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信息技术应用案例集(2024年)量子计算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新型计算方式,在全球范 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我国也在积极参与其中,不断深化对量子计 算基本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探索的步伐。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高 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许多大学已经开始开设相关课程,旨在协助学生更深入 地理解并掌握量子计算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然而,由于量子计 算涉及的概念和原理包括叠加态、纠缠态以及量子门等都是相当抽 象且复杂的内容,这 较高的要求。 (二) 现状/需求/痛点 当前,主流的教学方法仍是理论讲解,尤其在处理复数和矩阵 概念时,学生们常感到困难重重。因此,如何将抽象的量子理论具 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量子计算,无疑成为了教学工 作面临的重大挑战。这种情况凸显出我们对一种能真实反映量子计 算过程的设备的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挑战,使学生能够从理论转向实践,我们迫切需 要一种能真实反映量子计算过程的设备。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在这 子计算课堂上受到了师生的广泛好评。经过课程初步和操作系统的 量子信息技术应用案例集(2024) 8 引导后,学生基本能够独立运用量子计算机,进行单/双量子比特的 线路搭建与测量。同学们普遍认为,虽然量子理论部分内容有些难, 但是通过动手做实验,能对量子技术很切身直观的体会。同学们可 以在配套软件的单比特实验模块通过设计不同的量子比特演化参数, 可以直观地分析量子态在 Bloch 球上的演化规律,例如图0 积分 | 102 页 | 3.92 MB | 5 月前3
量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通用量子计 算仍需长期攻关,行业领域应用探索持续深化,“杀手级”应用尚未 实现落地,产业生态培育稳步推进。 量子通信基于量子叠加态或纠缠效应,在经典通信辅助下实现 密钥分发以及信息传输,在理论协议层面具有可证明安全性。基于 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随机数发生器等技术方案的量子保密通信系统 正初步进入实用化阶段,在新型协议研究和实验系统研制等方面持 续取得阶段性成果,样机产品研发和应用探索持续推进,推广大规 模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量子信息网络是重要的远期发展目标之一, 近期在基础研究、关键设备组件和系统原型实验等方面取得一定进 展,距离实用化仍有较远差距。此外,量子密码作为一种基于量子 力学原理的加密技术,是理论上安全的密码技术,有望应用于诸多 行业领域。 量子精密测量对外界物理量变化导致的微观系统量子态变化进 行调控和观测,实现精密传感测量,精度、灵敏度和稳定性等核心 指标相较传统测量方式具有数量级提升。量子精密测量具有多种技 子院联合团队基于分布式超导量子处理器,证明了使用分布式量子 处理器模拟拓扑相位的可行性33。清华大学联合团队在超导量子处 理器上模拟斐波那契任意子编织,实验结果证明所得的斐波那契任 意子量子维度十分接近理论的黄金分割率34。IQM 与慕尼黑大学联 合实现 transmon 量子比特的参数设计优化,并分析验证了电荷宇称 切换效应35。谷歌发布 105 比特超导量子计算芯片 Willow(柳树)36,0 积分 | 57 页 | 2.18 MB | 5 月前3
2025年量子计算应用能力指标与测评研究报告-量子信息网络产业联盟-, 从而能够综合判断量子计算技术成熟度,推动当前 NISQ 实用化。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量子计算目前仅在量子模拟、大数分解、线 性系统求解、非结构化搜索等方面有理论优势,在组合优化、机器学 习方面有潜在优势,但暂时缺乏理论证明。应用评测只是针对给定计 算问题与量子算法,在给定量子计算系统上,与经典计算进行对比, 目标是评估该类问题是否适用量子计算,而不是给出该类问题是否必 须依赖量子计算、是否有量子加速优势等结论。 比特直接纠缠),影响量子线路的复杂性。可通过硬件架构直接获取, 比如超导芯片的架构图。 2. 量子门级指标 1)逻辑门保真度:量子逻辑门在硬件中的物理实现精度。保真 度越高,量子操作中的错误越少。理论上可采用量子过程层析法测量, 但该方法复杂度太高,实验中一般采用随机基准测试法进行测量。通 常重点测试单门保真度和双门保真度。 2)量子逻辑门操作时间(主频):每秒线路层操作数(CLOPS)。 复杂度和空间复 杂度,以及在硬件上表现出的计算性能,具体指标如下: 1)算法运行时间:量子算法完成计算所需的时间,通常与经典 算法进行比较。当无法在硬件运行时,可以从理论层面评估算法时间 复杂度,包括通用量子算法理论时间复杂度和变分量子算法复杂度。 如果基于黑盒模式,还要考虑黑盒查询次数,以及黑盒运行时间。 2)线路深度:算法中量子门层数,更深的线路代表更长的运行 时间,由于量子0 积分 | 46 页 | 1.93 MB | 5 月前3
