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三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道白皮书科技使能 行业发展 02 03 04 04 数字化转型定义 数字化转型内涵 数字化转型挑战 08 10 11 四大关键原则 顶层规划-五段论 战略框架设计-DXF 技术架构设计-DXRA 关键支撑技术 工程实施设计-四视角法 15 16 17 20 21 24 数字化转型实现之道白皮书 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 结束语 战略业务级 业务架构级 业务现场级 体验下降,因此组织内部抗拒意见较大。 这些分析说明,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持续改进的系 统工程,需要: 高瞻远瞩的顶层框架设计,做到有的放矢,达 成有效的业务成效。 切实可行的执行架构设计,做到清晰的实施 路标。 针对这些普遍存在的现状,依据业界成熟的框架 设计及工程实施方法论,再结合数字化转型本身 的独特特征,我们提出如下数字化转型方法。 为什么要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实现之道白皮书 理的战略愿景蓝图与路标,我们尝试给出一个数字化转型框架(H3C DXF:Digital Transformation Framework), 供企业规划设计作为参考,见下图: DXF参考企业架构设计的成熟方法,分析了一般数字化转型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并提炼目前数字化转型的特点,形成了 如上的总体框架图。红色方框部分为数字化转型领域的独特特征,是区别于传统信息化规划的部分。 业务战略—数字战略领导力20 积分 | 18 页 | 6.84 MB | 2 天前3
华为:2025践行主机现代化:主机上云技术白皮书全流程系统工程 12 (1) 阶段一:云平台建设 采用开放架构的软件和硬件,构建基础设施、数据库和中间件三层云平台底座,满足主机应用高可靠、高 可用、高性能的诉求。具体包括软硬件技术选型、高可用架构设计、大规模弹性资源池规划、全栈多层次安全 体系建设等。 (2) 阶段二:应用和数据迁移 将主机上的应用与数据,平滑且高效地迁移到云平台上,包含迁移路径选择和迁移实施两部分工作。其中, 迁移实 异常情况及 时捕捉。 ③ 提供智能化故障定位能力及一站式故障恢复操作,提升故障处理效率。 15 建设韧性、开放云平台 03 韧性、开放的云平台底座是业务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在云平台底座架构设计中,应依据主机业务系统的 层次结构,重点对基础设施、数据、中间件三个核心层级进行统筹规划设计。云平台通过软件调度硬件资源, 提升业务运行效率与资源使用率。从全局视角出发,开展系统架构的稳定性、安全性与可扩展性设计,支撑系 统全面实现冗余配置。 (2) 机房层:整体规划中需合理安排电力引入、网络出口及机柜布局;在机房内部应细化散热风道与线缆 布线的设计,保障物理环境的稳定与可靠性。 (3) IT 硬件层:在网络架构设计中,应避免单点故障,实现关键网络的冗余组网。设备应具备板级和接口 级冗余能力,管理平台需支持实时告警与分层监管,确保故障能被快速定位与响应。 (4) IT 软件层:云平台操作系统及管理软件,应20 积分 | 63 页 | 32.07 MB | 2 天前3
全球计算联盟GCC:2025年异构算力协同白皮书框架— 千卡 1.2 TB/s XPU-Link 集群—百度文心大模型”四级闭环,已在百度内部提供 90%以上文 心系列训练算力,日均稳态负载 85%+。 (3)壁仞科技采用 Chiplet 架构设计大算力芯片,其首款 GPGPU(General-Purpose Computing on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s)产品 BR100 在 2022 年发布时创下全球算力记 信接口、内存访问模式 等多个层面的差异性与互补性,但也对异构算力整体系统性的资源管理、软件适配、调度优 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白皮书聚焦智算领域的异构算力,具体是指面向大模型应用,采用不同架构设计的人 工智能芯片算力,通常包括来源于不同的厂家或同一厂家设计的不同代际产品,使其在计算 性能、容量带宽、访存系统和编程模型等方面具有差异性。异构算力按技术路线可划分为 GPGPU 和专用 A 、软件栈“生态割 裂”和协同调度“效率低”三方面的挑战。 (1)异构算力“资源墙”因其硬件架构、互联拓扑等物理差异,阻碍了不同厂商、不 同架构算力间的有效协同:一方面,由于各类算力芯片间存在架构设计、数据类型等差异, 导致算力单元间二进制不兼容,无法进行同一计算任务的协同配合。另一方面,单机层面不 同算力芯片互联拓扑差异,具有 Cube-Mesh、Full-Mesh 等异构互联方式,造成了服务器10 积分 | 31 页 | 1.21 MB | 2 天前3
