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绿证的昨天与未来——推动能源转型+助力双碳目标20 积分 | 46 页 | 4.38 MB | 4 月前3
12国信证券PPT:人工智能推动算力需求爆发,电力设备迎来成长新赛道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 2025年02月18日 证券研究报告 | 数据中心电力设备专题 行业研究 · 行业专题 电力设备新能源 · 电网设备 投资评级:优于大市 人工智能推动算力需求爆发,电力设备迎来成长新赛道 证券分析师:王蔚祺 证券分析师:王晓声 证券分析师:袁阳 证券分析师:李全 010-88005313 010-88005231 0755-22940078 021-60375434 DCOI)》,要求既有数据中心的PUE达到1.5,新建数据中心为1.4。德国出台《能源效率 法案》,要求2026年7月或之后开放的数据中心PUE达到为1.2。我国提出《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工业能效提升 行动计划》,计划2025年新建数据中心PUE小于1.3。 Ø 技术方面,制冷系统作为非IT能耗的主要来源受到产业界的重点关注 续提升,为提 高效率部分采用48V输出方案。四级是板卡电源,传统方式下将12V之前转为1V交流供GPU使用,随着48V方案的出现,板卡可能采用48-12V、12-1V两级变换方式。同时,工程界正在推动48V直接降至 1V的解决方案开发。 Ø 二级方案包括UPS和HVDC两大类,传统数据中心均采用UPS方案,HVDC方案在近几年兴起,具有效率高、结构简单的优点,目前在二级电源的渗透率约为15%10 积分 | 42 页 | 2.55 MB | 5 小时前3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法规汇编(2025年4月刊)............................ 15 3.1 工业和信息化部 教育部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印发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的通知..15 3.2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22 3.3 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意见的公告.... 26 3.4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 科技部办公厅 ...............55 3.9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征集 2025 年度国家标准化试点项目的通知......................70 3.10 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72 3.11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 2025 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 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 价格法律法规,提升价格治理科学 化水平,规范经营主体价格行为。 二、健全促进资源高效配置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一)深化价格市场化改革。分品种、有节奏推进各类电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稳 妥有序推动电能量价格、容量价格和辅助服务价格由市场形成,探索建立促进改革平稳推 进的配套制度。健全跨省跨区送电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完善电网代理购电制度,推 动更多工商业用户直接参与市场交易。进一步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深化天然气价格市场10 积分 | 120 页 | 12.24 MB | 5 月前3
生态环境部: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一)强化政策协同,打造同向发力“支持格局” ……… (二)丰富落地场景,构建多元支撑“应用格局” ……… (三)推动先行先试,探索点面结合“管理格局” ……… 四、碳足迹规则国际互信稳步提升 …………………………… (一)加强碳足迹国际规则趋势研判和引导 ……………… (二)积极推动碳足迹规则标准国际衔接 ………………… (三)充分发挥各类平台沟通协调作用 …………………… 五、 14 部门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 的实施方案》,编绘并推动落实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任务书” 和“施工图”,全国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迎来良好开局。 为系统总结 2024 年以来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向社会各界 分享碳足迹工作实践和经验,生态环境部组织撰写了本报告,重点从建立健 全管理体系、构建工作格局、推动规则国际互信、加强能力建设四个方面介 绍相关工作进展,并对未来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作出展望。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碳足迹工作,将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作为帮助 企业应对国际新形势、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双碳”目标 实现的重要政策工具,在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均明确提出建 立碳足迹管理体系任务要求,开展顶层谋篇布局,对碳足迹工作提出新部署 和新任务。 顶层设计高位推动部署相关工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 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将构建产品碳足迹管20 积分 | 27 页 | 2.11 MB | 4 月前3
