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钢铁行业分析消房地产行业景气 度下滑对钢材需求端的冲击。2024 年前三季度,国内钢材价格呈下降趋势;伴随 www.lhratings.com 研究报告 2 着央行降准、降息以及房地产利好政策密集出台,9 月底至 10 月中旬国内钢材价 格迅速反弹;而后需求端修复不及预期和原燃料成本下移等利空驱动,钢价震荡 下行。 图 2 2023 年以来中国钢材综合价格指数 资料来源:Wind 月,工信部发布关于暂停钢铁产能置换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区自 2024 年 8 月 23 日起,暂停公示、公告新的钢铁产能置换方案。 2. 行业转型升级加速 2024 年以来,钢铁行业相关政策密集出台,促使钢铁企业加快推进数字化转 型智能化升级,加大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力度,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生产工 艺和设备;推动钢铁产品向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方向发展,提高产品竞争力。 数智化转型和节能降碳方面,202460 积分 | 9 页 | 1.98 MB | 5 月前3
核聚变:人类终极能源的钥匙-64页领域均制定了详细的战略部 署和未来规划。全球超过 70%的受访聚变公司认为在 2031-2040 年能实现 聚变商业化应用。中国聚变实验堆 EAST 的后续项目 BEST 托卡马克(夸父 启明)近期密集招标,据央视新闻联播报道,BEST 预计将于 2027 年建成, 并将首次演示聚变能发电。在众多的技术路线中,我们认为技术成熟的托卡 马克设备有望率先实现商业化落地。随着 BEST 等聚变项目的持续落地,磁 间的调查中,超过 70%的受访聚变公司认为在 2031-2040 年能够实现商业 化应用,预期乐观。据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中国首个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 BEST 装置预计将在 2027 年建成,近期已开始密集招标,并已于 2025 年 5 月提前开始总装,将首次演示聚变能发电,为中国聚变能的发展做出前瞻性 和开创性贡献。 托卡马克磁约束技术成熟,有望率先实现商业化落地 核聚变本质是将原子核压缩到强相互作用力的作用范围而发生聚合从而释 ............................................................................... 8 图表 5: BEST 近期开始密集招标 ................................................................................................10 积分 | 64 页 | 7.65 MB | 5 月前3
矿山行业:2025年Q2矿业智能化建设洞察报告-52页构 解决智能化运维问题。 协同治理框架:建立“政府督导-企业主体-三级数据共享”机制,通过省市 县平台对接矿山数据,提升监管实时性。 长期产业影响 方案将推动四川省非煤矿山从“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跃迁:一方面通 过少人化显著降低安全事故;另一方面以智能化提升资源利用率,助力“绿 色矿山”目标。 矿业智能化建设洞察报告 Insight Report on Intelligent10 积分 | 52 页 | 8.01 MB | 2 月前3
工业互联网赋能能源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2025年)接、计算处理和数据分析等新型能力支撑,通过优化资源配置 和促进产业链协同,推动各行业研发模式创新与生产流程优化, 助力传统工业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的重构。 如今,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发展,技术创新进入了前所未 有的密集活跃期,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特别是大模型的广泛 应用为传统工业发展带来全新范式。汇聚了算力、数据、算法 及知识的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重要载体。 通过工业知识注入,实现工业机理与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有 内各类要素的流式数据,实现每秒百万计以上测量数据的高性 能、低延时、可拓展处理,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状态监测和运行 效率,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支撑。 4、依托工业机器人,提升日常巡检效率 能源化工行业生产运营日常巡检中涉及劳动密集型任务和 危险环境工作,当前巡检主要由人工完成,导致效率低、成本 高、风险高等问题。工业机器人通过融合机器视觉、红外成像、 声波分析等多模态传感技术,可精准检测设备运行状态,可进 入危险区域0 积分 | 37 页 | 2.03 MB | 5 月前3
减碳目标制定指导手册情景,该情景包含了排放量和活动预测,用于根据全球温升远低于 2 摄氏度的情景计算部门减排路径, 分配各部门碳排放额度,为发电、钢铁、化工、有色金属(铝业)、石油与天然气、水泥、交通部门如航空业等能源密集 型行业提供了具体的减排路径。 SDA 方法对于均一同质性的产业部门更加适用,其中它使用物理指标(例如,公吨的产品)来表示生产经营活动,SBTi 提 供了有代表的指标作为评估企业碳排放强度的指标计算。 在已有的国际大型银团发放可持续发展关联贷款的案例中,贷款人的碳减排、单位耗能下降等目标被用作评估借 款人可持续发展表现的衡量标准,贷款利率根据约定的目标完成程度而调整。对于公用事业、房地产、电力为首 的资金或能源密集型行业借款人,设置明确且有效的碳目标,有利于向银行或银团申请可持续挂钩贷款,减少贷 款成本。 19 工业和信息化部 , 《“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21 年 11 月 15 日 . 20Loan0 积分 | 13 页 | 1.80 MB | 5 月前3