2025企业出海数字化白皮书采用智能监控与预测分析技术,运用 AI 能力,实时分析全球设备运行状态,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故 障,确保业务系统持续稳定运行,提升运维效率与可靠性。 • 灵活扩展与业务敏捷性 o 通过模块化、可扩展的架构设计,支持各地业务的快速扩张,灵活适配业务需求变化,全球新站点的 部署时间缩短 50%,有效支撑企业业务的迅速拓展。 4. ESG 导向的绿色数字化建设 • 绿色数据中心建设 o 在全球数据中心采用高能效设备,如基于 骨干网流量路径选择和服务保障策略 • 全球一张网的标准化定义及架构设计 o 数据中心网络标准化定义及架构设计 o 全球工业园区网络标准化定义及架构设计 o 全球研发网络标准化定义及架构设计 o 海外办公室及办事处网络标准化定义及架构设计 o 并购企业骨干网络接入标准化定义及架构设计 o 全球边界网络布局、标准定义及架构设计 • 全球一张网合规设计 o 全球监管及相关安全合规分析 全球监管及相关安全合规分析 o 全球网络安全合规设计 • 全球一张网的风险应对规划及架构设计 o 海外地缘政治风险应对规划及架构设计 52 o 海外长臂管辖风险应对规划及架构设计 • 整体网络技术栈规划 o SR、MPLS-VPN、SDN、SD-WAN 主流技术海外应用规划 o 无线网络海外应用规划 o IOE 网络海外应用规划 • 全球一张网演进路线图20 积分 | 62 页 | 12.38 MB | 14 天前3
英特尔工业控制白皮书2026版·负载整合特刊-英特尔它们 在软件定义自动化的核心技术挑战方面提供了关键的硬件能力支撑。 面对现代工业自动化对高性能计算、确定性实时响应、多元化负载整合以及 AI 智能化的迫切需求,英特尔® 芯片平台通过 先进的架构设计和技术创新,为软件定义自动化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从强劲的算力引擎到精准的实时控制能 力,从智能的负载调度到原生的 AI 加速支持,英特尔平台全面赋能软件定义自动化技术的深度应用和持续演进。 Shift 技术,可以通过提高并固定实时核工作在比基频更高的频率,优化实时性能。它不影响其它 核的依据负载和 TDP 的条件浮动变化频率。 • 英特尔® 酷睿™ Ultra 系列处理器采用先进的异构架构设计,GPU 独立 die 与 CPU 物理分离且不共享三级高速缓存, 从架构层面消除了缓存争用对实时性能的影响。Per-Core C-state 技术实现了颗粒度更细的电源管理:实时核心保 持稳定的 09 软件定义自动化的核心优势在于通过软件层面的创新实现多元化负载的统一管理和优化调度。在软件系统的不同层级,从底 层架构设计到上层应用实现,均有丰富的开源和商用解决方案可供选择,为控制器厂商提供了灵活的技术路径。 厂商可以根据自身的研发能力、产品定位和市场策略,在架构设计、商用软件集成、开源方案定制等不同层级进行差异化选 择:选择成熟的商用方案可以获得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更快的产品上市速度;采20 积分 | 48 页 | 25.02 MB | 14 天前3
2025年协作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高工咨询进步,一体化关节将集成更先进的传感器与计算单元,让机器人具备更复杂的决策能力和任 务执行能力,显著提升自主性;同时,依托制造工艺和材料科学的进步,一体化关节模组还 将采用更先进的制造材料与产品结构设计,通过降低自身重量、减小自身体积,助力机器人 19 整机降低能源消耗。 GGII 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一体化关节模组市场规模约为 8.31 亿元,同比增长 22.90%, 设计过程中 仍有一定困难。协作机器人一体化关节内部结构十分复杂,除电机、减速器、驱动器、编码 器等零部件外,通常还内置力矩传感器及机械制动器等。同时,由于这些零部件往往来自于 不同上游厂商,结构设计多样化,不利于机器人或关节模组厂商集成设计,使本体集成设计 成为协作机器人前期研发的难点之一。此外,零部件选型成本高、适配性不明确、市场非标 定制化程度较高,也为一体化关节应用的发展道路埋下一道道坎。 或其他设备之间是否存在碰撞,并对碰撞进行及时的反馈,通过策略控制保证碰撞发生时不 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协作机器人碰撞检测技术主要有两类:碰撞后检测安全技术与碰撞前检测安全技术。碰 撞后检测安全技术主要是靠优化机械结构设计、碰撞力抑制算法和搭载关节力矩传感器、电 流环、触觉力觉传感器等方法检测碰撞是否发生,及时反馈碰撞信息并快速作出应对方案, 从而降低碰撞发生后造成的伤害;碰撞前检测安全技术是在机器人上使用非接触式的传感器20 积分 | 134 页 | 6.49 MB | 14 天前3
