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络发展大会:算力城域网白皮书(2025版)阶段包含推 理结果生成和推理结果下发两个关键步骤:推理结果生成需要大量算 力资源以保证海量用户并发推理体验,网络需具备无损传输、高可靠 能力,满足分布式推理需求;推理结果下发需要保障用户的泛在接入 与实时交互,要求网络具备广覆盖及确定性服务能力。 算力城域网作为连接用户与算力资源的关键桥梁,为算力租赁服 务提供了关键的网络支撑,确保租用算力资源的企业可以获得接近本 地部署的算力使用体 为了满足推理下发对低时延、高带宽及确定性的需求,网络需要 实现泛在覆盖与便捷接入,确保用户能够享受一致的服务体验。同时, 网络还需具备确定性服务能力,能够精准识别并优化数据传输路径, 算力城域网白皮书(2025 版) 12 提高数据传输的确定性和可靠性,从而满足用户的实时交互需求。 综上,推理场景对算力城域网的需求是:泛在接入各种算力用户, 满足百万级用户的并发带宽需求;具备确定性服务能力,对于时延敏 ToC/ToB/ToH 场景下的海量用户资源,将算力服务和生 态应用引入到千行百业、千家万户。 (2)算网一体、灵活部署 沿用新型城域网模块化组网架构,基于 Spine-Leaf 灵活扩展, 泛在接入各类用户。 算力网关随 AIDC 灵活部署,构建网络和算力资源的标准化对 算力城域网白皮书(2025 版) 14 接模型,实现网随算动。 基于 SRv6/EVPN/网络切片等 IPv6+技术底座,实现对20 积分 | 42 页 | 7.16 MB | 2 天前3
基于区块链和区块链服务网络(bsn)的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指引(2025年)阶式三类。 集中式可信数据空间以中心化可信数据空间服务平台为核 心,按照互联互通接口规范,不同主体通过可信数据空间连接 器接入可信数据空间服务平台。 分布式可信数据空间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特性,构建跨网、 跨云、跨链的底层基础设施,不同主体作为应用节点接入可信 数据空间,实现数据产品或服务跨主体可信流通。 递阶式可信数据空间介于集中式与分布式之间。 本报告所讨论的内容主要为基于区块链和区块链服务网络 ,多个空间的 互联互通,实现联接多方主体、保障安全可信、促进高效流通、 激发数据价值等目标,为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要素市场提供有 效支撑。 1.技术平台体系 可信数据空间应当构建能够提供接入认证、身份认证、可 信存证、数据标识、使用控制、智能合约等基本服务的技术接 口和服务平台,共建共用保障数据流通利用全过程合规高效的 技术工具和软硬件产品,促进数据开发、数据连接、数据交易 和 务、网络安全等保障资源,形成有效支撑数据空间的数字基础 17 设施底座。应整合汇聚一定规模数据提供方和第三方的数据产 品和服务资源,建成或加入广泛互联、资源集聚、生态繁荣、 治理有序的可信数据空间网络,并可便捷接入其他数据空间资 源乃至异地资源,支持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跨数据空间交 互协作和价值共创共享。应构建一批响应需求、具有共识的元 数据、技术组件等基础资源库和标准规范,建设数据生态系统。 3.应用场景体系0 积分 | 70 页 | 2.43 MB | 5 月前3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分布式算力感知与调度技术白皮书个层面。 在算力资源利用层面,当前边缘算力基础设施呈现“规模庞大但 分散异构”的特点。以中国铁塔为例,其 210 万站址资源和超 100 万 机房资源广泛分布于全国,但由于资源零散、管理分散、网络接入方 式多样(如 4G/5G、企业宽带、园区 NAT 网络等),导致算力资源利 用率不足、调度效率低下。产业界迫切需要通过统一的感知与调度系 统,实现异构资源的抽象建模与池化管理,例如通过标准化算力度量 方涵盖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各方亟需通过标准化的调度接口实 现资源互通与业务协同。