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IT数字化能力和运营效果成熟度模型》+和《数字化可信服务》系列标准解读工 业 和 信 息 化 部 《 中 小 企 业 数 字 化 赋能专项行动方案》 数字化爆发元年,概念从宏观逐渐到微观落地 2020 年,从数字经济,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再到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概念从宏观到微观逐渐落地。 国资委 《关于加快推进国 有 企 业 数 字 化 转 型 工作的通知》 企业 数字化 研发 生产 采购 物流 运营 售后 顶层经济框架,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 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包括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两大 部分。 激字产业化 信息通信产业:数字技术的产品,数字化解决方案, 云计算、大数据、 5G 、工业互联网等 传统产业核心生产场景:传统产业应用数字技术 带来的生产数量和效率提升,数字农场、智慧工0 积分 | 21 页 | 2.40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二季度合订本)鼓励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基础理论前瞻研究、关键共性 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聚焦制、储、加、用等氢能产业链核心环节,根 据研发投入的 10%给予研发单位补贴,最高 500 万元;根据相应核心技 术成果产业化的实际销售额给予制造单位 10%补贴,最高 500 万元。 2.申报要求 (1)申报单位为大东区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区内高 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2)项目需满足上一年度研发费用在 等证明材料(已通过市级及以上科技计划立项的除外)。 (3)申报单位提供上一年度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及所得税纳税申 报表(全套)。 (4)证明上一年相应核心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实际销售额合同协议、 发票凭证等。 4.责任部门 区科技局认定科技成果及产业化、区工信局认定销售额。 (六)支持技术装备首台(套)应用 1.支持标准 支持企业研发生产首台(套)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及关键核心零部件、 氢能成套设备 上述奖励均实行进档补差额。同一企业若满足多项条件,按照“从 高不重复”原则支持。 10-2.对符合申报条件的储能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 (EMS)、变流器(PCS)及系统集成等产品的工程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在规定时间内投入的产业化费用(仅限于设备购置费、配套软件购置费、 设备软件安装调试费、研发材料购置费、自研设备外协加工费、工程样 品测试费,不含税),按照不超过 20%的比例予以支持,单个项目奖补 资金最高不超过10 积分 | 234 页 | 2.05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三季度合订本)方向 1.高效低成本绿色制氢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围绕我市氢产业发展,研发电解水制氢系统设备性能提 升和优化集成配置技术,攻克高效低成本绿色制氢关键技术,降低整套 系统成本,可实现产业化示范。 考核主要指标:电解制氢系统电流密度≥4000 安培/平方米,直流 能耗≤4.2 千瓦时/标准立方米;可适配可再生能源制氢,可再生能源接 入比例不低于 50%;功率变化响应速率>10%/s,功率波动 冷能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 研究内容:针对我市 LNG 冷能资源集中丰富特点,研究开发 LNG 冷 能提取、冷量温度精准匹配、动态海水制冰、冰浆传输与分离等关键技 术研究,开发制造成套工艺及设备,可实现产业化示范。 考核主要指标:实现 LNG 冷能综合利用率≥80%,开发具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 LNG 冷能海水制冰成套工艺及装备,深冷分离装置能耗降低不低 于 20kg 标油/吨乙烯,海水制冰冷冻脱盐处理后冰融水脱盐率达到 个的大模型,给予不超过研发总投入 20%、最高 1000 万元的补贴。支持行业大模型以及通用人工智能其他路径探索研究,按 照不超过项目研发费用的 10%予以资助,单个项目最高 500 万元。 (十三)支持大模型产业化应用。鼓励人工智能创新主体围绕煤炭、 电力、医疗、金融、科研等领域需求,使用算力资源与行业用户联合研 发基于大模型的行业解决方案,对形成商用案例的,优先评定为省级数 据要素示范应用场景,并给予最高10 积分 | 359 页 | 4.49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四季度合订本)予资金支持(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 化局)。 二、支持技术装备产业化 ` EESIATEL:010-58460051EMAIL:eesia@eesia.cn 4.支持产业筑基工程实施。鼓励氢能领域重点企业参与“筑基工 程”,聚焦产业链卡点环节,创新组织模式开展揭榜攻关、样机研发、 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解决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难 题,分批给予攻关投资一定比例奖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控。 本补充意见自发文之日起执行,项目三年内申报有效。 3.临海市氢能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国家、省氢能产业发展战略和任务部署,抢抓氢能产 业发展机遇,构建创新能力强、产业化水平高、示范应用好、配套设 施完善的氢能产业体系,推动我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扶 持政策。 ` EESIATEL:010-58460051EMAIL:eesia@eesia.cn 一、支持氢能项目投资 机构对燃料电池产业链创新企业提供优惠贷款、创新金融产品等专项 服务。引导市属企业、氢能行业龙头企业等联合设立氢能产业发展基 金,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并发起设立各类子基金,充分利用已有政府投 资基金,为全市氢能产业示范应用和产业化推广提供资金支撑,支持 氢能企业创新发展。 本政策措施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 2027 年 12 月 31 日。 支持政策中涉及的奖补政策未明确分担体制的,所需资金由市级财政 承担。对同10 积分 | 159 页 | 2.13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一季度合订本)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推动新型储能示范应用引领 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为加强新型储能在优化城市能源结构、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支撑 作用,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推动新片区新型储能规模化、产业化发 展,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储能产业创新高地和示范应用基地,抢占绿 色低碳发展新赛道和未来能源发展新方向,结合新片区实际,制定本实 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 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规模,加快基金募投运营,促进新兴产业融合集群 发展。(责任单位: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省财政厅)对产业基础、新材 料、中药等领域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给予最高 500 万元补助。