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工业互联网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暨“人工智能+制造”优秀案例集化。在设计环节,AI 助力生成式设计、智能 CAD、逆向工程和 材料优化,加速产品开发,提升创新能力。 系统集成与综合决策:从数字化车间到企业级信息平台,各 类系统之间实现了数据互联互通与信息共享,打破了信息孤岛。 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将车间内部的 SCADA、MES 系统, 以及企业级的 ERP、OA、供应链管理等系统进行数据集成分析, 为企业决策层提供了实时、综合的决策依据。 划下达、生产任务分解到产品最终完成的整个生产过程的管控。 对生产现场实时发生的加工和质量事件,数控加工设备运行 效率等方面及时做出反应、报告,并提供当前的准确数据辅助管 理人员对现场进行指导和处理。 微茗 CPS 系统将围绕企业车间的实际生产过程展开,能够解 决设备效率、产品质量追溯和完成情况的实时获取。系统的核心 目标是保质、保量、低成本地完成生产目标。系统应结合机加行 业生产的特色,并适用于企业满足多品种不同批量生产,尤其是 通过内部工业互联网,建设集合自动化立体仓库、无人运输 小车、机器人和高端数控机床的柔性生产线。通过加工设备全联 网,实现加工过程数据的全自动采集,然后进行工业数据分析, 提升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通过工业内部网,连结车间生产终端, 实现员工报工实时化,准确计算员工生产效率。部署关键零部件 条码化,序列化,实现物料批次精准追溯。建连接设备、物料、 人、信息系统的基础互联框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采集到的工 业大10 积分 | 323 页 | 24.13 MB | 5 月前3
全球灯塔网络:思维转变对数字化转型影响和规模的推动驱动的智能嗅觉系统(基于香气传感 器与机器学习)优化酱油生产流程,针对分析结果传递断层开发 自动报警功能,实时拦截不合格批次,并由自动导引车(AGV) 转运至实验室。质检数据数字化后,工程师与操作员可专注车间 优化,同步修复系统漏洞,最终将检测效率提升 4 倍以上,有效 解决“流程债务”问题。 3、设计数据流,支持人员和物料 根据灯塔工厂的实践经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采集和存 储的数据量会增 某国际包装消费品企业开发了一款可穿戴设备,用来辅助培训 和技能提升,从而将单个工厂的设备综合效率提升了53%,低 增加值任务减少了56%,废品率下降了26% 某汽车制造商运用了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技术,在专家与车间 喷漆技术人员之间建立远程连接,并针对个别有待改进之处制定 了培训计划,从而有效减少了单位缺陷,提高了设备综合效率 远程连接工具 物理赋能工具 93 87 73 70 56 数字化信息平台10 积分 | 28 页 | 1.96 MB | 5 月前3
安全牛:工业互联网安全能力构建技术指南(2025版)度的建立与执行,到生产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再到生产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配备,全方位保障工业生产 活动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预防和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 工业生产安全概念示例 某建筑材料厂在粉尘作业车间安装除尘设备与粉尘浓度监测仪,为工人配备防尘口罩,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有效 降低粉尘爆炸风险与工人职业病发生率。 (9) 工业工序安全 工业工序安全强调工业生产各工序之间的安全衔接与协同,确保工艺流程的合理性与安全性。避免因 UA、Profibus、DNP3 等工业 专用协议,协议设计侧重实时性与可靠性,但安全机制 相对薄弱 部署环境 设备与系统集中部署于数据中心或云端,网络环境相对 可控,对实时性要求较低。 设备分散部署于工厂车间、户外站点等复杂现场环境, 网络架构异构性强,需满足毫秒级甚至微秒级的实时性 传输要求。 风险影响范围 安全事件影响多局限于信息系统本身,如数据泄露、服 务中断,经济损失以业务停滞与数据修复为主。 AI 配比优化,既降低成本又保障数据安全。 但 IT 大厂普遍面临工业场景适配难题。管理层面,其擅长的 IT 安全管理体系与 OT 领域存在显著差 异,如某大厂云为某车企设计的云安全方案因未适配焊装车间 OT 设备的固件升级周期,强制推送补丁导 致设备兼容性故障。运营层面,尽管云原生安全服务成熟,但对 OT 设备的运维响应能力滞后。例如,另 一大厂云在某钢铁企业项目中,对 PLC 设备故障的平均响应时间达20 积分 | 114 页 | 8.60 MB | 4 月前3
云计算蓝皮书(2024年)-中国信通院-5G 基站, 云计算蓝皮书(2024 年) 16 推动产业数字化和上云应用;天津市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推动智 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鼓励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和数字赋能, 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山东省聚焦智能化和集群化,实施制 造业数字化转型提标行动,推动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加快智 能制造和先进产业集群建设。此外,各地还在积极探索大模型和人 工智能技术在云计算中的应用。例如,深圳市通过建设城市级和企0 积分 | 59 页 | 4.51 MB | 5 月前3
《行业瞭望》矿山专刊--新华三键动作的决策分析,以实现科学、全面的决策。 145 2、运营模式创新 在研发、管理、物流上通过数字驱动,实现全新的运营模式。 3、生产模式创新 在采矿、选矿、冶炼等核心环节使用新型数字技术,实现生产线、车间、矿区模式创新。 4、产品与服务创新 在煤与化工、能源产品、智能装备以及智能化服务等方面形成新的产品优势和创新。 5、盈利模式创新 在转型过程中借助数字技术形成新的产业模式,实现盈利创新。 ERP为主,自主性较差。在此种情况下,如何既能满足集团统一管理要求,又能实现自身 的数字化转型特色,是一项颇具智慧与挑战的工作。 2.人员信息化理念还未完全形成,需要接受新兴信息化技术 各生产车间以及职能部门对于信息化认识和接受程度普遍较低,大部分中高层领导以及一 线员工都还停留在手工、线下执行审批及人工流程处理等工作方式,对于当前信息化建设 成果以及未来信息化发展战略概念都还比较模糊。对于新兴信息化技术以及未来可能带来 端:华联锌铟在电气自动化领域属于先进行列,仪器仪表建设已经相对成熟;在智能装 备方面可以通过智能装备提升采矿人员车辆安全,合理规划装铲最优路径,提升选矿金 属回收率。 边:充分利用采矿、选矿、再生资源车间,以及质检中心现场原有控制系统数据,汇聚 区域数据资源,实现边缘侧的数据分析和实时决策。 云:补齐ICT基础设施短板,混合云平台集成工业微服务、大数据服务、应用开发与部 署等功能,实现海量异构10 积分 | 189 页 | 25.75 MB | 6 月前3
中国建筑业企业数字化研究报告(2024)-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快速发展期。智能铁路借助物联网、5G 通信、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列车运行、 车站运营、设备状态等的实时监控、预警和调度。通过智能系统,铁路企业能 够实时掌握列车的位置、速度、运行状态等信息,及时调整列车运行计划,优 化发车间隔,提高运营效率。同时,对车站的客流量、设备负荷等数据进行分 析,合理安排人员和设备维护计划,提升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四)电力行业的数字化应用 电力行业是中国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建设领域的数字化应用涵20 积分 | 115 页 | 10.19 MB | 5 月前3
共 6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