ICDT融合的6G网络白皮书5.0(2025)Technology)融合范式。这种融合驱动的 6G 系统将突破传统通信 网络边界,演进为集通信、感知与算力于一体的端到端智能信息服务体系,构筑起支撑万物 智联的移动信息网络。当前,众多面向 6G 的候选技术已在理论创新、仿真验证及原型开发 等维度取得突破性进展。 本白皮书作为 4.0 版本的延续,从 ICDT 融合视角出发,系统性地构建了 ICDT 融合的 6G 技术体系,ICDT 融合的关键技术和 ICDT 2 / 87 当前,ICDT 融合的 6G 技术研究正从离散的技术探索转向系统性架构设计、标准制定 和产业协同。本白皮书倡议深化信息通信领域的跨界融合技术研究与协同,以需求为牵引, 加快基础理论、瓶颈技术问题的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同时,建立跨界融合技术创新与应用 需求的双向驱动机制,培育应用层的产业生态,孵化新业务与新应用,加速创新成果向垂直 行业的渗透扩散。最后,推动构建开放包容的 6G Communication 技术融 合的新趋势。通感一体化技术、通算网络技术、AI 辅助通信技术、语义通信技术、低空经 济、无源物联网等不同的融合技术和行业应用备受关注,学术界和工业界共同努力推动这些 技术在理论研究、样机实验和标准化制定方面取得突破。2024 年 2 月,中国成功发射全球 首颗 6G 架构验证星,搭载星载核心网系统,开启空天地一体化网络验证。2024 年 3 月,3GPP 正式批准 6G10 积分 | 88 页 | 5.88 MB | 5 月前3
艾瑞咨询-2024年中国基础云服务行业发展洞察报告度融合,打造“由点到面”的实践能力。云厂商依托现有行业解决方案,立足 长期客户服务经验,借助行业客户与生态伙伴支持,从行业场景切入,构建行业垂类模型。在商业实践中评估模型效果,探索商 业模式,缩小理论预期与应用效果的差异,缩短技术投入与商业回报的周期。 来源:专家访谈、公开资料整理、结合艾瑞云市场模型、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 394.0 520.5 693.1 1026.3 1612 划》提出,到2025年,计算力 方面,算力规 模超过300EFLOPS (1EFLOPS=每秒10^18次浮点运算),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东西部算力平 衡协调发展;运载力方面,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间基本实现不高于理论时 延1.5倍的直连网络传输,重点应用场所光传送网(OTN)覆盖率达到80%,骨 干网、城域网全面支持IPv6、SRv6等创新技术使用占比达到40%;存储力方面, 存储总量超过1800EB,先进存储10 积分 | 29 页 | 1.88 MB | 5 月前3
趋势纲要 2050 : 技术与创新技术与创新 达到临界质量(早期多数) : 克服 “营销鸿沟 ” • In 1962, Everett Rogers, 美国传播理 论家和社会学家 , 产生了一个仍然广泛 的 used 采用创新的理论 在个人和 组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9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数字 16 位二进制十进制数编码 十进制数 20 位二进制编码 • 量子计算 key 优势 是双重的 : 它允许 A 的表示 huge 值的数量 and 计算 要执行的所有值 同时。 理论上 , 与 只有 1000 个量子位 , 我们就会有 power to 控制更多的值 宇宙中有原子 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想法 1 量子位 处于状态 1 的概率设置为 : 在十进制表示法中 , 它是 经典超级计算机上运行 10 京年。 突破 标志着实际量子计算的重大进步 以指数方式减少错 误 随着量子比特数的扩展 , 克服了长达 30 年的 挑战 5.3 人类与机器 量子技术 , 长期局限于理论潜力 , 现在正在证明 实 际利益。 With a 2021 年的市场规模为 10 亿美元 , 预计 50 倍的 增长 2030 到 2040 年 , 市值将达到 1280 亿美元 技术与创新 •0 积分 | 72 页 | 2.97 MB | 5 月前3
