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2025年城市级云网平台为运营商转型开辟新思路白皮书

1.15 MB 24 页 0 下载 2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语言 格式 评分
中文(简体)
.pdf
3
概览
城市级云网平台为运营商转型开辟新思路 © 2025 TechTarg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reproduction prohibited. 目录 摘要 3 全球运营商面临的市场挑战与转型路径 6 上海电信以“智云上海”建设带动业务转型 11 “智云上海” 开辟运营商转型新思路 19 附录 22 城市级云网平台为运营商转型开辟新思路 © 2025 TechTarg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reproduction prohibited. 摘要 数字化产品与服务的加速发展正在刺激数据流量的空前增长,并改变网络流量特征。Omdia 预测,至 2028 年固定宽带流量将达到 8.7 ZB,比 2023 年增长 51%。同时,人工智能应用 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也在逐渐改变网络流量特征。网络边缘节点将承载更多人工智能负荷,并带 来边缘网络流量的爆发,从而对边缘网络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与此同时,全球运营商的业务收入并未随流量增长实现同步增长,运营商的业务经营仍面临相 当大的压力与挑战。而固定宽带业务的市场表现明显优于其他细分市场,固定宽带网络及业务 仍是未来推动业务增长及实现战略转型的重要基础,需要运营商加大投入,保持技术和业务的 领先与创新。 为实现中国电信集团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助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上海电信发起“智云上 海”建设,通过软件化、云化和服务化,形成固移融合、云网融合、IT/CT 融合的新型、开放 的云网架构,并依托这一城市级云网平台,积极提供本地化普惠服务、推动产业创新生态发 展。 “智云上海”的成功实践展现了云网融合创新对运营商业务发展和战略转型的促进作用。上海 电信依托完善的基础设施资源,部署了高速灵活的接入网,实现了宽带接入和边缘应用的融 合;构建了开放的云云相连的城域网,实现以云为核心组网的新型城域交换矩阵;打造了云边 协同的算力结构体系,通过异构多云算力调度平台实现多层级资源一体化管理;支持用户“一 跳入云”,为用户提供就近的接入、算力和应用能力,以及内生安全保障。 依托“智云上海”提供的先进数字基础设施,上海电信积极发展普惠数字服务。配合地方政 府,为市民群众提供了魔都在线、魔都 Wi-Fi、hello 老友亭等公共服务;协调对接政府、物 业和居民的多种平台、应用和需求,上海电信的智慧社区服务已覆盖全市 4000 个小区,成为 全市最大的社区平台;面向家庭用户,上海电信提供了家庭数据中枢、家庭智算中心,以及家 庭数字空间门户,并提供网络安全和儿童上网安全服务;在政企市场,上海电信积极发展政企 宽带和算力服务业务,不断推出新的服务组合,助力上海企业的数智化发展,例如,依托边缘 云推出的在线 GPU 渲染服务,可帮助相关企业突破发展中遇到的算力壁垒。这些普惠数字服 务有力地支持了上海的城市管理数字化转型,服务了广大市民群众和政企客户。 城市级云网平台为运营商转型开辟新思路 © 2025 TechTarg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reproduction prohibited. “智云上海”的城市级云网平台有力推动了上海本地产业创新生态的发展,其弹性算力网络能 够帮助企业获得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算力服务。“智云上海”提供的普惠算网和宽带连 接也能使广大市民消费者和中小企业更为便捷的接入信息网络,获得“类内网”的服务体验, 成为先进数字产品和服务的潜在用户。在此基础之上,“智云上海”有望成为上海本地科创企 业及其潜在用户的对接平台,赋能创新生态的成长。 作为全球首个可支撑“全城上云”的超大城市级云网平台,“智云上海”在网络用户数量、算 力部署规模以及本地化特色服务种类等诸多方面均显著领先其它类似部署,成为目前全球已投 入运营的最大规模的云网融合信息服务基础设施。 “智云上海”的成功实践显示了云网内生融合的重要价值。正是由于在电信网络部署运营和云 计算平台能力两方面同时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和运营经验,上海电信才能率先实现云网深度融 合,建成全球最大的新型城域网,提供“云宽带”网络服务,开辟了宽带服务的新范式。 同时,依托“智云上海”平台,通过在云网之间就技术路线、资源配置、市场策略、乃至组织 流程进行紧密协同,上海电信成功构建了云-网-算紧密融合的服务体系,开创了运营商算力服 务的新模式。 “智云上海”为推动云-网-算融合的技术与业务体系发展进行了开创性实践,为运营商面向未 来的战略转型开辟了新的思路,也为支持上海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领先运营商多在着力推动向科技公司的转型,希望能构建自己的技术平台,形成以自身 为核心的生态系统,从传统的连接服务提供商转变为具有自身特色的科技平台企业。基于城市 级云网平台,运营商可以将消费者客户和政企客户汇聚于同一个基础设施平台之上,实现更好 的规模效应。通过在平台上引入生态合作伙伴并提供“类内网”的差异化体验,运营商有机会 建立起由自己主导并具有差异化能力的数字化服务生态体系。利用城市级云网平台,运营商可 以为商家和消费者创造安全可靠、本地化的数字商品和服务交易平台。 同时,城市级云网平台作为现代化大都市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还可以催生城市的数字经济 动能,提升城市居民的数字生活品质,赋能城市的数字治理提效,并为孵化城市本地的科技创 新生态创造条件。“智云上海”不仅能为科创企业提供普惠的算网服务,还有望成为上海本地 科创企业汇聚潜在客户、实施协同创新的平台,赋能创新生态的成长。 依托城市级云网平台,加之运营商与本地居民社区、行业企业、地方政府长期的业务联系、品 牌纽带、以及营销服务体系和创新生态,运营商将有机会在城市本地化数字服务市场上,建立 城市级云网平台为运营商转型开辟新思路 © 2025 TechTarg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reproduction prohibited. 独特的竞争优势,形成与头部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差异化定位,进而实现向科技平台企业的转 型。 2024 年 10 月,“智云上海” 项目获得全球云网宽带产业协会(WBBA)千兆城市创新奖, 标志着上海电信建设城市级云网平台的战略思路、技术体系、以及市场经营成果获得了全球产 业界的高度认可,成为全球云网融合发展的标杆性项目。我们期待看到上海电信持续推动 “智云上海” 的平台建设、业务发展和生态构建。“智云上海”的成功将不但能为中国电信 的战略转型做出贡献,也能为全球运营商提供借鉴。 城市级云网平台为运营商转型开辟新思路 © 2025 TechTarg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reproduction prohibited. 全球运营商面临的市场挑战 与转型路径 数据流量持续增长 数字化产品与服务的加速发展正在刺激数据流量的空前增长,并改变网络流量特征。 根据 Omdia 数据,到 2023 年底,全球联网用户数将达到 60 亿,联网设备安装量将达到 84 亿台。到 2028 年,这一数字将增至 93 亿台以上。这些联网设备中约有 50 亿台是智能手 机,而智能电视也将增加 30%,达到 15 亿多台,成为全球第二大联网设备。到 2028 年, 联网笔记本电脑数量将达到 14 亿台,平板电脑数量将达到 7.18 亿台。 联网设备日益普及,加上高质量的互联网应用和媒体,推动了互联网使用量的增加。例如, YouTube 现在每月拥有约 25 亿活跃用户,每天播放约 10 亿小时的视频内容。 TikTok 现在 是最大的社交媒体渠道,每月活跃用户接近 20 亿,他们平均每天使用该应用 95 分钟,累计 视频观看次数超过 10 亿次。 联网设备及应用数量的增加,推动了流量带宽需求的快速上涨。虽然通过使用压缩技术,视频 流服务可以使用不到 5Mbps 的带宽提供高清视频。然而,高质量的 4K 视频流可能需要高达 50-60Mbps 的速度,而 8K 视频流则需要高达 300Mbps 的速度。XR 应用将对网络带宽产 生进一步需求。先进的 XR 应用程序可能需要网络能够支持 1-2Gbps 的数据速率以及小于 5ms 的最大延迟,并且需保持非常高的一致性。虽然目前增强现实 (AR) 眼镜和混合现实 (MR) 头显几乎完全用于企业应用,但消费级虚拟现实 (VR) 头显正变得越来越普遍,预计从 2025 年开始,消费级 AR 眼镜也将成为市场主流。 所有这些因素都导致数据流量呈指数级增长,对高速网络的依赖也日益增加。Omdia 预测, 至 2028 年移动数据流量将达到 2.9 ZB,固定宽带流量将达到 8.7 ZB,分别比 2023 年增长 151% 和 51%。 城市级云网平台为运营商转型开辟新思路 © 2025 TechTarg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reproduction prohibited. 同时,人工智能应用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也在逐渐改变网络流量特征。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工作 负载可能会在云端、网络边缘、或本地设备等不同位置运行。如果网络边缘节点承载了人工智 能推理负载,这些节点将持续接收到较为稳定的数据流量。