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管理研究报告-绿色和平月中央环保督查组发现问题后,该工业园才开始整改。 02 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 13 企业预处理后的污水应达到 间接排放标准。间接排放标准 应符合下游污水处理厂的进 水要求,并且应等于或者严于 企业所属行业的行业标准中 规定的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 水 质 监 测 仪 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暂无专门 的污水排放标准,大部分排入 外部环境的废水执行《城镇污 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 一级A标准 。 城镇污水处理厂排入外部 待完善。 问题二:缺乏合理的污水排放标准 图 6 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过程中涉及到的标准 02 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 14 表 1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标准》和行业标准对比 污染物(mg/L) 工业园区 污水处理厂 化学原料和 化学制品制造业 造纸及纸制品行业 纺织业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 城镇污水处理厂 排放标准一级(A) 《无机化学工业污染 可吸附有机卤化物 1 12 12 六价铬 0.05 0.1 不得检出 0.5 氟化物 6 10 二氧化氯 0.5 备注: 1. 行业标准为现行行业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为新建企业标准 2.()内为水温大于 12°时的控制指标 3. 如果没有直接对应的行业标准,则选择属于该行业的某个标准进行对比 具体来讲,城镇一级 A 标准中多项污染物排放限值明显低于 中国废水排放量最大的几个行业排放标准10 积分 | 28 页 | 17.18 MB | 5 月前3
2025年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将人工智能与现实世界相连白皮书网络的快速创新让嵌入式设 备制造商能够基于能效、覆盖范围、mesh网络技术、安全性、易用性、设备功能、成本和 产品兼容性等方面来打造差异化产品,而无需等待繁琐复杂的全行业标准化流程。然而等待 是值得的。如今,少数几个行业标准网络涵盖了所有相关的设备联网特性和功能。设备连接 第3页 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将人工智能与现实世界相连 版权所有 ©2024 Moor Insights 但基于低功耗mesh网络。简单的、基于标准的Thread边界路由器可以将任何Thread设备 连接到任何IP骨干网络,无需进行协议转换,也不需要网关或集线器。此外,Thread与 Zigbee一样,使用相同的行业标准802.15.4无线电子系统,因此多家供应商都能轻松提供 相关的无线电芯片。展望未来,Thread是实现安全、可靠、低功耗mesh网络连接的最佳 选择。 利用Wi-Fi、Thread 授权网络的发展有望进一步加速。IP网络协议使产品开发者能够任意组合使用无线电技术, 无论是免授权的(Wi-Fi、Thread、低功耗蓝牙和LP-WAN)还是需要授权的(蜂窝网络或 卫星网络)。为特定垂直行业标准化基于IP的互操作性协议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消费电子 制造商正凭借Matter标准引领这一潮流。 对于大多数产品而言,免授权网络是成本最低且应用最广泛的选择,将Wi-Fi、Thread和低10 积分 | 15 页 | 581.21 KB | 5 月前3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法规汇编(2025年4月刊).............................................................................80 3.13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行业标准《民用建筑钢构件碳排放计量标准(征求意见 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2027 年,重点轻工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 90%左右,关键工序数控 化率达到 75%左右,打造 100 个左右典型场景,培育 60 家左右标杆企业,制修订 50 项左 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形成一批数字化转型成果。到 2030 年,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实施 数字化改造,形成“智改数转网联”数字生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政策法规汇编 4 月刊 — 16 — 二、重点任务 规划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主要目标:围绕健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 (2023—2035 年)》,持续完善新兴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标准研究, 制定行业标准 1800 项以上,组建 5 个以上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标准化技术组织。围绕筑 牢产业发展安全底线,编制工业和信息化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组织编制强制性 国家标准 100 项以上。围绕推动产业全球化发展,支持10 积分 | 120 页 | 12.24 MB | 5 月前3
