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技术-控制系统Nyx与AI大模型TPT发布,中控“1+2+N”智能工厂架构再升级-20240611-申万宏源机械设备 2024 年 06 月 11 日 中控技术 (688777) ——控制系统 Nyx 与 AI 大模型 TPT 发布,中控“1+2+N” 智能工厂架构再升级 报告原因:强调原有的投资评级 买入(维持) 投资要点: ⚫ 6 月 5 日,中控技术在新加坡召开新品发布会,推出了全球自动化领域的通用控制系统 Nyx 及流程工业首款 未进行有效地加工和 应用,造成了大量数据浪费。 ⚫ 中控提出的“1+2+N”智能工厂新架构,打破数据孤岛。通过工厂操作系统 sup-OS 将 数据打通;通过两个自动化(PA+BA)实现企业生产全要素的互联集成和企业经营的协同 智能,解决企业中的数据体系建设、模型体系建设以及场景化的应用软件问题;同时运用 大量 APP 做支持。中控构建了“4 大数据基座+1 个智能引擎”支撑“1+2+N”架构。4 补齐产品矩阵,将数据价值最大化。1)Nyx:软件定义、全数字化、云原生, 打破了传统物理控制器、I/O 模块与机柜群的桎梏,以控制数据中心、全光确定性网络及 智能设备的极简新形态,让成百上千台的控制机柜消失。并且,中控技术通过试点应用发 现 Nyx 可以深度融合 Al 技术,基于 GPU 赋能的控制引擎,提供组态自动生成、Al 融合 PID 等功能,从而实现数据预测和自适应控制等,提升装置运行的效益。2)TPT:将模拟0 积分 | 25 页 | 1.56 MB | 5 月前3
港口微电网建模仿真与运行管控技术报告——南瑞集团0 积分 | 13 页 | 2.76 MB | 5 月前3
工业园区碳数据管理体系研究PARKS 2024年6月 摘 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完善能源消耗总量与强度调控,逐步转向 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 “双碳”背景下,工业园区作为工业生产活动、能源消耗与碳排放 的高度集中区域,已成为我国控碳减碳的重要靶点。碳数据管理是研究分析工业园区碳减排重点 和制定降碳具体措施的重要基础。目前,工业园区碳数据管理基础较薄弱,缺乏相应的制度体系 规 国家“双碳”政策陆续出台,对碳排放精准管控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0年9月,我国基于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 当,宣布了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愿景。2021年9月, “双碳”顶层设计文件出 台后,加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对“双碳”目标的支撑,推动建立不同层面的统计核算规则 及细化方案相继发布,对碳排放精准管控提出了更高要求。 《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 2021.09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 代表大会报告》 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 中和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 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 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 双控”制度。完善碳排放统计核 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 易制度。 2022.10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 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 体系的意见》 推动建立符合国情实际的产 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完善重点0 积分 | 40 页 | 6.59 MB | 5 月前3
西门子中国零碳智慧园区白皮书(2022年)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大幅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12 亿千瓦 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 25%左右,森林蓄积量达到 190 亿立方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 实现稳中有降。 到 2060 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 业园区的范围一和范围二的内容大部分与其能源供给(如供电和供热)以及能源消耗产生的排 放有关,可大致看作产业园区中能源系统相关的排放。另一方面,在产业园区的建设中重要的 基础设施一般包括建筑(包括暖通空调、消防、门禁、楼控)、道路、供水、排水、供配电、 通讯、网络、安防等,其中主要持续产生排放的暖通空调、供配电和供排水等和能源系统有较 高的相关性。可见有效降低产业园区能源系统的碳排放是正面影响其整体范围一和范围二减碳 能 源管控系统以及相关的信息系统。在园区电能占比逐渐提高的时代,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和韧性 决定着园区用能安全的下限,是园区生产生活的基础保障。同时,由于光伏和风电等主要清洁 能源供给方式的不稳定特点,加上越来越多的交直流混合设备和系统的出现,配电系统也担负 着稳定供给和保证电能质量的任务。 除了电力外,热力和水也是园区能源分配的重要部分。其中热力部分主要包含常见的供暖、通 风、空调和生0 积分 | 24 页 | 3.32 MB | 5 月前3
