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对话技术及动态(57页PPT)张伟男 哈尔滨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社会计算与信息检索研究中心 人机对话关键技术及挑战 本科生 对话理解与对话生成 对话主导 朱才海 冯梓娴 推荐主导 胡景雯 一致性 张家乐 张开颜 连贯性 个性化 多样性 朱庆福 马龙轩 宋皓宇 刘元兴 李凌志 多轮建模 朱泽圻 风格化 Conversational Intelligence (CI) 张伟男副教授 张伟男副教授 对话式推荐 个人简介 HIT-SCIR 刘挺教授 博士生 硕士生 智能人机对话系统“笨笨” • HIT-SCIR-CI 组主导研发 • 平台 • 微信公众号: 2016 年 6 月 6 日上线 • 实体机器人 • 主要功能 • 知识问答”示例 6 “ 任务执行”示例 7 “ 推荐”示例 8 笨笨访问统计 9 智能人机对话系统“笨笨” 10 • 主办方 •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 (CIPS) • 承办方 • 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计算与信息检索研究中心 • 科大讯飞 ( 数据支持 ) • 赞助方 • 华为公司 中文人机对话技术评测 (SMP-ECDT III) 11 SMP ECDT III 委员 会20 积分 | 56 页 | 4.34 MB | 1 天前3
企业大脑AI赋能低空经济 2025道。 低空经济既包含通航 、警用和军用等传统领域 ,也包括使用电动垂直起 降飞行器( eVTOL )为主的城市空中交通( UAM )等新兴应用场景 。 通用航空是低空经济的主体产业 ,无人机产业将是未来低空经济的主 导 产业 ,两者结合的城市空中 交 通 UAM 是 发 展 热 点 , eVTOL 则 是 UAM 的主流形式。 企业大脑 .A I 赋能低空经济白皮 书 20 条具体措施 ,明确推动合作区全域 建设 海陆空全空间智能无人体系,推动合作区无人驾驶空域开放,优化飞行活动申请审批流程,缩短申请办理时限, 研究 试点开通合作区与澳门及周边海岛等地无人机 、无人船跨境跨域物流运输航线 2023 年 12 月 21 日 《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 民航局发布,依据航空器飞行规则和性能要求 、空域环境 、空管服务内容等要素,将空域划分为 A 、 B 、 广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55.56 飞行器制造 、模具 、零部件 8 中航 ( 成都 ) 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222.95 飞行器制造 、运营服务 33 西安天和防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47.62 运营服务 、地面保障 9 北大荒通用航空有限公司 222.03 低空农林通航 34 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46.51 飞行器制造 、无人机 10 中航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 200.76 飞行器制造 、直升机 、通用飞机20 积分 | 34 页 | 3.09 MB | 4 月前3
基于大语言模型技术的智慧应急应用:知识管理与应急大脑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提高监测预警、监管执 法、指挥决策、救援实战、社会动员等应急管理能力。 大语言模型是具有大规模参数的深度学习模 型,通过对海量文本的训练习得语言的统计规律, 从而具有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的能力,实现人机之 间的有效通信。自2018年双向编码表示模型(bidirec⁃ 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BERT) 的出现,以及 2022 年第四代生成式预训练模型(gen⁃ 究等多个领域展现出类似人类水平的创造力。这些 能力的涌现,使得知识创新不再受限于个体的认知 和经验,能够打破学科和专业的壁垒,加速知识的 融合和创新,预示着知识生产方式正在经历一场深 刻的变革,将引领我们进入了一个人机协作的知识 生产新模式 [7-8]。 1.1 知识获取 1.1.1 联结主义学习 大语言模型的知识获取基于联结主义的学习观 点,该观点认为智能源于大脑神经元的物理结构和 复杂的网络连接,是由大量如神经元的简单元素通 technologies 1.2.3 人机协同创新 大语言模型在获取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语 言描述的关于世界的知识,从而让机器具有理解和生 成自然语言的能力,让人与机器在知识层面的有效交 互成为可能。基于大语言模型技术的人机协同创新 模式,将人的认知优势与计算机的计算与存储优势整 合起来,让人可以在更高层次、更广泛视角研究外部 环境,加深对客观世界规律的认识,并在人机交互中 将知识转移到机器上,提高机器智能20 积分 | 8 页 | 3.21 MB | 1 天前3
