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一体化电源系统在万卡智算中心的应用分析系统存在独立配置、分散管理、维护复杂、成本较高等 诸多不足,难以满足智算中心对电源系统的高标准要 求。因此,新型高效的一体化电源系统成为提升智算 中心性能的关键因素。该系统通过集成多种能源供 应方式,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管理,为智算中心 的供电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新型一体化电源系统集成电源转换、监控和管理 等功能于一体,通过智能化技术,能够显著提升能源 效率,降低运维成本。该系统通过取消传统系统架构 间大量 智算中心;新型一体化电源;绿色发展;电源系统 doi:10.12045/j.issn.1007-3043.2024.10.005 文章编号:1007-3043(2024)10-0023-04 中图分类号:E968 文献标识码:A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摘 要: 智算中心对电源要求极高,而传统电源系统存在能效低、维护复杂、占用空间大 等问题。新型一体化电源系统作为一种集成了多种电力设备于一体的电源解 等问题。新型一体化电源系统作为一种集成了多种电力设备于一体的电源解 决方案,凭借其在系统集成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的优势,能够满足智算中心 中的电源需求。探讨了新型一体化电源系统在智算中心的应用前景,通过理论 与案例分析研究,评估其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简化运维流程、优化空间布局等 方面的优势。 Abstract: The intelligent computing center has extremely high requirements10 积分 | 4 页 | 1.86 MB | 3 小时前3
可研报告:风光储氢一体化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xx 风光储氢一体化项目 批 准: 审 核: 校 核: 编 写: xx 风光储氢一体化项目 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 1 0 前言 中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能源产业的发展支撑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随着煤炭供应 kW。 xx 省 xx 市的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可利用土地资源广阔,光伏发电、风电 等新能源开发条件较好,具备建设风电、光伏、压缩空气储能、制氢等“绿色能源” xx 风光储氢一体化项目 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 2 基地项目的基本条件。 太阳能和风能资源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光伏和风电对于 xx 风光储氢一体化项目 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 3 1 概述 1.1 任务依据 1.1.1 华北院接收到中国能源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对 xx 风光储氢一体化 项目初 步可行性研究的委托函。 1.1.2 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实现储能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20 积分 | 224 页 | 26.69 MB | 3 小时前3
2024年拥抱能源产消一体化-双碳背景下的企业用能转型报告拥抱能源产消一体化 双碳背景下的企业用能转型 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 与上海交通大学 ESG 研究院联合出品 https://www.acem.sjtu.edu.cn https://www.se.com/cn 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成立于 2021 年 5 月。遵循严 格的方法和为社会做贡献的使命,我们通过对中国经济、产业 和商业进行严谨、实用和创造性的研究,为公众和商界提供融 用能企业转型的未来 38 1 前言: 全球气候危机日益严峻,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一历史使命, 我们深刻认识到,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而能源转型绝不仅仅意味着,在现有的能源体 系中简单的提高新能源的占比,其本质则是能源体系的结构性变化。 因此,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必须将能源转型的内涵从“供给侧”拓展到 更广泛的“用能侧”。本报告旨在唤醒用能侧资源,探索通过创新的技术手段与商业策略深度融 报告的核心发现聚焦于用能企业在能源转型中的关键角色与路径。首先,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高度依赖于用能企业能源系统的根本性转型,这是企业不可回避的责任与机遇;其次,用能企业 将从传统的能源消费模式,逐步向能源产消一体化转型,实现自给自足与高效利用的双重目标; 最后,在此过程中,微电网作为未来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用能企业的能源基础 设施形态。 构建全生命周期的“能源新质生产力”是企业实现转型的有力方式。从优化能源效率和调整能10 积分 | 46 页 | 8.66 MB | 5 月前3
