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报告:2025数据中心市场 平衡前所未有的机会与战略风险.. .......................................17 引言 美国研究报告 3 –高盛 数据中心电力需求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少160% ,主要由人工智能工作负载驱动。许多成熟市场已 经达到或接近容量,迫使租户将电力可用性和可扩 展性置于传统市场偏好之上。尽管需要大量资本投 资,二级和三级市场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数据中心行业在2024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这是由超大规模运营商的历史性吸纳率和人工智能 (AI)的快速发展所推动的。各大市场的空置率下 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加剧了对空间和电力的竞争, 并要求在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方面进行重大投资 。 投资者渴望参与到该行业的发展,但成功需要不只 是可用的资本。在基础设施需求、确保电力资源和 及时果断的承诺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在风险极高的 环境中,上市时间的长短已成为关键竞争优势。 未来几年将考验行业的适应能力,因为技术进步、 可能导致高性能计算资源需求增加,因为企业在不断 发展的AI领域中寻求保持竞争力。我们将继续关注这 些进展,并在我们的中期报告中提供更新。 迫切保障可靠能源来源并加快开发时间表的需求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据高盛公司报告, 数据中心电力需求预计 到2030年将增长至少16 0%,主要受人工智能工 作负载的推动。 1 4 科利斯美国研究,数据中心鹰 2024年,数据中心行业继续实现前所未有的增长,打破先前记录,为持续扩张奠定了基础。北美0 积分 | 53 页 | 6.67 MB | 5 月前3
青岛市微电网发展研究——基于典型示范项目的调查..... 28 ii 青岛市微电网发展研究—基于典型示范项目的调查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构建安全高效、清洁低碳、 柔性灵活、智慧融合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关键。微电网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 分。其中,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用电负荷、配电设施、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 小型发配用电系统,具有微型、清洁、自治、友好的基本特征。可以与外部电网并网运 行 青岛市化石能源资源全部依赖外部输入,是典型的能源输入型城市,2020 年青岛 市电力对外依存度达到 60%,2022 年这一比例继续上升达到 65.9%。随着“双碳”战 略的深入推进,青岛加大了可再生能源开发力度,截至 2023 年年底,青岛新能源发电 总装机达到 449 万千瓦,比 2020 年增长了 78.5%。青岛积极相应国家号召,加快新型 电力系统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微电网试点示范,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企业主导 青岛市微电网发展研究—基于典型示范项目的调查 第一章 青岛市微电网发展基础 及成效 (一) 发展基础 (1)政策环境逐渐向好 从国家层面来看,2015 年《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文》( 中发〔 2015〕9 号 ) 正式掀开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大幕,为微电网发展提供了适合生存的土 壤。随后,《关于推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多能互补集 成优化示范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发改能源0 积分 | 35 页 | 1.96 MB | 5 月前3
智慧的城市在中国智慧助力中国城市发展 23 城市信息化:通向智慧之桥 29 智慧的根基 35 智慧的医疗 39 智慧的食品 45 智慧的交通 49 智慧的水 53 智慧的电力 57 城市规划 63 城市应急系统 67 绿色供应链 71 智慧的园区和城市一体化平台 75 智慧的地球 从城市发生 智慧的城市: 关于城市的愿景 城市 门系统的协同集成,有效 缓解交通拥堵等事件的发生,并快速响应突发状况,为城市大动脉的良性运转提供科学的决策 依据和管理服务工具。 就业方面,智慧城市和智慧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除了带动钢铁、水泥、电力、能源等传统行业的 就业,将还消耗芯片、光纤、传感器、嵌入式系统等大量的计算机软硬件产品,从而拉动高科技 产业增长,创造大量的知识型就业岗位,促进城市服务转型和服务经济增长。 医疗服务方面,远 102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2.189吨标准煤/万元,单位GDP电耗 1375.29千瓦时/万元。以电力为例,由于资源密集式增长方式的路径依赖,中国电能供应长期 存在着“缺电→上项目→过剩→减少投资→又缺电”的困局,在地域调度上,各个电网和地区 之间用电常常出现不平衡和短缺的现象,电力调配、煤电关系协调、新项目上马如何抉择等 成为长期影响地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智慧的城市在中国突破0 积分 | 89 页 | 5.09 MB | 5 月前3
