应用场景 | 未来趋势 n 培养什么人 1. 思维能力:批判思维、独立思维、逻辑思维 2. 学习能力:终身学习,善用 AI 3. 热爱人类 n 如何培养人 1. 赋能:个性化学习,学本教育,因人育材,未来学校 学习的定位是一种思维训练,知识、写作、记忆力等只 是训练工具 终身学习的方式可能从知识搜索转向了古老的对话式学 习 • 建立安全分类框架,制定安全保护政策,进行安全培训 2. 警惕 AI 的幻觉和偏见 • 技术层面:代码,算法,数据,提示词 • 思维层面:理解原理,鼓励批判性思维 3. 为教与学提供具体的指导 • 教师:教学培训,交流和社区, AI 教学助手 • 学生: AI 素养,个性化学习路径, AI 助教 420 积分 | 36 页 | 2.17 MB | 2 天前3
DeepSeek在教育中的应用(72页 PPT)REG ) 通用模型 ( V3 ) 在传统的大语言模型基础 上 , 强化推理 、 逻辑分析 和决策能力的模型。 =V3 + 数理逻辑思维 数学推导、 逻辑分析、 复杂问题拆 解 适用于大多数任务, 侧 重于语言生成 、 上下文 理解和自然语言处 理 。 ——“文科生” 文本生成、 创意写作、 问答对 话 能够联网搜索最新消息 出一张高三一模化学试卷,要求难度系 数按照 2022-2024 三年高考化学平均值, 适合青岛地区学生使用。题目数量、试 卷结构、试题风格按照 2024 年高考化学 卷,并注意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创新 思维和跨学科综合能力。 常见应用场景:智能助教 - 命制试卷 示例 2 :习题(试卷)生成 常见应用场景:智能助教 - 命制试卷 请对你刚才出的试卷进行评价修改完善, 检查错误,并做出标准答案、题目解析 示例:设计问题链 常见应用场景:智能助教 - 课堂互动中辅助问题链设计 教师还可以让 DeepSeek 辅助设计问题链 ,通过问题追问的方式 ,在课堂上实现与学生思维的 碰撞 , 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常见应用场景:智能助教 - 课堂互动中辅助问题链设计 问题链—— “ 布鲁姆教育 目 标分类法 ” 核心问题设计,激发深入思考 示例:设计问题链20 积分 | 72 页 | 10.26 MB | 2 天前3
智慧教育信息化2.0中小学AIGC人工智能政策研究及方案(139页WORD)K-12 “ 教育体系,并通过 AI for K-12”计划 推动中小学阶段的人工智能课程开发与教师培训。欧盟则在《人工 智能战略》中强调,人工智能教育应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培养学 “ ” 生的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英国政府通过 国家计算教育计划 推动 中小学阶段的人工智能教育,并设立了专门的人工智能教育基金, 支持学校开展相关课程和活动。 其次,亚洲国家在人工智能教育政策的实施上也表现出强烈的 从全球范围来看,人工智能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呈现出以下 几个趋势: 政策导向明确:各国政府通过制定明确的政策文件,推动人工 智能教育在中小学阶段的普及与实施。 课程体系完善:通过开发专门的人工智能课程,培养学生的计 算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培训加强:通过设立专门的教师培训项目,提升教师的人 工智能教学能力。 技术应用广泛:通过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升 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 综上所述, 年,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进一步 “ ” 强调要 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 , “ 并提出要 在中小学阶段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计算 ” 思维和创新能力 。这一政策的出台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实施 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行动指南。同年,教育部还发布了《普通高中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 年版)》,首次将人工智能相关内容纳 入高中信息技40 积分 | 145 页 | 524.60 KB | 5 月前3
智慧校园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现代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无缝结合,教室上课不用来回切换,亲近使用者,适合各 教龄段的老师,适合各种教室; 绿板自带真空吸尘器且绿色环保,保护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 可以储存教学资料,学生可以随时复习利用,可以丰富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更大地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优质材料,易于擦除,不反光,有效地保护学生视力。 2.5.3 建设效果 27 2.6 会议室系统 根据对会议室进行详细、专业的总体规 3.4 创客体验室 通过学校建设创客空间和开设科学课程、营造有利于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环境,来激 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点燃创新思维 与批判思维的火花为理念,同时,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整合性学习,融合性项目学习,鼓励学生在 “做中学”,实践“STEAM”教学理念,提高学生探索真知、实践科技梦的兴趣和能力。 通过创客教育,学生们不仅可以 类的情感,孩子的调皮。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发生着 各种有趣的故事,它们开动脑筋,为解决问题,尝试着各种稀奇古怪的发明。积极引导学生用智慧 的目光去观察、发现身边的科学,培养学科学、爱科学、发现科学的思维形态。以 Hooyah 与 Bizbiz 两个动漫人物探险历程为主题,贯穿涵盖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知识,引领同学们开始一 场由科技引领的探索大冒险。 课程以漫画及创意故事开头,跨越创意设计,mBlock30 积分 | 182 页 | 43.95 MB | 3 月前3