例如,铁塔边缘算力资源可通过调度系统接 入公共算力交易平台,向企业提供按需付费的算力服务;同时,系统 需支持第三方调度算法的灵活接入,满足不同行业的定制化需求。这 种开放生态的构建,不仅能降低算力交易成本,还能促进边缘算力在 电子政务、企业数字化、新兴业态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推动产业从 “硬件堆砌”向“服务增值”升级。 源高效协同的体系,以适配数字经济多元需求。智能调度作为核心引 擎,依托机器学习,深挖计算节点的性能参数、负载趋势、业务适配 性等多维数据,动态构建节点画像。同时,安全防护贯穿调度全流程, 从节点接入时的身份认证,到数据传输加密、调度策略防篡改,构建 多层次防护网。同时,结合智能调度与安全机制,让算力资源在安全 流转中,高效支撑业务运行,实现智能调度精准匹配、安全防护全程 护航、资源利用极20 积分 | 73 页 | 2.15 MB | 2 天前3
电子行业深度报告:DeepSeek推动模型平权,关注AI终端及算力领域快速发展也将反哺训练算力、推理算力需求。 AI终端有望加速落地。AI手机:苹果国行AI功能渐行渐近,三星国行S25 系列搭载智谱Agentic GLM,而华为、荣耀、OPPO等多家国产终端近期 亦官宣接入R1模型。群智咨询预计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增4%。其 中我国出货量同增4.9%,增速好于全球市场,除了受AI加持外,国补政 策落地也将促进用户换机。AI耳机:字节、Cleer、讯飞等多家品牌密 集发布智能耳机产品。字节推出Ola 用豆包,实现 智能问答、英语陪练、播放音乐等操作。洛图科技预测,2024我国在线 电商平台的AI耳机销量有望突破20万副,同比增长488.7%。AI眼镜: Ray-Ban Meta引起市场广泛关注,接入Llama3大模型后,能够实现智能 问答、通话及发送信息、实时翻译等一系列操作,并且能够通过摄像头 对现实场景进行分析并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出货量已超过200万副, Meta及依视路陆逊梯卡在业绩发布会上对AI眼镜发展表态积极。而国产 :荣耀 YOYO 助理上线 DeepSeek R1 智能体 ........................................... 9 图 15 :OPPO 小布助手的 Find N5 接入 DeepSeek R1 ........................................ 9 图 16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格局 ........................10 积分 | 23 页 | 2.65 MB | 6 月前3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卫星互联网承载网技术白皮书卫星互联网承载网是构建全球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系统的关键枢 纽,其核心使命是贯通卫星星座、地面终端与地面核心网,实现跨地 域、跨域的高速数据传输与灵活调度。在整个卫星互联网的体系中, 卫星互联网接入网负责为用户提供“最后一公里”的接入服务,地面 核心网承担业务治理与资源编排,而卫星互联网承载网则在二者之间 形成一条覆盖全球的高速信息干线。这一承载体系以卫星星座为核心 节点,依托星间链路和星地链路,将分布在轨道各处的卫星节点与地 的高度冗余赋予了网络极强的抗毁性和弹性,在单点故障或区域性灾 害中仍能维持通信链路畅通,这对于应急通信、国防安全等领域具有 战略意义。 从网络协同的角度看,卫星互联网承载网与卫星互联网接入网之 间是骨干与接入的关系,接入网完成用户与卫星之间的直接通信,承 载网则负责将这些接入流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传递与交换。与地面核 心网的关系则更加紧密,核心网不仅提供业务控制与资源调度的逻辑 支撑,还与卫星互联网承载网形成控制信令与业务流量的双向交互, 面,将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用于链路状态预测、路由动态 优化和资源自适应分配,推动网络具备更高的自治能力;在开放性方 面,承载网将逐步实现与地面互联网标准的深度融合,支持多运营商、 多服务平台的接入与共享。然而,这一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包括高动态性拓扑带来的路由与资源管理复杂性、跨域互操作的标准 化问题、空间环境对通信链路的干扰与衰减,以及信息安全和抗干扰 能力的持续提升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通信、航天、信息安全20 积分 | 85 页 | 3.37 MB | 2 天前3