人形机器人标准化白皮书(2024版)-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41 2.2.6 移动操作执行与人机交互................................................................................................. 行业发展,为政 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企业研发提供明确导向,为市场应用提供规 范准则,为各方提供更具价值与前瞻性的指引与参考,最终共同推动 人形机器人行业向着更加稳健、高效的方向大步迈进,开启人机共融 的全新篇章。 编委会 2024 年 12 月 4 一、人形机器人概述 1.1 概念 1.1.1 定义及本文范畴 人形机器人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就在学术界、科技界和产业界引 起广 目前,国内主流科技咨询公司对人形机器人概念的观点主要如下: 1)人形机器人是具备人类外形特征和行动能力的智能机器人,以 双腿行走的方式,通过手臂和身体的协调完成功能,基于通用型算法 和生成式 AI,具备语义理解、人机交互、自主决策等能力,并利用人 机交互实现任务理解与反馈,需要强大的感知计算与运动控制能力 (《创业邦》); 2)人形机器人是一种仿生机器人,指形状与尺寸与人体相似,能 够模仿人类运动、表情10 积分 | 89 页 | 3.98 MB | 5 月前3
2025年协作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高工咨询灵活性:相比于传统固定在某个工作站上的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通常更轻便且布局更为灵活,可以快速重新 部署于不同的生产任务中,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柔性化生产需求。 基于以上特征,协作机器人极大地促进了人机之间的交互和合作,不仅提升了生产线效率,还能在诸多应用场合中 替代或辅助人类执行重复性、精确度要求高或者对人体有害的工作。随着我国产业智能化升级不断深入,协作机器人 已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3C 目标市 场 大企业、中小企业 (SMES)、商业领域 大规模生产企业 生产模 式 任务形式灵活多变,适合 小批量多品种柔性生产 重复性任务为主,标准 化生产 作业环 境 人机共存的非结构化环境 人机隔离的结构化环境 结构特 点 一体化关节,结构简单, 自重较小 零部件多,体积大,自 重较大 负载范 围 较小,通常在 2-50kg 覆盖广泛,涵盖 2- 2300kg 产品特 产品特 性 轻量、低或可变的刚度 较大的自重和刚度 辅助设 施 传感器种类多样 外接传感器少 投资回 报 价格低、易集成、投资回 收快 集成复杂、投资回收周 期长 作业方 式 人机协同作业 耐疲劳、连续作业 操作环 境 快速编程、操作简单、可 拖动示教 操作复杂、专家编程、 专员维护 常用领 域 精密装配、检测、包装、 上下料、抛光打磨、医疗 辅助、教学培训等 搬运、码垛、焊接、喷20 积分 | 141 页 | 4.30 MB | 1 天前3
华为-人工智能行业:智能世界2035-20250918-134页更加注重原始创新与底层技术的贡献,推动建立开放、协同、包容的技术发展生态。 《智能世界 2035》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想碰撞和战略思考的起点。它激励我们以更为系统、 辩证的思维去理解并塑造未来,共同迎接一个以人为本、人机共生、绿色可持续的智能新纪元。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人工智能学院院长 随着智能世界 2035 的到来,人类进入关键历史时刻。数字认知和物理世界相互融合,具身智 能应运而生 实体以自主性、适应性和目标导向的方式行动。 这将对我们的星球产生深远积极的影响。以道德框架为指导、以清洁能源为动力的智能体将在 农业、物流和电网中发挥积极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并大幅减少浪费和碳排放。在 AI 增强传感器和无 人机的支持下,精准农业不仅能提高产量,还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作用。智能电网将通过 实时分析系统的安排,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与需求的平衡,开启零碳城市生态系统的时代。此外, 基于 AI 的气候建模 水平,可以解放专业人士,让其专注于战略决策。在研究领域,当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奇点真 正到来时,AGI 将成为人类的协作伙伴,以超越当前想象的规模进行假设构建、实验操作与数据分 郭毅可 析。这种人机协作将加速医学、材料科学和量子技术等领域的突破,推动人类在疾病治疗、气候韧 性和可持续材料方面取得进步。 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将发生改变。智能体将成为值得信赖的伙伴,持续监测并预测我们的健康需 求20 积分 | 134 页 | 27.89 MB | 1 天前3
罗戈网:2025年值得关注的供应链技术的主要趋势报告都会为供应链高管确定最相关、最最新和最有影响力的技术趋势。这使我们 能够确定哪些单一趋势或战略组合将对组织及其运营所在的生态系统产生最重大的影响。 今年的主要趋势分为两大主题: 连接 — 在不同领域中发挥关键作用,推动创新、效率以及人机交互。正在进行的数字 化转型以及对集成和协作的日益重视支撑了其重要性。 智能 — 集成先进技术以优化流程、提高成本效益、改进决策,并在快速变化的业务环 境中创建更敏捷、适应性更强的供应链。 Gartner 观, 并更容易融入日常生活。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这些界面将在塑造人机交互方面发挥关键作 用,推动各个领域的生产力、创造力和效率的提升。 现代供应链和物流本身就是多模式的,它釆用多模式的技术和管理系统,处理多模式数据, 特别是许多供应链组织己经或正在釆用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技术,因此釆用新兴的多模式 UI 技术将有助于改善供应链的人机交互方式及用户体验,提高生产力,创造力和效率。 2.1.4 多 支能够适应当前 需求的灵活劳动力队伍。 更高的机器人效用。当企业可以使用同一机器人完成多项任务时,该组织不仅可以更多 地使用机器人,还可以利用它们来完成最重要、价值最高的活动。 更强大的人机协作。这些机器人专为在人类环境中运行而设计,并使用专为人类接触而 设计和定位的设备。这与那些可能在划定空间或笼子内运行以保护附近人类的单一功能 机器人不同。随着多功能机器人能够通过步进或执行反水平任务在人类空间中穿行,这0 积分 | 33 页 | 2.27 MB | 3 月前3