unesco -教育行业:教师的AI能力框架如何在日益增长的人机交互背景下定义教 师角色和能力缺乏了解。 人工智能(AI)对教育、教学与学习以及 教师角色和能力产生了重大影响。确实 ,AI能够处理远超人类能力范围的大量信 息和文本,并能生成涵盖人类思维象征 性表示范围内各种新内容,识别不同格 式数据中的模式,并通过预测分析辅助 人类决策。教育中新兴的AI应用实践清楚 地表明,AI有潜力促进新的教学、学习和 教育管理形式,以及增强学习体验并支 持教师任务。 术以及与教学职责和背景能力相关的 数据和算法的理解。 4. 娴熟 将AI融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实践的设计与实施中,以促进参与度 、支持差异化学习并增强教师与学生 之间的互动,旨在促进学生的同理心 、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内部化 essential 伦理规则以确保 人工智能的安全和负责任使用,包括 尊重数据隐私、知识产权以及其他法 律法规,并在评估和使用人工智能工 具、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时 效利用AI以满足自身及其社区的转型 专业发展需求方面的策略。 4. Critically 评估人工智能对教学、学 习和评估的影响;规划并促进浸入式 人工智能学习场景,以支持学科特定 或跨学科的学习、批判性思维和问题 解决能力;并通过数据和反馈不断探 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创新。 2. 冠军 通过批判性倡导和同理心探 讨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引领从设计 到使用人工智能的伦理、社会文化及 环境方面的讨论与行动,并促进教育10 积分 | 52 页 | 1.20 MB | 2 天前3
高校全场景智慧教室建设方案(41页 PPT)向规模化、标准化、知识技能拷贝能力 的人才培养方式。 世界发展有三大趋势 • 分别为经济全球化、“互联网 +” 时代、以及知识与创新经济的发展。 互联网 + 时代人才特征 • 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协作能力是互联网 + 时代对现代人才的全新 定 义。 新时代的人才创新能力 • 《第四次工业革命》提到 “对解决复杂问的能力以及社交技能和系统性技能的需求,会远远高于对身体能力和知 才、技术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 才和国际化人才的支持 项目建设背景 创造 评价 分析 应用 理解 工业时代 规模化 标准化 知识技能拷 贝能力 互联网 + 时代 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团队合作 / 协作能力 认知 人才需求及培养目标 著名教育家本杰明 · 布鲁姆指出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以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桁、评价、创造。 部分 如何避免建而不用,让智慧教室常态化用好? 创新型课程、常态化教学 让创新型课程转为常态化教学,让每节课程都可达到国家“金课”的标准 支撑课堂创新、教学改革 帮助老师设计课程、提升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让师生互动更加积极频繁、 在 思维碰撞过程中得到知识的吸取和能力提升 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分忻解决问题和知识应用等方面的能力, 都要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01 02 03 03 互联网20 积分 | 41 页 | 5.62 MB | 2 天前3
智慧教育解决方案[63页PPT]为教 学 过程中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和服务。 智慧高效备课: . 智慧备课基于教研体系、学科标准化的教学应用流程,围绕 “名师教案”,配套教学全流程的教学资源,覆盖全学段、全学科 ,让每位教师拥有名师思维,每节课都是“好课”,有效解决教师备课过程中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备课资源筛选复杂、备课资源存储不便捷等问题。 老师可以在 pc 、手机端、平板,随时随地根据需要利用平台提供的资 源,浏览、同步下载 源和检测,提高预习质量 学生:通过“发语音、传照片 、做测评、提问题”来完成预 习任务,并提交给教师 教师:查看预习反馈,学生提问, 掌握学情,调整并优化教学。 智慧预习: 科学的预习,实现教师与学生思维互动,让学生从无知到有知进课堂,掌握学情,精准教 学 2.2.2 智慧教学— 学生应用 3/4 课堂互动: 01 应用数字笔终端的课堂是一个基于纸笔互动的高效智慧课堂。以学生为中心,集备课、授课及 ◼ 家校共 育 数字点阵笔 智慧教室是一套支撑智慧教学的数字化环境,能够支撑优秀教师教学智慧的物化与传播,促进教师能力提高,提升教学质量;支撑学生开展自主 与 协作、个性化、泛在学习,提升创新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轻松、愉快、主动高质高效的学习。 壁挂高清展台 目的: 实现“全可视、全录播、全直播、全数据采集、全分析”教学 2.2.3 智慧教室 -- 智能化教学环境 2/3 智能情景模式教室:40 积分 | 63 页 | 18.35 MB | 5 月前3
华为:2025大模型背景下高等教育数智化转型研究报告数据隐私,以及对学术诚信的深刻影响,甚至可能进入“后抄袭时代”。 教育工作者需在利用人工智能创新和保持教育人文精神间取得平衡。 为充分发挥生成式人工智能潜力,高校应关注技术普及、伦理规范和 批判性思维培养,确保人工智能成为促进包容、公平、协作与高质量 学习体验的助力,而非取代人的角色。 2024 年 2 月 欧盟 《人工智能法 案》 14 为人工智能系统建立了一个分层风险分类框架,对教育、就业和执法 育者、学生和高等教育机构(HEIs)提供了巨大潜力。然而,生成式 人工智能的应用也伴随着显著风险,包括学术诚信问题(如难以检测 的抄袭)、算法偏差与不平等加剧、数据隐私泄露、过度依赖导致批 判性思维和社交能力下降,以及环境与经济可持续性等伦理和社会问 题。为了有效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优势并规避其风险,高等教育领 域需要采取积极主动、多方协作的方法,制定明确的使用指南,加强 师生的人工智能 融入 生活,该框架强调教育系统需培养学生成为负责任的人工智能使用者 和共同创造者。框架包含12项能力,分布在四个维度:以人为本的思维、 人工智能伦理、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人工智能系统设计,并划分为 理解、应用、创造三个进阶层次。其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 伦理意识、基础知识和包容性设计能力,以应对人工智能时代。框架 倡导以人为本,尊重人权、包容和公平,确保人工智能服务于人类发展,20 积分 | 132 页 | 7.86 MB | 2 天前3
共 29 条
- 1
- 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