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应急通信解决方案(18页 PPT)LTE 与网和 MESH 自组网技术、 宽带和窄带对讲技术, 卫星通信技术、 多媒体指挥调度技术,全 IP 扁平化网络, 打造高效、快捷、易用的应急通信系统。 方案特点 卫星通信,不指挥中心保持连接 双模基站, LTE 和 MESH 融 合 宽带集群,多级指挥调度 融合网关,宽窄带融合 无中心和有中心结合 终端类型丰富 多层地下室救援 MESH 和 LTE 联合组网, LTE 基站地面覆盖, 基站地面覆盖, MESH 中继传输, 双模基站地下室覆盖。 方案特点 • 地上、地下统一指挥调度 • MESH 中继无线级联,自动组网 • 双模基站无线覆盖地下事故现场 • 现场情况通过公网网络回传后方 • 现场指挥,多点联动,多级可见 重大地质灾害救援 LTE 基站和 MSEH 自组网、 宽带和窄带融合通信,前方指挥部和后方指挥中心卫星互联,有效 提高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效率和应急救援指挥决策能力。 方案特点 • 宽窄带融合通信,统一指挥 • MESH 和 LTE 网络联合组网,10 积分 | 18 页 | 1.75 MB | 4 小时前3
运营商智算中心建设思路及方案建设。智算中心主 要满足智算算力的需求,其布局、建设及维护方案与传统的云资源池存在较大 差异,当前运营商对智算中心的布局以及详细方案并没有统一的建议和参考。 分析了大模型发展带来的算力、存储、组网的需求挑战,对运营商智算布局以及 算力、存储、网络、维护管理等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方案建议。 Abstract: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of AI training 特征数据的存取,需要建立相应的快速检索机制和内 容审核能力。 c)对数据安全的挑战。复杂繁多的数据处理环 节,导致数据处理存在诸多安全风险,包括数据隐私 泄露、数据违规侵权、数据不可追溯、数据操作不合规 等。 1.4 组网需求和挑战 在大模型训练和推理中,主要的关键网络和相关 通信挑战如下。 a)训练数据到训练计算集群的网络通信。当前 数据源和数据存储主要靠近人类居住密集和业务热 点区域,和自然土地资源、电力资源相对丰富的西部 求在百毫秒级完成数据通信,按照十 GB 级的通信量, 集群内机间带宽应至少达到 100 Gbit/s,且随着单卡算 力和吞吐的增加,对机间带宽的需求也同步增加。此 外,为了避免数据重传,一般要求集群内组网为无损 网络。 2 智算中心的部署策略和方案建议 2.1 绿色集约、高效布局 当前智算中心有 2个典型选址策略:第一,优先选 择“东数西算”枢纽节点,尤其是西部自然资源丰富的 地区,土地和电力资源优势明显;第二,聚焦北、上、10 积分 | 6 页 | 3.64 MB | 3 小时前3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算力城域网白皮书(2025版)按需将推理算力向边缘覆盖。 中国电信云化 IP 城域网(简称为新型城域网)具备原生算力业务 高效承载的能力,基于云网 POP 灵活架构以及城域 Spine-Leaf 的 Full-Mesh 组网优势,实现了云边/边边高效协同和算网快速对接。面 向算力业务的长期演进,中国电信通过引入算力灵活调度、算力无损 传输、精准流级调度、网络智能运维等能力,打造以算力为中心、算 网一体的城域网新业 400G/800G 高速链路,支撑 100km-500km 跨集群协同训练。基于 RDMA 无损数据传输保障跨集群训练的算效下降小于 5%。采用 4:1、 8:1、16:1、32:1 等高收敛比组网;网络高稳定运行,故障影响不扩散。 3.2.4.云边协同训推需求 大模型训练与推理成本的显著降低,带动企业通过本地部署少量 训推一体机实现大模型的快速应用。但是,企业本地算力池面临扩容 难、 生态,构筑丰富的 业务和应用生态。 联接 ToC/ToB/ToH 场景下的海量用户资源,将算力服务和生 态应用引入到千行百业、千家万户。 (2)算网一体、灵活部署 沿用新型城域网模块化组网架构,基于 Spine-Leaf 灵活扩展, 泛在接入各类用户。 算力网关随 AIDC 灵活部署,构建网络和算力资源的标准化对 算力城域网白皮书(2025 版) 14 接模型,实现网随算动。20 积分 | 42 页 | 7.16 MB | 2 天前3