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体系建设指南1.0 交通运输局用性原 则。首先在标准体系框架的设计上,我们充分考虑了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需 求,从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的特点及实际需要出发构建标准体系框架;同时 参考了国标委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和要求以及民用航空行业标准体系(征求意 见稿)、无人驾驶航空系统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等文件的分类方法, 保证了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体系与国家层面分类的兼容一致。 5 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标准化的基本原则,是采用标准的各有关应用系统和技术系统 3)《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 4)《深圳市关于支持低空经济中心建设的若干措施》 3 其他研究依据 1)《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 2)《民用航空行业标准体系》(征求意见稿) 6 3)《民用无人驾驶航空法规标准体系构建指南》 4)《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体系框架(2021年版)》 四、 编制思路 低空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安全、高效和低成本的低空飞行。图1展示了低空 体系框架和分类方法,遵循标准体系编制的系统性原则、先进性原则、地方 性原则、适用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协调性原则,依据GB/T 13016—2009《标 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的编写要求,在相关行业标准化建设成果的基础 上,基于低空经济领域各部门的权责范围以及管理现状,遵循分类结构合理、 层次清晰、可操作性强、重点突出、适应市场、能涵盖所有现有和即将发布 标准的标准体系建设目标,建立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体系。0 积分 | 25 页 | 1.14 MB | 5 月前3
生态环境部: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协调各类碳足迹核算标准协同发力。包括稳步推进碳足迹国家标准制 定,明确碳足迹行业标准制定重点,规范碳足迹地方标准,探索制定 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 8 新兴领域碳足迹团体标准,鼓励链主企业研制碳足迹企业标准,定期 开展碳足迹核算标准的后评估工作。 ● 促进碳足迹核算标准有序衔接和实施应用。包括完善碳足迹核算标 准协调机制,加强碳足迹行业标准跨部门协调,完善碳足迹团体标 准评价采信机制,促 编制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优先聚焦基础能源、原材料、“新三样”、 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组织相关单位编制碳足迹核算标准,持续推动“新三样”、 电子信息、基础能源、大宗商品原材料等量大、面广、出口多的重点产品碳足 迹国家、行业标准立项和团体标准编制发布,开展船舶制造、交通运输、畜产 品等碳足迹核算标准研制,完成典型船舶产品核算方法检验。组织相关行业企 业开展海上油气产品碳足迹核算指南等企业标准研制。截至 2024 年底,620 积分 | 27 页 | 2.11 MB | 4 月前3
新版《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能制造标准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助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升级。 统筹规划,前瞻引领。加强“国家+行业”智能制造标 准体系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国内标准 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加快基础共性、关键技术、行业 应用等重点标准制修订,发布一批前瞻性、引领性标准。 需求牵引,应用拓展。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标准 化需求,聚焦产品全生命周期、生产全过程、供应链全环节, 略性、先进性 国际标准。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分享成熟中国标准化方 案,共同制定智能制造国际标准,不断提升我国智能制造标 准国际化水平。 到 2026 年,制修订 100 项以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构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加快制定智 能检测、智能物流等智能装备标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 工业软件标准,智能设计、智能管理等智能工厂标准,供应 链建设、供应链运营等智慧供应链标准,数字孪生装备、人 个部分,如图 12 所示。 发挥国家标准体系指导作用,结合行业特色,聚焦行业近 3 年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国家基础共性、关键技术标准适用 性,在选取适用基础共性、关键技术等国家标准基础上,确 保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的协调配套,提出细分行业拟制定标 准的重点研制方向,加快推动细分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 设。 27 图 12 行业应用标准子体系 1. 钢铁 针对钢铁行业流程长、工序界面多、生产体系复杂、单0 积分 | 36 页 | 2.58 MB | 5 月前3