对新材 料领域重大研发产业化项目给予最高 500 万元补助。对工业重点领域节 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按年节能量采取退坡机制给予补助。(责任单位: 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打造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 业集群建设。统 对实施技术改造并符合相应标准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按照年 度设备投资额 12%的比例给予奖补,单个企业当年获得奖补资金总额不 超过 600 万元。企业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属于基础领域攻关突破和产 业化应用、替代进口产业化补足重点产业关键环节短板的重大技改项目, 可视情按上述比例通过财政奖补或股权投资等方式给予最高 2000 万元 支持。(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 17.鼓励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对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10 积分 | 215 页 | 1.90 MB | 5 月前3
西门子:2025生物发酵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 2027 年,力争培育中试能力建设平台 20 个以上, 服务企业数量超过 200 家,孵化产品 400 个 以上,有力支撑创新成果的小试验证—中试 扩大—产业化应用”。 生物制造作为提升经济竞争力的着力点, 也是我国继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后,推进制 造强国建设的又一个重要抓手。 1.3 未来趋势 1.4 产业链 图 3 生物发酵产业链20 积分 | 14 页 | 2.74 MB | 2 天前3
全国数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5)+”人工智能 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了培育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 推进重点领域智能产品创新、提升终端产品智能化水平等 3 项重点任务,部署了实施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基础资源 公共服务平台、智能家居示范、智能汽车研发与产业化、智 能无人系统应用、智能安防推广、智能终端应用能力提升、 智能终端应用能力提升、智能机器人研发与应用等 9 大工程。 2016 年 8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请组织申报大 重点征集机器学习、知识图谱、多模态大模型、自然语言处 理、智能语音、计算机视觉、生物特征识别、智能体、群体 智能、跨媒体智能、具身智能、智能软件、安全防护等人工 智能领域,以及新型物联网等“新星”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 术攻关及产业化项目需求。 (5)四川省的探索实践 2025 年 3 月 19 日,四川省科技厅、发改委发布《四川 省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若干政策》,包括加大技术攻关 支持力度、大力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加快推动人工智能 7 月 30 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数字经济促 进条例》,提出“数字经济发展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为核心。数字产业化主要促进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 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的发展;产业数字 化主要促进工业数字化、农业数字化、服务业数字化等数字 化效率提升业的发展。”明确了数字产业化的 4 种产业形态、 2 种企业形态和 2 种生态形式。4 种产业形态包括电子通信20 积分 | 236 页 | 8.61 MB | 14 天前3
湖南大学:2025年智算中心光电协同交换网络全栈技术白皮书前述四层技术方案 的深入分析,本路线图从技术标准、产业协作、实施部署和生态建设 四个维度,按照网络分层从上到下的顺序,制定了分阶段、分层次的 标准化推进策略,旨在促进光电协同网络技术的成熟与产业化应用。 第一阶段:物理层与链路层标准化 在这一阶段中,需要制定物理层的光交换设备接口标准,同时为 了量化网络性能,还需建立光电性能基准与测试标准。 光交换设备的接口标准中,最重要的是控制接口规范,如重配置 步降低,实现更智能的网络资源分配和动态优化。 光电协同网络技术正站在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期,其未来发展将深 刻改变智能计算的基础设施格局。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协作、标准化 推进等多方面的努力,光电协同网络将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从 局部试点走向大规模部署,最终成为支撑人类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 技术基础。 面对激烈的国际技术竞争,我国应该抓住光电协同网络发展的战 略窗口期,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培育具有国际竞20 积分 | 53 页 | 1.71 MB | 2 天前3
2025年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技术工具箱“丝路科创信息服务平台”是吸纳了海外高精尖技术和方案,对接科学团队,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平台。 目前,平台已经启动部分国家科学团队项目的对接工作,这些科技成果部分已经通过平台及丝路工业互联网促进中心, 在中国实现产业化落地。 所属类别 总体介绍 应用效果 截至2023年2月15日,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数字与信息化领域4000余条需求信息发布至平台,项 目总金额超过14亿美元,平均每日更新百条 信产业由沿海向内 陆转移,以成渝地区为纽带,建立中国信息通信领域的中俄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载体,同时为当地政府提供技术、 标准、前瞻性研究和咨询等方面的支撑,产学研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为区域内产业发展需求和优势 科研力量分布进行统筹布局,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发挥产业聚集及辐射带动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和产业创新。 社会效益: 开启中俄合作新平台。协会牵头两 方法及装置,将油田自动化武装到单井,实现单井生产的全 面监控,最大程度的杜绝意外的发生,减少生态污染。 (5)产业化生产道路 通过“无感知配置技术推广与应用”相关产品的研发及后期产品的生产,使公司由从事系统集成的“拿来主义”, 转变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走产品研发路线的产业化道路。形成油田专业技术及油田产品完整的产业链,并带动 相关配套行业的发展。改变现有的劳动密集型模式,实现技术密集型产业模式。20 积分 | 113 页 | 11.44 MB | 4 月前3
全国项目管理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全国项目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软件开发项目管理指南 0082 技术基础研究项目管理指南 0083 软科学研究项目管理指南 0084 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管理指南 35 序 号 标准体系 编号 子体系名称 标准号或计划号 标准名称 采用标准编号和名称 备注 DC 服务项目管理标准20 积分 | 41 页 | 1.07 MB | 14 天前3
共 19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