IP网络系列丛书 高品质高可靠工业园区网络解决方案-华为2024独立分层演进工业通信协议,从根本上解决了工控领域的封闭、垄断等问题。 5 解决方案架构 第2章 解决方案架构 摘要 本章主要介绍高品质高可靠工业园区网络解决方案的总体架构,描述 了目标网络组网架构,并结合业务需求解读方案价值。 2.1 方案简介 高品质高可靠工业园区网络架构需要具备“设备网联化”、“联接宽带化”、“网络智能 化”以及“网安一体化”的先进特征,解决工业现场信息互联互通问题,保证网络传 在企业园区内部,光纤资源易于获取,覆盖距离一般为数百米到数公里,网络的拓扑 适合树形组网。 工业园区生产网络的典型物理架构如图 2-3 所示,分为骨干网络层和现场接入层。 ⚫ 骨干网络层:采用双归树形组网,主要用于连接园区内部各条产线、各个厂房之 间的生产网络。建议采用双节点堆叠或者双节点 M-LAG 技术,提升网络可靠性。 ⚫ 现场接入层:有线网络以双归树形组网为主,主要用于连接产线内部的各类生产 装备如机台、工业机器人等,以及无线接入的 装备如机台、工业机器人等,以及无线接入的 AGV、PAD 等终端。基于实际的 线缆铺设条件和业务需求,也可以采用环形组网。不建议采用链形组网,链形组 网可靠性低,容易因中间节点或链路故障导致终端业务中断。 10 解决方案架构 图2-3 工业园网络物理架构 泛工业生产网络适用于线状区域的工业生产场景。线状区域主要包括隧道、城市 道路、管廊、金属矿、煤矿等场景。在这些场景中,各类生产终端一般都是沿着0 积分 | 50 页 | 2.08 MB | 3 天前3
5G网络针对工业互联网需求的边缘云解决方案5G网络为一汽工业园区各生产线的智能化生产提供强有力的 网络支撑,探讨通过边缘云(MEC)建设为其打造一个安全、稳定、可靠的 5G 虚 拟企业专网。探讨了 MEC 网络建设方案、工业边缘云平台建设方案和 5G 无线 专网组网及承载网支撑方案,讨论了如何利用 5G 的低时延、高带宽特性结合 MEC 对远程控制指令、设备数据采集、视频监控码流的近端处理等进行支撑、 赋能工业互联网。 Abstract: It expounds c)结合 5G 的低时延、高带宽特性和 MEC 平台的 分流功能,可实现企业生产和管理数据的本地分流, 保障企业数据的低时延和安全私密性。5G+MEC构建 虚拟企业专网组网如图1所示。 图1 5G+MEC构建虚拟企业专网组网图 公有云 行业云 5G核心网 回传 5G NR 服务注册 ME-ICT-IaaS融合资源池 分流策略 DNS/NAT 安全管理 API网关 转译适配器 服务注册 b)企业不同类型、不同隔离要求的业务流,如视 频类、工控类、办公类等业务可以划分为不同切片,享 受虚拟专网不同等级、带宽的承载服务,在不同的逻 辑管道进行隔离承载。 5G+MEC+切片构建虚拟企业专网组网如图 2 所 示。 综合考虑项目建设进度要求、技术成熟度等因 素,在一汽园区内采用“5G+MEC+切片”的方式为其构 建5G虚拟企业专网。 3 网络部署方案 3.1 MEC建设方案 30 积分 | 7 页 | 1.49 MB | 3 天前3
