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视科技深耕智慧口岸,海外业务、多模态AI构筑第二增长曲线平安观点: 口岸数字化需求复苏,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强势反转。2022 年海关出入境 人员、交通工具及货物等数量大幅下降,同时项目施工时间被延长,口岸 数字化及升级的需求被压制,放开后这部分智慧口岸的建设需求迎来大幅 反弹。2023 年受益于复苏,我们看到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强势反转,收入 端持续放量,2023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11.4 亿元,同比增长 52.1%,净 利润高增长,实现归母净利润 疆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作为国内首批设立时面积最大的自贸 区,我们预计新疆自贸区建设的体量与海南自贸港相当,公司在新疆本土 航空口岸建设领域优势显著,未来将迎来较大的需求增量机会。3)除此 之外,截至 3 季度末,公司完成了对云南河口口岸(1.66 亿元)、瑞丽(含 畹町)口岸(1.06 亿元)两个亿级合同的签署。据我们不完全统计,公司 2023 年以来中标项目金额合计已达 9.78 亿元。 赋能业务场景。“一带一路”极大推动 了我国边境地区口岸数字化的需求,同时也带动了沿线国家的海外口岸数 字化需求,公司目前已联手华为大力布局海外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国 家是公司海外市场重点布局的区域,截至 3 季度末,公司已在阿联酋、沙 特等多个国家开展相关业务,沙特 NEOM、阿联酋口岸、柬埔寨机场项目 交付接近尾声。近年来公司积极开拓国外市场,2021 年设立智慧口岸海 外事业部,加快布局海外市场,20220 积分 | 18 页 | 1.93 MB | 5 月前3
民生证券-DeepSeek系列报告之AI+教育Lily(拽姐)对话,且对话内容会根据用户语言水平灵活调整,即使是初学 者也可以轻松地进行对话练习。借助 AI 功能推出,公司持续保持用户数和业绩 的强劲增长,截至 2024Q3 公司月活达到 1.13 亿人,而单季度收入达到 1.9 亿 美金创下新高。 ➢ 国产模型升级利好 AI 教育落地。DeepSeek 横空出世,一方面大幅提升了 国产模型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开源和推理成本的优化,有望加速国内 AI 图9:Duolingo 发布语言对话 AI 人物 Lily 资料来源:腾讯新闻,民生证券研究院 业绩持续加速,单季度收入创新高。从收入端看,公司自 2023 年 Q1 至 2024 年 Q3 单季度收入持续增长,季度同比增速保持在 40%以上。而利润方面,公司 自 2023Q2 实现单季度扭亏为盈后,在归母净利润、经营净现金流均保持稳步增 行业动态报告/计算机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图10:2023Q1-2024Q3 多邻国单季度营收及增速 图11:2023Q1-2024Q3 多邻国单季度利润、现金流 资料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 月活、付费用户数等经营指标持续向好,MAU 破亿。财务数据之外,Duolingo 的核心经营指标活跃用户数最近几个季度也持续增长,截至 2024 年 Q3 末多邻国0 积分 | 15 页 | 2.14 MB | 5 月前3
