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中国城市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监测报告中国主要城市 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监测报告 2025年度 研究团队力争通过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大数据跟踪监测与历史分析, 客观呈现全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与道路运行状态的变化特征,以支撑 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数据时空 覆盖性、核算边界标准等原因,相关指标值可能存在一定偏差,本报告 所载研究结果仅供参考。 由于城市道路设施建设水平与道路运行状况的影响因素众多,对城 率、高韧性的城 市交通基础设施体系献策出力,助力政府部门提升城市交通环境和出行 品质,共同建设宜居宜行的美好城市。 2025年 9月 北京 声明 *封面图:上海市城市道路网络 城市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监测研究团队 赵 一 新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城市交通研究分院 院长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 秘书长 伍 速 锋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城市交通研究分院 副院长 康 浩 ······················· 7 1 道路网密度监测 2.1 名词解释及计算方法····································9 2.2 城市道路网密度················································ 10 2.3 行政区道路网密度············································20 积分 | 31 页 | 5.00 MB | 13 天前3
2025年整机柜服务器产业研究报告进的制冷和供电技术被普遍采用,比 如冷板式液冷方案,可降低制冷能耗,支持更高的服务器功率密度,显著优化数据中心PUE(电能利用效率)数 值;同时加大对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降低数据中心整体碳排放。 2) 集约高效:随着人工智能对算力需求的高速增长,更高的单体算力性能、更高的算力部署密度和更大的 算力集群规模成为新型数据中心的显著特征。大模型的快速迭代加速了更先进的算力芯片模组、更高带宽的大容 模组、更高带宽的大容 量显存和内存、更大规模的高速互连网络的部署,推动了大规模、高密度、高效协同的算力集群部署和发展。 3)智能运维:随着数据中心规模的扩展,智能化运维成为必然路径。依托智能监控设备、自动化管理软件 的普遍部署和应用,实现对数据中心设备的实时监测、故障预警和自动修复,提高数据中心的运营稳定性和可靠 性,并对资源分配和设备调度进行优化,实现增值运维。 第 7 页 、市场需求旺盛的 产业发展新引擎作为推进产业结构高端化转型的目标之一。(2021年11 月) 工信部 《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 划》 大力推动绿色数据中心创建、运维和改造,鼓励应用高密度集成等高 效IT设备、液冷等高效制冷系统、高压直流等高效供配电系统、能效环境 集成检测等高效辅助系统技术产品,全面提高新型数据中心能源利用效 率。(2021年7月) 北京市 《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0 积分 | 63 页 | 4.83 MB | 4 月前3
核聚变:人类终极能源的钥匙-64页托卡马克磁约束技术成熟,有望率先实现商业化落地 核聚变本质是将原子核压缩到强相互作用力的作用范围而发生聚合从而释 放能量的过程,为了克服库仑力使原子核进入强相互作用力的范围而发生聚 变需满足温度、密度和约束时间三个条件。托卡马克装置通过环向场线圈、 中心螺管线圈和极向场线圈构成的磁体系统在环形真空室中构造出一个闭 合的螺旋形磁场,使得聚变燃料在真空室中发生聚变反应。中国建成的全球 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 ...................................................................................... 10 核聚变的温度、密度和约束时间反应条件需满足劳逊判据 ................................................................................. 10 ............................. 22 核聚变在能量密度、清洁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上具有优势 .............................................................................. 23 如何实现核聚变:温度、密度和能量约束时间..................................10 积分 | 64 页 | 7.65 MB | 5 月前3