与非网:2024年中国智算产业全景调研:技术重构与演进报告赖 强化数据隐私和安全性措施,减少对大量数据的依赖 加强模型的可解释性研究,提高对模型决策过程的理解 研发更高效的轻量级模型,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提高算力资源的使用效率,优化资源分配 制定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引导合理使用大模型 其他 来源:与非研究院 大模型固然重要,但过度依赖有风险。技术多样性可以降低对单一技术依赖,针对不同场景提高效率和 效果,还可促进创新,推动产业的长期发展。 未来挑战与趋势 预测未来五年我国智算中心的行业应用程度 仅在少数行业得到应用,主要作为技术探索和试点 在多个行业中得到应用,成为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 在几乎所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行业标准和基础设施 无法判断 来源:与非研究院 未来五年,我国智算中心应用将主要集中在少数行业作为技术探索和试点,同时在多个行业中逐步推 广,成为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 36 Supplyframe20 积分 | 41 页 | 17.39 MB | 4 月前3
中国建筑业企业数字化研究报告(2024)-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纳入"十二五"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以来,国家层面连续出台多项政 策推动 BIM 技术应用。截至 2025 年,中国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 BIM 标准体系, 包括《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等一系列国家和行业标准。目前,BIM 技 术在中国的应用已从单点试验阶段迈向规模化应用阶段,特别是在大型公共建 中国建筑业企业数字化研究报告 10 筑、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应用比例显著提高。 BIM、AI、大数据等技术时,面临着系统集成和数据 格式不一致的问题。不同供应商提供的系统和平台无法进行数据共享,导致了 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严重影响了项目的管理效率和成本控制。 2. 解决方案: (1)建立行业标准和规范:为了提高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效果,政府和 行业协会应推动数字化技术应用的标准化工作,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接口标 准和系统架构规范,确保不同技术平台之间的兼容性。 (2)开放平台与 API 中国建筑业企业数字化研究报告 37 在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法规和政策也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建 筑行业是一个高度受监管的行业,涉及的法律法规较为复杂。随着新技术的不 断引入,如何确保技术应用符合行业标准、法律法规以及社会伦理,成为企业 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行业法规滞后 当前,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往往滞后于技术发展的速度,尤其是在数据隐 私保护、人工智能伦理、数字化合同管理等领域,缺乏具体的法律支持。对于20 积分 | 115 页 | 10.19 MB | 5 月前3
eSIM产业热点问题研究报告(2025年)-中国信通院-集成电路卡、远程管理平台、安全能力、 消费级 eSIM、物联网 eSIM 等行业标准。后续,CCSA 将根据国内产 业发展需求,面向 GSMA RSP V3 规范(SGP.21 RSP Architecture v3.0、 SGP.22 RS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开展第二阶段 eSIM 行业标准的 制定,进一步完善我国 eSIM 技术行业标准体系。 eSIM 产业热点问题研究报告(20250 积分 | 41 页 | 1.33 MB | 5 月前3
2025年溯源逐光:光伏上中游企业可持续披露观察与建议报告cn/LifeCycleAssessments/List.aspx 22 图 16:通威股份在 PCFD 平台上披露光伏电池片产品碳足迹 伴随着商务部外贸司《光伏组件出口产品低碳评价要求(征 求意见稿)》 10行业标准公开发布征求意见,当前光伏组件产品碳 足迹备受关注。但时至今日,除组件端之外的光伏上中游产业链 中硅料、硅片与光伏电池片产品的碳足迹评估认证与披露力度还 有待加强。完整的碳足迹评估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各环节关键排放 制措施时,能够有效规避相关风险,减少因环保标准差异带来的 贸易摩擦。 33 (二)进一步减少运营温室气体排放量,提升产品碳足迹表现 2025 年 1 月,商务部公开征求《光伏组件出口产品低碳评价 要求(征求意见稿)》行业标准意见,首个产品碳足迹限值落地 光伏出口组件。但是,光伏组件产品减碳仍需光伏全产业链的共 同努力。为了进一步减少运营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硅料、硅片 和光伏电池片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升级或工艺优化,减少单位产品10 积分 | 37 页 | 8.33 MB | 5 月前3
共 99 条
- 1
- 2
- 3
- 4
- 5
- 6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