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大模型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前景及潜在影响分析轮对 话等任务,在金融领域具有较大的价值创造空间。 例如,据麦肯锡测算,大模型有望给全球金融行业 带来每年 2500 亿 ~ 4100 亿美元的增量价值,对应 约 9% ~15% 的营业利润增厚空间;据清华经管联 合度小满等发布的《2024 年金融业生成式 AI 应用 报告》,大模型驱动的新商业模式有望为金融业带 来 3 万亿元规模的商业价值增量。 当前,金融机构主要将大模型应用于业务场景 保险设计平台,其中大模型将应用于帮助精算师更 高效地获取信息,以及基于已有数据和知识库生成 多种保险方案。 二、大模型对金融行业未来发展可能 产生的影响 展望未来,伴随大模型能力提升以及在金融行 业进一步落地应用,大模型有望推动金融行业提升 效率,并给产业协作和行业格局带来深远影响。本 文从应用趋势、赋能空间、产业格局三个方面对大 模型在金融行业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应用趋势展望:大小模型协同发展, Co-pilot 大模型能力边界提升以及新的解决方案减少大模型 短板,未来大模型赋能金融行业的空间仍有望进一 步打开。 具体来看,在落地应用的发展趋势上,未来大 模型与小模型或有更多协同,从而赋能更多金融业 务场景。其中,大模型的比较优势在于语义理解、 信息归纳、内容生成,而传统的判别式 AI 优势在 于可控性强、精确度高,适合于资产定价、风险管 理等高精度的分析决策环节。未来二者有望协同互 表 1 目前国内较具代表性的金融领域垂类大模型10 积分 | 17 页 | 1.04 MB | 2 天前3
AI+金融:大模型引爆金融科技革命(39页-PPT)新一轮金融科技革命,产品 & 商业模式均有望革新 我们认为,随着大模型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头部金融科技企业有望实现产品和商业模式的革新,实现从产品 + 服务收费向 SaaS 订阅 收 费、运营分润收费的转变。 我们认为,金融科技细分领域众多,各细分领域龙头具备技术、行业 Know-How 等要素,与头部金融机构的长期合作关系有利于补齐数 据、 场景等要素,相关产品有望率先落地。 u 行业受益标的: )市场系统性风险等。 核心逻辑 1 目录 01 金融科技迎来强催化, AI+ 金融迎来发展良机 02 数据、场景均丰富,大模型走上金融大舞台 03 新一轮金融科技革命 ,产品 & 商业模式均有望革新 04 行业受益标的及风险提示 2 金融科技迎来强催化, AI+ 金 融 迎来发展良机 01 3 u 根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 24 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 新一轮金融科技革命,产品 & 商业模式均有望革新 03 2 4 u AI+ 金融的发展,除需要算力等通用要素外,还需要数据、技术、 Know-How 、场景等要素。 u 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数字化投入大,自身数字化能力强,在传统的产业分工中,我国部分金融科技企业一般承担具体的系统实现任务,按项 目或按人月收费。我们认为,随着大模型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头部金融科技企业有望实现产品和商业模式的革新,实现从产品20 积分 | 39 页 | 2.71 MB | 2 天前3
国联证券-国联低空经济系列研究—空中交通管理篇:飞行保障体系加速搭建,低空基建蓄势待发:划设管制区;通用航空:划设临时空域;无人机:划定适飞空 域。三种模式都无法适应 eVTOL 的应用场景和大规模推广,城市低空交通 管理(UAM)急需搭建。全球范围来看,UAM 处于探索期,我国在民航、通 航、无人机的空中交通管理经验有望加速 UAM 搭建。 “湖南模式”经验:军地民协同发力、系统搭建先行 湖南是首个全域低空改革试点省份,两年半时间,省内 3000 米以下目视飞 行打通、管制空域仅占 10%,开辟 97 是保障运行关键。以此为鉴,看城市低空空管路径:地方政府或将发挥主 导作用;平台系统和技术体系搭建是关键。 投资建议:关注低空基建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作为低空经济的基础支撑,UAM 搭建有望先行提速。