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能建 2025量产加速, 电池关键技术有待 突破 传统锂电池商业化程度高, 但能量密度难以达到 eVTOL 要求 目前技术成熟并且商业化程度较高的锂电池主要为液态锂离子电池, 其在电池包层面的能量密度上限为 250-300Wh/kg , 可以满足载人数量较少 、 续航里程较短的 eVTOL 的使用需求, 但仍难以达到 eVTOL 对于电池包能量密度 400 - 500Wh/kg 的理想要求。 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为 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为 eVTOL 电池未来主要发展路径 为了打破锂电池理论能量密度上限、满足 eVTOL 能量密度要求, 当前市场主要从电池材料创新来提升能量密度的上限。 其负极主要采用高能量密度的锂金属, 电解液由电解液向固液混合以及固态电解质进化。现有 eVTOL 电池仍 以液态和半固态方案为主。 当前, 宁德时代、孚能科技、亿纬锂能、 国轩高科等头部电池企业均对固态电池 进行相关布局, 部分已经具备车规级产品的量产能力。 、 阳极 (氢气) 和电解质 膜组成, 其基本原理是电解水的逆反应, 对比锂电池, 氢燃料电池能量密度高、充能速度快、低温性能好 , 应用潜力大 , 短期内, 氢燃料电池在功率密度上存在不足, 同时氢气储存安全性方面仍存在一定技术难点。 指标 相关性能 参数要求 能量 密度 能量密度越高, 单位重量下 电池储存能量越多, 越有利 于电池轻量化, 降低飞行器 起飞总重量,20 积分 | 17 页 | 1.08 MB | 4 月前3
国联低空经济研究系列—eVTOL研究框架 国联证券-式风扇)和驱动电机系统(电机和电机驱动器)两部分组成。动力系统结构得到简化降低了操作和维护成本,多电机冗余极大提高安全性。 ◥ 电推进涉及低噪音、高升力螺旋桨、高功率密度电机、一体化紧凑型电驱技术、动力管理技术、航空级动力模块、整机布线技术等多个底层关键 技术。高功率密度电机是eVTOL分布式电推进系统的核心,直接决定了电推进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和推进效能。 电动机推进系统的优势 复合翼eVTOL动力系统的电力电子架构 热-90C~70C; ✓ 功率密度要求高:电机重量是电动飞机的设计要求的重要指标; ✓ 螺旋桨驱动电机轴承需承受多方向突加载荷:满足航空飞机飞行过程中受到的不定向风力来流。 ◥ 目前无人机主要使用无刷直流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具有更高的效率、功率密度及电池转矩,当前成为eVTOL电机的首选。eVTOL电机具备低速 高扭,高带宽转速控制特点,发展趋势为提高功率密度,同时满足低转速、大扭矩、裕度高、散热好、效率高等要求。 指标 量产 峰值功率密度(≥30s) ≥3.2kW/kg 连续功率密度 ≥2.2kW/kg 最高转速 ≥12000rpm 驱动电机系统最高效率 ≥95% 下一 代 峰值功率密度(≥30s) ≥4kW/kg 连续功率密度 ≥2.5kW/kg 最高转速 ≥18000rpm 驱动电机最高效率 ≥97% 电动航空驱动 电机 项目 指标 量产 峰值功率密度(≥30s) ≥5kW/kg10 积分 | 59 页 | 5.42 MB | 5 月前3
2025年数据中心末端配电母线联合解决方案白皮书-西门子4 17 17 19 23 24 24 25 2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数 据中心产业也迎来了高速增长期。当前,数据中心正朝着大规模、高 功率密度、绿色低碳、模块化建设等方向演进。在这一趋势下,供配 电系统作为核心基础设施,其在经济性、可持续性、灵活部署与高可 靠性等方面面临更高要求。传统通过列头柜+电缆进行机房配电的方 式,因结构固定 扬、刘媛、孙雯佳、王云鹏、杨旭、朱小龙 2 AI智算引领 数据中心末端配电母线趋势变革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大模型训练和推理对算力需求的激增,数据中心正经 历从传统架构向更高密度、更高功率负载的快速蜕变。相比于传统通算服务器,AI服务器单机柜 功率持续大幅度攀升,常规功耗已从传统的10/20kW级跃升至100/130kW 以上,带动机房配电系 统同步进行深度变革。市场主流型 面对AI智能算力的需求,如果单机柜达到50kW,只能支持5台机柜AI集群的部署。而采用1250A 电流等级的数据中心末端配电母线,其最大载流可支持单路约866kW的电力输送(以400V三相 核算),则可以充分满足智算中心高密度机柜的电力负荷需求,单机柜50kW情况下,可以支持 单列17台机柜组成冷热通道。 下图以50kW机柜负载为例,分别体现了400A及1250A所能支持的AI集群最大机柜数 1.1 市场需求增加30 积分 | 26 页 | 20.11 MB | 1 天前3
