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能源管控平台整体解决方案(27页 PPT)对基础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实现站所室全面无人值守 和集中操控; 平台建设目标 智能化管理 自动化运行 集约化操控 平台系统功能总貌 智 能 化 能 源 管 控 平 台 远程紧急停机 消防 / 气体监视 能源调度计量 动力系统集控 电力系统集控 视频监控系统 能源管理系统 移动应用系统 智能专家系统 远程集控系统 运行支持 班组管理 综合分析 煤气专家 视频监控 计划管理 移动点巡检 交接管理 水效专家 生产监视 远程控制 趋势查询 事件管理 故障报警 电力调度 自动电压控制 系统自诊断 平台系统功能 - 远程集控 动力调度 计量管理 数据采集 远程紧急停机 电子操作牌 电力保护 需量及负荷 消防 / 气体监视 远 程 集 控 系 统 平台系统功能 - 能源管理 计划管理 质量管理10 积分 | 27 页 | 4.24 MB | 10 小时前3
可研报告:风光储氢一体化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升压站配置 2 套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UPS),每套容量为 10kVA。用于为 各监控主机服务器、火灾报警以及视频监控等系统供电。 6.2.2.4 安防系统 升压站配置火灾报警和视频安防监视系统。 6.2.2.5 储能系统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改革的深入进行,应用于新能源领域的新兴节能技术正推动行 业的蓬勃发展,储能技术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以风电、光伏为主的新能源装机规模 具备标准通信接口:具有 RS232、RS485、以太网接口,能够通过以太网或电话交换网 进行远距离数据传输及通信、设置、调试。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或定时提取,并 能对通信口进行灵活配置与实时监视。远程实时监测可随时进行。 6.2.4.10 自动化信息传输通道及通信规约 本工程对 xx 省调(含备调)、xx 地调(含备调)的远动通道均采用主备电力 调度数据网通道。以 2×2M 采用集中控制方式,全厂设置一个集中控制室。 8.6.3 热工自动化水平 8.6.3.1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设一套分散控制系统,以彩色 LED 、专用键盘、鼠标以及 显示器为主要监视和控制手段,实现全 LED 监控。设置工业电视等常规监视,同时 在 DCS 操作台上配置硬接线紧急停止按钮及重要辅机的硬接线操作按钮,以保证机 组在紧急情况下安全停机,DCS 控制系统功能包括:数据采集和处理(DAS)、模拟20 积分 | 224 页 | 26.69 MB | 10 小时前3
中国能建PPT:风电场配套储能技术经济研讨11/26 设计方案—储能监控EMS系统 u储能站监控系统根据系统的要 求和储能电站的运行方式,对储 能电站的实时自动监控和调节。 主要功能有: Ø能量管理功能 Ø功率控制功能 Ø监视功能 Ø数据库的管理 12/26 u基础型式:集装箱电池舱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上部预埋 钢构件,用于与集装箱底座连接。 u检修通道:集装箱底部设有检修坑,两侧安装电缆支架作为电缆通道。10 积分 | 26 页 | 1.57 MB | 10 小时前3
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能,实现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破碎机、转载机、带式输 送机、乳化液泵站、喷雾泵等工作面综采设备远程控制;地面监控中 心具备工作面设备“一键启停”功能,实现在地面对采煤工作面综采设 备进行远程监视。 17 (5)智能主煤流运输系统 采用带式输送机进行主煤流运输的矿井,主煤流系统中带式 输送机应具备单机自动控制、多机协同联动、远程集中控制、煤 量自动平衡、粉尘浓度检测和自动喷雾降尘、运行工况检测及故 要通风机应安装精确的风量、风压传感器,局部通风机应安装风筒风 速传感器。过车风门、主要行人风门、关键通风节点的风窗应实现人 工、自动和半自动开关,并安装人车识别装置、视频监控系统、声光 报警器和视频传感器,监测、监视和监控装置应提供远程接口。 智能通风软件系统:将地理信息系统与风机、风门、风窗监控系 统、安全环境监测、瓦斯抽采监测系统、采掘工作面位置及状态监测 系统以及人员和车辆定位系统进行集成,实现自然分风解算、通风网0 积分 | 50 页 | 176.51 KB | 5 月前3
陕西省微电网发展研究原有燃气热水锅炉(4200kw) 智能污水处理及综合回用系统 智能微电网系统(光伏 70kw、天然气分布式能 200kw、市电) 压缩空气供应系统 配套的智能控制系统 新风系统 消防、安防统一监视系统 能源智能供应 无人值守平台 项目经济效益以疫情前 2019 年项目运行数据分析,项目实施前后运营成本下降 39%,能源站全年用水 0.8132 万立方米,用电 177.9615 万千瓦时,用气0 积分 | 26 页 | 3.19 MB | 5 月前3