我们建议当下应重点关 注低空经济基建政府采购需求、空管系统、通信监视导航技术和设备等领 域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空域改革不及预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低空空管技术进度不 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理主体多,同一省份空域可能涉及多个管理单位,飞行计划审批往往需要跨单位申报, 飞行服务站在我国空域当前管理体制下实践性强,用户端只需对接飞行服务站、实现 “一站式”平台服务。随着低空经济发展需求的增长,飞行服务站模式有望成为低空 交通管理中的支点。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8 行业报告│行业专题研究 图表10:低空飞行保障体系初步搭建完成 资料来源:民航局新闻发布会网站,国联证券研究所整理0 积分 | 14 页 | 1.52 MB | 5 月前3
2024-2025年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最后,祝愿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越来越好!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 前 言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光伏产业已成为我国少有的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实现端到端 自主可控、并有望率先成为高质量发展典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推动我国能源变 革的重要引擎。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在制造业规模、产业化技术水平、应用市场拓展、 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均位居全球前列。 为引领产业发展方向 一步下降,平均还原电耗较 2023 年下降 3.5%,为 41.5kWh/kg-Si。未来随着气体配比的不断优化、大炉型的投用和稳定生产,还原电耗 仍将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到 2030 年还原电耗有望下降至 37.0kWh/kg-Si。 图 8 2024-2030 年还原电耗变化趋势(单位:kWh/kg-Si) 2、冷氢化电耗 冷氢化技术是把多晶硅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四氯化硅( 环节使用不同的加热方式,如电加热、导热油加热、蒸汽加热等,因此各企业冷氢化电耗存在差 异。得益于氢化量的降低,2024 年冷氢化平均电耗同比下降 12.5%,在 3.5kWh/kg-Si 左右,到 2030 年有望下降至 2.8kWh/kg-Si。技术进步的手段包括使用大炉型、开发新型反应催化剂、提 高工艺环节中热能回收利用率、提高反应效率等。 1本章节若无特殊注明,均为三氯氢硅法棒状硅的生产指标10 积分 | 78 页 | 3.76 MB | 5 月前3
中国信通院:脑机接口技术与应用研究报告(2025年)这五个地区。从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研判,脑机接口技术受到技术创 新突破、政策支持引导、资本投入增加等多重利好因素的驱动,展 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一旦在医疗健康、生活消费等众多领域的市场 需求得到释放,市场规模有望实现更大突破。 从趋势与展望看,技术创新方面,脑机接口将深化人机融合探索, 通过算法优化、精准调控、深度协同等实现智能交互升级。产业格 局方面,优势企业或转型为开放生态平台型企业,上下游协同更加 机交互通道。不仅如此,脑机接口技术展现出在认知增强领域的巨 大潜力。通过直接刺激大脑特定区域有效提升个体的记忆力和注意力 水平,为改善人类认知能力提供新途径。此外,脑机接口有助于深 入探索研究脑网络,未来有望在特定场景下探索群体意识与群体协作 机制,为人类社会的组织与协作模式带来变革。 脑机接口技术与应用研究报告(2025 年) 6 (三)美欧脑计划研究布局与投入 全球多国均认识到脑科学研究在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中的战 件优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和进展,同时无液氦技术兴起,设备趋 于小型化和可穿戴化,这些进步推动了脑磁图在神经科学基础研究、 临床疾病诊断、康复医学以及人机交互等多个领域的应用。