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机遇与挑战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 术支撑。 (1)储能行业的核心挑战 储能电站的核心在于其安全性和长期运营稳定性,其设备需要稳定运行十年以上,这要求从设备 出厂到全生命周期的充放电历史、充放电数据实现可信计量、使用和流转。然而,当前储能行业面临 多重挑战: 首先,数据安全问题是首要痛点。电池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充放电记录、温度变化、故障日志等敏 感数据,若通过传统中心化系统存储,存在被篡改或非授权访问的风险。其次,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 态,导致电力调度效率低下,凸显数据整合的必要性。最后,行业互信机制缺失则是更深层的挑战。 储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信用水平差异大,交易合规性难以保证。中小运营商因缺乏可信数据支撑,难 以获得金融机构的长期融资授信,制约了资产配置与业务扩展。 (2)区块链+储能技术方案 区块链技术通过构建可信的数据基础设施和自动化流程,为解决上述挑战提供了系统性方案。 首先,区块链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与可追溯性。通过将储能电站全生命周期的运行数据(如健康状 健康状 态、充放电次数、温度、充放功率等)实时上链存储,企业可形成不可篡改的数据链。金融机构可基 于链上数据评估资产价值,从而为中小运营商提供融资支持。这一模式不仅解决了数据孤岛问题,还 通过可信数据积累降低了金融风险。 其次,智能合约推动业务流程自动化。在虚拟电厂运营中,能源调度、交易结算等环节通常依赖 人工操作,效率低且易出错。某虚拟电厂运营商引入区块链技术后,通过智能合约实现电力供需的实10 积分 | 70 页 | 9.67 MB | 5 月前3
生态环境部: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提供一套科学、规范的指导方案。 推动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制定印发《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 2028 年)》,引导和支持可信数据空间发展,促进数据要素合规高效流通使用, 支撑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明确大力培育碳足迹管理行业可信数据空间, 赋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 23 图 1 可信数据空间能力视图 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20 积分 | 27 页 | 2.11 MB | 4 月前3
碳市场与碳金融发展报告(2025)我国碳金融领域是一个多角色联动的生态系统,涉及政策制定、市场交易、 技术支持和全球协作。政府通过规则设计引导减排方向,企业作为核心参与者履 行减排责任,金融机构提供资本和风险管理工具,第三方机构确保数据透明可信, 国际组织推动跨国合作,公众与 NGO 强化社会监督,共同支撑碳市场运行并加 速低碳转型。 碳市场与碳金融发展报告 16 来源:毕马威《2023 中国碳金融创新发展白皮书》 图 4 我国碳金融生态圈 挥碳信托的制度功能优势,有效体现碳资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据悉,这也 是行业组织首次指导金融机构设立绿色金融产品,将对整个金融市场起到良好的 示范作用。 角色四:第三方服务机构 第三方服务机构是碳市场可信度的“守门人”,包括第三方核查机构对企业排 放数据及减排项目效果进行独立核验,确保符合 MRV(监测、报告、核查)标 准;碳咨询公司为企业提供碳资产管理、交易策略及碳足迹测算服务;标准制定 组织(如 多元化的绿色投融资应用场景。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区块链”重点专项“基于区块 链的可信碳交易与碳中和管理示范应用”,承担了“大规模用户接入的碳数据记录 装置与核算交易机制”研究;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负责牵头承担的国家重 点研发计划“区块链”重点专项《基于区块链的可信碳交易与碳中和管理示范应 用》,项目以标准化建设为引领,应用区块链等先进数字技术,重点围绕区域碳 排0 积分 | 40 页 | 1.52 MB | 5 月前3
煤矿智能化发展蓝皮书(2025年)-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技术,打造无人化矿井建设模式,实现“安全、高效、绿色、智能” 的现代化煤矿管理模式。 2.“5G+工业互联网”与煤矿场景深度融合应用。成功建设了矿 用超万兆综合承载网+F5G 视频专网+安全可信智能矿山新一代骨干网 络,全面融合矿用 5G/5G-A、4G、WiFi6、UWB 等无线通信定位技术, 构建出低时延、高可靠、大带宽的智能矿山信息高速传输通道,实现 了信息高速承载传输、无线网络全覆盖、位置服务有效支撑。例如, ,建立行业 场景认知对齐机制,实现矿山工作流场景下协同认知,夯实行业大模 型在复杂现场的认知能力。 3.攻克行业大模型可信认知决策难题。研究矿山行业大模型多模 融合架构,建立行业大小模型可信推理机制,突破多智能体协同技术、 低算力高效推理技术、零样本/小样本可信推理技术,实现多模融合 推理资源的高效管理,整体形成大模型推理应用平台,满足行业人工 智能可持续应用的需求。 4.加速0 积分 | 48 页 | 1.27 MB | 5 月前3
华为数字能源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华为华为数字能源秉持“融合数字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发展清洁能源与能源数字化,推动能源革命,共建绿色美好未来” 的美好愿景,深信技术的价值是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在华为可持续发展(CSD)战略(数字包容、安全可信、绿色环保、 和谐生态)的牵引下,我们构建了华为数字能源 CSD 战略——创零未来(ZERO),该战略由“成就零碳、数字赋能、 责任经营、共同成长”四项关键行动组成。