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咨询-2024年中国基础云服务行业发展洞察报告www.iresearch.com.cn 中国整体云服务市场规模及增速 整体云服务市场增长稳健,云服务行业在机遇与挑战中加速转型 - 市场概览:2023年中国整体云服务市场规模为4758亿元,增速为19.2%。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发展,驱动中国整 体云服务市场从“完善综合能力”向“构建融合能力”转型。技术能力革新与商业实践创新成为整体云服务行业关注焦点。 - 技术能力:以模型为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e 2025e 2026e 2027e 2028e 2015-2028年中国整体云服务市场规模及增速 整体云服务市场规模(亿元) 整体云服务市场增速(%) 8 ©2024.9 iResearch Inc. www.iresearch.com.cn ©2024.9 iResearch Inc. www 5% 17.7% 15.6% 13.0% 10.9%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e 2025e 2026e 2019-2026年中国整体IaaS 市场规模及增速 整体IaaS市场规模(亿元) 整体IaaS市场增速(%) 183.8 271.7 420.7 579.2 750 990.0 1207.8 1457.8 27.0% 47.8% 54.9%10 积分 | 29 页 | 1.88 MB | 5 月前3
沙利文:2024年中国智能净水服务行业白皮书沙、铁锈、大颗粒杂质等悬浮物,以保护后续净水系统及用水设备。该 类产品多用于家用或商用建筑的整体供水前端,属于基础性保护装置, 4 用以改善整个供水系统。中央净水器是安装于入户主水管道上的全屋水 系统,主要面向家用住宅或商用场所,为全屋多个用水终端提供统一净 化的水源。中央净水器侧重去除余氯、异味、有机物和颜色等,提升生 活用水整体水质。 ➢ 后端净水设备:后端净水设备主要包括末端净水器。末端净水器是指部 净水器主要采用机械 式操作与独立运行机制,设备运行过程中对信息感知与反馈能力有限, 滤芯更换及设备维护多依赖用户主观判断和人工操作。传统净水器在一 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对基础饮用水净化的需求,但整体功能相对单一。 ➢ 智能净水器:智能净水器是在传统净水器的基础上融合物联网、传感器、 云计算等前沿信息技术,构建起具备智能感知、远程控制、数据分析与 服务管理能力的智能化净水系统。该类产品通常具备滤芯寿命监测、水 提升了用户生命周期价值。行业向服务模式的转变,有效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 增强了企业对终端用户的管理能力,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以下为中国净 水器行业发展历程: ➢ 行业发展初期(1980-1999 年):中国净水器行业整体尚未形成规模,产 业链处于初级发展状态。标准体系、技术规范及监管机制尚未建立,行 业呈现出高度分散的特征。在此阶段的市场参与者较少,用户健康意识 较弱,产品价格较高且普及率较低,商业模式和渠道体系尚未成熟。20 积分 | 17 页 | 1.21 MB | 5 月前3
2024-2025年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发展报告:润物有声VI心要素还是消费增长以及产业服务能力的提升。关于生产性服务方 向,我们可以聚焦“服务型制造业”来横向对比海外,当前我们仍处在第二梯队,这个当下的经济总量和经济发展阶段是有相对出 离的。所以我们认为未来整体产业的迭代方向,正是“生产+消费”两端的服务能力升级。 来源:国家统计局、iFind、《中国服务型制造发展报告(2022)》 生产/消费两端服务能力升级,我们是牛马,也是上帝 传统产业 传统业态 8141.0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e 2025e 2026e 2027e 2028e 2015-2028年中国整体云服务市场规模及增速 整体云服务市场规模(亿元) 11 ©2025.2 iResearch Inc. com.cn 来源:艾瑞咨询 UserTracker 多平台网民行为监测数据库(桌面及智能终端)。 来源:艾瑞咨询 UserTracker 多平台网民行为监测数据库(桌面及智能终端)。 中国移动互联网整体流量及用户粘性趋势 移动互联网流量低速增长,月独立设备数达14.3亿 截至2024Q3末,中国移动互联网月独立设备数达14.3亿,环比增速保持在较低水平,用户粘性趋于稳定,增长天花板渐显。在移动10 积分 | 112 页 | 4.67 MB | 5 月前3
云计算蓝皮书(2024年)-中国信通院-力。 在此背景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继《云计算白皮书(2012 年)》 后第 10 次发布云计算蓝皮书,本蓝皮书立足产业新发展、新变化、 新需求,聚焦新形势下全球云计算发展重点,梳理我国云计算整体 发展特点,首次提出中国云计算发展评价体系,并对云计算助力人 工智能发展进行了论述,最后给出发展建议和展望。 目 录 一、全球云计算发展概述......................... 接受亚马逊云在其本土投资的 150 亿美元,旨在推动日本企业的生 成式人工智能可用性和亚马逊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客户采用率,促进 日本云计算产业的智能化发展。 (二)云计算市场持续稳定增长,行业巨头保持领先位置 从整体来看,全球云计算市场进入稳定增长阶段。Gartner 数据 显示1,2023 年以 IaaS、PaaS、SaaS 为代表的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 达到 5864 亿美元,增速 19.4%。参考过去几年的市场规模数据,可 23 年北美洲云计 算市场规模占比 53.75%,保持领先位置。得益于部分国家的利好政 策等因素,亚洲云计算市场实现快速发展,占比与欧洲的差距缩小 到两个百分点以内。大洋洲和南美洲与去年持平,整体占比变化不 大,非洲则实现了 3 倍增长至 1.69%。此外,中东地区的发展尤其 突出,有望迎来发展热潮,阿联酋计划投资 400 亿美元,加速云计 云计算蓝皮书(2024 年) 5 算在内0 积分 | 59 页 | 4.51 MB | 5 月前3