罗戈研究:2025中国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发展报告资料来源:国际能源署《2025全球能源回顾》 • • ◼ ◼ 01 严峻的减碳压力 • • 资料来源:国际能源署《2025全球能源回顾》 ◼ • 中国和印度等主要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投资和 制造业密集型增长 能源强度改善放缓的原因: • 极端气温能源需求增加(2024年为有记录以来第 二热的年份) • 水电产出增长乏力的趋势在2024年仅得到部分扭 转,导致一些地区更多使用效率较低的燃料20 积分 | 113 页 | 22.17 MB | 4 月前3
中国投资协会:2024“零碳中国”优秀案例及技术解决方案… 3 2. 综合智慧零碳电厂样板间项目……………………………………………………………… 5 3. 负碳厂区综合能源耦合技术示范验证项目………………………………………………… 7 4. 国际精密集团零碳工厂项目………………………………………………………………… 9 5. 洛克美森智慧零碳工厂项目……………………………………………………………… 11 6. 锦美“零碳氢瓷”示范项目………… 已在全国 23 省、自治区、直辖市布局超过 1000 个智慧能源项目,落实发展 124 个零碳智慧园 区项目。 国际精密集团零碳工厂项目 项目概述 国际精密是世界级一流的高精密金属组件和全自动机械臂制造商,业务遍布全球,在国内 设有多家生产工厂。港华能源为国际精密集团的总部广州新豪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了一套智 慧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方案涵盖分布式光伏、空调节能、压缩空气系统节能、新能源充电、碳 模式创新:依托五大中心 + 技术支撑体系的构建,加强产业板块、企业、部门之间的协 同效应,提升内部协作效率,最大化经营效益。 项目效益概况 1. 人工成本 全局调度的智慧化系统的建成投运,劳动密集型的工种将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少人化, 2022 年预估累计减少 10% 的劳务用工,2023 年劳务成本预计同比减少 14.9%。 2. 综合工作效率 利用传感器采集、数据分析技术等进行综合10 积分 | 46 页 | 13.28 MB | 5 月前3
全面版-农业大数据技术应用与思考关键技术 多品种、多地域、多类型农 产品市场预测模型系统 智能预警基础算法 智能算法 B E C D A 预警算法的可 计算建模技术 农产品市场预警与市场反馈机理模型 大数据密集与大 数据驱动条件下 的预警基础算法 预警算法参数 自调整技术 预警发布流程调度技术 农产品市场预警 多维模拟技术 基于大数据的农业行业分析预警将成为热点 将领域数据(如农业部、发改委、商务部、海关等政府10 积分 | 43 页 | 14.10 MB | 5 月前3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法规汇编(2025年4月刊)法行为,合 理降低融资、物流等显性成本和市场准入、招投标等隐性成本。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 工伤保险费率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稳岗扩岗专项贷款产品,适度提高贷款额度,加大 对不裁员少裁员劳动密集型企业等促进稳定就业的企业金融支持力度。 (二)鼓励企业更多吸纳就业。对用人单位新招用符合条件人员就业的,及时落实各 项就业政策。研究将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纳入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范围。延续国有企业一 (四)推进就业服务提质增效。加强挖潜扩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用工服务保障力度, 建立岗位归集发布制度,及时对接相关产业发展和重点投资,把岗位创造落实到具体的项 目和企业。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零工市场、市场化服务机构等作用,密集开展系 列招聘服务活动,加强岗位需求和重点就业群体的数据比对,搭建供需对接平台。结合文 化旅游、休闲消费、冰雪经济等季节性用工需求,组织区域性、专业性、针对性强的招聘 活动。 (五)开展大规 战略科技力量和国家 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的金融服务。统筹支持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 发展、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 业、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等行业,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独角兽、“隐形”冠军、制造业重点 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链主企业和实施主体等企业,“两新一重”、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 物技术、农业科技、绿色低碳等领域,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一视同仁服务民营、外商投资10 积分 | 120 页 | 12.24 MB | 5 月前3
碳市场与碳金融发展报告(2025)亿碳排放预留配额通过出售,所得资金 将用于筹建 30 个以上的可再生能源生产设施和近 10 家从大气中捕获碳的工厂) 未使用的资金,为创新低碳技术商业化试点提供资金支持,支持项目主要包括: 能源密集行业创新低碳技术和工艺,包括碳密集产品的替代品;碳捕捉及利用; 碳捕集及存储的建设与运营;创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储能等。 创新基金是欧盟达成《巴黎协定》以及 2050 年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资金工具。 创新基金覆盖大型项目0 积分 | 40 页 | 1.52 MB | 5 月前3
共 23 条
- 1
- 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