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业发展研究报告需求端的核心需求没有变,生产制造管理相关、供应链相关等是重点,也是离散制造业 的核心诉求。只不过,行业经过几年发展,需求端的对转型认知和期望变的更加理性与 聚焦。就需求端的需求而言,具有两大特点:1)地域特色明显,广东、江苏、浙江、山 东既是制造业大省,也是积极尝试转型的省份,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提升数字化转型的 基础支撑能力基本是其共性举措;2)从需求场景来看,评优和招标市场有所区别:评优 侧更关注生产制造相关环节的具体落 www.iresearch.com.cn 需求市场4-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1/2) 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是制造业企业数TOP4省份,也是积极打造产 业集群、积极试行数字化转型的省份 来源:国家统计局、工信部,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 制造业宏观客户地域情况 2022年制 造业法人、 70.9 64.1 56.4 47.4 广东 江苏 浙江 山东 7.1 6.2 5.6 3.5 广东 江苏 浙江 山东 18.3 16.5 10.9 10.9 广东 江苏 浙江 山东 10 9 4 3 江苏 广东 浙江 山东 17 16 15 14 浙江 山东 广东 江苏 4 4 4 4 山东 广东 福建 浙江 2022年制造业法人单位数(万个) 2022年制造业规上企业单位数(万个)10 积分 | 55 页 | 3.47 MB | 5 月前3
智能时代的精细化工革命:技术要素驱动下的行业信用质量及其变化趋势浅析企业,占比不足 5%,较国外企业仍有一定差距,未来在高端化学品 研发投入仍有待加强。 表 1. 2024 年度我国精细化工创新发展企业二十强技术突破情况 企业名称 核心技术突破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 公司 维生素 A 与 E 全产业链自主化;蛋氨酸国产化;聚苯硫醚(PPS) 国产化;辅酶 Q10 与生物发酵技术;在香料产业打通从柠檬醛到薄 荷醇的核心产业链 中国北方化学研究院 企业名称 核心技术突破 中节能万润股份有限 公司 光刻胶树脂及半导体材料;OLED 材料及光敏聚酰亚胺(PSPI); TPI(热塑性聚酰亚胺)和 PEEK(聚醚醚酮)材料;沸石系列环保 材料 浙江奥首材料科技有 限公司 光刻胶及配套材料;芯片电镀液;蚀刻液与清洗液;芯片研磨液与 去光阻液;芯片封装用纳米材料技术;功能化学品用于显示面板的 配套材料和新能源电池材料 常州强力电子新材料 股份有限公司 伦西亚橘 烯等高附加值香料应用于显示材料和半导体材料;锂电池电解质前 驱体 浙江中欣氟材股份有 限公司 氟苯、对氟苯应用于药物合成和农药制造;光伏级氢氟酸和超级电 容器用电解质盐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 限公司 用于 ECMO 核心部件“膜肺”(人工肺)的聚甲基戊烯(PMP)中 空纤维膜丝生产工艺 浙江皇马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 环保型特种表面活性剂技术;高性能工业用表面活性剂应用于锂电0 积分 | 19 页 | 1.20 MB | 5 月前3
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考核管理政策一览 截至目前,已有山东省、浙江省、广东省和湖北省四 省份的商务厅单独或者会同省财政厅制订了省级境外经 贸合作区考核管理办法。2018年,山东省商务厅会同山 东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山东省境外经贸合作区考核管 理办法》(鲁商字〔2018〕205号)。2018年,浙江省商务 厅、浙江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了《浙江省省级境外经贸合 作园区考核管理办法》(浙商务联发〔2018〕52号),明确 广东省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考核的办法》(粤商务规字 〔2021〕1号)。2021年,湖北省商务厅也印发了《湖北省境 外经济贸易合作区认定和考核办法(试行)》(鄂商务发 〔2021〕2号)。 来源:作者根据山东省、浙江省、广东省和湖北省商务厅网站相关信息整理。 源利用型园区有15个,农业开发型园区有44个,技术研发型 园区有10个,商贸物流型园区有9个。这些园区中,多元综合 型园区和农业开发型园区数量最多,分别占比37%和28%, 运营的时间跨度是以年为单位的,需要制定针对低碳 发展的长期且可预期的激励政策。现有国家层面与 地方层面的海外园区考核评价方法基本是围绕建设 与经济指标展开的,缺乏对具体低碳指标的考察。这 一方面的创新范例是浙江省出台的《浙江省境外经贸 合作区评价办法》(征求意见稿),该办法将绿色发 展作为海外园区考评体系中的重要指标。 ▪ 撬动现有双/多边国际合作机制,支持低碳园区试点 建设,以公共资金支持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的前期成10 积分 | 68 页 | 11.63 MB | 5 月前3
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设数字中国 “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 强国,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 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2021 年 6 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浙江省科技创新发 展 “十四五” 规划》:七、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 区,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发展科技创新创业。鼓励 有条件的企业开放资源,支持内部创业,促进外部创业。 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推动成果转化与创业结合。实施重大 场景应用示范工程。加强前瞻性场景设计,布局技术研发 和集成创新任务,形成系统化技术解决方案。” 之江实验室在国家与浙江省政府的政策指导下,根据之江 实验室十四五规划要求,围绕 “人本、智慧、生态” 的目标, 深度谋划数智园区建设。“以人为本、绿色高效、引领未来” 的数智园区顶层规划不断完善,力争将南湖总部建设成为 功能完备、数字智慧、生态集约的科学研究综合试验场、0 积分 | 42 页 | 1.71 MB | 5 月前3