某银行数据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74页 WORD)中心绿色化转型提供更多可能,推进碳交易权市场建设,开展绿色电力交易、引导数 据中心项目落地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鼓励企业发布数据中心碳减排路 线图等;数据中心服务商积极应用节能技术、购买绿电、尝试应用可再生能源,参与 相关技术研发,如万国数据 2021 年与中广核新能源签署绿 色电力合作框架协议,计划未来 10 内年向其采购绿色电力,合计采购电量不低 于 20 亿千瓦时。阿里、腾讯、百 5 年)》提出金融业 数字化转型更加深化的发展目标,要全面加强数据能力建设,在保障安全和隐私前提下 推动数据有序共享和综合应用。建设绿色高可用数据中心,综合功能定位、区域分布、网 络通讯、电力保障等统筹规划数据中心,建设资源更均衡、供给更敏捷、运行更高效 的金融信息基础设施,按照系统、机房、城市等容灾目标,积极采用多活冗余技术构 建高可靠、多层级容灾体系,满足日常生产、同城灾备、异地容灾、极端条件能力保 三、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1 数据中心需求分析 1.1 数据中心市场概况 产业资本对数据中心行业未来发展形势较为乐观,诸多数据中心业务上市公司计划 大力加快数据中心建设,但由于数据中心的建设受传统模式中用地审批、电力设施配 置、骨干网络接入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数据中心的增速难以脱离传统行业的线性增 长模式。 从供给方特点看,我国数据中心行业主要有四类市场参与者:基础电信运营商、第 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云10 积分 | 193 页 | 10.49 MB | 1 小时前3
各省市低空政策汇编开展无人机城际运输及末端配送应用示范,探索智慧物流新模式,推 动构建航空物流配送网络。 3. 多元应用场景: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加大无人机在城市管理、空中交通、生态治理、农业生产 、园林绿化、 文物保护 、安防巡查 、电力巡检等领域的应用。特色文旅方面,在延庆、密云、平谷、房山 、城市副中心 文 化旅游区等有条件的地区开发和推广低空观光、飞行体验、高空跳伞等低空旅游产品。空中交通方面, 探索 建立大兴机场与雄安新区的低空客运航线, 、空中赛事等低空运营活动。 2. 公共治理:鼓励各相关部门可以采取包括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大无人机在交通管理、应急救援、城 市消防 、城市治安、血液运输 、医疗检测试剂运输 、国土测绘 、水务监测 、电力巡线、环境监测 、公路巡 检 、 农林植保等相关领域的应用。 3. 研学模式:围绕民用航空器驾驶执照培训、青少年科普培训等多领域。从七里海湿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出发, 结合低空飞行器应用, 通体系, 鼓励探索短途商业运输模式。 2. 公共服务: 坚持政府先行 、国企带动 、省市协同, 挖掘政府 、国有企事业单位低空产品和服务的场景机 会, 开发开放一批政务服务 、市政管理 、巡查处置 、 电力巡检 、河湖巡查 、公路巡检 、医疗救护 、应急救 援 、农 二 、华东地区低空政策(安徽 、福建 、江苏 、江西 、山东 、上海 、浙 江) 1. 安徽(安徽省、 合肥、 芜湖、 毫州、 马鞍山、0 积分 | 169 页 | 1.24 MB | 5 月前3
中国推理算力市场追踪报告,2025H1-沙利文2024年 3月 2025年 5月 2024年 12月 2024年 7月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 推进算力资源科学布局,促进各类新增算力向国家枢纽节点集聚;推进算力与绿色电力融合。 《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设定严格能效目标:到2025年底,新建及改扩建大型数据中心PUE降至1.25以内,国家枢 纽节点PUE不得高于1.2;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年均增长10%。 11 www.leadleo.com 400-072-5588 11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 市场研读 | 2025/02 中国推理算力产业洞察——挑战分析 关键发现 中国智能算力发展面临电力资源紧张、高功率机柜供给不足、县域技术适配难及数据安全与 协同机制缺失等挑战。应对策略包括推动算力中心西迁、加快高密度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推 广“技术-场景”共享模式,并通过“技术+机制”双轮驱动加强数据安全与跨层级协同。 中国推理算力发展挑战分析 市场研读 2025/08 中国:云服务系列 算力基础设施面临电力资源瓶颈 电力资源是支撑算力中心行业实现高质量、可 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随着算力中心行 业的快速发展,在一线及新一线的部分地区已 面临能耗指标紧张的态势,进而将导致这些地 区算力中心供给资源出现稀缺性。10 积分 | 12 页 | 1.12 MB | 1 小时前3
中国制造2025:实现技术领先的代价研究报告对外依赖 对外依赖 6 《中国制造2025》技术领先记分卡 电力装备 中国在风能和太阳能领域已实现高度自 力更生,但在核能技术的一些方面,相较 于国际技术水平仍存在一定追赶空间。 农机装备 虽然中国企业在该领域占有很大的市场 份额,但其部分产品领域在质量方面相较 以来市场份额下降的受访企业比例也最高,达到了59%。 66 会员报告称,在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电力装备以及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一旦中国企业能够生产出可比产品, 他们就开始面临更多的市场准入限制或其他障碍,从而削弱其竞争力。在某些情况下,如电力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领域,会员报告称,他们在某些 细分市场中失去了全部或几乎全部的市场份额。 