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可信的中国转型金融市场规模-电力行业转型融资机遇和要素本报告由气候债券倡议组织、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联合编制 扩大可信的中国转 型金融市场规模 - 电力行业转型融资 机遇和要素 2 为应对不断增加的气候风险和实现《巴 黎协定》气候目标,所有经济活动和行业 都需加速脱碳行动,其中高碳排放行业 对于全球低碳进程至关重要。 资本需为 高碳排放行业提供融资支持,协助其快 速转向低碳的生产经营模式。一个灵活、 包容且可信的转型金融市场可有效支持 进处于萌芽阶段的转型金融市场发展。 电力行业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 之一。电力系统脱碳和通过电气化协助 其他行业脱碳是实现气候目标的关键 要素。 在日益严峻的气候风险的驱动 下,全球的电力企业都亟需减少对化石 能源的依赖,转向低碳的发电模式。 在“双碳”目标下,电力行业需要采取多 源协同的电气化发展路径来实现低碳 转型。在此过程中,绿色金融和转型金 融需要发挥资源优化配置、价格发现和 风险管理的作用。 本研究简报结合国内外转型金融市场现 认证机制。 关于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 源转型项目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于 2021年3月启动 了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旨在助力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能源转型,实 现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 的目标。该项目通过科学研究,设立有雄 心的目标,制定清晰的路线图和有效的 行动计划,为政府决策提供建议和支持。 该项目积极推动能源安全、高效、绿色 和低碳发展,加速化石能源消费的减量 化直至退出。该项目具体的研究领域涵0 积分 | 14 页 | 664.21 KB | 4 月前3
《行业瞭望》矿山专刊--新华三新华三解决方案部 2022年6月 教育标题—口号 数字赋能百年大计,创新引领教育铸魂 0 1 01 刊首语 观时代,通晓矿山热点 中国能源脊梁柱,煤炭为能源供应兜底 工业与信息融合,解放矿工于深邃矿井 智能化政策驱动,煤矿迈向高质量发展 地方政策频响应,智能化建设如火如荼 煤矿市场空间广,智慧化建设未来可期 序 言 04 06 07 12 17 28 32 “井下滴滴”,一场煤炭数字化变革 智慧经营中心篇 云上智慧,煤矿行业云应用场景 以柔应变,智能化与煤矿柔性供应体系 风云涌动下的能源安全与信息安全 智慧园区篇 可持续发展,绿色矿山的关键技术与应用 “十四五”及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煤炭高质量发展之路 零碳矿山,矿山数字能源应用 综合方案篇 数字化驱动流程再造,矿山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云边协同,构建四位一体的政府监管平台 智慧灵动,“云桌面+AR”安全教培中心 4 刊首语 4 在全球能源危机爆发的大背景下,国家开始强化能源安全战略,八部委适时联合印发 智能化矿山指导意见,煤炭作为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压舱石”,重要性进一步 提升。当前,煤炭行业正处于行业景气度回升、政府大力推动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双 期叠加的拐点,行业数字化转型走上了快车道。 建设智慧煤矿是矿山行业技术革命、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也是能源行业转型发 展的必由之路。作为10 积分 | 189 页 | 25.75 MB | 6 月前3
2024年中国新经济企业top500发展报告在人工智能的带动下,新经济企业的发展凸显数字化、智能化、绿色环保等特征:现代农林牧渔业 企业借力人工智能,持续提升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 ; 先进制造业中高端装备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加速; 新型能源活动多能互补协调优化,人工智能赋能新能源;节能环保活动企业有效利用再生能源,智 慧节能成为主流;互联网与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数字技术与数据要素双轮驱动,提升服务个性化 和智能化水平,加强产业韧性和辐射带动效果;现代技术服务与创新创业服务企业以“AI+ 计分类(2018)》,参评企业业务应具备新经济特征,或新经济业务营收占比在 60% 以上。 新经济行业根据《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2018)》确定,分为现代农林牧渔业、 先进制造业、新型能源活动、节能环保活动、互联网与现代信息技术服务、现代技术服务与创新创 业服务、现代生产性服务活动、新型生活性服务活动、现代综合管理活动等九大类。 本次评价基于《新经济企业评价准则》(T/CEEAS 七、年度新经济五大亮点 第五篇 新经济企业 TOP500 特征和发展趋势 一、现代农林牧渔业:AI 推动农业生产效率和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 二、先进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加速 三、新型能源活动:多能互补协调优化,AI 赋能新能源 四、节能环保活动:有效利用再生资源,智慧节能成为主流 五、互联网与现代信息技术服务:数字技术与数据要素双轮驱动 六、现代技术服务与创新创业服务:“AI+ 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加速科技创新10 积分 | 123 页 | 42.92 MB | 6 月前3
