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戈网:2025年值得关注的供应链技术的主要趋势报告2025 年值得关注的供应链技术的主要趋势 唐隆基博士 (06/22/2025) 技术进步将为供应链技术领导者和首席供应链官 (CSCO) 提供机遇,帮助他们实现数字化价 值、提升员工生产力并创新运营模式。在这些新兴机遇中,有名的研究咨询公司 Gartner 于 2025 年 2 月发布了《2025 年最重要的供应链技术趋势》的研究报告【1】。列出了 2025 年 最重要的供应链技术趋势,旨在帮助领导者实现这些目标。Gartner 最重要的供应链技术趋势,旨在帮助领导者实现这些目标。Gartner 在【1】 已经确定了未 来几年最具影响力的供应链技术趋势,这些趋势与供应链职能相关并跨越供应链职能。跟踪 它们将有助于供应链技术领导者通过负责任的创新塑造组织的未来。 Gartner 供应链业务副总裁兼首席研究官 Christian Titze 表示:“今年的趋势凸显了供应 链中互联互通和智能化的变革潜力,使领导者能够提升运营效率和适应能力。通过评估和整 合代 2025 年顶级战略性供应链技术趋势, 然后逐一介绍和解读 2025 年 及以后的顶级战略性供应链技术趋势。最后回顾了 Gartner 关于战略性供应链技术趋势的研 究,并指出顶级供应链技术趋势的新特征。 1. 2025 年顶级战略性供应链技术趋势概述 1.1 供应链组织的新机会 【1】指出供应链组织需要考虑以下新机会: 技术的进步为供应链技术领导者提供了支持首席供应链官 (CSCO) 优先事项的机会,0 积分 | 33 页 | 2.27 MB | 3 月前3
DeepSeek如何加速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数字营销、海外投顾及保险数字化 三个场 景为例探讨大模型赋能金融业务的模式,第四部分归纳总结 DeepSeek 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逻辑,最后一部分对券 商、保险、 信贷、供应链金融及其他金融科技机构业务逻辑的痛点和数字化价值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金融行业的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 提供参考。 核心观点 : Deepseek 的出现将加速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 Deepseek 是认知杠杆,不是流程替代,金融机构业务端的“产品经理”或成为稀缺人才 ; 结论 8 : 金融市场的复杂性与反身性、金融数据的隐私性与安全性等特殊性促使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渐进式创新 ; 最后,本文对券商、保险、信贷、供应链金融及其他金融科技机构业务逻辑的痛点和数字化价值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 期对金 融行业的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 01 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核心痛点与思考 》 02. 从金融机构的数字营销场景谈起 》 03. GenAI 赋能买方投顾和保险业的数字化 》 04. DeepSeek 如何推动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 ? 》 05. 券商、保险、信贷、供应链金融及金融科技机构的业务逻辑痛点和数字化价值 提纲 核心观点 中信建投非银金融 & 前瞻研究团队将围绕数字金融与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撰写系列深度,围绕 大模型应 用于金融业各类子行业的痛点、案例、未来展望等维度进一步展开。10 积分 | 77 页 | 16.76 MB | 6 月前3
2025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能力画像整机能力评估模型V2.026页Confidenti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企业出海启示 – 外企进入中国市场经验 出海/本地化进程“五步走”,销售、生产、供应链、研发、公司治理,优势企业本地化进程由浅及深 5 销售与市场 本地化 生产组装 本地化 供应链 本地化 产品研发 本地化 公司治理 本地化 Step 1 Step 2 Step 3 Step 4 Step 5 究其根因,在于企业的本地化深入程度 lization本地化的成功 销售与市场 本地化 生产组装 本地化 供应链 本地化 产品研发 本地化 公司治理 本地化 Step 1 Step 2 Step 3 Step 4 Step 5 • 产品——功能/价格 • 技术——持续创新 • 品牌——信任获取 • 生产——协同组织、精益流程管控 • 供应链——赋能当地制造产业 • 生态构建——“抱团取暖” • 人才——本地化团队 and Confidential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画像 全栈型企业 硬件型企业 软件型企业 传统业务基因 以汽车装备/飞行器等为主 兼具AI算法FSD、硬件供应链、下游场景与客户基础 以自动化硬件设备、各类机器人等为主 软件算法、科研高校背景为主 机器人业务起点 本体、“大小脑”并线 本体及控制器为主 “大小脑”为主 典型企业 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画像10 积分 | 26 页 | 2.74 MB | 2 天前3
