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和区块链服务网络(bsn)的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指引(2025年)月,国家数据局印发《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 (2024—2028 年)》(国数资源〔2024〕119 号,以下简称《行 动计划》),明确提出可信数据空间是基于共识规则,联接多方 主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一种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 是数据要素价值共创的应用生态,是支撑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 市场的重要载体。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研究员认为, 按照架构模式分类,可信数据空间可分为集中式、分布式、递 降低用数成本——为数据流通交易提供低成本的数据产品 和服务、数据交易过程、数据使用环境和增值开发工具等,支 持运用数据资源封装、数据标识、质量评估等提升数据质量, 通过统一发布、身份互认、资源共享、服务共用、智能辅助磋 商等,不断提升跨空间、跨主体互联互通水平,支持可信数据 空间运营者部署应用开发和试用验证环境,为参与各方开发产 品、提供服务创造便利条件,降低用数门槛和交易成本。 统的互相理解和应用,实现数据产品和服务的跨主体互认。 二是多数据空间互联互通。可信数据空间应按照目录标识、 身份认证、接口要求等标准规范,实现各类数据空间互联互通, 促进跨空间身份互认、资源共享、服务共用。可信数据空间应 具备跨网、跨云、跨链互联能力,以及跨域身份互认、数据互 通的能力。 3.价值共创能力 一是提供开发环境。可信数据空间应面向共性应用场景部 署应用开发环境,为数据使用方和数据服务方等参与方提供数0 积分 | 70 页 | 2.43 MB | 5 月前3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东数西算算网协同调度业务场景白皮书支 撑。 多元主体兼容 ●支持不同运营主体 、网络规划相互独立的智算中心参与协同训练。 这意味着无论是大型科技企业的私有智算中心,还是面向市场服务的 公共智算平台,都能打破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与协同,充分整合行业 内的算力资源,提升整体算力利用率。 异构 GPU 混训 无缝兼容不同型号的 GPU 进行混合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能够 充分发挥各类 GPU 的独特优势,如某些 GPU 体机注册并接入到算网协同调度平台。 ② 其他的企业或者个人作为平台的资源需方向平台提出算网需 108 求。 ● ③ 算网平台根据调度算法,可以资源需方的应用调度并部署到 共享的企业私有云/一体机上,完成资源共享过程。 六、商业价值与前景展望 “东数西算”工程涵盖了总分调度、分总调度、混合调度等调度 架构、东数西算、数据快递、东数西存、协同推理、协同训练和西训 东推等核心场景,具备明确的商业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110 ●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 ,增加市场份额。对于用户,能获取更贴合自身 需求的资源,如满足地域性、价格、智算 GPU 性能等特殊要求,降 低使用成本,提升服务质量。边缘共享模式开启了企业间资源共享的 全新商业篇章。对于拥有闲置算力的企业,将过剩资源货币化,创造 额外收入,提高资源投资回报率。对于需求方,尤其是小型企业或计 算需求间歇的企业,以低成本获取优质算力,减少前期硬件投入,降20 积分 | 118 页 | 8.35 MB | 3 天前3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服务生成算力网络白皮书理授权和隐私保 护,鼓励数据持有方共享数据资源。这样可以提供更多的训练数据, 促进模型的发展和优化;建立跨界、跨领域的合作与联合研究机制, 促进学术界、产业界、政府和社会各方之间的合作。通过资源共享、 技术交流和合作创新,加速服务生成算力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建 立服务生成算力网络伦理道德准则和规范,确保服务生成算力网络技 术的研发和使用符合道德和法律要求。保障用户隐私,防止滥用和歧 成算力网络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培养专业人才和跨学科人才。 推动服务生成算力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提高整个社会对服务生成 算力网络的认知和理解;建立创新孵化器和科技园区,提供创业支持 和资源共享平台,激励创新创业者在服务生成算力网络领域开展实践 第九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白皮书 服务生成算力网络白皮书 56 和创新,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商业价值。总的来说,服务生成算力网 络生态建20 积分 | 66 页 | 5.25 MB | 3 天前3
