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智能化发展蓝皮书(2025年)-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十四五”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将矿山作为“行业智能化改造升级行动”的重 点任务。2021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能源领域 5G 应用实施方案》,在智能煤矿板块提出建设煤矿井上井下 5G 网络基 础系统,搭建智能化煤矿融合管控平台、企业云平台和大数据处理中 心等基础设施,打造“云-边-端”的矿山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2023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管理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等 的高效救援机器人,以及针对露天矿滑坡、坍塌类事故的监测预警机 器人等。2024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 12 部门联合发布了《5G 规模化 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要求推进 5G+智能矿山建设,加快 5G 远程掘进、远程综采、无人矿卡等场景规模推广,推动 5G 与矿山行 3 业系统融合,构建一体化数智矿山解决方案,建设一批 5G 矿山。 二是印发指导意见和标准规范。2020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 能源局、应急 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其中采煤工作面 1035 个、掘进工作面 771 个), 建成智能化工作面的煤矿达 907 处,煤矿智能开采产能占比超过 50%, 超 1.6 万个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推动了 5G、工业互联网、云计 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进入广泛部署和应用新阶段,带动了煤 炭开采模式变革、煤矿生产组织关系持续优化、煤炭企业管控方式转 型升级等,煤矿智能化建设成效初步显现,成为支撑煤矿安全生产和0 积分 | 48 页 | 1.27 MB | 5 月前3
内蒙古自治区煤矿智能化建设验收办法(试行)【2023】智能化煤矿应建设高速高可靠的通信网络,满足数据、文 件、视频等实时传输要求,其中矿井主干网络带宽应不低于 lOOOMbit/s,大型矿井主干网络带宽应不低于 lOOOOMbit/s,主干 网络优先采用有线网络或 5G 网络,分别布设井下与地面环网, 网络设备支持 Ethemet/IP、PROFINET、MODBUS—RTPS、EPA 等工业以太网协议;矿井服务器应能够满足井上下协同作业要 求,重要的数据与应用类服务器应采用冗余配置;智能化矿井 问题。 按表 3-2 评分,总分为 100 分。按照检查存在不符合要求的 项目进行扣分,各小项分数扣完为止。 本部分设加分两项:(1)5G 网络通信井下全覆盖,实现融 合通信;(2)采用 SDN 架构,实现网络可编程、智能化。 (3)支持 4G、5G、Wifi、Iot 等融合组网。计算方法:实现一 项应用或功能得分加 10 分。 表 3-2 智能化煤矿信息基础设施考核评分表 项目 率不低于 10000Mbps;满足环网保护,网络故障 重构时间不大于 30ms;矿用有线主干网络设备支 持 Ethernet/IP、PROFINET、MODBUS—RTPS 等 工业以太网协议;支持 5G 承载网与工业以太网融 合。 20 查现场和资料。不 符合要求或功能的 1 处扣 5 分。 二级交换接 入网络 ① 采用 100Mbit/s 以上工业以太网;具备组环功 能,网络自愈时间小于0 积分 | 33 页 | 80.05 KB | 5 月前3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碳达峰碳中和蓝皮书(2025年)型技术成为主流,以电池环节的 N 型主流技术为代表,催生更低成本、 更高效率、更强的发电可靠性、更加绿色低碳的光伏产品;三是新能源装备企业 在风电、光伏、动力电池、储能、固态电池等生产领域全面推广智能制造、5G、 工业互联网平台和绿色制造融合,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价等级持续提升。 新能源产业链全球合作是全球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关键。2023 年 10 月,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100 多家中外风电企业代表与多个行业组织共同签 消费者向“绿色能源 生产者+低碳技术赋能者”双重角色转型。