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智能化时代数据库自主可靠运维白皮书-腾讯云障,数据库运维的可靠性与效率,直接决定了业务价值的实现能力。 当前,AI等新技术的发展为数据库可靠运维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机遇方面,自然语言交互让非 技术人员也能便捷操作数据库,智能诊断与预测式运维将被动故障处置转化为主动风险防控,自 动化部署与调优大幅降低人工成本。挑战方面,AI幻觉导致的准确性风险、多技术栈(尤其是国产 数据库与云架构)带来的管理复杂度、数据爆炸式增长对灾备能力的更高要求,以及数据安全合 规 Agent,将 运维排查和维护任务集成到智能工具,自动调用相关数据并结合知识库和预设策略,实现对数据 库的自动排查和维护,提升运维效率。此外,通过分析历史运维数据,AI可以实现预测式运维,变 被动运维为主动运维,比如提前评估资源,根据负载变化自动扩缩容等。 智能化调优:利用ML/大模型、RL等AI技术,进行智能化数据库参数调整、索引推荐、优化器增强、 视图创建等,实现智能化调优。 AI培训、学习 种部署模式,可以 全面兼容 MySQL 和 PostgreSQL。在特定场景下,Oracle 兼容性达 ��% 以上。为了拥抱数据 库智能化变革趋势,TDSQL 还提供智能 DBA、自动化运营、主动监控告警等配套设施,为客户提 供完整的数据库解决方案。 腾讯云数据库TDSQL的产品定位 �� 具体而言,TDSQL的高可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TDSQL采用分布式架构,支持跨区容灾和20 积分 | 89 页 | 2.06 MB | 2 天前3
华为-人工智能行业:智能世界2035-20250918-134页:即为了支撑智能体在 物理与数字融合的“镜像世界”中进行大规模、实时、可靠的交互与决策。智能体(Agent)作为 核心载体,其从执行工具到决策伙伴的演进,标志着人工智能从处理信息的工具转变为能够主动规 划、协作并作用于环境的认知主体。这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范式革命。 智能革命的真正价值,最终要体现在对千行百业的赋能乃至重塑上。《智能世界 2035》不仅 聚焦于技术本身 境。 到 2035 年,全球 65 岁及以上人口将突破 11 亿,个人健康将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健康全周 期管理”,人工智能将助力预防超过 80% 的慢性病,推动健康管理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预防”。 未来,智能机器人不仅能承担家务劳动,还将提供情感陪伴,显著提升居家的幸福感,预计 10 年后,超过 90% 的中国家庭将拥有智能机器人。与此同时,人类将逐渐进入全息生活空间的时代, 未来十年,人类与智能体的关系,将从“人 机分工”走向“人机共生”。智能体不只是新 型生产力工具,更是人类文明演进的新伙伴。 只有把智能体演进路径与科技向善价值深度融 合,人类才能真正把握住智能世界的主动权。 早期阶段 重构产品与体验 提升运营与办公效率 变革生产方式 远期阶段 中期阶段 未来十年智能体将驱动各产业发生范式革命 能级到 L5 智慧级的五级演进,呈现出自主决策 能力逐步增强、应用场景从低风险单点功能向20 积分 | 134 页 | 27.89 MB | 2 天前3
新华网&腾讯云:2025年国产数字化升级标杆实践报告生态应用能力。面对当前人工 智能大模型迅猛发展所带来的计算资源需求急剧攀升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跨越式进步,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并保障关键 技术的自主创新与安全可靠,信息技术融合创新产业正主动顺应技术革新趋势,通过技术研发、产品品质及产业规模的多维度突破, 以迎接生成式人工智能全面爆发带来的巨大需求。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在显著提升社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新型安全风险。目前已观察到由AI赋能的安全威胁,包括智 99%,业务代码改造量降低70%。支撑生产业务交易量,资源弹性扩容效率达分钟级,运维成本下降20%。通过全栈融合创新生态适配,形成“芯 片-OS-数据库-应用”自主创新链条,推动行业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创新”,为公司其他业业务提供可复制的国产升级路径,降低关键领域 技术断供风险。 成果及价值 融合创新云和团险核心业务数据库去O 瑞众保险 案例背景 国产数字化升级标杆实践报告 35 理和灵活扩展,让“结算云”拥有公有云的服务体验。 4.统一运营运维:实现一体化管控,通过统一访问入口、统一权限控制、统一管理工具、统一编排能力提升了管云效率,降低管云成本;实现智能化 运维,通过主动预警、问题定位、自动修复等降低运维操作的学习成本,规范运维动作,更好的保障安全生产;实现精细化运营,提供服务目录管 理、流程审批、账单计费和运营增效等能力。 成果及价值 中国航空结算云平台建设20 积分 | 45 页 | 20.65 MB | 2 天前3