2025年整机柜服务器产业研究报告................................................................................ 32 2.2.1 整机柜服务器整体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截至 2023年6月底,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占整体算力规模的比例提高到25.4%,智能算力规模同比增长45%,较整体算力 规模增速高出15个百分点,且随着AI大模型的快速发展,智能算力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未来智能算力将迎 来更加快速的增长,预计到2025年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 随着整体算力规模的快速攀升,作为算力核心承载主体的数据中心在单体规模、平均单机架功率方面稳步 冷和供电技术被普遍采用,比 如冷板式液冷方案,可降低制冷能耗,支持更高的服务器功率密度,显著优化数据中心PUE(电能利用效率)数 值;同时加大对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降低数据中心整体碳排放。 2) 集约高效:随着人工智能对算力需求的高速增长,更高的单体算力性能、更高的算力部署密度和更大的 算力集群规模成为新型数据中心的显著特征。大模型的快速迭代加速了更先进的算力芯片模组、更高带宽的大容0 积分 | 63 页 | 4.83 MB | 4 月前3
《行业瞭望》矿山专刊--新华三136 139 140 147 153 3 158 160 163 167 170 某集团以数据治理驱动多产业融合 黄陵矿业集团矿区零碳智慧园区建设 云锡华联锌铟数字化转型整体规划咨询实践 矿山AI大脑,助力陕煤集团柠条塔煤矿安全生产“少人化” 立足煤矿安全实际,提高安全监察手段,降低事故风险 03 洞蕴意,践行数字转型 157 04 附录 173 煤矿业务基础概述 2%下降到2021年的56%,清 洁能源消费占比不断提升,2021年,水电、核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占 比已达到17%,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实现进一步优化。但总体来看,我国煤炭消费量整体呈 上升趋势,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占比长期超过55%,这决定了其在能源安全供 应中的主体地位 ,承担着国家能源安全供应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 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 2022年上半年,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速超过两位数,均 明显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煤炭价格方面,2020-2021年煤炭价格大幅提升,2022 年稳价保供虽促使煤炭价格较去年小幅回落,但整体价格仍处于近10年高位水平,矿企获利 空间依旧很大 ;煤炭产能方面,在国内供给偏紧及高牵引下 ,2021年煤炭产能高达41.26 7 智慧矿山行业专家 彭涛 行业前景:中国能源脊梁柱,煤炭为能源供应兜底10 积分 | 189 页 | 25.75 MB | 6 月前3
安全牛:工业互联网安全能力构建技术指南(2025版)工业互联网发展迅猛且成果显著、但工业互联网安全现状不容乐观,业务、设备、数据等多维度 存在供应链攻击、老旧设备漏洞、核心数据泄露、各细分行业安全风险差异化显著、技术手段不 足、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等诸多安全隐患,且工业互联网安全建设整体相对滞后,风险敞口与攻击 暴露面广泛,严重威胁工业系统稳定与数字化转型进程。 (2) 工业互联网安全产业生态呈现“多领域交织、国内外竞合”态势,涵盖工控、工业数字化、工业 互联网、工控安全四大 体系方面,升级网络防火墙,加强数据加密与 访问控制;生产运行安全体系中,增设设备异常监测装置,优化生产操作规程;融合创新安全体系内,引入物联网设 备身份认证技术,强化工业物联安全防护,有效提升了整体安全水平。 (四)等保 2.0 视角下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的边界与要求 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中的广泛应用,等保 2.0(全 称为网络安全等级保护 2.0 管理安全策略、恶意代码防范以及 10 第一章 工业领域安全概念辨析与背景概述 补丁升级等安全相关事项,及时识别、报警并分析网络中发生的各类安全事件,通过全面、集中的管理手 段,提升工业网络的整体安全态势感知与应对能力。 等保 2.0 对工业控制系统三个关键领域提出的安全要求 从等保 2.0 对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的通用要求和扩展要求,可以看出工业安全防护的重点在工业主机安全、边界安 全和工业安全管理三个领域。20 积分 | 114 页 | 8.60 MB | 4 月前3
