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2025数字可信白皮书-构建数字经济互信新底座中国移动作为网信领域的排头兵,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勇担新质生产力国 家队职责,携手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大力建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信级开放 可信基础设施,加力推进制定“统一目录标识、统一身份登记、统一接口要求” 的标准规范,着力构建支持“多主体、多平台、多领域、多应用”的数据要素 流通新范式,合力打造数字可信新生态。 本白皮书阐述了数字可信内涵和外延,以及其作为数字经济基础的重要性, 并构建了包含区块链、身份、 ................ 27 3.6.3 安全可信(Security) ................................ 27 3.6.4 统一的跨链协议与身份协议等新规范(Standard) ........ 28 第 5 页 第四章 数字可信的典型实践 ......................................... 29 4.1 可信金融 估、交易、应用等 环节提出了具体措施,还明确了一系列数据管理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的流 通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合规。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细化了数据市场 的培育措施,旨在建立安全、有序、高效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通过这些政策 的实施,数据市场的规范化程度显著提高,企业的数据资产管理能力得到了提 升,数据资源的高效利0 积分 | 50 页 | 1.10 MB | 5 月前3
中国建筑业企业数字化研究报告(2024)-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技术不仅能够进行三 维建模,还能帮助设计师在施工前进行可视化设计,模拟施工过程,提前识别 可能存在的冲突点和设计问题。通过 BIM 模型,设计师可以精确控制空间利用、 材料选择和工艺要求,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建筑规范和客户需求。设计师可以在 BIM 模型中对不同的装饰材料进行虚拟铺贴,观察效果并比较不同材料的性能 和成本,为客户提供更合理的选择建议。 智能化施工管理:现代装饰行业越来越依赖智能化施工设备,如自动化涂 工管理的项目管理系统可能无法直接对接,数据需要多次转换,不仅增加工作 量,还容易出现数据丢失和错误,影响项目管理效率和成本控制。为解决这一 问题,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加强数字化技术标准制定,推动统一的数据标准、接 口标准和系统架构规范;软件供应商应开发开放平台和标准化 API 接口,提高 系统兼容性;企业在选择技术时,应优先考虑与现有系统兼容的平台,避免过 度依赖单一供应商。 人才短缺: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对技术人才需求大增,但目前在数据分析、 工具,发展到如今的全生命 周期信息管理平台,BIM 技术的功能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在发达国家,BIM 已 成为大型工程项目的标准配置,多个国家已将 BIM 技术纳入国家战略并制定了 相关标准和规范。 在中国,BIM 技术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速度迅猛。自 2011 年住建 部将 BIM 纳入"十二五"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以来,国家层面连续出台多项政 策推动 BIM 技术应用。截至20 积分 | 115 页 | 10.19 MB | 5 月前3
CIO时代:央国企信创白皮书——基于信创体系的数字化转型(2022)产品销售上有被技术授权公司审计的风险。近年来 RISC-V 指令集崛起,该架构 采用开源模式、易于定制,也是今后万物智联时代掌握芯片产业发展一个有益的 探索方向。 指令系统是 CPU 所执行的软件指令的二进制编码格式规范,是计算机的软硬 件界面,也是 CPU 最重要的知识产权体现,承载着产业生态,目前国际 CPU 主流 生态的话语权主要由 Wintel 体系(X86+Windows)和 AA 体系(ARM+Android)掌 3)提出的 IT 38 架构开发方法与技术参考模型进行。在制定了总体的、一体化的 IT 技术架构框 架后,再分层细化.制定组件层面的信创方案;然后根据各组件层面的信创方案, 细化提出规范各组件实现的融入信创化要求的 IT 技术与产品标准。信创化的 IT 技术与产品标准的明确,才是一个央国企信创工作体系化建设成熟的保证。 为了保证基于架构创新优化的信创体系设计的可落地,还要制定现有 通过门禁针对提交的代码进行安全审查,把控开源及其依赖组件的安全风险。 对于测试验证过程,需要对系统及功能模块进行安全及隐私相关测试,漏洞 扫描,模糊测试,渗透测试识别系统的可信风险。 对于发布过程,需要有规范的发布流程,需要有可信检查节点和应急响应预 案。 对于运营过程,需要对已上线的软件应用服务、业务系统进行可视化安全监 控与防护。对于风险和安全事件有统一的评估机制和处理流程,需要有持续的运10 积分 | 60 页 | 4.93 MB | 6 月前3