华为数字能源在 CSD 委员 助力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UN SDGs): 随着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日益融合,云计算、人工智能、 大数据等技术为华为数字能源未来转型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作为负责任的跨国企业,华为数字能源坚持提供安全可信 的产品与解决方案,致力于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为合作 伙伴搭建更好平台。我们恪守商业道德,不断提高自己的 合规与服务水平;持续对标行业最佳实践,将诚信经营、 可持续发展融入包括供应商在内的管理全流程,为社会进 随着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稳定高质量的产品以及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是企业关注的重要议题。华为数字能源不断提高产品、 解决方案以及服务质量的同时,构建纵深防御体系守护网络安全,保障用户隐私,为客户带来安全可信的服务体验,助力 客户增强网络韧性。 质量管理 华为数字能源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坚持以质取胜,致力于将质量打造成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华为数字能源制定并实施质量 方针,构建并持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30 积分 | 80 页 | 42.11 MB | 3 小时前3
减碳目标制定指导手册G20 可持 续金融工 作组 2022.11 • 披露最新的转型计划, 包括可信、理想情况下 可验证、可比较、基于 科学的中期和长期目标 以及实现时间表(例如 技术路径、筹资和投资 计划等) • 披露确保转型计划实 施的公司治理,包括风 险管理系统和尽 职调查 流程 • 透明、可信、可比 和有时限的气候目 标,例如气候适应力 和 / 或温室气体减排 目标(如碳强度、能0 积分 | 13 页 | 1.80 MB | 5 月前3
中国投资协会:2024“零碳中国”优秀案例及技术解决方案26.Minus 污泥脱水减量化解决方案 ……………………………………………………… 63 27. 竹能全产业链解决方案 ………………………………………………………………… 65 28. 高精度可信新能源功率预测系统解决方案 …………………………………………… 67 29. 晶科能源 BIPV 建筑光伏一体化解决方案 …………………………………………… 69 30. 零碳物流新能源重卡全产业链一体化协同共建项目 关国计民生。 为了实现高精度可信功率预测,本案例从数值天气预报修正 - 气象输入模型的输入质量、融合 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模型保证高准确率,创造性地将可解释机器学习应用于预测可解释性和偏 差可解释性实现可信可解释性预测,将自学习能力用于功率预测保障长期可靠的高准确率。 目前该系统已经落地于浙江嘉兴,浙江嘉兴是光伏和风电重点发展地区,钱塘江畔气象条 高精度可信新能源功率 预测系统解决方案10 积分 | 46 页 | 13.28 MB | 5 月前3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碳达峰碳中和蓝皮书(2025年)规则 体系(覆盖行业范围、价格调控机制、惩罚力度等)以及碳信用认证标准(如 CDM、 VCS、CCER 等)存在显著差异,加之碳数据监测技术水平和监管严格程度参差不 齐,导致跨境交易中存在数据可信度不足、市场公平性与有效性受损等问题。为 此亟须推进全球互认的碳交易标准体系建设,重点建立统一的碳排放核算、报告 与核查(MRV)标准框架,强化数据准确性与国际可比性基础;同时通过跨区域 碳交 27 图 2 BIM 装配式装修示意图 人工智能重构供应链生态,“四流合一”激活产业效能。以区块链与 AI 技 术打通产业链“四流”,实现绿色建材精准匹配与碳数据可信溯源。嘉评链产业 大脑 2024 年链接供应商超 5000 家,交易规模突破 200 亿元,为中建三局广州白 云机场 T3 航站楼项目智能匹配低碳建材,降低采购成本 18%,减少因选材误差 导致的碳排放 系统采用停车场人车感应调光(节能率超 80%)与办公区恒照度联动策略,消 除无效能耗;部署分层计量与电力指纹技术实现用能监测及安全隐患预警,同 步整合光伏、储能与充电桩形成“光-储-充”清洁能源网络,并通过可信碳计 量平台实现碳排放监测、分析与一键报告生成。目前该方案已覆盖全国 31 省 270 市,改造设备近百万台,年节电超 8000 万度、降碳 8 万吨(等效植树 400 万棵),形成“技术+服10 积分 | 66 页 | 1.49 MB | 6 月前3
政策解读石化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精讲学习解读《石化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2022 版)》 《 指 南 ( 2 0 2 2 版 ) 》 的 全 文 学 习 ( 7 )区块链标准 主要包括石化供应链、网络协调、物流管理的可信数字身份、可信 数据连接、可信边缘计算、工业分布式账本、可信事件提取、智能合约 等标准,以及架构与技术要求、接口标准、性能评估等通用标准。主要 用于解决石化行业电子签约、物流计费等场景的互信和共享等问题。 3. 工业网络标准10 积分 | 67 页 | 10.60 MB | 5 月前3
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生产煤矿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可以分为三步进行:首先,根据 煤矿实际情况与建设需求,对具体业务系统进行技术与装备升级, 提高单个设备、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并逐步实现核心装备 控制系统国产化安全可信、自主可控;其次,开展网络平台、数据 中心等升级改造,汇聚生产工艺、环境过程信息等;最后,通过大 数据、人工智能等建立相关业务智能工作流,再进行系统的整体集 成,实现基于智能化综合管控平台的一体化智能协同管控。 安全系统、管理系统等相关数据作为基础数据源,进行露天矿生 产、经营、管理全链数据集成;逐步推进露天矿智能化应用系统 的建设,实现露天矿全流程的少人化、无人化生产;逐步推进核 心装备控制系统国产化安全可信、自主可控。 2.生产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技术路径 根据露天煤矿实际业务特点和支撑配套条件,结合矿山智能 化现状、实际需求、基础条件等因素制定煤矿智能化建设方案, 明确任务目标、预期成果及详细规划内容,分期、分批开展建设。0 积分 | 50 页 | 176.51 KB | 5 月前3
共 21 条
- 1
- 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