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公交-成都智能公交建设方案会的发展和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家庭私人轿车在城市交通 中逐渐占据了一定地位,城市道路基础设施与交通需求的矛盾十 分突出。各级政府在不断倡导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公交车是 其中最主要的手段。 近两年来,公交车爆炸案时有发生,成都、昆明爆炸案造成 30 人遇难, 50 余人受伤,严重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市 民心理恐惧,影响公交正常运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公交车的 安全管理,也是实现“平安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建设成本) 平台软硬件 (建设成本) 网络通信费 (运营成本) 应用实例 模式一 (客户自建模式) 客户投资自建 客户投资自建 客户向运营商支 付通信费用(流 量费) 沧州智能公交一期、 成都智能公交、北京 八方达新增 3G 视频 监控 模式二 (资源置换模式) 第三方(媒体广告 公司)投资建设 第三方(媒体广 告公司)投资建 设 第三方向运营商 支付通信费用 (流量费)20 积分 | 33 页 | 1.65 MB | 5 月前3
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2023年度进展报告-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发《关于统筹和强化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工作的指导意 见》《关于进一步推进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 等政策文件,明确试点建设发力方向和关键重点,推动试点建 设纳入园区重点工作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成都、 攀枝花、德阳、广元、宜宾等相关市(州)将近零碳排放园区 试点建设纳入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方 02 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 2023 年度进展报告 年重点任务》, 由什邡市委、市政府统一协调、推进和督导;四川金堂工业园 区建立由淮州新城产业发展部牵头,县经信局、县生态环境局、 县统计局等部门配合的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工作机制;成都经 开区成立试点建设工作专班;成都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依 托管委会城市治理部设立碳排放管理机构,落实专人负责碳排 放管理;内江高新区白马园区定期编写近零碳创建工作简报, 推动试点工作有序进行;西昌钒钛产业园区成立工作小组,制 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 加速落后产能退出,加快园区“腾笼换鸟”,为绿色低碳产业 培育腾挪空间。成都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拆迁腾退川侨印 务、明发印务、天工工程材料等印刷、机加工传统行业落后企 业 100 余家、整合 300 亩土地,着力推进数字通信、人工智能、 工业互联网等新经济产业集群化发展;成都经开区龙泉汽车产 业园区推动传统燃油汽车整车制造向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转型; 四川金堂工业园20 积分 | 42 页 | 21.22 MB | 5 月前3
地铁轨道交通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介绍方案他耗电四大类。如图一所示: 图 1 地铁各系统耗能分布图 重 点 : ■ 牵引供 电 ■ 通风空 调 ■ 电扶梯 等 ■照明 ■ 给排水 ■ 弱电系统 ■其他 > 更大的数据容量 建立成都地铁 1# 线、 2# 线、 4# 线全面的地铁智慧能源管理平 台; > 更强大的处理 海量数据实时计算能力,及时处理系统数据; > 更准确的预测能力 通过海量数据的分析,掌握系统变化趋势,提供更准确的系统预测 能源管理篇 最终目标 配电 设施 设备采购 第二节点 项目施工 初步设计 第一节点 深化设计 系统调试 第三节点 项目验收 能源管理篇 项目关键节点 注解 … 以我公司对成都地铁 1# 线、 2# 线、 4# 线整体节能规 划 设计避免出现信息孤岛。 与 3 条地铁沿线整体节能改造建设紧密结合,不胡乱上 马 有序、高效、逐步推进。 分期、分段建设,既降低地铁方资金建设压力, 节能诊断 不同站点用能指标比较分析、重点用能设备分析、线损分析、设备告警等模块。 管理节能 针对地铁站点用能情况,定额管理、定额分析。对接其他设备管理系统集中管理控制。 系统平台 ☑ 成都市 平台功能 功能模块 对各地铁站点地图浏览查询、用能状态、用能结构,以及导航、定位等功能,辅助以图表,直观呈现地 铁站点动态能耗;通过地图导航、定位监测地铁站点,包括地铁站点对应的基本信息、分项能耗、分类40 积分 | 46 页 | 17.67 MB | 5 月前3