2025年整机柜服务器产业研究报告和可靠 性,并对资源分配和设备调度进行优化,实现增值运维。 第 7 页, 共 63 页 1.2 中国算力基础设施产业政策导向 “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 战略目标的引领下,新兴产业加速布局,算力基础设施作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多元泛在、 智能敏捷、安全可靠、绿色低碳等特征,为实现“ 腾讯)也共同发起了天蝎项目(Project Scorpio)。 这时x86 CPU的功率还不高,HDD(机械硬盘)也相当主流,整机柜服务器的一条路线是增大机柜内部的可用 空间,以容纳更多的服务器和存储节点。 OCP的第一版机柜规范叫Open Compute Rack V1,就是Facebook当时在用的19英寸三联柜(Triplet),宽度 比三个并排的EIA 310规格机柜(600mm×3)略窄,为1713mm。高度47U,可容纳30个1 电池柜。 图1-4 Facebook数据中心曾经采用2个三联柜共享1个铅酸电池柜的布局(2014年,Altoona Data Center) 2012年公布的Open Rack 1.0规范把机柜内部的宽度扩大为21英寸(538mm),横向空间的实际利用率提高近 20%。单位高度也放大到48mm,名为OpenU(OU),分为3个供电区,每个供电区13 OU,再加2 OU交换机,共410 积分 | 63 页 | 4.83 MB | 4 月前3
2025年构建多技术融合的湖仓一体化平台,打造银行数据智核新引擎报告• 提供多样的数据分析能力,满足海量、 复杂且多样化的数据处理需求。 融合多技术组件,强化数据分析 与计算能力 • 规范数据需求、数据研发、数据治理、 数据交付、数据运营等环节; • 形成面向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化实施 工艺流程,提升整个团队协作与效能。 规范开发流程,建立DataOps 研发运营体系 2.2 技术架构 数据源 数据接入 实时 采集 批量 采集 仓模块(GaussDB) 措施 计划管理 • 制定可操作性的项目计划(总体计划、详细计划); • 建立项目沟通机制(定期会议、邮件); • 加强进度监控(晨会、周会、评审会议); ——项目经理、PMO • 遵循技术规范; • 产出物评审; • 加强团队成员质量意识。 • 制定质量标准及验收标准; • 各阶段测试; 04 运营分享 主要内容:运营情况、项目成效及经验分享。 4 • 平均耗时200~400ms。 • 融合敏捷开发与数据运维; • 通过自动化流程管理,持 续集成与部署,提高数据 研发效率; • 促进团队协作更加高效。 • MR引擎 TEZ引擎 • 规范数据流向,数据先入湖 平台投产上线后,有效解决了原先大数据平台和数据仓库平台独立部署,集群间通过数据文件交互, 且跨平台数据搬迁,存在数据存储冗余、资源浪费、消耗大量时间、代码开发难度大等问题。10 积分 | 21 页 | 3.74 MB | 5 月前3
B400G以太网助力智算中心光互联(20页PPT-移动)以太网新调度机制— GSE 以太网新接口速率— B400GE 以太网新安全方案— PHYSec IEEE802.3 B400GE 标准目标演进 IEEE P802.3df&dj 800GE 和 1.6TE 规范目标 电通道 以太速率 信号速率 50m MMF 100m MMF 500m SMF 2km SMF 10km SMF 40km SMF AUI BP Cu 800Gb/s 100Gb/s 800GAUI-8 10km 800G-LR1/ER1 的 GMP bypass 方案分析 标准文稿 提出 800G 10/40km 发射和接收标准规范建 议 提出基于 oFEC 的 800G 10km/40km 规范建 议 提出 800G-LR1/ER1 与 800ZR 一致性规范建 议 标准文稿 分析文稿 Considerations on GMP bypass for 800G-LR1/ER1 Update30 积分 | 20 页 | 1.87 MB | 4 月前3
CIC灼识咨询:2025中国供应链金融科技行业蓝皮书09 《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司 法部等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支持供 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 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司法部、 商务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 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 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 • 供应链金融应以服务供应链产业链完整稳定为出发点,加快创新和规范发展。 • 供应链金融各参与方应合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持续加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信息系 改变 了风险管理方式,新兴技术日益增长的应用和市场接受度预计将继续推动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 案的发展。 金融监管的开放和创新 • 金融监管部门积极推动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通过建立更加透明、公平、规范的金融市场,增强 金融机构的信誉度和服务质量,提高了供应链金融市场的整体效率和稳定性。随着中国金融监管 的开放和创新,金融机构可以更加灵活地发掘和应用各种金融科技手段,包括供应链金融科技, 这将进一步推动供应链金融科技的发展。 国供应链金融科技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发布年份 法律、法规名称 发布单位 主要内容 2025.02 《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引 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 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 知(征求意见稿)》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最高人 民法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 市场 监管总局 • 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促进供应链上下游互利共赢发展。以维护市场公平有序 为立足点,促进降低产业链供应链20 积分 | 30 页 | 7.13 MB | 5 月前3