2025中国ESG最佳企业实践报告2022年国资委提出推动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 “全覆盖”,将ESG实践纳入央企管理重点。国际层面, 欧盟《企业可持续报告指令》(CSRD)要求企业从 2024年起依据欧洲可持续报告准则(ESRS)披露气候 转型计划、供应链人权等关键信息,使ESG报告与财务 报告同等重要 资本市场对于ESG披露要求的重视,包括上市公司、 500强企业、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的披露 资本市场对ESG披露的重视加速了ESG合规服务需求的 ESG 实践,将 ESG 理念融入经营管理,提升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其 ESG 表现是衡量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准,也是企业新型竞争优势。如,金 风科技:设可持续发展管理委员会;推 “绿色供应链”;关注员工健康;连续 15 年 发社会责任报告 。 ◼ 金融机构:将 ESG 融入投资决策,带动资本市场资产管理机构适应市场需求,加大对 ESG 投资的重视,逐步形成基本 ESG 投资架构。超 多样性保护 环境合规管理 能源利用 水资源利用 循环经济 S 社会 G 管制 尽职调查 利益相关方沟通 反商业贿赂 及反贪污 反不正当竞争 乡村振兴 社会贡献 创新驱动 科技伦理 供应链安全 平等对待 中小企业 产品和服务安全 与质量 数据安全与客户 隐私保护 员工 披露内容:3大维度,21个议题 • 中国ESG发展已进入制度化、标准化的新阶段。新引入的原则与标准将提升A股上市公司ESG报告在国际资本市20 积分 | 128 页 | 12.54 MB | 2 天前3
【评估标准】GBT434392023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与评估围绕业务系统中沉淀的数据,创新以数据为业务(交易)对象的新型业务。 3.4 数字化运营 digital operation 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组织内部相关的管理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财务、供应链、营销等的数字化升 级,实现组织运营模式变革和效率提升。 3.5 评估域 assessment domain 用于开展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的能力域或能力子域集合。 [来源:GB/T39117—2020 研发管理 技术创新 技术 信息安全 业务数据化 数据管理 数据资产 数据 数据业务化 基础设施 应用支撑资源 资金 资源 知识 数字化营销 数字化财务 数字化运营 数字化供应链 产品设计 工艺设计 计划调度 生产作业 质量管控 设备管理 数字化生产 仓储配送 服务产品 服务交付 服务能力 数字化服务 服务运行 - 7 成熟度要求 7.1 组织 应推动实现数字化转型 所需知识在上下游生态 中的知识资源协同,创 新和引领知识管理新模 式,实现知识重组和 再造 7.5 数字化运营 数字化运营能力域包括数字化营销、数字化财务、数字化供应链3个能力子域。各能力子域的成熟度等级要求,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 6 数字化运营的成熟度要求 二 成熟度等级要求 能力子域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数字化 营销 a) 应基于市场变化,利用信0 积分 | 28 页 | 873.49 KB | 20 天前3
全球数智化指数(GDII)2025等多个领域,让每个人能都获得人工智能的加持。 企业层面 :超过一半(55%)的 CEO 将人工智能 视为重塑商业模式的机会,并强调人工智能不仅应 提高效率,还应创造新的商业价值。人工智能已广 泛应用于招聘、供应链优化、研发环节的生成式 设计及超个性化营销,正深刻改变企业的运营方 式。同时,人工智能也正从客服机器人和生成式 人工智能内容创作等边缘应用场景,逐步向企业资 源规划、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和制造执行系统等企业 移动技术的总体经济贡献通常可以归为以下三种类 型的影响 :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生产力影响。首 先,直接影响源自移动生态本身,涵盖运营商、基 础设施和设备供应商以及内容和服务提供商。其次, 间接影响体现在行业在供应链中的采购活动,促进 了相邻行业的销售和价值创造。最后,生产力影响 源于联接所带来的信息获取改善、效率提升、创新 驱动和新商机等革命性变化。生产力影响反映了移 动技术给电信行业之外的其他领域带来的不可量化 :智能调度、资源优化和系统协调都 是效率提升的关键,包括提高列车运力、降低 运营成本和缩短调度时间。此外,数字化平台 和高级分析技术可助力轨道交通运营商实现铁 路与港口、卡车运输和其他物流节点同步,进 而实现供应链无缝协同和吞吐量提升,运营效 率将进一步提升。 » 乘客便利性 :打造智慧出行体验是轨道交通数 字化的核心,涉及在线票务、无缝换乘、个性 化行程规划等功能。除了便利性之外,智慧轨 道系统还要让不同人群都能无障碍使用。数字10 积分 | 142 页 | 10.11 MB | 2 天前3
“十五五”时期我国制造业发展形势研判及思路建议剧“逆全球 化”进程,国际经贸规则重构推动区域化布局。近年来,以美 国为首的部分发达国家秉持零和博弈和保护主义思维,在高 新技术领域对我筑起“拦水坝”,强行切割基于市场规则建立 起来的全球供应链,谋划小圈子、组建小阵营、成立小同盟, 推动全球制造业格局区域化发展。一方面,力推制造业回流, 美国对光伏、锂电池等部分产品设置本地化指标,推动企业 在美国本土布局设厂,并将逐年提升本地化要求。另一方面, 践中把握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 业创新,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提高全要素 生产率,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 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 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二是协同推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积极稳妥推进工业 领域碳减排,实现 2030 年前碳达峰目标。牢固树立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将低消 制定支持使用国产化替代产品的容错和风险兜底政策,为国 产产品应用创造宽松环境,提供更充分的试错迭代机会。 (二)提高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 调,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 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 格局的基础,针对当前我国重点产业链存在的“断链”“卡脖子” 等问题,建议:一是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 聚焦“六基”开展工程化、产业化突破。充分发挥新型举国20 积分 | 9 页 | 329.18 KB | 2 天前3