随着技术 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脑磁图有望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传统超导量子干涉器件(SQUID)脑磁图仪的超导材料特性不 断优化。在超导材料革新方面,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和改进低温超导 材料的纯度、晶体结构和制备工艺,以提高 SQUID20 积分 | 61 页 | 4.11 MB | 2 天前3
2025年保险行业AI应用全景洞察报告(32页PPT)深度追求。 市场规模: 中国保险市场持续扩容 , 2026 年原保费收入有望突破 6.3 万亿元 ,寿险、财产险、健康险 等均呈增长态势。 科技投入: 保险业科技投入持续高速增长 , 2025 年总投入将突破 670 亿元 ,大数据、云、 AI 为主要 投 入领域。 技术价值:生成式 AI 有望为保险业带来 700 亿美元生产力提升 ,金融行业大模型落地加速 ,保险领域 意外险(亿元) 来 源: 中 国保 险 行业协 会、 瑞 再研究院 sigma 报告, 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 中国保险市场规模 中国保险市场持续扩容, 2026 年有望突破 6 万亿 大关 CAGR=6% 46957 8653 12712 24519 ©2025.7 iResearch Inc. 材 料 能 源 行 政 管 理 消 费 品 - 包 装 货 物 高 端 制 造 旅 行 运 输 银 行 零 售 业 高 技 术 保险业迎来“保险 +AI” 数智化转型需求 生成式 AI 有望对保险业带来高达 700 亿美元的生产力提升 - 5060 健 康 -20 积分 | 32 页 | 4.87 MB | 2 天前3
中国信通院:智算中心液冷产业全景研究报告(2025年)等多项重要成果,为冷却液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和标准化参考。展望未来,随着两相冷板、浸没式液冷等在技术研发 与商业化进程中的持续突破,叠加标准体系的协同建设,国产电子氟 化液产品体系有望加速完善,其市场应用空间也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智算中心液冷产业全景研究报告(2025 年) 12 3.快速接头 (1)领域全景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7 快速接头领域 (2)发展态势 系列等。以目前情况来看,手插快速接头因设计较为成熟、结构相对 简单、采购与使用成本较低,仍是市场主流选择。然而,随着液冷智 算中心对高密度部署与自动化运维要求的不断提升,盲插快速接头凭 借其较高的空间利用率与较为便捷的运维操作,有望成为高密部署场 景下的典型配置。 针对快速接头的标准化工作正持续推进。当前,业界针对快速接 头产品的外观形态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在等效通径、插合长度、流通 能力、轴向容差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设计差异。接口规格和性能指标 手开展两相冷板技术的实践探索。该项技术依托冷却液相变实现高效 换热,可应对 300 W/cm²的热流密度挑战。目前,多家服务器厂商已 完成对两相冷板技术的布局,随着成本控制与市场需求逐步趋于平衡, 有望加速实现商业化落地。在行业多方力量的共同推动下,通过多元 化技术路径的创新与实践,冷板式液冷服务器产品正加速走向成熟, 其整体性能与能效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2.浸没式液冷服务器 (1)领域全景10 积分 | 48 页 | 2.33 MB | 2 天前3