中控技术-控制系统Nyx与AI大模型TPT发布,中控“1+2+N”智能工厂架构再升级-20240611-申万宏源做支持。 图 2:中控技术“1+2+N”智能工厂新架构 资料来源:中控技术官方公众号、申万宏源研究 Citect GE 西门子 力控 亚控 浙江 中控 Honeywell ABB Emerson 西门子 和利时 浙江 中控 国电 智深 上海 自仪 ABB 西门子 施耐德 欧姆龙 罗克 韦尔 通用 电气 台达 和利润 汇川 技术 浙大 中控 Modbus O O O O0 积分 | 25 页 | 1.56 MB | 5 月前3
中国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管理研究报告-绿色和平年前三个季度严重超标各类型企业数量 图 2 2016-1018 年严重超标污水处理厂占严重超标重点排污单位总数比例 8 河南省 河北省 山东省 湖南省 江苏省 安徽省 江西省 广东省 湖北省 浙江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辽宁省 福建省 贵州省 黑龙江省 四川省 内蒙古自治区 云南省 吉林省 重庆市 天津市 陕西省 甘肃省 山西省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广西壮族自治区 由于排入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间接排放标准等同于直排标准, 企业无法落实,2015 年 6 月再次放宽了排入城镇污水处理 厂的间接排放标准 24(图 7,表 2)。但该标准不足的是未预 留企业和污水处理厂协商间接排放标准的空间。据浙江省省 厅信息,若绍兴市纳管标准中 CODcr 由 500mg/L 提高到 200mg/L,企业需增加 50 亿元以上投资升级预处理设施, 平均每家企业增加 2000 万元 25,可见间接排放标准对与处10 积分 | 28 页 | 17.18 MB | 5 月前3
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实践白皮书“正向飞地”是指发达地区在经济欠发 达地区设立一块经济飞地,飞出地提供资本、技术和管理 能力,飞入地提供土地、人力和自然资源优势的合作模式, 更直接的理解即通常是发达地区通过飞地将成本敏感的 生产制造环节转移至欠发达地区。如浙江龙泉—萧山山海 协作产业园、江苏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安徽宿州马鞍山 现代产业园区、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等。 对于“正向飞地”,以税收、经济发展指标(如GDP统计)为 主的利益分享机制的科学设计至关重要。 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自贸区制度创新局 台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无锡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储备中心 云南玉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浙江省义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新加坡公园局 新加坡建屋发展局 (HDB) 新加坡市区重建局(URA) 新加坡裕廊集团(JTC) 政府客户 90 见证 · 展望 盛裕在中国 5 国有企业客户10 积分 | 88 页 | 15.72 MB | 5 月前3
万亿蓝海 新从旧来——2025年中国设备更新战略与实践报告造医疗、体育、教育、文化设施近1.5万个,改造城市燃气 等各类管道约10万公里,修复城市破损山体4.97万平方米,新建和改造城市绿地3.4万公顷。 根据公开的城市更新投资计划,辽宁、广东、成都、浙江等地的城市更新相关项目总投资规模均超 过万亿元。 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覆盖的行业领域比较宽泛,囊括了建筑、环卫、污水处理、医疗、体育、教 育、文化设施等诸多行业,还覆盖不止本报告提及的工业、交通、能源和医疗行业。预计到2027年的累10 积分 | 44 页 | 6.29 MB | 5 月前3
2025年中国智慧园区行业发展白皮书图表10:中国智慧园区区域发展特征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作为智慧园区的重要载体,从国家级高新区的区域分布来看,沿江城市群(安 徽、江西、湖南、湖北)共有国家级高新区37个,长三角地区(上海、江苏、浙江) 共有国家级高新区28个,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共有国家级高新区 15个,珠三角地区(广东)共有国家级高新区14个;其他地区合计共有国家级高新区 84个。从省/直辖市国家级高新10 积分 | 76 页 | 10.26 MB | 5 月前3
2025年工业大模型白皮书中国在工业大模型的应用和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区域集聚特征,形成了 多个产业集群和区域热力图特征。 1. 区域产业集群分布 中国工业大模型产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部分中西部重点区域。长 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凭借其完善的制造业基础和强大的科研能 力,成为工业大模型应用的核心区域。珠三角地区(以广东为核心)则重点发 展电子信息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工业大模型应用。京津冀地区(以北京为核 心)依托高校 外,成渝地区作为中西部的重要增长极,也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形成 了产业集群。 2. 区域热力图特征 从区域热力图来看,工业大模型相关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省份,如广 东、江苏、浙江、山东等地。这些地区不仅制造业发达,而且在数字经济和人 工智能基础设施方面具有优势。例如,长三角城市群的产业集聚主要集中在 0- 100 公里范围内,其中计算机通信电子业的集聚强度随距离增加逐渐下降。珠10 积分 | 142 页 | 10.54 MB | 5 月前3
共 10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