世界互联网大会&联通:2025人形机器人应用与发展前瞻报告.............8 三、 全球人形机器人的典型实践与探索............................................10 (一) 人形机器人率先重构工业制造人机协同范式............................11 (二) 人形机器人探索构建普惠、精准、有温度的医疗未来................12 (三) 人形机器人将重塑交通物流生产力范式 (一)人形机器人发展现状 1.人形机器人的内涵 人形机器人作为融合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先进技术的革命性 突破,以颠覆性创新重塑全球科技竞争格局,加速形成数实融合的新 质生产力,催生人机协同的新型生产关系,成为驱动数字经济向自主 经济跃迁的核心引擎,为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强韧性。 人形机器人是一种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制造的具有类似人 类外观和行为的机器人 研究开始融合跨学科的方法和技术,如机构学、机器学习、机器人学 等,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学科分支。 2011年—2020年,进入技术突破阶段。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 为其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出现大量仿生、类人机器人,帮助机器人 适应自然环境。比如本田的升级版ASIMO机器人能够精确完成抓取物 体和倒液体等精细任务,波士顿动力推出的Atlas可以在复杂的户外自 然环境中行走、奔跑、跳跃,还能在雪地、草地等不同地形上保持平5 积分 | 24 页 | 5.42 MB | 20 天前3
AI跃迁派:2025年DeepSeek零基础完全指南⚫ 解决方案:政府推出“全民 AI 素养提升计划”,覆盖 5000 万弱势群体 ②职业替代 ⚫ 高危岗位:基础文案/客服/数据分析岗位替代率达 47% ⚫ 转型路径:建立“人机协作绩效评估体系”,重构岗位价值标准 ③认知依赖 ⚫ 思维退化:调查显示过度依赖 AI 导致 25%用户独立思考能力下降 ⚫ 应对策略:中小学增设“批判性使用 AI”课程,培养元认知能力 建议中做出最优决策) ⚫ 情感智慧(弥补 AI 的情感计算短板) ②组织形态进化 ⚫ 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 通过智能合约+AI 协作平台,万人团队实现零管理成本运作 ⚫ 人机混合团队: AI 成员拥有独立数字身份,参与绩效考核与利润分配 ③终身学习范式 ⚫ 技能更新周期:从 5 年缩短至 3 个月 ⚫ 学习方式: 脑机接口+AI 知识直输,1 230% -新疆牧民通过 AI 语音助手实现畜牧疾病远程诊断,死亡率降低 62% 六、未来图景与人类共生 1.技术进化:从工具到伙伴的范式跃迁 DeepSeek 的持续迭代正在重新定义人机关系,其技术发展呈现三大趋势: ①认知协作革命 ⚫ 智能增强:通过脑机接口技术,用户可直接用思维操控 DeepSeek 生成方案,写 作效率提升 10 倍 ⚫ 记忆外延:个人知识库与10 积分 | 21 页 | 1.01 MB | 6 月前3
AIGC+教育行业报告2024部门:企服研究三组 ©2024 iResearch Inc. 2024年AIGC+教育行业报告 署名:李鑫 籍孟合子 杭静 生命循环,人机共育 2 前言 PREFACE 生命循环,人机共育 在宏观层面上,如果把人工智能看作一种生命体,AIGC+教育的内涵其实是碳基生命和硅基生命的 交互和培育问题。AIGC技术是对人脑计算、思考、判断等内在能力的延伸,是人的智能在机器形态 观望—禁止—反思—放开的挣扎历程,代表了全球的态度变迁,即不断与时俱进、同时守正创新。 AIGC技术在知识量、信息获取和处理方面的强势能力,迫使教育界进一步反思现有的教育框架。 在教学主体方面,AIGC带来人机协同教学和师资强化的期待,也引发AI挑战教师主体地位的思考; 在教学载体方面,AIGC有望赋能教师并实现规模化的因材施教,但也挑战传统学习模式和评价工 具;在教学内容方面,高阶通识能力、跨学科复 型从而引领行业发展;在技术层面,大模型分析+多模态交互+Agent规划+具身智能行动,AGI 完全体与教育场景深度适配;在福祉落地层面,教育各界需通力合作,努力克服机会、技能、资 源的三大鸿沟;在人机协作层面,人机关系进入新历程,人机共育,生命循环,互为滋养,人类 将与AI一起永无止境地学习、构建。 4 目 录 CONTENTS 01 时代背景:变迁与革新 02 教育进化:教育框架反思 03 商业实践:技术应用扩散10 积分 | 55 页 | 3.32 MB | 6 月前3
共 110 条
- 1
- 2
- 3
- 4
- 5
- 6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