在“双碳”目标引领下,通信运营商 通过技术创新、模式革新与战略协同,构建“自身减碳+社会赋能”双轮驱动体 34 系,推动 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向绿色化、智能化升级,为千行百 业低碳转型提供数字底座与解决方案,重塑产业链可持续发展范式。 顶层设计锚定双碳路径,三大运营商差异化破局。面对国家双碳目标与全球 能效革命驱动网络基础设施绿色升级。通信行业以硬核技术突破破解 5G 高 能耗难题,重塑网络能效标杆。硬件层面,Massive MIMO 技术使 5G 基站能效 较 4G 提升 3 倍,中国移动 2024 年新增 5G 单站能效同比提升 12%,超大规模数 据中心 PUE 降至 1.25;软件层面,AI 节能系统实现动态调优,中国电信自主研 发的基站智慧节能系统覆盖 31 省,5G 节能效率达 18%,年节电 7 亿度,减碳10 积分 | 66 页 | 1.49 MB | 6 月前3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法规汇编(2025年4月刊)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部署。鼓励大型企业、地方等结合行业和区域优势,培育综合 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增强设备接入、知识沉淀、应用开发、标识解析、产融合作等平台能 力。支持五金制品、塑料制品、皮革、照明、眼镜等以中小企业为主产业集群加快 5G、工 业光网、IPv6 等网络通信技术应用,培育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集群内和产业链资源 高效配置。依据网络安全有关标准开展分级分类防护。 4.深化人工智能赋能应用。支持家电、家具、照明等行业骨干企业,基于特定场景开 手表等终端消费品的应用,推动智能产品跨品牌互联互通。围绕老人、儿童等重点人群, 研究开发适老化智能家居、生活服务类机器人等智能产品。鼓励家电、家具、皮革、五金 制品等数字化基础好的产业园区,加快 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和 规模化应用,推动园区内配套企业间数据可信共享,打造高水平数字化园区。 2.加快智能化升级。引导轻工业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等 等开展关键工序、制造单元等数字化“微 改造”,建设数字化产线。支持家电、家具、皮革、造纸、日用化学品等行业数字化基础好 的企业,开展智能装备和工业系统的集成化改造,培育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5G 工 厂。 3.加快绿色化转型。聚焦皮革、造纸、塑料、电池、陶瓷、日用玻璃等重点行业,推 广应用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工艺和设备,融合应用数字技术加强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 和碳排放智能监测和控10 积分 | 120 页 | 12.24 MB | 5 月前3
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中发挥作用,鼓励大数据、物联网、云平台、5G、机器人等技术 与选煤厂生产、运维的深度融合,为选煤厂的建设与管理增值。 (2)已建选煤厂智能化改造 已建选煤厂应完善智能化改造基础,通过分选工艺及装备技 术调研,制定合理的工艺改造实施方案,确保分选工艺及技术装 备先进合理。优先以主要工艺环节、重要装备、安全防护为升级 改造对象。鼓励数字孪生、大数据、物联网、云平台、5G 等技术 与现有选煤厂生产、运维的逐步融合,实现节能降耗、生产过程 36 加装烟感和电缆温度检测系统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各级变配电站应实 现无人值守,系统宜实现智能配电功能。 通讯、调度系统:露天矿行政通讯、调度通讯、无线通讯系统之 间互联互通,优先建设 5G 通讯网络,搭建矿山物联网平台,提升网 络的布局布点与覆盖范围;实现对采、运、排生产系统的调度指挥、 远程监控功能,实现安全生产、调度管理等信息的显示、报警、记 录,实现车辆实时定位、行车管理、配矿、车辆调度、信息发布、运0 积分 | 50 页 | 176.51 KB | 5 月前3
矿山行业:2025年Q2矿业智能化建设洞察报告-52页实施难点与产业影响 整合重组阻力:矿权历史遗留问题(如重叠矿界、多主体纠纷)可能延缓整 合进度,需依赖地方政府强力推进; 中小企业成本压力:小型矿山机械化改造虽降低短期风险,但智能化投入( 如5G基站、监测系统)可能加剧经营负担; 长期转型价值:一是安全效益,外包队伍规范化+井下定员管理,减少人为 失误事故。二是产业升级,推动磷矿、铝土矿等优势资源向高端制造集群集 聚,支撑贵州新能源电池材料等战略产业。 生产力体系转型,构建“安 全-效益-可持续”三位一体的现代矿业模式。 核心创新与刚性要求 因矿施策的差异化路径,针对不同规模矿山明确分类目标——大型矿山强调 整体系统智能化(如攀钢矿业已试点5G远程采矿),中小型矿山聚焦关键环 节(如固定设施无人值守),避免“一刀切”。 技术深度赋能安全监管,要求AI视频监控全覆盖,实现对人员行为、设备状 态的智能识别;升级UWB精准定位系统(精度达010 积分 | 52 页 | 8.01 MB | 2 月前3