【研报】安科瑞:聚焦、创新、笃定,抢跑企业微电网千亿级市场(42页 PPT)布局长远,最终实现从能效管理功能到智慧能源数据服务的三级跳: 1. EMS 1.0 分立式子系统阶段:按企业需求打造不同功能的子系统,主要集中在电力监控 / 能效管理 / 用电安全等功能。 2. EMS 2.0 微电网平台 + 行业阶段:实现各个子系统的互联互通,形成微电网平台,并落地到多个细分垂直行业,为行业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3. EMS 3.0 智慧能源平台阶段:源网荷储充一体 个产品线,包含 21 个功能模块;已有 14000 多套系统解决方案运行在全国各地。 企业微电网能源可视化管理和能源数据服务:公司以企业用电数据服务商为现阶段发展目标,目前已推出安科瑞 EMS 行业解决方案、安 科瑞 企业微电网数字化平台、安科瑞 EIOT 能源物联网云平台等企业微电网能源可视化管理和能源数据服务。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公司公告,华西证券研究所 第三阶段( 2021 年至今):公司于 2019 年成立微电网研究院, 2021 年起微电网研究院投入使用,公司以企业微电网能效管理系统为中 心, 打造细分行业解决方案 ,并逐步向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智慧能源数据服务商升级。 2012 年 创业板上市 2015-2016 年 成立数据服务部 推广能效管理平台 2018 年 上海民营企业制 造业 100 强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公司公告,华西证券研究所30 积分 | 42 页 | 2.73 MB | 4 月前3
云计算蓝皮书(2024年)-中国信通院-去年,《云计算白皮书(2023 年)》全面分析了我国各行业上云 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并以成熟期、成长期、探索期三个梯队形式 梳理了各行业应用发展情况。今年,本蓝皮书从各梯队中选取政务、 交通、能源等三个具有代表性行业,详细介绍其上云发展特点及成 果,以期发挥标杆示范作用,促进云计算应用普及深化,加快推进 产业高质量发展。 政务方面。政务云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全面升级, 不断迸 率和准 确性。 能源方面。能源云聚焦底座规划和建设能力,并积极探索将云 应用在能源生产等业务环节。当前,能源行业上云用云尚处于夯实 基础阶段,主要有四大特点:一是能源行业转型升级政策持续加码, 提升云平台建设与应用水平已成为共识。国家能源局《2024 年能源 工作指导意见》指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高端化、 数字化、智能化,加强能源科技自主创新,提升能源产业链供应链 自主可控水平,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2024 会议指出,加快建设新能源基础设施,推进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 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着力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 控能力。随着国家在能源行业上云相关的政策逐渐落实,能源产业 升级将进一步推动能源行业上云用云水平。二是能源云建设从基础 设施云化改造,向综合能源服务云平台转变。能源产业具备环节多、 链条长、应用范围广的特点,通过对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站炼 化系统、供应系统等能源基础设施进行云化改造,能源企业可以充0 积分 | 59 页 | 4.51 MB | 5 月前3
2025年广西工业互联网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暨“人工智能+制造”优秀案例集.............87 四、 新能源及储能产业链案例.............................................91 案例 25:玉柴芯蓝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91 案例 26:柳州鹏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93 案例 27:广西超威能源有限公司................. .................96 案例 28:广西大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99 案例 29:广西信义光伏产业有限公司........................103 案例 30:广西巴莫科技有限公司................................106 案例 31:瑞浦赛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个。 —2— 按产业链统计,所有企业的分布情况:食品加工 83 个,汽 车 62 个,建材 51 个,新一代信息技术 46 个,金属工业 39 个, 机械装备 30 个,轻工纺织 30 个,新能源及储能 28 个,新材料 25 个,高端绿色家居 25 个,生物制药 20 个,糖 19 个,其他 21 个。 —3— (二)投资回报分析 对投资金额进行统计分析,总投资额约为 316 亿余元,投资10 积分 | 323 页 | 24.13 MB | 5 月前3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研究报告(PPT版本)模式、服务模式与盈利模式的变革 新能源与能源网络整合 · V2G ( 车网互动 ) 停车场:电动汽车在停车时成为分布式储能单元,通过智能充电桩向电网反向输电,参与电力调峰,车主可获取收益。 ■ 氢能补给站配套: 氢燃料电池汽车增长推动停车场增设加 氢设施,形成“电 + 氢”双能源补给网络。 · 停车楼综合能源与零碳运营: 包括能源供 应、停车场运营、可再生能源汽车等。并可通过使用绿色能源或共享车位的停车场,获得碳积分,用于 与保险机构合作,实现购买保险与停车券优惠结合等 与地图商、车机服务商进行联合,建立基于车场车位的精准导航服务 通过智慧停车运营平台和停车这一高频和精准的场景切入,触达车生活服务如加油、洗车、保养、等车生活服务 线下停车场承担能源补给、车辆停放等功能;线上云平台承担信息共享、联网互动、车机互联、人车互动等功能 通过 APP\ 公众号 \H5\ 生活号等线上应用和线下的车场场内空间,实施基于位置、基于业态、基于人群画像的精准 估完善标准规划、研究建立指标体系、加快停车设施建设、 制定用地支 持 政策等。 2021 年 10 月 《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 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体系化水平,加快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智慧停车及无障碍基础设施。 2022 年 1 月 《“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完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分类分区优化停车设施供 给,提 高停车资源利用效率和精细化服务水平,加强资源共享20 积分 | 132 页 | 18.80 MB | 5 月前3