由此带来边缘网络流量的爆发,并 对边缘网络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Omdia 的全球运营商调研显示,64%的受访者表示将在网络深边缘(Far edge)节点部署人 工智能应用,比选择利用公有云数据中心部署人工智能应用的受访者比例高出 12 个百分点。 同时,还有接近 50%的受访者表示,将在浅边缘(Near Edge)节点部署人工智能应用。根 据调研数据以及对典型人工智能应用及其流量特征的分析, Omdia 预测,至 2030 年,流向 边缘共享基础设施的新增 AI 应用流量,将在总的新增 AI 应用流量中占比超过一半(如下 图)。 为了应对如此高速的流量增长,全球运营商大力投资光纤网络,到 2028 年全球光纤宽带连接 数量预计将达到 15 亿,同时运营商也在积极对网络架构进行调整,以适应网络流量特征的变 化。 Figure 1: 年按目的地预测的净新增 AI 访问流量, 2022–30 (PB/月) Source: Omdia 城市级云网平台为运营商转型开辟新思路 © 2025 TechTarg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reproduction prohibited. 通信业务收入增长显著放缓 在数据流量高速上涨的同时,全球通信业务收入却并未实现同步增长,而固定宽带业务表现相 对靓眼。 Omdia 数据显示,根据可变货币兑换率,2023 年电信连接业务总收入将达到 1.24 万亿美 元,比 2022 年增长 1.3%,相对 2020 年提高 了 4.7%,但也仅仅回到了 2015 年的收入水 平。可见过去十年间,虽然全社会信息化水平和数字服务普及程度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但全 球运营商的业务收入并未实现同步增长,运营商的业务经营仍面临相当大的压力与挑战。 而另一方面,固定宽带业务的市场表现明显优于其他细分市场,2023 年全球固定宽带业务收 入的年增长率为 5.1%,而移动宽带年增长率为 0.9%,固定语音业务年增长率为 -6.8%。自 2020 年以来,固定宽带业务收入增长了 17.7%。这体现了市场对固定宽带业务的需求仍然稳 定、刚性,固定宽带在性能与可靠性等方面仍不可替代。这也提示了全球运营商,固定宽带网 络及业务仍是未来推动业务增长及实现战略转型的重要基础,需要加大投入,保持技术和业务 的领先与创新。 Table 1: 全球电信连接业务收入变化, 2015–23 2015 2020 2023 通信业务总体 业务收入 1.240 万亿美 元 业务收入 1.187 万亿美元 业务收入 1.242 万亿美元 较 2015 年下降 4.3% 较 2020 年增长 4.7% 移动业务 业务收入 0.842 万亿美 元 业务收入 0.786 万亿美元 业务收入 0.822 万亿美元 较 2015 年下降 6.7% 较 2020 年增长 4.3% 固定语音业务 业务收入 0.171 万亿美 元 业务收入 0.125 万亿美元 业务收入 0.095 万亿美元 较 2015 年下降 26.9% 较 2020 年下降 23.8% 固定宽带业务 业务收入 0.227 万亿美 元 业务收入 0.276 万亿美元 业务收入 0.325 万亿美元 较 2015 年增长 21.7% 较 2020 年增长 17.7% 城市级云网平台为运营商转型开辟新思路 © 2025 TechTarg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reproduction prohibited. Source: Omdia 运营商向科技公司的转型及挑战 随着连接业务收入增长陷于停滞,全球运营商普遍开始思考和探索业务转型的方向与路径。 Omdia 在其研究报告迈向 2030 年:电信服务提供商的新身份中指出了运营商面向 2030 年 代的三种转型路径和角色定位。 Figure 2: 运营商面向 2030 年代的新身份 Source: Omdia 运营商可以演变成为公用设施运营商,聚焦于自营网络,主要经营网络批发业务。这种情况下 仍有望保持稳定的业务收入,但增长空间很可能有限。 运营商还可以聚合多方网络资源,按需为客户提供最为适合的网络连接服务,成为网络资源的 整合与编排者。 领先运营商则在着力推动向科技公司的转型,希望能构建自己的技术平台,形成以自身为核心 的生态系统,推出多样化业务组合,从传统的连接服务提供商转变为具有自身特色的科技平台 企业。 当前,大型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已经在 ICT 产业生态中占据主导地位,且凭借其全球运营的优 势,无论在营收规模还是研发投入等方面,均远远超过运营商。传统运营商向科技公司转型的 城市级云网平台为运营商转型开辟新思路 © 2025 TechTarg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reproduction prohibited. 过程中,必然无法复制互联网平台企业的成功路径,也很难与其正面竞争,而是需要探索自身 的差异化定位,寻求在细分市场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 城市级云网平台为运营商转型开辟新思路 © 2025 TechTarg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reproduction prohibited. 