基于5G SA网络的智慧港口网络部署方案研究靠性为50 ms@99.9%。 2.3.3 组网方案 目前港口场桥等港机设备采用 L2/L3 协议混传 (控制信号采用 Profinet/S7等协议,视频信号采用 TCP/ UDP/IP 协议),采用 5G 专网来承载远控信号时,需要 在 5G 接入的 CPE 前端新增 AR 路由器建立层二或层 三隧道。同时还需从信号传输、时延以及可靠性等维 度来考虑组网方案。 a)信号传输考虑:为降低控制信号时延,避免影 a)信号传输考虑:为降低控制信号时延,避免影 响港机远控效果,组网方案中监控视频和控制信号通 过不同的隧道进行分离传输。 b)时延考虑:5G 场吊远控方案通过 UPF 下沉到 港区进行部署,降低 PLC 控制信号端到端时延。同 时 ,无 线 空 口 采 用 RB(Resource Block)预 留 及 低 IBLER(Initial Block Error Rate)方案,以优化时延及提 升低时延稳定性。 c)可靠性考虑:龙门吊业务为港口核心作业流程 之一,对 5G 网络可靠性要求很高,可部署终端双发选 收方案来保证5G链路传输可靠性及低时延稳定性。 5G龙门吊远控组网方案如图4所示。 3 网络解决方案 3.1 总体组网方案 基于运营商省级集中部署的 5GC 进行 5G 核心网 信令承载,港区内远控数据通过 CPE 上联到 5G 基站, 港区下沉UPF进行港区数据就近分流卸载,通过N6接0 积分 | 5 页 | 7.04 MB | 3 天前3
2025年低空智联网场景和关键技术白皮书-中国信科网络和卫星互联网为基础、低空飞行器间通信和自组织网络为补充的立体协同覆盖网 络架构,研讨以高效空口传输、通信覆盖增强、卫星接入、飞行器间直接通信为代表的无 线传输技术,研讨以空地融合组网、身份接入认证、移动性管理、高效灵活的无线自组织、 低空网络节能、频谱分配与干扰管理为代表的组网与网络技术,研讨以通信与导航融合、 通信与感知融合、通信与智能融合、通信与算力融合、空域安全管控为代表的跨域融合技 术,形成空天地多层次的通导感智 飞行器间直接通信技术................................................................................21 4.5 空地融合组网技术.......................................................................................23 低空智联网场景和关键技术白皮书 频精准同步和移动性管理优化来提升可靠性,并综合利用卫星、空空直连和自组织网络等 方式实现“空-天-地”立体覆盖。 二是网络架构与组网能力不足。面向大规模低空经济发展的通信需求,传统的组网架 构和协议难以保证实时调度与稳定运行。在高密度的低空飞行环境中,需依托灵活的组网 技术,确保用户高效接入,实现基站智能调度,并实现频谱资源的精细化管理。 三是跨域融合不足。低空智联网仅依靠现有通信技术,难以支撑低空飞行器在低空场10 积分 | 57 页 | 3.12 MB | 2 天前3
2025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发展趋势、未来机遇及相关上市公司分析报告三、产业发展趋势:低轨组网成为全球竞赛必争之地 四、从国际比较看国内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机遇 五、相关上市公司 ZXVZmOvNsNqRrRrOnNnOqR8OdN6MoMqQnPnQkPnNyQlOrRnM6MrRwPwMqNmRuOmOqQ 一、卫星互联网与低空经济天然契合 1.1卫星互联网与低空经济天然契合 卫星互联网:基于卫星通信的互联网,通过一定数量的卫星形成规模组网,从而辐射全球,构 型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卫星互联网与地面通信系统进行更多 的互补合作、融合发展。卫星工作频段进一步提高,向着高通 量方向持续发展,卫星互联网建设逐渐步入宽带互联网时期。 1.2 卫星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Starlink(星链)快速组网 数据来源:《卫星互联网若干关键技术研究》,SpaceX官网,金元证券研究所 卫星互联网发展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1.3 卫星互联网的组成 • 空间段:以通信卫星为主体,由收发信号的中继卫星 和 复杂,成本高。 