安全牛:工业互联网安全能力构建技术指南(2025版)本报告所包含的信息及观点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其他行为指引,亦未考虑特定用户的 个性化需求或投资目标。用户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独立判断报告内容的适用性,必要时应寻求专业 顾问意见。报告中涉及的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等内容仅供市场参与者及用户参考,用户 需对其自主决策行为负责。本公司不对因使用本报告全部或部分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间接、特 殊及后果性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亦不对因资料不完整、不准确或存在任何重大遗漏所导致的任何损 工业领域安全的发展 脉络,涵盖全球工业战略对比、安全重要性阐述、互联网变革的影响以及安全建设基本原则。这不仅有助 于业界精准把握工业领域安全内涵,更能为后续安全能力构建、实施路径规划等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方 向指引。 1.1. 核心概念辨析与研究定位 1.1.1. 工业领域安全概念辨析 工业领域安全范畴广泛,涉及工业生产运转的各个环节与层面,对其核心概念进行清晰界定,是深入 探究工业互联网安全的基石。 驱动的安全技术,如机器 学习在威胁检测与分析中的应用,以及物联网安全、工业云安全等新兴领域的技术创新与融合。 (三)内容研究边界 本报告以工业互联网安全能力构建为核心,涵盖基础理论、技术应用、实施路径及产业生态等多方面 内容。在基础理论层面,明确工业互联网安全的概念体系、与传统 IT 安全的差异及等保 2.0 合规要求;技 术应用部分深入剖析安全能力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实践;实施路径规划包括安全能力构建的策略、步骤及20 积分 | 114 页 | 8.60 MB | 4 月前3
《行业瞭望》矿山专刊--新华三通过改革释放企业活力,从1993年开始对国有煤炭企业逐步放开煤炭价格,促进企业成为 市场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肯定了股份制、股份合作制,1999年,十五届四中 全会提出“国有资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论,要求除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 的企业,其他企业要积极发展多元投资,实现产权多元化。 8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第三阶段,改革过热(2002-2012年):此阶段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5)目前多数露天矿已持续开采较长时间,采坑及边坡进一步向深部发展,导致边坡增 量。 75 边坡安全问题发生机理及应对之策 露天矿边坡变形破坏是露天矿安全生产的核心问题,对于保证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经济意义。边坡变形破坏实质上是边坡稳定性问题,而影响边坡稳 定性的因素有多种,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常见因素可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采矿 设计、生产作业、外部影响五个方面进行总结。 涉测量模式(单轨双天线横向模式)、顺 轨干涉测量模式(单轨双天线纵向模式)、重轨干涉测量模式(重复轨道单天线模式); 根据搭载平台差异,可分为星载式、机载式、车载式。 原理:InSAR基本理论发源双缝实验和干涉现象,与基于时间测距成像原理的干涉测量 技术密切相关。InSAR通过主动式目标观测,获取同一目标两幅既有幅值又有相位的复 数据影像,因目标与两天线位置几何关系,目标回波形成相位差,提取复数据影像的相10 积分 | 189 页 | 25.75 MB | 6 月前3
扩大可信的中国转型金融市场规模-电力行业转型融资机遇和要素持续挂钩债券(SLB),可用于发行人的 通用融资,发行人在公司层面设定可 持续发展目标,未达到/达到预定KPI有 相应的融资处罚/奖励机制。 转型计划与可持续挂钩债券的 关系 转型计划中的目标和行动方案理论上 应用于指引SLB债券的关键绩效指标 (KPI)、可持续性绩效目标(SPT)和债 券发行框架。 在实际操作层面,发行人 应先制定实体层面的转型计划,且计划 应覆盖到长期能实现净零排放。发行人 可制定低碳转型路径图,如2030、20500 积分 | 14 页 | 664.21 KB | 4 月前3
森林草原湿地荒漠调查监测技术要求(2025年度适用)-30页5 公里)。 3 (3)技术创新试点。开展大样地调查试点,探索高清影像、无人机拍摄、激光雷达等 高新技术集成应用。开展荒漠调查试点,探索荒漠资源调查监测方法和指标体系。鼓励地方 开展调查监测理论与技术攻关,优化林草湿荒综合调查监测体系。研究建立草原产草量、林 草生物量等模型,完善林草生态服务功能与价值监测评估技术。 (4)汇总分析。汇交调查监测数据,开展遥感反演、数据耦合和数据库建设,进行统10 积分 | 30 页 | 432.31 KB | 3 小时前3
共 22 条
- 1
- 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