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空经济城市发展指数(LCDI)2025(发布版)低空经济城市发展指数的得分及排名基于四项一级指标得分的加权求和,由 专家打分赋予权重。其中一级指标又下设各二级指标——技术创新活力包括包含 产业创新强基度、技术创新优质度;市场开拓潜力包括包含市场规模广域度、市 7 场增量驱动度;生态协同能力包括产业链条匹配度、基础设施适配度;政策赋能 效力包括政策体系健全度、产业政策覆盖度和政策工具使用度。二级权重和三级 权重参考层次分析法分析法(Analytic 38 拥有发明专利授权的企事业单位数量 0.08 获得国标/行标企业比例 0.40 获得国家立项项目数量 0.11 获得省级立项项目数量 0.03 市场开拓潜力 (0.20) 市场规模广域度 (0.50) 通用机场数量 0.10 低空经济备案产品种类数量 0.15 低空起降场点数量 0.40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企业比例 0.35 市场增量驱动度 (0.50) 近三年融资/上市企业数量 4 南京市 82.0 9 苏州市 74.7 5 上海市 81.6 10 重庆市 74.7 12 3.1.2 低空经济市场开拓潜力测评分析 市场开拓潜力由市场规模广域度和市场增量驱动度维度构成(详见 2.1.1)。 市场规模广域度指低空经济相关基础设施、当前市场产品的丰富性、应用场景和 参与主体覆盖的范围和广泛程度,反映低空经济在地理空间、产业领域和社会层 面的渗透能力;而市场增量驱动度0 积分 | 32 页 | 1.17 MB | 5 月前3
低空航行系统白皮书 中电科基础设施,实现低空飞行的通信感知和导航定位;针对300米以上飞行活动,在 现有飞行服务站、无人机综合监管平台的基础上,建设兼容民航、通航的低空通 导监系统和飞行管理、服务、监管系统,掌握各类低空飞行活动状态,支持局域 的定点飞行、广域巡查飞行。推动建立地市、省、国家三层低空飞行管理服务平 台。建立相应的合法适飞运行监管体系,确保航空器满足适航标准。用户根据相 (1) 微气象:在近地面的低空范围内,由于局部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建筑物分布等因素的影 建设,提升超低空空域开发和高效利用的能力。实现起降和航路区域全程连续可 靠管控。 在飞行服务能力上,具备处理飞行申请,间隔控制 (1)与流量管理、运行态势 全面监控等能力。支持局域的定点飞行、广域巡查飞行、基于固定航路或通道的 运输飞行。依托预先划设的低空飞行走廊,开展具有频次较高、距离较长、飞行 线路较为固定特点的区域间物流、城郊-市中心通勤、交通枢纽接驳等点到点的 跨区域飞行。 。 5G地面网可以实现较低高度空域通信覆盖,满足监管要求不高的低、慢、小 航空器通信需求;多体制卫星通信系统综合利用高通量、窄带、移动等手段,实 现对信号遮挡的山区、偏远地区等的通信补盲,构建广域覆盖层,确保高安全、 高价值、长航时中大型无人机飞行全程在线;专用数据链采用主、副链路传输方 式,为中大型无人机或专用特殊作业场景等提供高实时、高可靠、高安全通信; 机间自组网可实现多无人机之10 积分 | 40 页 | 5.28 MB | 5 月前3
2024年低空智联算力网应用实践研究报告一是低空算力网覆盖范围不足。当前低空算力网的基础设施建设 仍处于初期阶段,在覆盖范围上存在显著不足。边端侧算力节点布局 有限,难以全面覆盖重点省市和低空经济高频场景区域。这导致低空 飞行任务在广域环境下无法得到高效的算力支持,尤其在农村、山区 等偏远区域,算力资源供给的缺乏直接限制了智能化场景的广泛应用。 为此,需加快在试点区域、重点经济区和全国范围内部署算力节点, 扩大边端算力覆盖,为低空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10 积分 | 39 页 | 6.24 MB | 5 月前3
共 3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