作为NTN(Non Terrestrial Network,非地面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星根据组网方式和星上载荷功能的不同,工作模式可分为“ 透明载荷”的透明转发和“可再生载荷”的星上处理转发两种: 透明 转发 工作 模式 时的 组网 方式 处理 转发 工作 模式 时的 组网 方式 1.5 卫星互联网为低空经济多维度赋能 • 控制链路保障 在超视距飞行时,卫星互联网能突破传10 积分 | 34 页 | 13.56 MB | 2 天前3
中兴:2025低空安防融合感知技术应用蓝皮书-面向重要低空管制区域5G-A通感一体化基站 工作方式 主要工作频段 检出率 虚警率 感知目标RCS 单站感知距离 感知精度 组网能力 无线电波反射主动探测 4.9GHz、26GHz ≥95% ≤5% ≥0.01m2 不小于1.2km 水平距离<10米、垂直距离<10米 可以实现连片组网 10 低空安防融合感知技术应用蓝皮书 05 对于低空安防的高标准和高要求,利用5G-A通感基站的主动探 业务的相关性能指标尚需更多场景验证。 单站感知范围弱于专用雷达:由于输出功率等因素,5G-A通感单站感知距离小于专用的低空雷达,仅能通过多站组网 覆盖进行弥补。 图3.5 5G-A通感基站目标识别技术 感知 数据流 非无人机 无人机 识别引擎 广覆盖:基站易组网,无低空覆盖盲区; 高感知精度:超大规模阵列,米级定位精度; 多模态融合:标准接口可结合多种设备,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智能化:实现AI目标识别和航迹跟踪; 基本性能指标 低空监测雷达 工作方式 主要工作频段 检出率 虚警率 感知目标RCS 单站感知距离 感知精度 组网能力 无线电波反射主动探测 X波段/Ku波段 ≥90% ≥10% ≥0.01m2 ≥5km 水平距离<10米、垂直距离<10米 组网困难 11 03. 低空安防融合感知与反制主要技术及设备 无线电侦测技术是基于监测和分析无人机的无线电信号,实现对无人10 积分 | 43 页 | 5.52 MB | 2 天前3
5G Redcap助力源网荷储虚拟电厂高效运营方案(16页 PPT)光伏 空调 充电桩 零碳智慧园区能源管理 5G 信息通信 5G 信息通信 解决方案 以零碳智慧园区的虚拟电厂技术为 主要研究方向,通过做强 5G 、物 联网等技术能力,补齐虚拟电厂 5G 组网应用规范,结合 5G 大带 宽、低时延、高可靠、广连接的技 术特性赋能虚拟电厂建设,能够满 足虚拟电厂各类业务的安全性、实 时性、灵活性和可靠性要求,促进 新能源消纳,有效适应源网荷储多 制推广”完整的产业生态。 可靠通信 5G 一张 网 异构接入一底座 高效运营一平台 5G-A 赋能能源生产消费灵活组网 针对分布式能源生产、消费数据采集、控制、汇聚等技术难题,基于 5G 网络大连接、低时延、高可靠特性和网络切片 等特性,实现园区的 5G LAN 的终端组网的需求。 ( 1 )开发 5G 业务正常通信功能以及网络切片 功能,通过 5G LAN 实现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 (对接 IP 专网 去往大区) 可靠通信 5G 一张 网 5G-A 的能源网络组网创新 采用高可靠确定性网络技术、低成本 RedCap 的 5G 原生能力,结合 TSN 等技术满足实时采集控制要求,面向零碳智 慧园区,采用“双发选收”技术,通过多路空中接口传输数据,满足数据高可靠性、高安全要求 组网灵活性方面:通过 5G LAN 实现设备之 间的直接通信,用一张网实现全园区通信,10 积分 | 16 页 | 12.00 MB | 2 天前3
共 142 条
- 1
- 2
- 3
- 4
- 5
- 6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