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生态 拥抱智能:2030中国智能制造及自动化行业展望报告作下的控制精度,使其能够完成 更加精细和复杂的任务,如高精 度的焊接、打磨等。 (四) 增强人机交互的易用性:自然语 言和语音界面的发展,使没有受 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人员也能轻松 与AI互动。例如工业AI助手,新员 工无需大量系统培训,直接询问 就能获取答案,推动数据驱动决 策的民主化。AI将作为工业软件 系统的“前端”,通过人性化交互 方式,取代繁琐的操作流程。如 生成式人工智能可帮助草拟邮 件、制作演示文稿,在工业领域20 积分 | 18 页 | 1.16 MB | 4 月前3
全球工程前沿报告2024-中国工程院9)。其中,新兴前沿包括靶向插入大片段 DNA 的基因编辑技术、生命时空组学技术、 人类表型组解析技术、通用型癌症疫苗、生物工程器官;作为传统研究深入的前沿包括人工智能辅助肿瘤 早筛早诊、人工智能辅助手术导航系统、肿瘤类器官芯片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脑机接口芯片、大语言模 型在医疗辅助决策中的应用。各前沿相关核心专利 2018—2023 年公开情况见表 9.10。 (1)靶向插入大片段 DNA 的基因编辑技术 023 6.81 2021.7 3 人工智能辅助肿瘤早筛早诊 1 087 3 753 3.45 2021.2 4 人类表型组解析技术 1 630 3 977 2.44 2021.0 5 人工智能辅助手术导航系统 870 8 818 10.14 2020.8 6 通用型癌症疫苗 261 1 094 4.19 2020.9 7 肿瘤类器官芯片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535 1 432 2.68 2021 17 32 40 63 126 3 人工智能辅助肿瘤早筛早诊 96 98 154 203 210 326 4 人类表型组解析技术 170 201 241 295 318 405 5 人工智能辅助手术导航系统 120 114 104 201 160 171 6 通用型癌症疫苗 29 34 43 45 59 51 7 肿瘤类器官芯片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28 37 71 92 120 18710 积分 | 293 页 | 4.25 MB | 5 月前3
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机遇与挑战类复杂场景下的智慧能源管理,实现用户的用能最优。其次是更加友好的人机交互,智能化是运行策 略的不断演进,而更加友好的人机交互则是为了让非技术人员也能便捷地操作和管理储能系统,注重 用户体验。比如更加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的可视化界面、语音助手、移动终端支持等,让用户和能源的 链接更加紧密。 [8] 储能电池范围涵盖直接与电网/电力系统形成能量交换应用的电池,基站&数据中心用电池不包含在内。 当前储能技术形式多样,涵盖抽水储能、氢储10 积分 | 70 页 | 9.67 MB | 5 月前3
共 3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