28% to having this ability 1)“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的简称 1) 2025 年总数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航空航天装备 海洋工程及制造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2) 电力装备 农机装备 新材料 是,中国国内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同等或更高标准,但价格相似或更低 是,中国国内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同等或更高标准,但价格更高 是,中国国内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替代我们的产品,但标准较低10 积分 | 52 页 | 3.05 MB | 4 月前3
践行可持续发展之路-2025上海ESG发展报告-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机构可通过数据治理与技术赋能,增强产品创新能力, 并积极推动标准统一及政策激励,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 和效率,支持企业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上海的ESG交易体系逐渐完善。上海证券交易所 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而碳排放权与绿色电力交易平 台为企业低碳转型提供路径选择,其它交易平台也在探 索合适的标准与服务工具。但制度滞后、标准分散、数 据碎片化及中小企业参与度不足仍是普遍问题。未来, 上海可通过完善披露标准和统一数据平台,推动金融工 本节基于上海企业的ESG创新实践,梳理上海企 业在实践中的创新案例,选取包括上海城投控股、久 事体育、上汽集团、中国宝武集团、上海锦江酒店集 团、临港集团、申能集团、中远海控集团、上海地产 集团、国网上海电力等中大型代表性企业以及部分中 小微企业,通过案例分析提炼ESG实践内部化过程中 的创新模式与可推广经验。 图�.�� 上海及全国上市企业管理维度评价得分情况 � � � � � � � � � 效提升等多维度推进绿色转型工作。 上汽集团通过持续投入创新技术,开发节能减碳 技术与数字化管理系统,推进落实各项绿色节能减排 措施;通过数字化能源计量系统,了解自身生产制造用 能情况,逐步提升外购能源中绿色电力占比,全力推 进节能目标的实现。上汽大众安亭基地已实现���%使 用绿电,并朝着打造零碳汽车生产基地努力;集团各 生产制造基地重点建设分布式光伏系统,随着光伏系 统的逐步建成投入使用,截至����年末光伏装机容量10 积分 | 99 页 | 11.25 MB | 1 小时前3
工业园区国际指南本地化指标体系对比研究报告元化服务四项主营业务。土地一级开发包括以中新生态科技城项目为代表的综合开发,房地产开发 与经营包括以本部为代表的工业房产和以中新置地为代表的商住房产业务,公用事业包括以中新公 用为代表的市政、水务、电力、燃气等业务,多元化服务主要包括招商代理、工程代理、国际教育、 物业管理及酒店管理等业务。 中国相当数量的工业园区有城投等公司参与开发,苏州工业园的特殊之处在于平台公司层级较高, 且在园区早期 系,可为中国工业企业履责自我评估、中国工业企 业履行社会责任星级评价、中国工业企业社会责任 指数编制等工作提供基础支撑。 适用对象 以煤炭、机械、钢铁、石化、轻工、纺织、建材、 有色金属、电力、矿业等行业为代表的工业企业。 评估维度 从切实转变企业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实际 需求出发,依据三重底线模型、利益相关方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明确了中国工业企业社会责任 评价指标体系的范围和基本原则,提出了三级指标 地块的大小根据企业家的要求进行。 地块方向 地块被定向为利用气候和微气候条件,以获得更好的自然通风和光照。 道路网 建立了道路层次结构,以实现货物和乘用车的适当流通。 道路横断面是根据 电力行业的要求定制的,其中包括电力线,输水管线,下水道管线,树木, 雨水渠,自行车道,人行道等。 园区有出入管制和出入管制。 标牌沿道路集成。 生态高效的运输 为工人提供了从最近的公共交通枢纽进行内部运输和外部运输的规定。10 积分 | 195 页 | 9.44 MB | 1 小时前3
智慧停车发展及智慧停车系统白皮书........... 19 3.4.1 新型标志标线.......................................................... 19 3.4.2 电力设施、充电基础设施 ................................................ 20 3.4.3 停车场高精度地图 .................... 应符合各地停车场建设相关规范,满足相关建设规范。AVP 场地标识的设计需要考虑 形状、尺寸、颜色、材质、内容等要素,包括上下客区场地标识、进出口道闸场地标 识、运营车位场地标识和巡航道路场地标识。 3.4.2 电力设施、充电基础设施 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 年)》中明确了各类建筑物配 建停车场及社会公共停车场中充电设施的建设比例或预留条件要求。原则上,新建住 宅配建停车位应 景,当无人驾驶电动汽车抵达充电站时,只要车辆停靠在指定区域,便可开始补充电 能,无需人为干预。 停车场内的充电设备监视、控制和信息处理需要通过充电运营管理平台进行管 理,充电运营管理平台需要与智慧停车管理系统、智慧园区管理系统、电力供给系统 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构建信息交流渠道;对充电行为开展全程监控的同时可开展电 池健康状态检查,确保充电安全性;充电结束后可自动结算费用,并发出挪车提醒或 指令,提高停车场充电设施的使用效率。10 积分 | 43 页 | 1.73 MB | 5 月前3
共 14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