2024年中国城市低空经济发展指数报告41页- 36Kr 2024-926居全国榜首,深圳、上海、广州和南京位 列二至五名,得分分别为84.53、76.09、76.02和 73.22。重点城市方面,北京资金投入和创新能力优势 明显,深圳基础支撑能力优良,苏州低空经济产业基 金规模全国领先,成都和西安为西三角城市群发展低 空经济提供引领示范作用。 • 政策监管、产业生态建设、区域融合错位等多维发力, 卡位低空经济赛道 • 低空经济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各地竞相抢滩“低 空蓝海”。目前北京、深圳、上海、广州、南京、成 化网络的建设,实现对低空飞行器更精准和智能化的管理。 l 指标体系构建 l 评价结果分析 • 总指数分析 • 一级指数分析 l 重点城市分析 • 北京 VS 深圳 • 南京 VS 苏州 • 成都 VS 西安 低空经济发展指数评价 03 23 3.1 指标体系构建 低空经济发展指数评价涉及发展环境、资金投 入、创新能力、基础支撑和发展成效五大维度 • 中国城市低空经济发展指数由发展环境、资金投入、创新能力、基础支撑、发 和南京位列二至五名,得分分别为84.53、76.09、76.02和73.22。 • TOP20城市由高到低可以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前2名,包括北京和深圳。 第二梯队:3-10名,包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西安、杭州、重庆和苏 州8个城市。第三梯队:11-20名,包括长沙、天津、武汉、青岛、沈阳、哈 尔滨、珠海、合肥、宁波和济南10个城市。 • 具体来看,第一梯队北京和深圳是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领军城市,总指数大幅10 积分 | 41 页 | 1.99 MB | 5 月前3
城市双碳指数研究课题组:中国城市双碳指数报告报告(2022-2023)棋梯次有序碳达峰,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组成的联 合课题组开展了中国城市双碳指数(CCNI)第3期年度评价。 第三期评价结果显示,北京在城市双碳指数评价中独占鳌头,其气候雄心与 低碳状态表现突出。成都、宁波、深圳紧随其后,昆明、上海、广州、天津、西 宁、威海也进入前十名。前十名东部地区占据7席,西部占据3席。在前十名城市 之外,“低碳状态”分指数Top10城市还包括海口、南宁、长沙、厦门。“排放 目标不能一蹴而就,必须 持续付出艰苦努力。 第二个主要发现是,多地气候行动形成了良好实践,但分解推广需要目标引 导。110城市能源消费指标连续3年上升,其中深圳电网清洁能源电量占比已近七 成,成都大力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行动,北京着力建设环京200公里可 再生能源协同发展圈层。经济社会结构指标中,海口、上海和常州分别在新能源 车渗透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新能源车产业发展方面有突出表现。垃圾分类与 至 2021 年的碳排放强度与 PM2.5 年均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 可以发现,二者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意味着碳排放强度与 PM2.5 年均浓度整 体呈协同下降趋势。其中贵阳、重庆、宁波、北京、盐城、成都、昆明等 44 个 城市正相关,显著协同下降。但相关系数仍较小,说明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工作还 只是初见成效,有待进一步加强。 7 2023 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改善(新华社),生态环境部,2024-04-230 积分 | 33 页 | 3.35 MB | 5 月前3
中国低空经济城市发展指数(LCDI)2025(发布版).....20 3.3.2 北京市——“聚合生态协同型” ...........................................................21 3.3.3 成都市——“链合试点型” .................................................................22 3.3.4 杭州市——“需求反哺型” 系,全面刻画了各城市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发展态势。 评估结果显示,深圳市以 90.0 分的综合得分拔得头筹,其在政策赋能(95.3 分)和生态协同(92.3 分)两个维度表现尤为突出;北京市(85.8 分)和成都市 (85.5 分)分列二、三位。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团队提炼出当前我国低空经济发 展的多项典型特征:首先,产学研协同创新效应显著;其次,标准体系建设虽加 速推进但国际参与度不足;再次,基础设施超前布局与产业配套不足的结构性矛 结构性矛 盾日益凸显;以及政策创新与场景应用呈现出良性互动的促进关系等。报告特别 选取了七个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剖析,包括:北京市的"创新主导型" 模式、杭州市的"需求反哺型"模式以及成都市的"链合试点型"模式等。这些典型 案例展现了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多元路径,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基于研究成果,报告提出四大政策建议:首先,实施全产业链支持策略,政 府牵引完善市场0 积分 | 32 页 | 1.17 MB | 5 月前3
2024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高德地图年鉴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数 南京 济南 9 郑州 哈尔滨 成都 10 深圳 兰州 1 长春 7 5 3 8 2 6 合肥 大连 4 74.37% 72.60% 72.30% 72.04% 71.17% 69.27% 66.91% 62.09% 50.79% 深圳市 成都市 重庆市 北京市 武汉市 上海市 广州市 杭州市 东莞市 重庆市 深圳市 武汉市 广州市 杭州市 成都市 上海市 北京市 超大城市换乘系数 54% 49% 45% 42% 41% 40% 39% 38% 36% 29% 33% 34% 34% 32% 35% 35% 35% 34% 东莞市 重庆市 深圳市 武汉市 广州市 杭州市 成都市 上海市 北京市 换乘次数占比 1.429 取起终点均在该城市的规划数据作为分析对象 1.99 2.25 2.24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北京市 深圳市 广州市 上海市 成都市 武汉市 杭州市 重庆市 东莞市 西安市 南京市 沈阳市 济南市 青岛市 郑州市 合肥市 苏州市 兰州市 哈尔滨市 南昌市 南宁市 长春市 厦门市 海口市 大连市10 积分 | 30 页 | 2.00 MB | 5 月前3