电子:DeepSeek-R1加速AI进程,看好AI应用端潜力释放的效果。这些蒸馏所得的小模型能够有效降低端侧 AI 应用的开发成本和门槛,有望加速 AI 技术在多种设备上的应用突破, 包括 AI 手机、AI PC、AI 眼镜和 AI 玩具等。尤其是对于注重轻便性 的 AI 眼镜,AI 大模型的接入可以帮助厂商在不增加设备体积的前提 下,丰富其智能化功能,优化用户体验,推动 AI 眼镜产业落地进程。 DeepSeek 模型加速国内 AI 进程,推动 AI 技术普惠应用。据《科创 板日报》消息,华为小艺助手 310 版本及以上可体验。用户可 通过小艺助手与 DeepSeek 对话,实现更加无缝的 AI 体验。据工信部 官网消息,2025 年春节期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基 础电信企业均全面接入 DeepSeek 开源大模型,实现在多场景、多产品 中应用,针对热门的 DeepSeek-R1 模型提供专属算力方案和配套环境, 助力国产大模型性能释放。 投资建议:我们维持电子行业“领先大市”评级。1)推理侧发展有望 具备开源、低成本和高性能的特 性,各大云厂接入 DeepSeek,有望加速推动大模型走入千行百业,带 动推理需求实现增长,服务器产业链有望受益。建议关注电源、PCB、 铜缆、光模块等环节,例如麦格米特、泰嘉股份、沪电股份、深南电 路、沃尔核材、神宇股份、中际旭创、新易盛等。2)模型接入成本降 低,端侧 AI有望受益。DeepSeek 降低了终端厂商接入 AI 大模型的成 本与门槛,随着 DeepSeek-R110 积分 | 4 页 | 269.47 KB | 6 月前3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算电协同技术白皮书支撑体系。该架构遵循分层解耦、模块协同、智能演化的设计理念, 围绕资源调度、系统感知、任务控制、能效优化等核心目标,构建涵 盖从基础设施到智能决策的完整功能闭环。整体架构划分为五个功能 层级:基础设施层、数据接入层、智能决策层、应用服务层与安全保 障层。 图 2-1 算电协同功能架构图 第九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白皮书 算电协同技术白皮书 12 (1)基础设施层 基础设施层是 确定 性以太网、广域传输链路)以及能源基础设施(如光伏阵列、储能设 备、电力监测终端)。本层负责算电任务的运行支撑与能量供给,要 求具备高可用性、可扩展性与绿色化能力。 (2)数据接入层 数据接入层在算电协同中发挥着统一资源感知与数据支撑的基 础作用,具体包括感知模块、建模模块与数据服务模块。具体功能有: 实现对算力、电力、网络等多源异构资源状态的实时感知与数据采集、 构建任务 开展资源预测、任务规划、碳排控制与成本评估。 (4)应用服务层 第九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白皮书 算电协同技术白皮书 13 应用服务层负责对算电系统内各类服务能力进行统一注册、封装 与组合。该层支持多租户接入、服务模板管理、任务部署调度与运行 状态监控,确保算电服务的灵活调用与高效交付。 (5)安全保障层 安全保障层为算电系统提供全面的可信运行环境。该层涵盖身份 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隐私保护、可信交易与应急响应等功能,10 积分 | 66 页 | 1.70 MB | 2 天前3