具身机器人行业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2025AI大脑发展 区域分布珠三角伺服系统、长三角AI 算法、京津冀精密制造,产业集聚效 应初显,但协同效率待提升。 区域产业分布不均衡,各地产业配套 不完善,导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沟通 协作成本高,影响整体发展效率。 区域产业分布格局 产业链关键瓶颈环节 瓶颈关键芯片轴承仍依赖进口,国产 化替代进程缓慢,如高端芯片供应受 限影响企业生产进度。 关键零部件进口依赖度高,面临供应 风险和成本压力,制约产业链自主可 H1教育市场成功 星海图仓储机器人效率提升 典型商业化案例提升市场信心,吸引投资,促进技术创新 与产品优化,推动行业发展。 商业化案例为行业提供成功经验与模式借鉴,助力企业拓 展市场,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商业化案例对行业影响 典型商业化案例 03 2025- 2027年攻克双足动态平衡2m/s、 精细操作误差<0.1mm、8小时续航,提 升机器人实用性。 短期技术目标实现将使机器人在工业制 品线,提升创新能力,推动行业全 面发展。 市场需求多元化趋势 未来将形成涵盖研发、生产、销售、 服务的完整产业生态,促进企业间 协同合作,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 合研发。 产业生态化发展将提升行业整体竞 争力,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 实现可持续发展。 产业生态化发展 行业发展趋势 04 01 02 03 规模化生产降本 规模化生产BOM成本年均下降18%,2027年工业级人形机器人单价降至$3万,推动市场普及。0 积分 | 25 页 | 2.94 MB | 5 月前3
华为ASG2000系列上网行为管理产品技术白皮书(1)并且支持多种输出格式,同时具有柱状图、饼状图和曲线图等丰富的呈现方式。 统计报表 提供上网时长、上网流量、上网行为和网络威胁统计报表,可以从用户、部门和应 用类型等多维度分别展示办公效率、带宽利用和威胁过滤方面的整体情况。 趋势报表 提供上网流量和上网行为的趋势分析报表,可以从用户、部门和应用类型等多维度 展示办公效率和带宽利用率的发展趋势。 对比报表 提供上网流量和上网行为的对比分析报表,可以对比分析基准日期和前一天、上一 针对IP(段)的流量控制,支持两种方式: 每IP限流:对每个内网地址进行限流; 总体限流:对命中策略的所有流量进行限流; 比如:某网络要对172.16.1.1-172.16.1.200的用户配置每个IP限制1M,整体限制150M。 3.3.2 基于应用的流量控制 除了能够检测P2P、IM,还可以识别包括VOIP(skype、H.323、SIP、RTP、Net2Phone、 华为 ASG2000 ttack 等20多种大类,以及上千种应用协议,该应用识别库支持在线升级,保证应用识别库的实时 更新。 用户根据应用类型分别采取不同的限流策略,比如对迅雷业务每个用户进行限速1Mbps, 整体迅雷业务限制10Mbps,对于http业务则不限制。基于应用的流量控制可采用的控制策略 包括: 允许通过:即允许该应用流量通过。 禁止通过:即禁止该应用流量通过,对于被禁止的流,ASG对应的会话表会保留一0 积分 | 23 页 | 977.80 KB | 5 月前3
中兴-面向智算场景的高性能网络白皮书2025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兴通讯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5 3.1.3 极致高性能是核心 为了最大化集群算力利用率,AI大模型训练通常采用并行处理机制,将一个任务分布在 多个GPU上。并行训练整体分为三个步骤:处理、通知和同步。在处理阶段,每个GPU完 成各自的任务部分;在通知和同步阶段,GPU进行卡间通信并汇总出整个任务的结果。整 体的JCT由GPU返回计算结果的速度以及网络的同步速度决定。因此,网络性能是影响集合 信时延增加,直接影响集 合通信的计算效率。 3)有效高吞吐:大模型训练期间的数据通信体量巨大,可达几百TB级别。机间GPU高 速互联,要求网络提供与机内IO总线性能相匹配的单点接入带宽以及网络整体带宽。然而,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网络的需求不仅是高带宽,最终目标是业务的有效高吞吐,有效吞吐率 需尽可能接近满吞吐。 对于网络极致高性能的需求主要面临如下挑战: 1)时延方面:动态时延一般比 理效率。这将有助于确保在大规模部署中实现高效、安全的网络通信。在传统安全协议进行 优化或调整的同时,应满足以下需求: 1)性能增强:通过优化加解密钥算法的应用,有效降低内存消耗、优化资源使用,并 减少对专用硬件的需求,从而降低整体实现成本。 2)安全功能增强:提供增强的加密和身份验证功能,确保加/解密密钥的安全性和不重 复使用,增加数据机密性及完整性保护,提供网络安全可用性。 3)支持规模扩展:提供安全密钥生成及维护可扩展性支持,降低安全处理对硬件资源10 积分 | 41 页 | 1.89 MB | 6 月前3
共 49 条
- 1
- 2
- 3
- 4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