2025年度中国城市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监测报告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全国36个主要城市平均道路网密度为6.6km/km2 ,相较上年度6.5km/km2指标值总 体增长1.5%,主要城市总体路网密度持续增长。继深圳、厦门、成都之后,杭州和福州两城市达到8km/km² 的标 准,达标城市总数量提升至5个,占比14%。达到7.0km/km2以上的城市达到15个,占比达42%。城市总体道路网密 度在7.0~7.5km/km NETWORK DENSITY MONITORING 比 例 城市 排名 2024年 2023年 密度增长 排名变化 深圳市 1 9.9 9.9 0.0 厦门市 2 8.8 8.8 0.0 成都市 3 8.8 8.7 0.1 杭州市 4 8.1 7.8 0.3 福州市 5 8.0 7.9 0.1 南宁市 6 7.9 7.8 0.1 合肥市 7 7.9 7.6 0.3 上海市 8 7 6 7 渝中区 重庆市 10.5 8 越秀区 广州市 10.4 9 东湖区 南昌市 10.2 10 良庆区 南宁市 10.2 11 思明区 厦门市 9.8 12 锦江区 成都市 9.8 13 成华区 成都市 9.6 14 湖里区 厦门市 9.5 15 长宁区 上海市 9.5 16 市南区 青岛市 9.3 17 同安区 厦门市 9.3 18 江汉区 武汉市 9.3 排名 区(县)20 积分 | 31 页 | 5.00 MB | 14 天前3
全要素低空应急监测系统解决方案(27页 PPT)P1 全要素低空应急监测系统 陈思聪 瑞合玄武(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 2024 年 6 月 26 日 瑞合玄武(成都) 科技有限公司(简称 :瑞合玄武) 创立 于 2023 年 ,是国内智能飞行器研发制造及其应用技术发展 的企 业 , 主要从事工业无人机及相关产品的研发、 生产、 交付、 培训、 销售、 服务等业务; 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战略 , 瞄 准国际先进水平 ,产品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同时作为智能空中机器人技术的 探索者 ,我们的 目标是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 高性价比的 产品及解决方案。 我们秉承创新、 诚信的核心价值观 , 为 祖国的工业无人机发 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瑞合玄武(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群身负专业背景和跨界经验的核心成员 P2 P3 15 年的无人机行业从业经验给我的启示 无人机平台本身好坏不是无人机行业应用成功与否的核心。 必须同时 具 备专业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跨界经验 国内无人机应用行业存在的痛点 • 载荷厂家和飞行平台互不了解、 临时拼 凑 • 飞手不专业 ,飞行素质参差不 齐 • 数据后处理时效 慢 • 飞行场地不好选 择 • 数据获取不充 分 瑞合玄武(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P5 Li DAR + 倾斜相机 + 载人 机 Li DAR + 正射相机 + 无人 机 2014 智能化全要素采集设备的探索 2019 2024 P6 智龙一号全要素空天地一体化洪水预警车10 积分 | 27 页 | 11.62 MB | 2 天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三季度合订本).................................................. 253 3.成都市推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政策申报指南............................... 261 4.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关于推动成都高新区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试 行)实施细则............................. ............................................................................. 291 6. 关于组织开展 2024 年成都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295 7. 关于公开征求《锦江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 (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单位。 本政策由绵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解释,自 2024 年 月 日起施 行,此前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支持政策与本政策不一致的,以本政 策为准。 3.成都市推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政策申报指南 为贯彻落实《成都市推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行 动方案(2024—2026 年)》(成经信财〔2024〕41 号) 相关要求,加 快我市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发展,制定本指南。10 积分 | 359 页 | 4.49 MB | 5 月前3
共 253 条
- 1
- 2
- 3
- 4
- 5
- 6
-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