中国可持续航运燃料发展报告2025-中国船级社CCS球 航 运 温 室 气 体 ( GHG) 减 排 进 程 明 显 加 快 , 欧 盟 ( EU) 将 航 运 业 纳 入 其 碳 排 放 交 易 体 系 并 实 施 了 《 欧 盟 海 运 燃 料 条 例 》 , 国 际 海 事 组 织 ( IMO) 也 批 准 了 “ IMO净 零 框 架 ” 草 案 。 国 际 航 运 减 排 方 向 逐 渐 从 提 高 船 舶 能 效 转 向 管 控 船 舶 持 续 航 运 燃 料 发 展 报 告 》 , 提 出 了 可 持 续 航 运 燃 料 的 定 义 与 内 涵 , 梳 理 了 国 内 外 可 持 续 航 运 燃 料 产 业 发 展 现 状 , 分 析 了 中 国 发 展 可 持 续 航 运 燃 料 的 前 景 和 问 题 , 并 从 政 府 、 行 业 、 企 业 三 个 层 面 总 结 提 出 发 展 思 考 与 建 议 。 一 般 而 而 言 , 可 持 续 航 运 燃 料 是 指 生 命 周 期 内 温 室 气 体 排 放 低 于 传 统 化 石 燃 料 , 且 满 足 环 境 、 社 会 和 经 济 等 方 面 可 持 续 性 要 求 的 船 用 燃 料 。 其 核 心 目 标 是 通 过 替 代 高 碳 化 石 燃 料 , 帮 助 国 际 航 运 业 实 现 IMO 设 定 的 净 零 排 放 目 标 。 当 前 具 备10 积分 | 19 页 | 6.24 MB | 3 小时前3
17科智咨询:中国智算中心供配电系统应用市场研究报告(2025)KW 以上的高密机柜增速超过50%,远超10KW以下机柜的增长速度; 电力需求增速远超电网扩容能力,部分园区算力上限受制于电网容量。 能效优化与可靠性的两难抉择 PUE(电能使用效率)指标压力陡增:AI芯片功耗占比达60%-75%,供配电损耗成为能效短板; 可靠性要求提升:推理业务需99.999%可用性,但动态负载(如GPU瞬时电流波动30%)加剧设备老化。 绿色转型与成本控制的矛盾 供配电系统构成 产业图谱 产品和技术现状 发展环境及前景 市场规模与增长驱动 细分市场容量 竞争格局 用户痛点及采购关键考量因素 优秀供应商图谱 产品创新 技术发展趋势 正泰一体化智能电气解决方案 中兴通讯预制化电力模块 正泰智算中心低压配套解决方案 瑞达高功率蓄电池解决方案 01 04 05 06 08 09 19 20 11 保证、电压和频率满足通信设备要求的电力。 名词释义 中国智算中心供配电系统应用市场研究报告(2025) 04 发展历程 智算中心供配电系统的变革,其本质反映的是从“保障供电安全”到“极致能效与碳中和”的目标升级,具体可划分为以下 4 个阶段: 阶段 1:传统交流供电阶段(2010 年以前),该阶段以交流(AC)供电为主,采用“市电 + 柴油发电机 + 工频 UPS”的集 中式架构,10 积分 | 28 页 | 4.35 MB | 5 小时前3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碳达峰碳中和蓝皮书(2025年)表 2 2024 年部委联合制定主要实施方案、意见列表 ....................................................... 4 表 3 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 ................................................................................. 23 4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 总局、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 《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 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 动方案(2024—2025 年)的 通知》 提出要发布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通则 国家标准,统一具体产品的碳足迹核算 原则、核算方法、数据质量等要求,加 快研制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等产 品碳足迹国家标准,服务外贸出口新优 势,同时开展电子电器、塑料、建材等 重点产品碳足迹标准研制等。 2024年 2024-2030 年将进入省市县乡级新型电力系统试点示范和 6 应用推广的高峰期。同时,“风光储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的可行性日益凸显, 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要求正在内蒙古、吉林、辽 宁、黑龙江、新疆、甘肃、宁夏等新能源富集省区,以“风光储制氢”“风光储 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的形式加快布局,成为消纳新能源和新型绿色能源生产的 新赛道。 我国新能源装备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新能源装机规模的快速10 积分 | 66 页 | 1.49 MB | 6 月前3
煤矿智能化发展蓝皮书(2025年)-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部门联合发布了《5G 规模化 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要求推进 5G+智能矿山建设,加快 5G 远程掘进、远程综采、无人矿卡等场景规模推广,推动 5G 与矿山行 3 业系统融合,构建一体化数智矿山解决方案,建设一批 5G 矿山。 二是印发指导意见和标准规范。2020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 能源局、应急管理部、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 部、科技部、教育部联合 煤矿智能化建设模式,智能防灾系统优先、其他系统同步建设的灾害 严重煤矿智能化建设模式,以及重实用、求实效的地质条件复杂中小 型煤矿智能化建设模式。矿井群智能化建设方面,神东煤炭集团探索 出矿区整体规划、群矿一体化推进的智能化建设模式。宁夏煤业公司 依托国家能源集团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煤矿智能化协同创新中心,优 化配置科技力量,打造形成了单项技术装备示范、子系统集成示范、 全矿井/选煤厂综合示范的全方位智能化建设模式,实现了煤矿智能 YUKON 矿山大模型等,为提升矿井生产 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决策模型支撑。 8 第二章 我国煤矿智能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提质加速,初步实现了煤矿企业减 人、提效、增安的智能化建设目标。