博鳌亚洲论坛可持续发展的亚洲与世界2025年度报告应对气候变化:亚洲推进绿色发展然而,亚洲各地区的绿色增长表现差异很大,不同次区域面临 的挑战各异,政策应对需要因地制宜。亚洲经济体需要更多明确具 体的举措来提高气候雄心,加速绿色转型进展。 绿色技术 亚洲在新兴绿色技术领域进展迅猛,有望成为先进电池材料、 生物基可降解塑料、潮汐能、绿色氢气、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 以及数字碳管理等领域的领头羊。强大的工业能力和政策支持为这 些创新的规模化生产应用奠定了基础。 例如, 求将达到每年 52 亿吨二氧化碳。加强治理、标准化和投资者信心 是实现这一潜力的关键。 《巴黎协定》第六条推动了国际碳交易,使各国能够通过合作 实现国家自主贡献(NDCs)。到 2030 年,该机制每年有望节省 3,000 多亿美元,并在 2020—2050 年间减少 21 万亿美元的全球减缓成本。 包括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印度、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在内 的亚洲国家,正在国际组织支持下积极开发其第六条碳信用框架。 然而,要充分释放全球碳市场的潜力,必须解决治理和政策实施方 面的挑战。 亚洲碳市场的未来取决于能否有效解决结构性挑战并加强互 联互通。协调区域标准、加强强制碳市场与自愿碳市场的联动以及 制定透明的定价机制尤为关键。亚洲有望成为碳交易的核心枢纽。 包括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印度、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在 内的亚洲国家,正在国际组织支持下积极开发其第六条框架。 XII10 积分 | 168 页 | 7.27 MB | 5 月前3
2025年汽车智能化培训框架【L3智能化帮助车企卖车】,实现国内电动车渗透率50%-80%+突破,带来国内自主品牌第 一轮淘汰赛。2)2027-2030年第二部【L4Robotaxi实现车企软件收费】,Robotaxi出行渗 透率有望实现0-30%突破。3)2030-2035年第三部【自主品牌实现全球崛起】,通过独资或 合资海外建厂模式实现智能电动车全球扩散,真正得到海外消费者认可。 2 ◼ 消费者愿意为汽车智能化买单吗?2 安全需求+爱与归属 爱与归属+尊重需求 尊重+自我实现等 时代划分 18 注:出生率单位为‰ ( 对标日本:中国各线城市消费阶段 ◼ 展望2025-2030年:中国一二线城市有望从第三消费阶段进入第四消费阶段,三四五线城市 有望从第二消费阶段进入第三消费阶段。 19 -10.00 -5.00 0.00 5.00 10.00 15.00 0.00 5,000.00 10,000.00 是推动国内新能源(电动化)渗透率实现50%— 80%+的突破!也即:智能化是帮助车企卖车,依然是硬件商业模式,软件收费模式在国内难以 实质性突破。 ◼ 2028-2030年展望:Robotaxi有望走向大规模商业化落地,汽车出行革命实现质的突破(AI垂 直应用领域之一)!汽车智能化或真正意义开启了1-N产业趋势。 数据来源:交强险,乘联会,东吴证券研究所 2027-2028年 4.50%10 积分 | 78 页 | 3.07 MB | 5 月前3
2025中国企业“出海”系列研究报告-阿联酋:经济转型带来多元化投资机遇阿联酋:经济转型带来多元化投资机遇 4 执行概要 多元化产业投资机遇 阿联酋不断推进经济多元化战略,非石油产业 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投资机遇。 在能源领域,石油产业继续担当支柱产业,光 伏和氢能产业则有望成为中东和北非地区可再 生能源发展的领头羊。数字化技术不断深入赋 能制造业,国家工业战略“3,000亿迪拉姆行 动”预计将产生816.6亿美元的工业产值。迪 拜和阿布扎比将巩固其在全球金融中心的地 机场:10座 铁路:1,200公里 光纤到户普及率:99.3%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贸易和发 展会议、 阿联酋竞争力中心,数据截至2023年12月 阿联酋经济在未来几年有望继续保持较高增 速。IMF在2024年10月调高阿联酋2024年经济 增长预测至4%,此前预测为3.5%。IMF预测 阿联酋2025和2026年的增长均为5.1%。世界 银行在2024年4月也将阿联酋当年的GDP增长 阿联酋天然气产量与消费量情况 数据来源:万得资讯、英国石油公司 800 600 200 0 阿联酋:经济转型带来多元化投资机遇 23 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4年可再生能源报 告》,阿联酋有望超额完成2030年可再生能源 目标,成为中东和北非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 领头羊。 阿联酋《国家氢能战略》提出到2031年每年生 产140万吨氢气,到2050年增加到每年生产 1,500万吨氢气,从而跻身全球十大绿色氢能10 积分 | 66 页 | 8.30 MB | 5 月前3
共 36 条
- 1
- 2
- 3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