2025年人工智能就绪度白皮书-企业数智化转型的Al变革路径与评估指南香港特别行政区合伙制事务所,均是与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 66 人工智能就绪度白皮书 评估维度 评估指标 评估标准 企业架构 架构设计 企业能否将AI战略解码为具体的、可执行的目标,并基于此设计出成配套的全栈式 企业架构,包括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等。 架构治理及管控 企业能否通过系统化的流程设计、规范岗位职责、实施全生命周期管控等对业务架 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 67 人工智能就绪度白皮书 评估指标 企业架构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估说明 架构设计 战略解码的合理性 战略愿景与架构设计的匹配度。 配套架构的完备性 架构体系的系统完善度及各组成部分间的协同性。 目标及执行的可落地性 目标和执行计划是否切实可行。 架构治理及管控 架构需求管理能力 能基于 是否有配套的文档约束和支持操作,从而实现操作上的规 范。 运维常态化 是否配套有稳定、安全的运维管理能力。 组织体系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估说明 组织与制度 组织结构 组织定位及构成的清晰程度、组织机构设立和岗位职责设 立的完善程度、组织演进路线的敏捷程度等。 治理机制 组织内各部门、单元等组成部分的融合协作程度,针对岗 位人员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方案的完善程度等。 技术选型 选人 AI变革相关人才能力评估标准的完善程度。20 积分 | 78 页 | 21.63 MB | 5 月前3
鸿蒙2030白皮书 共筑万物智联的鸿蒙世界-华为愿景及关键特征 - 29 - 鸿蒙 2030 白皮书 随着业界进入后摩尔时代,终端产业长期以来由半导体工艺持续提升带来的可预测的、广 泛的性能收益将逐渐减弱,于此同时,通过软件、算法、软硬芯云整体架构设计互助带来的性 能提升将逐步发挥关键作用,正如著名计算科学教授 Charles E. Leiserson 所述,对算力提 升的追逐从技术栈的 The Bottom 转向 The Top(如下图所示) 10 软硬芯云协同的极简架构 软硬芯云全栈垂直整合架构的关键设计和技术特征包括(但不仅限于): 鸿蒙系统已经在这些技术方向上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未来将沿着这条路线持续演进, 通过更合理的架构设计,让软件、芯片、硬件、云更好地协同,从而为终端设备未来长期可持 续的性能提升与流畅体验注入澎湃动力。 1. 系统与处理器、内存、存储和网络深入协同,扩大系统资源供给。通过将内存与闪存管 理深0 积分 | 41 页 | 3.36 MB | 5 月前3
广西区块链产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在区块链底层技术方面,跨链技术是 2025 年区块链技术的重 要发展方向之一。随着区块链应用场景的多样化,不同区块链之 间的互操作性变得至关重要。目前,区块链跨链技术在架构设计、 性能优化、安全性提升方面不断成熟,已从“概念验证”迈入“规 模化应用”阶段。在架构设计方面,跨链桥等共同构建了多链互 联的生态基础,中继链和平行链架构实现多链资产与数据互通, 形成“区块链互联网”,支持安全共享。在性能优化方面,随着10 积分 | 35 页 | 594.04 KB | 2 天前3
2025中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人才报告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在金融领域应用。 银行业在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构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过程 中,人才需求呈现多元化。除传统银行业岗位外,当前亟需以下领域的专业人 才: ◆ 金融科技架构设计:设计既满足金融业务功能要求,又具备技术先进性和 稳定性的整体架构,比如有金融业务知识储备的技术专家、架构师等; ◆ 关键技术研发:需要专业人才深入研究和应用,为金融科技发展保证核心 驱动20 积分 | 28 页 | 2.37 MB | 4 月前3
共 30 条
- 1
- 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