雪迪龙、海康威视等智慧环保标杆案例业 设备系统集成商、软件系统集成商、云服务商等, 并且工业设备系统集成商又包含电气自控类企业、 水表类企业、水泵类企业等等一系列相关企业。 5 智慧水务的基础 … SCADA 系统(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它可以远程监控和控制整个 或部分系统,通过对信息的处理及时生成警报、报告、图表或其他对 操作和维护有重要意义的相关信息客户服务平台:报装、表务、热线、 DMA (独立计量分区):利用水表10 积分 | 44 页 | 9.37 MB | 5 月前3
数字驱动、智慧引领:迈向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国内某综合性清洁能源企业大力发展风光等新能源,面临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挑战,例如:如何保障数据质 量,满足集团、区域等不同层级的数据需求;如何实现生产管理系统与ERP等企业管理系统协同,实现对新 能源资产的实时监视、关键设备的故障预警、检修管理、功率预测等完整的安全生产要素管控等。 解决方案: 携手远景智能,以“全面感知、数据集中、万物互联”为 原则,部署了一套场站、区域、总部三级协同的“新能源 高颗粒度碳排放监测等应用服务。 该方案通过电网时空图建模与电碳关联分析,利用多时空碳流 分布情况实现对电碳资源的精准定量分析与预测,推进电-碳 耦合协同友好互动,实现源网荷储的统一建模、全局监视、分 析优化和市场决策,支撑电力电量平衡、参与电网调频调峰、 促进新能源消纳、保证持续可靠供电,助力开展绿色电能替 代及实现能碳双控目标,破解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经济高效运行 的关键技术瓶颈,推动实现新型电力系统的全面可观、精确可10 积分 | 42 页 | 5.06 MB | 5 月前3
数字驱动、智慧引领: 迈向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国内某综合性清洁能源企业大力发展风光等新能源,面临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挑战,例如:如何保障数据质 量,满足集团、区域等不同层级的数据需求;如何实现生产管理系统与ERP等企业管理系统协同,实现对新 能源资产的实时监视、关键设备的故障预警、检修管理、功率预测等完整的安全生产要素管控等。 解决方案: 携手远景智能,以“全面感知、数据集中、万物互联”为 原则,部署了一套场站、区域、总部三级协同的“新能源 高颗粒度碳排放监测等应用服务。 该方案通过电网时空图建模与电碳关联分析,利用多时空碳流 分布情况实现对电碳资源的精准定量分析与预测,推进电-碳 耦合协同友好互动,实现源网荷储的统一建模、全局监视、分 析优化和市场决策,支撑电力电量平衡、参与电网调频调峰、 促进新能源消纳、保证持续可靠供电,助力开展绿色电能替 代及实现能碳双控目标,破解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经济高效运行 的关键技术瓶颈,推动实现新型电力系统的全面可观、精确可10 积分 | 42 页 | 9.14 MB | 5 月前3
2024年拥抱能源产消一体化-双碳背景下的企业用能转型报告不同场景和需求进行动态切换。如在并网模式下,微电网可以与主电网实现能量互补和协同优 化;在孤岛模式下,微电网能够独立运行,确保关键负载的供电可靠性; y 综合的能源管理:微电网通过集成用量用费管理、设备状态监视、运行预测调度等功 能,实现了能源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如用量用费管理帮助企业实时监控能源使用情况,合理 控制成本; y 灵活的市场参与:随着电力市场的逐步开放和多元化发展,微电网能够灵活参与电力中10 积分 | 46 页 | 8.66 MB | 5 月前3
全球工程前沿报告2024-中国工程院海上应急搜救和海洋战略通 道巡逻预警等领域。尽管已有一些理论研究成果,但仍面临数据低质性、弱相关,目标识不全、辨不清, 无人舰艇走不直、控不稳等核心难题。无人舰艇集群在复杂海洋环境中难以实现广域监视,感知实体关 系信息时获取难度大,数据稀疏且残缺。任务场景中单平台感知能力弱、多平台信息差异大,知识图谱 理解层次低,语义信息缺失。执行任务时,复杂水域中的波浪干扰会导致横摇、纵摇和偏航,影响航迹 知差异的制约,实现 从信息获取到动态响应的全流程、全方位智能化支持。其既具备常态化周期监测中的全域态势感知能 力,又能实现自然灾害、极端天气、区域冲突等突发事件的触发式即时响应,为国防安全、侦察监视、 资源勘探、灾害预警、生态保护等军民领域提供实时且精准的信息保障,是支撑体系聚能、系统赋能、 应用释能的核心技术。 主要技术方向包括:① 多域多模遥感数据获取——利用光学、雷达、超声等成像与非成像探测体制, 伦理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展开。其一,从人工智能的开发和训练层面进行分析,涉及人工智能的数据收集方式、数据训练内容、 开发成本与开发人员的道德倾向等问题。其中,人工智能的数据收集涉及人工智能的监视问题、私人数 据的商品化问题等。这类问题在私密性较高的医疗领域尤为突出。数据的质量、开发人员的训练方式以 及道德倾向对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有着深刻影响,通常体现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偏见问题。这一问题10 积分 | 293 页 | 4.25 MB | 5 月前3
共 10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