万亿蓝海 新从旧来——2025年中国设备更新战略与实践报告② 推进县域医共体设备更新:提升县级医院等设备的配置水平,支持适老化设施设备更新。 ③ 加快城市医院设备更新换代:鼓励城市二级医院更新康复护理等医疗设备。 ④ 支持公共卫生机构设备更新:更新疾控机构和血站的关键设备,提高保障能力和安全水平。 重点领域五: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推动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以支持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并助力实现碳达峰碳 中和目标。方案强调市场主导与 诊断、智能控制、智慧运行的智能电厂。 ② 推进输配电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高海拔、高地震烈度等地区的输变电设备改造更新,提 升电网设备防灾抗灾能力。 ③ 推进风电设备更新和循环利用:研究提升风电设备灵活性、宽负荷运行能力,开展风电资源潜 力挖掘,提升老旧机组运行效率,增加机组稳定运行能力 ④ 推进光伏设备更新和循环利用:支持光伏电站构网型改造,通过电力电子技术、数字化技术、 智慧化技术 发,鼓励通过高效光伏组件、逆变器等关键发电设备更新,推进光伏组件回收处理与再利用技术发展。 ⑤ 稳妥推进水电设备更新改造:针对电力系统有需求、电站有条件、要素有保障的水电项目,研 究推进机组更新改造。推动流域水电集控建设,开展智慧水电相关技术研究,逐步推动设备及产品智慧 运营。 ⑥ 推进清洁取暖设备更新改造:鼓励北方地区各省份结合清洁取暖设备运行情况,将清洁取暖设 备纳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加大地方财政、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10 积分 | 44 页 | 6.29 MB | 5 月前3
中国制造业国际化:趋势、风险及应对CC 从内部看 当前我国制造业国际化是“内外双驱”共同作用的结果 ID CCID CCID CCID CCID 地缘变局:大国博弈带来的政治风 险 • 美国对华形成“贸易收紧—投资收紧—出口管 制、经济制裁等间接干扰”的分层次递进式遏 制是我国制造业国际化面临的主要风险 • 三角贸易:我国制造业国际化布局东南亚、墨 对不足,新兴产业竞争力偏弱 • 启示:建立和完善促进制造业国际 化发展的法律法规;大力扶持龙头 企业发展;不断建立和完善制造 业 国际化的支援制度 • 教训:忽视对国际收支的风险管控, 降低了企业投资收益;企业盲目投 资扩大规模,导致生产经营发生困 难 韩国 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壁垒加大光伏国际化的不确定性,海外配套和金 融支持不足也给光伏国际化带来不利影响 机遇:低碳化转型、技术优势、各国政 策支持给动力电池国际化带来机遇 挑战:合规审查力度加大、地缘政治风 新能源汽车 机遇:全球市场需求有巨大空间,我新能源汽车产业 同时兼具技术优势与品牌优势 风险:贸易摩擦加剧、市场配套不完善阻碍企业国际 化步伐 动力电池 ID CCID CCID CCID10 积分 | 10 页 | 1.22 MB | 5 月前3
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采用土地利用类型分类评估光伏项目开发技术 潜力 23 基于风机布排组合评估风电项目开发技术潜力 27 第三章. 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中国海外园区 31 第四章. 中国海外园区光伏开发技术潜力评估 33 工业/商业园区光伏开发技术潜力 34 农业园区光伏开发技术潜力 37 第五章. 中国海外园区风电开发技术潜力评估 43 第六章. 结论 47 第七章. 讨论 | 1 执行摘要 推动中国海外园区的低碳化发展,既承载着中国海 外绿色投资的大国担当,也体现了中国为全球应对气 候变化所做出的积极贡献。到2050年,如果潜在建 成情景下海外园区的光伏与风电潜力得到全面开发, 将为全球实现净零排放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目标 贡献约2%的份额。如果将这一全面开发进程提前到 2030年之前完成,该贡献率将大幅提升至近5%。在 中国海外园区开发与应用可再生能源潜力巨大,而 园区和农业开发型园区数量最多。 ▪ 海外园区开发可再生能源项目具备技术潜力与投 资潜力。在潜在建成情景下,光伏发电(以下简称“ 光伏”)装机容量最大可达419.66吉瓦,风力发电 (以下简称“风电”)装机容量最大可达116.48吉 瓦。在海外园区开发可再生能源项目,相应的投 资规模可达约20.64亿元人民币(如无特殊说明, 本文涉及币种均为人民币),相当于2022年中国 在埃及直接投资额的110 积分 | 68 页 | 11.63 MB | 5 月前3