电子AI+系列专题:DeepSeek重塑开源大模型生态,AI应用爆发持续推升算力需求超级芯片,可以用于处理万亿参数模型,能够保证超大规模生成式 AI 训练和推理工 作负载的持续运行。 l 预计 B200 和 GB200 系列在 2024 年第四季度和 2025 年第一季度之间陆续出货, B300 系列将于 2025 年第二季度至第三季度之间陆续出货。据 TrendForce 数 据,英伟达 对 Blackwell 系列芯片的划分更为细致,以向大型云服务商提供符合其能效要求和服务器 OEM TrendForce 指出,英伟达近期将其所有 B lacwell Ultra 产品更名为 B300 系列,预 计 B200 和 GB200 系列在 2024 年第四季度和 2025 年第 一季度之间陆续出货, B300 系列将于 2025 年第二季度至第三季度之间陆续出货。 表:英伟达 GB200 芯片及性能提升示意图 表:英伟达 DGX SuperPOD 架构示意图 B100 B100 HGX HBM3e 军备竞赛 ”愈演愈烈 。 国外四大 CSP 厂商今年前三季度资本开支均已超过 200 亿美 元,亚马逊更是超过 500 亿美元。 中国头部云服 务商如腾讯、阿里巴巴等今年前三季度资本开支 增长均超过 100% 。 l 国外四大 CSP 厂商亚马逊、微软、谷歌、 Meta 在 2024 年第三季度资本开支分别达到 226.2 亿、 149.23 亿、 13010 积分 | 38 页 | 1.95 MB | 6 月前3
审计领域接入DeepSeek AI大模型构建Agent智能体提效设计方案(204页 WORD)底稿和数据库日志;最后是可追溯的推理链 条,每个审计结论都必须具备可验证的逻辑路径。以下为审计智能 体与传统工具的对比差异: 能力维度 传统审计软件 DeepSeek 智能体方案 准则更新响应速度 季度级人工更新 实时在线同步 能力维度 传统审计软件 DeepSeek 智能体方案 异常检测覆盖率 预设规则覆盖 65%场 景 机器学习识别 92%场景 工作底稿生成效率 4 小时/份 20 分钟/份(自动校验) 5%发生频率的舞弊行为识别率不足 12%,而 全量数据分析能将该指标提升至 89%。 审计证据的时效性存在显著短板。传统手工处理流程平均需要 3-5 个工作日完成单个会计科目的核查,而上市公司季度报告涉及 的科目数量通常超过 200 个。这种延迟导致审计结论往往基于过时 数据,某证券监管机构统计显示,采用滞后数据的审计报告对财务 风险预警的误判率高达 34%。 人工判断的主观性引入系统性偏差。不同审计团队对相同会计 数据字段映射至统一审计标准模板,例如将客户自定义科目 “ (如 其他应收款- ” 关联方 )映射至 CAS 21 标准科目。 - 异常检 测:基于孤立森林算法自动识别金额异常波动(如单笔交易超过上 季度均值 3σ )或分录模式异常(如频繁午夜过账)。 - 上下文增 强:注入审计知识图谱数据,包括企业股权结构、行业风险指标 (如制造业存货周转率阈值)等特征。 训练阶段采用混合训练策略提升模型鲁棒性:10 积分 | 212 页 | 1.52 MB | 1 天前3
保险行业理赔业务基于DeepSeek AI大模型应用设计方案(281页 WORD)现行流程中标注的痛点环节平均消耗 72%的处理时长。更严峻 的是,欺诈风险持续升级,互助型骗保团伙导致的财产险异常赔付 金额年增长率达 34%。这要求核赔系统必须具备动态学习新型欺诈 模式的能力,而传统规则库每季度更新的机制已明显滞后。与此同 时,监管层对理赔时效的考核标准逐年提升,《保险服务质量指 数》将车险 72 小时结案率纳入核心指标,2024 年达标线已上调至 92%。行业亟需通过 AI 技术重构作业流程,在合规前提下实现精 实时解答客户理赔进度查询,减少 80% 的重复人工咨询; 2. 动态 流程编排:根据案件复杂度自动分配至人工或自动化通道,降低 30% 的无效人力投入; 3. 数据闭环反馈:通过持续学习历史理赔 案例,每季度迭代更新风险判定规则。 该技术路径已在健康险和财产险场景完成 POC 验证,关键指 标显示人工干预率下降 50%的同时,客户满意度评分上升 12 个百 分点。未来通过集成区块链存证和物联网数据,模型还可进一步实 ,每个判定结论均可 追溯至具体的证据片段和计算路径。 为保持预测性能的持续优化,模型建立了双闭环学习机制:在 线学习系统实时吸收理赔员对 AI 建议的修正反馈,每周更新特征 权重;离线版本每季度通过新增案例库进行全参数微调。这种机制 使模型在应对新型诈骗手段时,能在 20 个工作日内达到稳定识别 能力,比传统系统升级周期缩短 80%。 3.3 与其他 AI 技术的对比分析 在理赔业务场景中,DeepSeek20 积分 | 295 页 | 1.87 MB | 1 天前3