华为云安全白皮书3.7解决方案和服务,助力客户实现网 络韧性,消减网络安全风险,保护用户隐私。华为云遵从所有适用的国家和地区的安 全法规政策、国际网络安全和云安全标准,参考行业优秀实践。在此基础上,华为云 从组织、流程、规范、技术、合规、生态和等方面建立并管理完善、高可信、可持续 华为云安全白皮书 2 云安全战略 文档版本 3.7 (2025-05-07) 版权所有 © 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4 服务持续集成、持续部署的扁平化 组织。 ⚫ 在业务流程方面,安全保障活动融入研发、供应链、市场与销售、工程交付及技 术服务等各主业务流程中。安全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通过管理制度和 技术规范来确保其有效实施。华为通过内部审计和接受各国政府安全部门、第三 方独立机构的安全认证和审计等来监督和改进各项业务流程。2004 年起,华为的 安全管理体系通过了 BS7799-2/ ISO27001 (IAM)和数据加密服务 (DEW)时,租户负责妥善保管其自行配置的服务登录账户、密码和密钥,并负 责执行密码密钥设定、更新和重设规则的业界优秀实践。租户负责设置个人账户 和多因子验证 (MFA),规范使用安全传输协议与华为云资源通信,并且设置用户 活动日志记录用于监测和审计。 租户负责对其自行部署于华为云上、不属于华为云提供的各项应用和服务所必需 的安全法律法规,并自行开展所服务行业的安全标准评估。华为云提供安全基线20 积分 | 92 页 | 2.74 MB | 5 月前3
沙利文:2024年中国智能净水服务行业白皮书增强了企业对终端用户的管理能力,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以下为中国净 水器行业发展历程: ➢ 行业发展初期(1980-1999 年):中国净水器行业整体尚未形成规模,产 业链处于初级发展状态。标准体系、技术规范及监管机制尚未建立,行 业呈现出高度分散的特征。在此阶段的市场参与者较少,用户健康意识 较弱,产品价格较高且普及率较低,商业模式和渠道体系尚未成熟。 ➢ 快速发展期(2000-2009 年):此阶段以满足用户的基础净水需求为主, 年):此阶段以满足用户的基础净水需求为主, 技术形态较为单一,渠道体系初步建立。水污染的加推动了用户健康饮 水意识提升,净水器开始进入普通家庭。产品类型逐渐丰富,市场规模 快速扩张。然而,由于行业规范尚未形成统一标准,虽企业数量快速增 6 长,但整体质量水平参差不齐。 ➢ 技术升级期(2010-2019 年):本土品牌与国际品牌在市场中同台竞争, 产业链上下游逐步完善,行业格局进入多元化竞争阶段。物联网、大数 新兴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兴渠道成为主要增长动力,推动行业加速 数字化转型。行业短期内增长承压,但中长期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 稳步发展期(2023 年-至今):随着行业标准与监管机制的逐步健全,净 水器行业市场秩序日趋规范,竞争格局由无序状态逐步转向良性发展, 产业链协同效率不断提升。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持续提升推动净水器渗透 率稳步增长。具备技术与渠道优势的企业逐步确立行业领先地位。监管 体系的持续完善与市场环境的日趋成熟,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20 积分 | 17 页 | 1.21 MB | 5 月前3
《行业瞭望》矿山专刊--新华三行技术体系,基本实现掘进 工作面减人提效、综采工作面内少人或无人操作、井下和露天煤矿固定岗位的无人值 守与远程监控。 到2025年,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形成煤矿智能化建设技术规范 与标准体系,实现开拓设计、地质保障、采掘(剥)、运输、通风、洗选物流等系统 的智能化决策和自动化协同运行,井下重点岗位机器人作业,露天煤矿实现智能连续 作业和无人化运输。 到2035年,各 做到矿山治理的有据可依。 3、矿山数据共享及数据安全应用前景分析 传统矿山企业更多的是保生产重安全,但是跨系统、跨平台、跨应用的数据往往都是独立 的,在数据共享和发布过程中也是缺乏更多的标准及规范,导致部分矿山企业数据标准不 一致、数据发布应用不一致、数据割裂无法拉通的情况,未来伴随智能化矿山数据体系的 不断完善,国家对于智能化矿山数据治理、数据存储、数据安全等多个数据标准的不断颁 布 广大矿山企业不全是资源雄厚的大型企业,更多的是一些中小型矿山企业,通过与地区性 服务机构、监管机构、矿山研究机构等形成产业联合,共同搭建基于矿山区域性服务组织 机构和平台应用,为地区矿山安全生产和信息安全防护提供规范化、标准化、低成本化的 可持续运营支撑的服务平台,在降低企业自身运行维护压力的同时,提供合理、合规、合 法的平台化服务支撑。 如针对中小型矿山信息安全的防护服务,通过服务平台打造矿山安全服务管理平台,为不10 积分 | 189 页 | 25.75 MB | 6 月前3
共 36 条
- 1
- 2
- 3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