IDC:2025年石油石化产业新型工业化白皮书构建现代石化产业体系 促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特种化学品开发 高性能材料开发 产品附加值提高 工艺流程改进 …… 石化循环经济发展 废物与污染物管理 可再生能源使用 能源利用效率提升 ……. 生产管控一体化 研发辅助设计 井下工况检查 现场培训模拟 调度与智慧智能 智能库存管理 资产预测性维护 ……. 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 �� 智能化 面向石油石化全产业链发展,全面融入人 智能质量检测 智能油库管理 供应链运筹优化 储运经营智能管理 销售数据智能分析 智能电商 智能客服 智能合同管理 客户满意度分析 数字智能营销 服务经营智能管理 机器人智能巡检 研发辅助设计 生产管控一体化 智能化应用场景 智能化目标 四大业务 资源开发 管道储运 炼油化工 产品销售 数字开采 智能储运 智能生产 智能服务 �� �.� 智能勘探 国内油气勘探开发的对象正在 推进工艺和产品设计的协同化制造,形成工厂制造,运营管理的新模式。 人工智能应用:智能生产 随着这种新模式的演进及产业对智能化的探索,石油石化产业内逐步引入机器人智能巡检技 术,以提升设备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实现生产管控一体化,优化资源配置和流程管理。此 外,智能供应链协同通过数据共享与分析,提升了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和灵活性,确保生产环节的 顺畅衔接。与此同时,智能质量监测系统的应用,可以实时监控和反馈产品质量,进一步推动产0 积分 | 65 页 | 2.24 MB | 5 月前3
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实践白皮书总体规划由中新双 方合作编制 · 1997年底:首期8平方 公 里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基本完成 2001 · 2001年 :园 区 总 体 规 划 进 行 了 首 次 调 整 ,园 区 控 股 权 开 始 由 新 方 转 移 到 中 方,园 区 二 、三 期 的 开发正式启动 2003 · 2003年底:园区主要 经济指标达到苏州市 1993年水平,相当于 十年再造了一个新苏州 生能源使用,可最大程度降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交通领域通过推行清洁能源交通工具, 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搭建数字化交通管理平台,实现高效便捷、绿色低碳的交通出行体系。 产业园区应充分发掘自然资源潜力,加强分布式光电、风电、储能设施等零碳能源基础设施建 设;通过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能源梯级利用等措施,实现多层次多能源的互补互济;打造 生态基础设施应对气候变化并实现碳汇,构建韧性的负碳生态体系。 产业结构 政策助力 明确了发展“飞地经济”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支持“飞 地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 2018 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 展新机制的意见》 建立区域战略统筹机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区域政策调 控机制、区域发展保障机制等。 2018 工信部《产业发展与转移指导目录(���� 年版)》 提出全国各地工业发展方向和优先承接发展产业。 2019 国务院《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 划纲要》10 积分 | 88 页 | 15.72 MB | 5 月前3
罗克韦尔自动化《2024年智能制造现状报告》(第九版)用和自动化实现业务 数字化 采用/使用人工智能 招聘新的或不同类型的人 才或提升现有人才的技能 采用智能技术/智能制 造技术 招聘新型或不 同类型的人才 提升现有人才技能 外 部 风 险 缓 解 内 部 风 险 缓 解 基数:1567 :: 智能制造的现状 :: 第九版年度智能制造现状报告 问题: 您认为哪些智能制造特性/能力可以推动最大的业务成果? 选择所有 适用项。基数:1567 展实践,这一排名比去年的第三位有所上升。 采用技术跟踪/量化可持续实践 提升现有人才技能 采用智能制造技术 1 2 3 问题:贵组织如何缓解上一个问题中提到的内部风险? 选择所有适用项。基数:1567 缓 解 内 部 风 险 的 三 大 方 法 ::智能制造的未来:: 第九版年度智能制造现状报告 技术投资可推动企业的长期复原力 尽管当前面临挑战和挫折,制造商仍应从长远角 度审视其业务。通过对技术的投资,他们期望0 积分 | 37 页 | 5.96 MB | 5 月前3
共 40 条
- 1
- 2
- 3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