政策解读石化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精讲南或具体应用 的技术要求标准。石化行业应用标准主要包括石化行业 5G 专网总体架 构、 UPF 技术要求、切片规范等总体要求标准;石化行业 5G 场景和 需求要求、应用方案技术要求、应用平台技术要求等行业应用标准;石 化行业 5G 虚拟专网技术要求、服务能力技术要求、网络 SLA 保障能 力等行业专网标准;石化行业 5G 芯片技术要求、定制模组技术要求、 终端防爆技术要求、终端安全技术要求、终端与网络互联互通技术要求 终端防爆技术要求、终端安全技术要求、终端与网络互联互通技术要求 等行业终端标准;石化行业 5G 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网络 IP 分配 规范等工程施工标准;石化异构网络融合标准。 (二)石化关键数据及模型技术标准 主要包括资产数据及模型、物料数据及模型、公用工程数据及模型 等三个部分,如图 7 所示。 把 PowerPoint 当作字处理软件的一个必然后果就是太多的演讲者站在那里,读幻灯片上的内容。这就产生了一个误10 积分 | 67 页 | 10.60 MB | 5 月前3
全面版-农业大数据技术应用与思考数博会期间设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专业展;“一 赛”即 2018 中国国际大数据融合创新人工智能全球大 赛) 4. 聚焦全球黑科技,最新应用成果将发布:首次展示 对“中国天眼”所接收天文大数据进行处理的超算能力和 技术,首次展示 5G 应用场景体验,首次发布《中国数 谷》《块数据 4.0 》《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发布 全球“十大黑科技”等。 二、农业进入大数据时代 1. 农业发展形态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智慧农业 人工管理,缺乏有效的10 积分 | 43 页 | 14.10 MB | 5 月前3
中国投资协会:2024“零碳中国”优秀案例及技术解决方案目土地集约、绿色低碳、节能降耗、智慧管 理成为当前国家高质量发展亟需解决的重点难点。广州沥滘生态化地埋式净水厂对这一难题提 供了系统化解决思路与实践经验。项目节约土地 30%,运用大数据、物联网、5G、AI 等信息 技术,开展水质全过程精细化智控,数据采集率达 100%,预防准确度高于 95%;2023 年实现 污泥无害化 100% 处理;实现水资源管理循环利用,再生水回用率 100%;全过程水质监控可提 月,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 建设的第一座千万吨级现代化露天煤矿,煤炭可开采储量为 13.8 亿吨,核定年生产能力为 1800 万吨。 项目概述 以内蒙古霍林河南露天煤矿为落地示范区,引入云、大、物、移、智、5G、VR 技术等新兴技术, 打造具备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自助学习、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智慧矿山生产管 控平台,为矿山生产与经营两大业务线提供智慧赋能。建设碳能监管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平 秆,开展“厌氧发酵 + 户用沼气 + 沼气发电 + 秸秆有机肥”产业;开展可移动式零碳民宿方仓 和植物工厂方仓、建设江西省首个电站零碳主控楼;利用分布式光伏、微风风机、锂电和燃料 电池,建设离网式 5G 基站综合供能示范项目;利用棉船风电,建设江西省首个大型 PEM 制氢 项目和首个制氢储能项目;建设 200 平米低碳能源展厅,后续面向全省开展清洁能源研学服务; 通过天枢一号三网融合系统,全面10 积分 | 46 页 | 13.28 MB | 5 月前3
亿欧智库 _ 2025年Q1 矿业智能化建设洞察报告件的矿山有序退出”,预计2025年将会有更多的小型煤矿关闭或停顿,资源 进一步向技术领先型大企业集中。 安全与效率双提升 通过“风险监测预警一张网”和隐蔽致灾因素动态普查,矿山事故率有望大 幅度降低。“5G远控+AI辅助”和无人运输机器人将逐步替代高风险岗位, 人员伤亡风险显著下降。 常态化运行 政策强调“动态验收”和“常态化运行”,监管趋严及验收门槛逐渐提高将 进一步推动企业持续化投入智能化建设,进而为智能设备需求及维护创造更10 积分 | 54 页 | 9.01 MB | 5 月前3
共 15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