金融银行业务接入DeepSeek AI大模型智能体建设方案(304页 WORD)动术语校正与标准化输出;最后,风险控制模块可实现多维度交叉 验证,在信用卡欺诈检测中实现误报率低于 0.3% 的同时保持 98.6% 的召回率。 模型的知识更新机制采用双通道设计:静态知识通过季度更新 的金融知识库( 涵盖巴塞尔协议 III 等 128 个监管框架)进行批量注 入,动态知识则通过实时流数据处理平台接入市场行情与监管通 告。测试数据显示,该机制使模型在利率政策变更后的知识更新时 部署阶段采用动态热更新机制,通过以下方式保证模型持续优 化: 1. 建立客户反馈自动标注流水线,将人工坐席修正记录转化 为训练样本 2. 每周增量训练时引入最新监管政策文档(PDF/PPT 格式自动解析) 3. 季度性全量微调时同步更新金融知识图谱(含 约20 万实体关系对) 该模块通过金融专用 tokenizer 扩展( 新增 1,200+金融词汇) 和注意力头掩码技术,确保模型在处理利率计算、风险评估等任务 线测试模型性能,监控关键指标包括监管合规率(需≥99.8%)、 金 融 实 体 识 别 F1 值(需≥ 0.92)、客户意图准确率(需≥ 0.95)。对 bad case 实行人工标注-模型再训练闭环,每季度更新 领域词库与监管规则变更内容。在 GPU 集群部署时,采用模型并 行策略将风险定价模块与常规服务模块分离,确保关键业务链路的 计算资源隔离。 6.1.1 金融术语与业务规则注入 在金融10 积分 | 313 页 | 3.03 MB | 1 天前3
保险行业基于DeepSeek AI大模型智能体场景化设计方案(207页 WORD)等隐蔽风险。 4. 资本金动态测算 基于风险暴露实时数据,自动调整责任准备金计算模型。某再 保公司测试案例显示,巨灾风险敞口测算误差从±15%降至 ±6%,资本使用效率提升 23%。系统将每季度自动生成 Solvency II 合规报告,减少人工审计成本。 实施后 12 个月内预计达成:高风险业务拒保率下降 40%,理 赔调查成本降低 35%,监管处罚事件归零。最终形成可量化的风险 PCI DSS 合规脱敏 - 对话日志保留周期不得少于监管要 求的 7 年。 该方案已在某头部寿险公司生产环境验证,实现核心业务场景 响应效率提升 40%,人工审核成本降低 62%。建议每季度进行接 口兼容性测试,确保在保险系统版本升级时的稳定性。 2.2 数据集成与处理 在数据集成与处理环节,需构建多源异构数据的统一治理框 架,实现保险业务场景下的高质量数据供给。核心流程分为数据接 系统自动抓取并结构化以下数据源: - 投保历史(同一投保人短期高频投保记录) - 理赔材料(医疗票据 OCR 识别后的重复使用检测) - 第三方数据(医院诊疗记录与报案时间的交叉验证) 欺诈特征库采用动态权重算法,每季度更新以下关键指标: 风险维度 检测指标示例 权重系数 时间关联性 出险时间距投保日≤7 天 0.35 医疗合理性 治疗方案与诊断结果偏离度 0.28 地理位置 同一区域多人相似索赔 0.2220 积分 | 216 页 | 1.68 MB | 1 天前3
数字化医疗系统接入DeepSeek构建Agent智能体提效方案(220页 WORD)态加密。 建立实时威胁检测系统,基于规则引擎和 AI 模型双轨运行, 具备以下特征: - 毫秒级响应异常访问模式 - 自动触发账户冻结流 程 - 每日生成安全态势报告 - 季度性红蓝对抗演练 数据销毁严格遵循 HIPAA 标准,物理存储介质采用 DoD 5220.22-M 消磁标准,云存储资源删除后自动执行 7 次覆写。所有 流程通过 ISO 27001 认证,并每月进行第三方合规审计。 所有决策支持输出均保留完整的证据溯源链条,点击任何建议 均可查看原始数据来源及计算逻辑,确保临床医生始终掌握决策主 导权。系统通过持续记录用户反馈(如建议采纳率、手动修改记 录)实现闭环优化,每季度更新决策模型参数。 