安全牛:工业互联网安全能力构建技术指南(2025版)联网建设。德国的“工业 4.0”、美国 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等,均将工业互联网视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领域。我国也高度重视工 业互联网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业、能源、矿业等多个行业广泛应用,取 得了显著成效。但与此同时,工业领域安全事件频发,给工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带来了严重影响。无论是关 键信息基础设施遭受攻击导致的生产停摆,还是工业数据泄露引发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受损,都警示着我们 我国作为装备制造领域的强国,拥有全球最为齐全的工业门类,全面涵盖了工业领域的 41 个大类。 从基础的采矿到尖端的制造,全面覆盖——7 类资源开采为国家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1 类制造 业贯穿了人们的衣食住行,而 3 类能源供应则确保了万家灯火的明亮,共同构筑起了全球最为完整的工业 体系金字塔。 2 第一章 工业领域安全概念辨析与背景概述 关于具体的分类,其依据是 2019 年 3 月经第 1 号修改单修订后,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 工业体系 总体划分为:采矿业(7 类),主要涉及资源的开采与初步加工;制造业(31 类),广泛涵盖了轻工、重 工以及高新技术等全产业链环节;以及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3 类),主要关注基础能源与公共 事业的供应。这一科学而细致的分类体系,不仅充分展现了中国工业结构的全面性与细分领域的深度,更 为经济统计、政策制定以及产业分析提供了权威且标准化的依据。 工业领域所指范围概览 一、采矿业(门类20 积分 | 114 页 | 8.60 MB | 4 月前3
趋势纲要 2050 : 技术与创新挑战 迁移 地缘政治 生物多样性 Power 轮班 边疆 Technologies Healthcare of 未来 Water 小心 Education & 人工 未来的 民主 能源 转型 人类和 Machines 价值观 债务挑战 资源与原料 Materials 1 3 2 5.1 罗兰贝格 | 4 大趋势 “经济与商业 ” 的次趋势 技术 & 创新 人们 (例如小额信贷、智能手机、太阳能 能源系统) 创新 吸引投资者。 创新有 产生高回报的潜力 机器人和人手的握手 自动生成说明 提高生产力。 通过优化 进程 推动经济增长。 In addition to 生产要素劳动的增加 和资本 , 技术进步是 经济增长的第三个驱动力 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 绿色创新可以减少所有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 (能源生产、工业、运输、建筑) , 从而为战斗做出了重大贡献 transformative变革。 技术与创新 • 前沿技术指 创新的尖端技术 利用最近的科学 突破以应对复杂挑战或创造新机遇 跨各个部门 • 他们从 先进研究、激进创新和实际实施的融 合。 通常是由人工智能、清洁能源和 生物技术 , 他们 塑造未来 工业和社会变革 • 前沿技术驱动 变革性的变化 , 提升生产力、可持续性,并提 出解决全球问题的方案。它们 unlocking 新市场 ,提高效率,并且是 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0 积分 | 72 页 | 2.97 MB | 5 月前3
华为&罗兰贝格-国家数字化范式与路径2024/ 23 · 互联网经济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新业态及新岗位 / 24 · 农业数字化助农民增收,促乡村发展 / 26 · 旅游数字化带动配套产业增长 / 28 · 能源与港口数字化转型促进多元化发展 / 30 · 数字产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 35 序言 / 1 执行摘要 / 5 国家数字化发展范式与路径 2.3 ICT 基础设施是国家数字化发展的基础 864ZFLOPS。二 是强化绿色节能,提升数字基础设施能效。数据显示, 数据中心总耗电量在 ICT 行业占比超过 80%,人工智 能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电力消耗,推动数据中心 行业提升能效,加大可再生能源占比,有助于实现国 家数字化和低碳化的协同发展。 华为公司董事长 梁华 4 国家数字化发展范式与路径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与传统 经济 在经济领域,国家可差异化侧重发展领域。一方 面通过核心产业数字化快速提振经济,吸纳就业培养高 技能人才、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另外一方面利用数 字化充分放大自身优势,包括数字化、旅游数字化矿业、 油气、能源行业的数字化以及数字化人才服务输出。 ICT 基础设施是国家数字化发展的基础。在数字 应用层面关注数字身份和数字支付,如孵化打造超级 APP;在数字平台层面构建政务云平台,提供社会保障、 公10 积分 | 67 页 | 12.29 MB | 5 月前3
共 38 条
- 1
- 2
- 3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