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建有 1806 个 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其中采煤工作面 1035 个、掘进工作面 771 个), 建成智能化工作面的煤矿达 907 处,煤矿智能开采产能占比超过0 积分 | 48 页 | 1.27 MB | 5 月前3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法规汇编(2025年4月刊)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健全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创新价格引导机制,完善价格调控机制,优化市场价格监管机制, 加快构建市场有效、调控有度、监管科学的高水平价格治理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 升宏观经济治理水平,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工作中要做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 促进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高效顺畅流动,有效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坚持系统观念、综 国务院促进高 质量充分就业的决策部署,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坚持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方向,强化 就业优先,找准主攻方向,聚焦重点群体,着力加强政策支持、培训赋能、服务助力,全 力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防变量,加力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努力促进高质量充 分就业,确保就业局势基本稳定。 二、推进实施岗位开发计划的重点方向 (一)挖掘先进制造等新质生产力就业潜力。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 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 政策法规汇编 4 月刊 — 6 — 企业等培育力度,创造更多高质量岗位。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增强新兴技术创造就业效 应。 (二)推动消费新热点转化为就业新渠道。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发展新能源、循 环利用、节能环保、节水减污等产业,扩大绿色低碳复合型人才需求。加快文旅与科技及 相关产业融合,培育文化创意、10 积分 | 120 页 | 12.24 MB | 5 月前3
工业设计在石油行业的信创共研与实践方 案 提 供 商 工业设计在石油行业的信创共研与实践 C O N T E N T S 目录 1 2 3 4 制裁之下,国产CAD的突围之路 中望软件CAD国产替代方案 典型用户案例 关于中望 创人才培养服务体系 制裁之下,国产CAD的突围之路 中望软件因势而生 可 信 赖 的 A l l - i n - O n e C A x 解 决 方 案 提 供 商 Security,BIS)宣布,将 中海油集团列入所谓的“实体清单” 中交、中海油等央国企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 可 信 赖 的 A l l - i n - O n e C A x 解 决 方 案 提 供 商 工业软件,国之重器 “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石油天然气、 基础原材料、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农作物种子、科学试验用仪器设备、化学制剂等方面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可 信 赖 的 A l l - i n - O n e C A x 解 决 方 案 提 供 商 急 迫 性 工业软件是国家“最紧急、最紧迫”的 关键核心技术之一 优 先 性 工业软件必将是国家优先、重点发 展的领域 历 史 性 定20 积分 | 31 页 | 7.63 MB | 4 月前3
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制定实施煤矿智能化建设与升级改造方案,加大煤矿智能化技术 资金投入、人才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提升煤矿智能化技术装备 的成熟度与可靠性,全面提升煤矿智能化水平。 ——以人为本,安全高效。坚持把煤矿减人、增安、提效和 提高职工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作为智能化煤矿建设的根本目标,通 过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煤矿智能化水平,促进煤矿安全、质 量、效率与效益的稳步提升。 (三)建设目标 按照《指导意见》提出的三阶段目标,重点突破智能化煤矿 升级改造,重点提高采煤工作面智能化水平、掘进工作面减人提 效和远程控制、智能安全生产水平,井下水泵房、变电所等固定 2 岗位全部实现无人值守作业,形成基于综合管控平台的智能一体 化管控;对于中东部矿区等建设基础较薄弱的生产煤矿,重点进 行基础信息系统、机械化+智能化的采掘系统、重大安全隐患的智 能预警系统、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等建设,实现减人、增安、提效; 对于云贵基地的煤矿,应尽快实施智能化改造,重点进行危险、 控制系统国产化安全可信、自主可控;其次,开展网络平台、数据 中心等升级改造,汇聚生产工艺、环境过程信息等;最后,通过大 数据、人工智能等建立相关业务智能工作流,再进行系统的整体集 成,实现基于智能化综合管控平台的一体化智能协同管控。 3.新建煤矿智能化建设技术路径 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与建设目标,按照“基础系统全兼容—业 务系统全关联—装备系统高可靠—数据应用多场景”的思路,在矿 井设计中对煤矿智能化进行专题设计,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0 积分 | 50 页 | 176.51 KB | 5 月前3
共 62 条
- 1
- 2
- 3
- 4
- 5
- 6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