从原则到实践:在动态监管环境下负责任的人工智能识别部署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潜在益处和风险。 ○ 制定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伦理原则。 ○ 实施保障措施以预防潜在危害。 ©2025 云安全联盟大中华区版权所有 22 虽然该行政令并不直接监管私营企业,但它标志着加州以积极主动的方式 了解并可能塑造生成式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和使用态势。 CPPA正在不断发展以适应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复杂性,预计会有更多的合规 要求。这强调了在促进负责任地开发和部署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同时,持续努力 监管重点:法规可能要求对关键决策或敏感领域建立特定的人类监督 机制。这可能涉及对人类审查员的资格要求、规定的审查协议或已发现的偏见进行 强制性报告。 ○ 技术:人在循环系统中、具有人类反馈循环的主动学习、数据主体的 明确同意和人类审查模型输出。 ○ 适用法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21)提出的产品全生命周期 (Total Product Life Cycle, TPLC)方法提倡人类监督,像“监控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设 、公平、公正和包容 原则纳入设计和测试阶段,并执行偏见审计和影响评估。 ©2025 云安全联盟大中华区版权所有 47 ○ 适用法规:虽然针对人工智能的具体DE&I法规仍在制定中,但企业必 须主动采用伦理标准来确保其人工智能系统公平公正,并利用这一机会“将 DEI 嵌 入公司的人工智能战略”(《哈佛商业评论》,2024年)。行业指南强调,“人工智 能的方法必须合乎伦理和公平,以确保它能赋予社区权力并造福社会”(世界经济论10 积分 | 72 页 | 1.37 MB | 6 月前3
【评估标准】GBT434392023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与评估法与体系,实现动态监测 和告警 ; c) 应建立组织级阶段性创 新发展关键指标,并基于 关键指标的变化和趋势 状态等,驱动变革的进一 步优化 a) 应建立基于数据的变革 驱动模式,主动识别数 据要素,建立组织的可 持续竞争力模型,在体 系化变革机制中,基于 模型数据自动识别变革 需求,并基于知识库,形 成建议方案或路径; b)应基于变革前后的数据 活 动 ; b) 应建立全员理解和掌握 信息安全保护的技术与 方法,确保信息安全漏洞 与威胁能够及时发现并 得到有效处置 a) 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 防护体系,开展攻防演 练,实现主动防御和安全 事件应急处置; b) 应及时获取安全威胁情 报,并通过数据模型动态 研判信息安全态势 a) 应基于大数据、人工智 能等技术,预测新技术、 新模式、新业态带来的 潜在信息安全风险,并0 积分 | 28 页 | 873.49 KB | 21 天前3
华为:2025年华为混合云现代化运维体系核心能力及最佳实践报告包含运维流程规范、运维组织、运维业务、运维知 识库、运维平台、运维安全等多个方面,帮助政企 实现从当前运维体系向现代化运维体系的升级。 平台运维现代化 云平台技术栈的快速增长给云平台运维带来巨大挑 战,这些挑战涉及日常运维、主动预防以及故障恢 图1.1 混合云现代化运维顶层设计参考架构 运维体系 现代化 统一化 运维体系 运维体系升级 IT架构演进升级 平台运维现代化 极简性 运维体验 极简信息汇聚 极简运维操作 通过“因地制宜”制定运维规范,树立运维制度和 流程,指导各项运维工作依规有序进行。 典型的运维规范包含业务故障等级定义、业务上 线规范、业务转维规范、运维数据治理规范等。 典型的运维流程包含故障处理流程、应急恢复流 程、主动运维流程、变更流程等。 典型的指标度量体系包含告警响应及时率、事故 恢复及时率、事故数量、变更成功率等。 2、运维组织治理 根据用户实际情况定义运维组织架构,识别关键运 维岗位,明确岗位职责,按照岗位承担的职责和定 的绩效考核条目。涉及周边组织协同配合场景,需 要明确周边组织的协同职责,无隶属关系的组织需 要报请上级部门协调,确保职责落地。 3、运维业务管理 运维业务管理主要是针对服务内容进行定义,可以 分为服务请求、故障修复、业务变更及主动运维这 四大类。 4、运维知识库管理 运维知识库管理主要面向对运维资产积累有一定诉 求的中大型政企客户。基于云平台或业务运维过程 中产生的运维数据,如问题单、案例库、变更方案 等进行数据治理,生成运维知识库,对运维风险进20 积分 | 53 页 | 8.80 MB | 2 天前3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算力城域网白皮书(2025版)力,通过业务流级可视、秒级流量趋势展示、秒级故障感知和逐包故 障定界等技术,实现业务流故障的快速定位与恢复,驱动网络自治等 级从 L3 有条件自治向 L4 高级自治演进。 (8)超高安全能力 算力城域网需要构建多层次的安全防御体系,应对多租户环境下 的数据泄露和横向渗透风险。其核心在于实现租户数据的全流程隔离 与端到端加密传输。算力城域网可基于 VPN 与网络切片技术,构建 算力城域网白皮书(2025 版) 21 “接入设备-网络切片-VPN”三级隔离机制,通过物理层、协议层和 业务层的全维度解耦,有效阻断安全威胁。同时,算力城域网可通过 结合量子加密、区块链等前沿技术,进一步增强网络的安全防护能力, 向“主动免疫、动态感知、全链可信”的零信任架构演进。 算力城域网白皮书(2025 版) 22 六、算力城域网设备能力要求 算力城域网设备包含算力网关、算力 SPINE 设备(COMAN-CR)、 算力20 积分 | 42 页 | 7.16 MB | 2 天前3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算电协同技术白皮书状态监控,确保算电服务的灵活调用与高效交付。 (5)安全保障层 安全保障层为算电系统提供全面的可信运行环境。该层涵盖身份 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隐私保护、可信交易与应急响应等功能, 构建纵深防御体系,确保数据安全、交易可信与服务可用。 算电协同功能架构通过五层功能模块的协同配合,实现从“资源 运行”到“智能调度”的全流程闭环支撑。该架构可适应多业务场景、 复杂资源环境与动态负载需求,为算电系统提供可持续、高效率、高 三、算电协同典型应用场景 在 “双碳”目标引领下,算力基础设施与电力系统的深度融合已 成为推动能源转型与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路径。一方面,以 “算随电 调”为代表的调度机制,通过柔性调控算力负荷主动适配新能源出力 特性,有效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另一方面,“电随算用”模式 通过电力资源的动态优化配置,满足算力负荷的差异化需求,实现绿 电高效利用与算力稳定运行的协同。两种模式互为补充,共同构建了 型训练、人工 智能推理、批量渲染等高能耗算力任务需求激增,算力能耗占比持续 上升,对电网负荷和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 “算 驱电”调度机制应运而生,即通过算力任务的柔性调控,主动响应电 力系统状态,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实现算力与电力系统的深度 第九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白皮书 算电协同技术白皮书 27 融合协同。 表 3-1 算随电调应用实例表 序号10 积分 | 66 页 | 1.70 MB | 2 天前3
2025年数字金融专刊-暨鑫智奖·第六届金融机构数智化转型优秀案例集化手段工具的专业性与技术性,很多业务人员,尤其是 中小城商行的业务人员,绝大部分来自于经济金融等非 信息大类专业,不具备完整或深度理解新兴技术原理的 专业背景,也不能很好地掌握如何应用这些新兴技术的 能力,在主动思考并提出如何通过新兴技术来重构业务 场景流程等方面也存在短板,因此客观上导致了一些中 小银行为了快速推动数字化转型,将科技部门作为数字 化转型的主导部门,或者重新组建了一个主要由科技人 员 员组成的数字化转型部门或办公室来主导数字化转型工 作。这就客观导致了数字化转型的“主导者”从业务方 面转换成科技方面。从短期来看,这种转换在初期确实 是可行的,但是从长远来看,业务方面的主动性和责任 对于数字化转型,可能会产生一些误区,认为数字 化转型就是上系统、建平台、用技术,过于关注工具本 身的引入和堆叠,为了建而建,而未考虑这些工具到底 是为了哪些场景、什么环节服务,能够提供哪些以前没 小必要”原则设计,有效降低攻击面,解决传统边界安 全失效问题。 东方证券结合业务访问场景及网络架构特点,采用 微服务架构实现数据中心高可用部署,确保组件冗余与 弹性扩展。深度融合内建身份源,构建围绕业务系统的 收敛防御机制和数据保护体系。在用户侧与业务侧之间 部署零信任应用安全网关,实现用户身份动态监测、最 小化授权管控业务访问、敏感数据识别、业务动态水印 标识等能力,从而避免端口暴露、违规扫描及恶意攻击40 积分 | 85 页 | 42.28 MB | 21 天前3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卫星互联网承载网技术白皮书应对措施。 主动探测与被动监测相结合的综合方法:主动探测通过发送专门 的探测包来获取网络信息,能够准确测量网络的某些性能指标, 但会消耗一定的网络资源;被动监测通过分析业务流量来获取网 络信息,不占用额外的网络资源,但测量的准确性可能受到业务 流量特性的影响。主动探测与被动监测相结合的综合方法,能够 平衡测量精度与资源开销。例如,对于时延敏感业务,采用主动 探测的方式,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对于普通数据业务,则 构建网络性能预 测模型,实现对网络拥塞等问题的预警,并提前进行资源预分配。同 时,异常检测算法能够快速识别网络中的异常情况,为故障定位和排 除提供量化依据,推动卫星互联网网络从“被动运维”向“主动管理” 转型。 4.7 仿真与验证技术 卫星互联网承载网的部署成本高昂,且一旦部署后修改难度极大, 同时空间环境复杂多变,难以在地面完全复现,因此仿真与验证技术 在卫星互联网承载网的研发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贯穿于从 起攻击,实现横向渗透,如控制更多卫星节点发起大规模攻击。这会 导致敏感信息被窃取、数据被篡改、承载网瘫痪等严重后果。应对措 施包括加强卫星系统漏洞管理,建立发现、评估和修复机制,加强开 发过程安全管理;在承载网部署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实时监测并阻 止渗透;采用加密技术保护通信数据及控制指令;建立应急响应机制, 制定预案并加强合作共享情报。 8.4 星地融合难题对承载网端到端 QoS 的挑战 星地融合是卫星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将卫星网络与地面20 积分 | 85 页 | 3.37 MB | 2 天前3
共 38 条
- 1
- 2
- 3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