2025中国RFID无源物联网行业产业白皮书-161页······· 48 14 票据 ······················································ 50 15 食品 / 农副产品 / 农资产品供应链与追溯管理 ·················· 51 16 电信哑资源管理 ············································ 52 17 “RFID+X”标签 在移动商务、移动支付等领域的应用排除了技术 应用障碍,使中国 RFID 行业的制造商和供应商可以有针对性的提供相应的产 品和服务,对推进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和国家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将 对全球 RFID 市场以及供应链、零售业、主要产品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2010 年 成立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标签(RFID)标准工作组、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 员会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资源共享协同服务(闪联) 围是 920 ~ 925 MHz 相比于其他频段的 RFID 产品,超高频 RFID 标签有比较高的传输速率,可以群读,在很短的时间读取大量的电子标 签,因此它非常适合规模化的应用场景,对提升供应链的管理效率等应用有明显效益。 随着近几年产业链的成熟完善,UHF RFID 的成本有了很大的优化,因此 UHF RFID 标签的使用量也在快速增长,目 前 UHF RFID 产品是 RFID 几20 积分 | 161 页 | 13.17 MB | 2 天前3
AI医疗专题:从AIGC角度看医药产业图谱传统检验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包括检验信息收集、智能化管理、质量控制管理和检验大数据分析解读等。 实验室智慧化管理:开发了系列数字化信息产品,如SIMS系统(实验室试剂库存管理系统)、Mai47系统(医疗供应链协同云 平台)、POCT智慧管理平台、ISP系统(仪器服务平台)、CCLS(冷链物流系统)、DAP(数据融合平台)等。 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 1. 为提高实验室检验质量和效率,公司研 一心堂:在互联网技术推动下,无人售药柜、人脸识别、AI机器人等新科技应用将逐步进 入零售门店,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更专业、 更便捷服务。 老百姓:1)夯实信息化基础。聚焦企业数字化供应链产品优化,构建以数据驱动的药品 供应体系,以自主研发与外采相结合的策略,通过实施TMS(运输管理系统)产品,迭代 物流可视化、商采合同、供应商协同等产品,强化采购寻源能力,降低存货周转天数,优 化 数据来源:西南证券整理 随着药品流通行业集中度提升,医药供应链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打造新型数字化医药流通模式,建立新型医药行业供应链平台,以 智慧化信息技术赋能药品流通势在必行。带量采购制度的常态化,驱动药企、流通企业更注重开发院外市场,终端覆盖能力强、配 送效率高的流通企业将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流通企业借助数字化技术打造更全能的供应链B2B平台,构建扁平化、共享化、去中 心化的新流通商业格局,10 积分 | 50 页 | 5.74 MB | 6 月前3
人形机器人行业:由“外”到“内”,智能革命-向复杂、多类型任务转变,灵巧手和柔性皮肤配合成为 人形机器人的“手”,使更精细、自主、安全的末端交互成为可能,可能成为未来人形机器人竞争的关键领域。随着国产机器人硬件迭代升级和逐步 量产化,成本和供应链优势将逐渐显现,预计国产替代将加速。 代表性厂商:巨头跨界,初创涌现 近年来多方入局人形机器人市场,特别是特斯拉发布Optimus点燃了行业热潮。国外机器人厂商主要探索应用场景,国内机器人厂商以量产和普及为 形机器人,导致竞争日益激烈。各大厂商为 争夺市场份额,不断推出性能更优异、价格更低廉的产品。市场竞争压力推动人形机器人价格不断下降,也推动了技术的进步与成 本的优化。特别是中国厂商的进入,依靠中国供应链在规模与完备性上的优势,极大降低了终端产品价格,如宇树科技推出的G1机 器人售价仅9.9万元起。 规模效应:随着人形机器人产量增加,规模效逐渐显现,降低了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使得人形机器人的价格更具竞争力。根据赖 7%;与基于采样的运动规划专家系统cuRobo相比,ARMOR计算效率提升26倍。 我们认为,国内外巨头接连入局构建生态,有利于推动AI体系加速迭代升级,人形机器人前景更加乐观。但高性价比的硬件仍是落地的基础,国 产供应链优势明显,有望充分获益。 苹果ARMOR效果演示 搭载华为盘古大模型的夸父机器人 02 产业链:国产替代趋势明显 17 资料来源:华西证券研究所 2.1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18 资料来源:M2觅途咨询,华西证券研究所0 积分 | 49 页 | 3.78 MB | 5 月前3
共 37 条
- 1
- 2
- 3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