国内外40家固态电池典型企业技术路线高 公众云粉你放 三中国粉体网丨相体大改据研究 》 级工程师俞会根共司发起创办,汇聚了电池材料、电 芯系统等领域的高精尖人才,目前公司已成功获评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聚焦高能量密度 高安全、高功率、宽温区、长寿命的混合固液、全固 态电池等产品,应用覆盖新能源汽车、储能、无人机 电动船舶等多个领域。 Caopowaer.tbLch 公众号粉体网 儿三中国粉体网招体大级银行究 能为2GWh:辉能科技次世代锂陶瓷电池技术通过德国 公众号粉保网 三中国粉体网投体大教据研究 》 莱茵实验室认证:2024年10月,辉能科技展示全球首 款100%硅复合阳极,,体积能量密度达到749Wh/L。 2025年1月辉能科技推出第四代锂陶瓷电池(LCB) 系统,采用全无机电解质,完全消除了有机成分,并 将无机固态电解质成分的比例提高至100%。 Gycfpowder.com F中国粉体网担休大球摄摄究 》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硫化物 蜂巢能源聚焦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主要路线上做相 应的研究。在半固态电池领域,蜂巢能源推出了第一 代和第代果冻电池,产品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快 速充电等核心参数二全面领先于传统的液态产品。在 固态电池领域针对电解质材料、膜电极、电芯层面的 挑战,蜂巢能源开发了多元素掺杂材料包覆改性、干 公众号·粉体网 F中国粉体网十相体大球接材究10 积分 | 62 页 | 5.38 MB | 5 月前3
2025年智算中心液冷整机柜服务器开放架构多样化算力兼容研究报告据,请注明“来源: 全球计算联盟”。 1 序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全球对 高性能算力的需求持续增大。特别是在 AI 训练和推理任务中,高密度计算集群 的功耗需求日益攀升,传统的数据中心散热方案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此背景 下,液冷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散热解决方案,正在加速改变数据中心的 技术架构和产业格局。 本报告引用和发扬了 优 秀企业的经验总结和著作,深入探讨液冷整机柜设计、液冷智算中心架构优化 及多算力兼容等关键技术,并提出了一套开放、灵活且高效的液冷智算架构解 决方案。该方案兼顾技术创新和工程实践,在提升计算密度的同时有效降低了 能耗,为数据中心的绿色化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从政策层面来看,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新基建投入力度,明确提出要建设 绿色低碳、高效节能的数据中心。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到 续增长的同时,芯片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散热挑战:现代 CPU 和 GPU 2 的热设计功耗(TDP)不断提升,传统风冷数据中心在应对高密度、高功耗计 算集群时已显得捉襟见肘。 从硬件形态演进来看,传统的 AI 产品与架构已不能完全满足新的 AI 集群 的需求。随着计算密度的提升,采用低延迟、高带宽互联架构的 AI 集群因其性 能优势而被广泛采用。然而,在液冷整机柜的设计与部署过程中,不同厂家的0 积分 | 40 页 | 3.21 MB | 5 月前3
2025年智算中心冷板式液冷云舱技术白皮书-中讯邮电年市场规模将达 240 亿美元,反映 出液冷在提升能效、降低能耗方面的显著优势及其渗透率的加速提升。 这一增长主要由数据中心对高效散热解决方案的需求驱动:一方面,人工智能服 务器和高密度计算部署(如 AI 大模型应用)导致功率密度骤增,形成液冷的刚性需 求;另一方面,绿色节能政策成为关键推动力。从行业应用来看,电信运营商和互联 网厂商是推动液冷技术应用的重要力量:互联网领域因 AI 部署推动液冷需求,电信 随着人工智能对算力需求的高速增长,大模型的快速迭代加速了更先进的算力芯 片模组、更高带宽的大容量显存和内存、更大规模的高速互联网络的部署,数据中心 呈现更高的单体算力性能、更高的算力部署密度。作为算力承载的芯片模组,单芯片 功率已突破 1000W,单机柜部署功率密度突破 120kW。传统的风冷技术已经无法支持 如此高功耗的芯片,而液冷技术采用高比热容的液体取代空气作为冷却介质,其比热 容约是空气的 4 倍,热传导能力约是空气的 以下的要 求,成为智算中心的必然选择。 围绕散热能力、能效和数据中心场景适应性,冷板式液冷在架构上存在多种部署 形态。一方面,随着单机柜功率密度的增加,为缓解风冷部分散热,逐渐提高液冷散 热的占比,出现了风液混合散热解决方案。另一方面,随着单芯片功率密度的提升, 对液冷部件的散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冷板微通道强化散热、液态金属等高性能 导热材料以及大通径的盲插快速互联技术等,为智算液冷解决方案提供更优异的散热10 积分 | 25 页 | 1.11 MB | 1 天前3
[智慧能源]台達能源管理系統DIAEnergie介紹-V1Ø 廠區相關能源績 效指標 ─ 用能密度 ─ 產品單位能耗 ─ 機台嫁動率 Ø 節能績效 Ø 能源結構報告 Ø 能耗差異化分析 報告 Ø 設備/子系統即時 能耗監測 Ø 能耗差異化分析 Ø 能源結構分析 Ø 異常警報 Ø 能耗報表 Ø 各廠區能源績效 指標 ─ 單位面積能耗 密度 ─ 單位員工能耗 密度 ─ 單位產量能耗 密度 Ø 各廠區節能方案 及績效 Delta Script 廠區資訊 (面積/產量 /班別/ 工時/產值…) 運算點位 能源績效指標(EnPI) 機台嫁動率、百萬產值能耗、設備運轉效率(COP)、單位面積能 耗密度、單位員工能耗密度、單位產量能耗密度…. 彈性建立/監測各種能源績效指標 Ø 除系統內建常用之能源績效指標,通過腳本(VB script)及運算點位功能,結合廠區/生產資訊, 讓使用者更具彈性自定義各種能源績效指標,進行即時監測及異常警報。20 积分 | 14 页 | 2.77 MB | 5 月前3
共 543 条
- 1
- 2
- 3
- 4
- 5
- 6
- 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