4.3.1 治疗方案推荐 治疗方案推荐功能基于 DeepSeek 的多模态医疗知识库与实时 数据分析能力,通过以下流程实现临床决策支持:首先,系统通过 结构化电子病历接口获取患者基础信息(年龄、性别、过敏史 情感值: -0.87(强烈负面) → 关联环节: 分诊调度 → 改进建议: 1. 优化号源分配算法 2. 增加候诊区提示屏 2. 主题聚类分析通过 LDA 模型识别高频议题分布,最近季度数 据显示 TOP3 关注点为: 药品价格透明度(28.6%) 检查结果等待时长(22.3%) 医患沟通充分性(19.1%) 3. 结构化数据与文本数据的交叉分析揭示深层关联。下表示例显40 积分 | 213 页 | 1.48 MB | 4 月前3
2025年DeepSeek金融审计应用场景1000问-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学院(124页 WORD)二、审计工作管理与审计质量控制 (一)基础审计场景应用问题 1 、审计工作管理问题 (1)审计计划动态调整机制是否缺失?(如:未根据金融市场波动或机构 战略转型实时更新审计重点;需建立季度滚动计划,结合金融科技风险权重变 化) (2)风险评估模型是否与业务复杂度脱节?(如:对跨境金融、数字资 产 等新兴业务仍采用传统风险评估框架,需要引入 AI 风险预测模型,调整风 险因 (36)审计报告是否缺乏风险预警?(如仅描述已发现问题未提示潜在风 险, 需要增加“风险前瞻”章节,基于历史数据预测未来 3 个月高风险领域) (37)知识库更新是否及时?(如未将典型案例纳入内部培训教材,需要 按 季度更新案例库,标注高频违规场景(如信用卡套现新手法) (38)质量控制标准是否模糊?(如未定义“重大缺陷”的量化标准,需要 制 定缺陷分级规则(如损失金额超 100 万元或影响客户超 1 万人为重大缺陷) 论(如删除敏感问题描述);实施审计人员轮岗制度,定期更换高风险领域(如 信贷审批、资金管理)的审计负责人。 2、动态调整审计计划:结合监管政策变化(如央行反洗钱新规)修订年度 审计重点,每季度更新风险热力图。对突发风险事件(如区域性经济下行)启动 专项审计,嵌入实时数据监测模块。 3、推行三级复核制度:审计底稿需经主审、部门经理、质量控制专员逐级 复核,重点检查逻辑漏洞与证据链10 积分 | 168 页 | 547.00 KB | 1 天前3
大模型平民化开启“AI+医疗”新纪元-国联民生证券C端自我管理 B2C远程管理 B2C临床管理 B端自我管理 投资建议 1 “医疗+AI”复盘及全景图 AI&医疗复盘 本轮AI行情的中美差异: ➢ 起点一致:本轮AI行情的起步都是从2023年一季度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以OpenAI的GPT-4为代表的大型语言模型(LLM)首次亮相,展 现出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能够进行创意写作、编码和复杂问题解决,因此2023年被认为是生成式AI的元年,随后又有多模态大模 2023年1月-5月 生成式AI的崛起,市场 开始强调“算力” TMT算力相关公司表现较好,寒武纪、中际旭创、 沪电股份、新易盛等。 医药契合度并不高,仅有零星公司股价有表现(润达医疗等)。 2023年一季度的市场环境较好,主线比较多,包括中药、国企改 革等,市场风险偏好较高。医疗AI概念更多是TMT外溢和整体市 场大环境。 2023年6月到10月 英伟达前期涨幅过大,之 后横盘震荡,但逻辑依旧 是算力 和15%。平台通过频繁医患互动、AI支 持的个性化剂量调整和副作用管理提升了治疗效果。 资料来源:Hims官网,Bloomberg,国联民生证券研究所 HIMS用户数量和客单快速增长 HIMS季度销售收入情况 0% 20% 40% 60% 80% 100% 12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线上销售(百万美元)10 积分 | 85 页 | 5.92 MB | 6 月前3
共 58 条
- 1
- 2
- 3
- 4
- 5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