AIGC+教育行业报告2024C技术在巨量数据的加持下,在发现、认识、运用规律上相比于人脑有着明显的优 势,在劳动贡献、价值创造中逐渐与人比肩甚至超越人类,推动人机关系由“共生”走向“互生”。在“共生”层面,体现为人机 共育和资源共享。人类和人工智能同样是学习和贡献的主体,人工智能是人脑智能的外化和延伸,在内在逻辑上有一定的相似性, 二者的成长都需要大量的社会资金及数据资源支持。在“互生”层面,AIGC技术可视为人的“外脑”,与“内脑”各有功能定位并 可高效、标准化地完成大量任务,同时在不同场景下有着泛化处理能力,可显著提高人脑效能。在漫长的文明演进过程中,人类与 AI将一起永无止境地学习、构建。 来源:公开资料、专家访谈,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 共生:人机共育,资源共享 互生:生命循环,内外脑协作 ➢ 价值创造:人类和人工智能都是学习和劳动贡献的主体 ➢ 智能延伸:人脑和人工智能可能是同构异型的,体现为信息输入-处 理加工-信息输出的基本逻辑,人工智能是人脑智能的外化和延伸10 积分 | 55 页 | 3.32 MB | 6 月前3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面向Web3.0的数字实体互联白皮书(一)网络发展历史回顾 网络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演进,从最初的 ARPANET(1969 年) 开始,网络技术已经完成了多次质的飞跃。ARPANET 最初的设计目标是为了实 现计算机之间的资源共享,其核心思想是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这 一思想彻底改变了信息传输的方式,奠定了现代网络的基础。 20 世纪 70 年代,TCP/IP 协议族的提出(1974 年由 Vint10 积分 | 38 页 | 1.25 MB | 3 天前3
CMG:2023-2024年乡村振兴观察报告个自然村,组建了林芝市首个镇域联村共事性质的公司, 累计带动 5000 余人次参与项目建设,发放工资 800 余万元,公司总收入 542.75 万元,为各村集体分 红 150 万元,缴纳税费 7.4 万元,形成资源共享、产业共赢、多方联动的利益共同体。 坚持改革引领、创新举措、先试先行,建成6个藏香猪养殖基地,存栏藏猪7900头,每年出栏1200头、 产生效益 207.6 万元;建成雅江雪牛等优良品种养牛场 器材和工具, 目前已捐建 405 间立邦快乐美术教室。 3. 提升乡村美育教学能力:联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邀请高校教育专家培训乡村教师,目前 已有 466 位教师受训。 4. 促进教育资源共享:携共青团中央学校部指导的“中国大学生执行促进计划”,组织高校学生 深入农村支教。目前已支持 246 所高校的 802 支大学生团队,覆盖 956 个乡村地区。 5. 挖掘文化遗产,传播乡村文 座传统村落,记录 230 种民间艺术、126 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通过传播影响 986 万人。 6. 汇聚多方资源:发挥开放性平台作用,汇聚 58 家企业和组织,提供技术工程课程、硬件设施 等资源共享。 探索激活乡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温氏模式”激活乡村集体经济 乡村文化振兴——“为爱上色”项目 推荐单位:温氏集团 推荐单位:立邦投资有限公司 118 CMG 乡村振兴观察报告 2023-202410 积分 | 150 页 | 41.75 MB | 6 月前3
2025年数字金融专刊-暨鑫智奖·第六届金融机构数智化转型优秀案例集技术手段优化服务流程,以标准化、智能化的方式实现 大规模客户的高效管理与服务。集约化运营绝非简单的 人员合并或客户关系调整,而是以数字化技术为引擎、 以客户价值为中心的系统性变革。其本质在于通过集中 管理、标准化流程、资源共享与智能化赋能,实现效率 跃升、风险可控和服务升级的突破。其核心特征包括: 在金融科技发展的时代浪潮中,财富管理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 算等前沿技术的广泛应用, “数字运营优秀案例奖”聚焦金融领域数字运营创新实 践,挖掘通过技术赋能提升运营效能、优化客户体验的 标杆案例,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转型路径。 金融机构通过构建统一的数据中台与 AI 中台,实 现跨部门、跨渠道的资源共享与协同,例如蚂蚁消金“北 极星多智能体数字运营平台”通过多智能体协作,动态 优化客户触达策略。 从“单一触点”向“端到端体验”升级,天津银行 “全触点智能客户体验运营平台”通过客户行为追踪与40 积分 | 85 页 | 42.28 MB | 21 天前3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卫星互联网承载网技术白皮书延迟增加,下行带宽宽可能资源闲置。 应对策略方面,需推动星地网络协议融合与统一,制定统一标准, 优化改进现有协议,开发新型协议;采用智能资源管理和调度技术, 实时监测分析资源,动态调整分配策略,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优化切 换机制,采用快速切换和多连接技术,减少中断,保证传输连续性; 针对链路不对称性采用链路均衡技术,平衡负载,提高效率;构建端 到端 QoS 保障体系,对业务分类分级,建立监测评估机制,优化网20 积分 | 85 页 | 3.37 MB | 3 天前3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光电融合网络技术与产业应用白皮书随着相干光模块的发展和 SDN 理念的落地,光电融合逐步进入 控制协同阶段。IP 设备可直接插入彩光模块,实现光电融合组网。同 时,光层控制器支持 PCEP、BGP-LS 等接口,与 IP 控制器实现路径 协商与资源共享,逐步建立起多层联动机制。光网设备也由传统封闭 转向 YANG 建模、NETCONF 配置等开放体系。 关键特征: 相干彩光模块广泛应用,支持多厂商互联; 控制面打通,实现光电路径协同调度;20 积分 | 95 页 | 2.94 MB | 3 天前3
人形机器人标准化白皮书(2024版)-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下游产业链正迅速扩展,成为人形机器 人普及的重要驱动力。未来可通过制定不同应用下的评价标准、场景 互联互通标准、应用安全标准、交互标准等,形成人形机器人标准化 应用,推动产业链各环节高效协同与资源共享,为商业化普及和产业 规模化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1)工业制造场景 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工业制造的核心技术,特别是在汽车制造等 标准化场景中已开始推广应用,如底盘装配、外观检测、物料搬运等。10 积分 | 89 页 | 3.98 MB | 5 月前3
共 12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