上海电信以“智云上海”建设 带动业务转型 中国电信是中国第二大移动和固定网络运营商,近年来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提升科技创新能 力,在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服务领域拥有强大的研发和应用交付能力。目前,中国电信是中国最 大的政府服务公共云基础设施提供商,并推出了专有的大型语言模型来增强其生成式人工智能 能力。通过推动网络、云计算、AI 等能力的融合和应用落地,中国电信布局“网络+云+AI+ 应用”战略,驱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满足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新兴需求。 上海电信作为中国电信的省级分公司,由于所处区位又需承担更进一步的发展责任。上海是中 国人口第二多的城市,也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面向 2035 年,上海的目标是成为具有世 界影响力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则是实现 “五个 中心”建设目标的必由之路。为此,上海市于 2021 年提出了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 五”规划,将从完善城市 AIoT 基础设施、构建城市数据中枢体系、和打造城市共性技术赋能 平台等三个方向开展重点工作。 在这些工作中,本地运营商必然需要承担重要使命。首先,建设立体高速信息网络和打造高端 低碳算力集群是完善城市 AIoT 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先导和智慧城 市的基础底座。同时,依托其云计算平台以及长期积累的技术开发和系统集成能力,运营商还 能在构建城市数据中枢体系和打造城市共性技术赋能平台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运营商在网络 和数字安全方面的技术积累和经验也能为构建弹性主动的数字城市安全防护体系提供重要的支 持。 为实现中国电信集团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助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上海电信发起“智云上 海”建设,从构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提供本地化普惠服务、推动产业创新生态发展等多个方 面,打造了“智云上海”城市级云网平台,就推动云-网-算融合的技术与业务体系发展进行了 开创性实践,为实现从传统运营商向科技平台企业的转型、支持上海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奠 定了坚实基础。 城市级云网平台为运营商转型开辟新思路 © 2025 TechTarg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reproduction prohibited. 构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 为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需求,满足城市数字化转型及创新产业生态发展需要,上海电信总 结出“智云上海”城市级云网平台需要具备的四大技术特征: • 高速灵活的接入网,需能够实现宽带接入和边缘应用的融合 • 一跳入云的融合架构,实现就近云、算能力的供给 • 云边协同的算力结构体系,通过异构多云算力调度平台实现多层级资源一体化管理 • 开放的云云相连的城域网,实现以云为核心组网的新型城域交换矩阵 以此思路为指导,上海电信首先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以 Spine-Leaf 架构为核心的新型城域 网。在上海行政区划内,部署了 8 个业务综合服务点(PoD),每个城域 POD 设置 2 台 Spine,下挂多对 Leaf 设备。其中 Spine 设备完成 Leaf 设备间的流量互访,Leaf 设备实现公 众业务、政企业务、移动业务、云业务等的综合接入。不同于传统的“统一汇聚、统一控制、 统一转发”三层网络,Spine-Leaf 为全 Mesh 架构,Leaf 通过多路等价路径技术将不同的流 量分散到不同的 Spine 上进行负载均衡,从而构建出全互连、无阻塞的交换架构,能够更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 可预览页数已用完,剩余 22 页请下载阅读 -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