AI+医疗:提质增效,全面赋能ChatGeneT,以及智能化的疾病防控系统 13311i。GeneT 模型在辅助辨识罕见病致病变 异方面展现出显著成效。 1.2. AI+医院/医保系统:全流程解决方案 AI 院端应用:全流程接入。AI 在咨询问诊、开具检查单、线下检查、检查单解读、 治疗方案制定以及随诊追访、慢病管理等环节可以提供全流程智能化解决方案。为智慧 管理、智慧临床、智慧科研等提供多样化、多元化的可变分析需求。 DeepSeek 系列模型深度推理能力整合多组学 信息,提升大语言模型在千人千面的个性化临床咨询场景中的逻辑性和可 解释性 688289.SH 圣湘生物 自研平台“传染病数智化系统”宣布正式接入 DeepSeek-R1 模型,进一 步增强数智化系统检索和数据挖掘能力 603716.SH 塞力医疗 与华为在智能诊断产品研发、数字疗法及脑科学大模型、罕见病/危重症 等专病大模型、微生 润达医疗在病理 AI 领域取得进展,与华为合作开发了 AI 辅助诊断系 统,用于病理图像分析和疾病诊断 2251.HK 鹰瞳科技 鹰瞳 Airdoc 自主研发的万语医疗大模型完成焕新升级,并接入 DeepSeek R1 模型。 300003.SZ 乐普医疗 乐普医疗推出了 AI 心电图分析系统,快速识别心脏疾病风险。 300357.SZ 我武生物 我武生物的全资子公司浙10 积分 | 14 页 | 1.28 MB | 6 月前3
AI在保险行业的发展和应用(32页 PPT)咨询的问题重复、繁杂,人工成本高; 3. 疫情期间客服无法按时到岗。 • 解决方案 优先由数智人客服解答,若遇到复杂问题、需要 真人协调的情况,用户可以发起“转人工 ”,或 者 后台真人主动接入。整个流程,用户无感知, 画面仍然是数智人的形象,真人客服是通过声音 驱动的方式与用户交流。 • 项目亮点 1. 声音驱动技术,提升效率和服务体验。 2. 保障体验效果,统一主播形象,作为品牌 3 0 TI-ONE 训练平台 面向数据科学家, 提供从数据预处理、模 型训练、自动学习、模型评估到模型发布 部署的全流程支持 TI-Matrix 应用平台 面向 AI 应用开发者,快速接入模型、数据和 智能设备。提供模型服务、应用工作流编排、 云边端调度等功能,快速构建智能应用 TI-DataTruth 数据标注平台 面向 AI 数据服务商,提供数据标注作业、 数据众包管理、场景数据挖掘等智能数据 生产全环节覆盖 l 腾讯云 TI 平台 TI-ONE 定位于满足产业 AI 落地全环节需求,因 此 平台中包含从数据接入、数据处理、算法构建、模型训练、模 型评估、模型管理、模型服务的全过程功能,能够消除 AI 模 型 从实验室训练到产业环境落地的全环节问题。 多种数据接入与处理 l 腾讯云 TI 平台支持多种结构化 / 非结构化数据源及数据存储 的适配,支持配置结构化存储和非结构化存储。平台提供10 积分 | 32 页 | 941.17 KB | 2 天前3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光电融合网络技术与产业应用白皮书硬件层:由具体的光电融合硬件组成,包括彩光引擎线卡、彩光 相干模块、模块化白盒波分设备、模块化白盒路由器、框式商用路由 器等形态。该层直接承载业务转发与光信号调制解调,是支撑 IP 业 务直接入光、光层传输、降低中继损耗、实现大带宽低功耗传输的物 理基础。其形态灵活、接口丰富,可按需部署于算力集群边缘、骨干 传输节点或广域边界侧。 协议层:该层为设备的操作系统与功能编排系统,负责统一管理 IP 与光的界面,集成算力感知、路径调度、光 层管理等能力,实现网络架构的整体重构与能力集成。其架构呈现出 以下五大特点: 1.端到端融合编排 架构打破 IP 与光层的传统分层边界,实现从业务接入到光层调 度的统一控制,具备从路径规划到资源发放的端到端编排能力,支持 确定性网络构建与秒级调度响应。 2.软硬解耦、接口开放 引入 SAI、ONLP 等抽象接口,实现设备操作系统对多样硬件形 里云、腾讯云均加入社区并贡献代码,支持 800G/1.6T 接口及 AI 训 练所需的 RDMA 协议。白盒操作系统需要面向广域、算力、第三方 应用等多场景,既可以满足广域业务的一键开通与承载,也可以响应 算力的接入与调度,同时,面临用户界面的多场景应用也能灵活适配。 随着多厂家加入白盒操作系统的研发,白盒操作系统在标准与成熟度 上都有了质的提升。 统一控制器:随着光电融合网络的不断发展,对光网络与电网络20 积分 | 95 页 | 2.94 MB | 2 天前3
共 43 条
- 1
- 2
- 3
- 4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