2025年新型电力系统助力零碳园区建设报告-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一个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平台机制,电力圆桌将各方关心的、有争议的、目前决策困难的关键问题提交到平 台讨论,选出核心问题委托智库开展高质量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提交到平台征求意见,从而支持 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地,推动中国电力行业的改革和可持续发展,提高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 能力。 项目课题组 江苏省宏观经济学会成立于 1987 年,为省一级学会,是由全省从事宏观经济研究与管理的研究机构、高校、 ......................................36 | 1 | 新型电力系统助力零碳园区建设 摘要 江苏是经济大省和外贸强省,工业园区数量众多,既是集聚要素资源推动经济增长的 主要载体,也是能源活动和碳排放的重要来源。2025 年 7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 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明确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有 计划、分步骤 、高排放难题,以规模化减 排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进程提速。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在全球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应对气候变化共识 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推进产业低碳化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积极构建现 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所在。构建零碳园区是推动产业升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举措, 是现代化产业体系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转型的核心载体。 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然选择。能10 积分 | 44 页 | 2.19 MB | 3 小时前3
煤矿智能化发展蓝皮书(2025年)-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 40 (二)进一步优化政策供给,加强整体规划 ................ 41 (三)协同攻关重大科技难题,突破关键技术 .............. 41 (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实现融合发展 .............. 42 (五)加快标准研究与评价体系建设,完善法规标准 ........ 42 (六)深化示范带动与分类推进,构建协同格局 ... 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煤矿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 社会稳定大局,是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煤矿智能化代表着煤矿先进 生产力,建设智能化煤矿是推动煤矿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实现安全发 展的重要举措。当前,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煤矿智能化发展支撑政 策,全行业全社会形成了广泛共识,为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发展提供 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 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 产工作的意见》,在“严格矿山安全生产准入”“推进矿山转型升 级”“强化组织实施”三部分 6 次提及矿山智能化工作,明确要求 “推动中小型矿山机械化升级改造和大型矿山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改 造,加快灾害严重、高海拔等矿山智能化建设,打造一批自动化、智 能化标杆矿山”“推进矿山信息化、智能化装备和机器人研发及应 用”“统筹资金0 积分 | 48 页 | 1.27 MB | 5 月前3
绿色之星—中国园区低碳之路的先行者行业案例分析 - 26 表现力洞察:产业、能源结构调整与循 环经济是推动降碳的主要抓手,而碳盘 查与数字化监管尚缺位,园区难以精准 科学地推动降碳 - 07 影响力洞察:绿色制造、绿色金融、社会 行动等低碳软实力还未获得充分的重视 - 20 园区低碳发展建议 - 32 目前园区层面系统性的低碳发展政策尚待建立 创新载体建设是园区推动技术减碳的抓手,但 目前其在低碳技术创新上成效较低 电子信息类园区:优化能源管理 电子信息类园区:优化能源管理 案例 - 松山湖高新区:智慧能源生态系统助力 打造高端低碳产业格局 汽车产业园区:推动供应链减碳 案例 - 天津经开区:引导、服务企业与其他园 区的低碳发展 新能源产业园区:引导产业链协同 案例 - 宁乡高新区:构建新能源全产业链,打 造产业发展新动能 园区内企业对于绿色供应链和绿色设计产品的参与方 兴未艾 绿色金融工具创新与应用尚未主流化 园区对低碳社会行动参与积极性较低 加强园区顶层低碳规划,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建立碳监测、核查与管理机制与平台 提高产业效率,推动产业融合 推动园区微网与综合能源体系建设 提升资源效率,促进循环协同发展 增强园区绿色低碳创新能力 推动绿色供应链的建立及国际合作 积极运用绿色金融工具推动实体产业减排 在产业上通过结构调整和增进协同,解决化工材料等 上游产业降碳难度高的问题 在能源上,推动清洁替代和能源微网建设 通过循环改造降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试点园区表现10 积分 | 36 页 | 7.16 MB | 5 月前3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碳达峰碳中和蓝皮书(2025年)产业: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技术产业蓄势待发 ................................................................... 42 (一) 新能源技术推动能源结构重大转型 ....................................................................... 43 (二) 绿色材料和工艺驱动高耗能工业深度脱碳 国际共识性突围方向。本章通过全景扫描全球双碳政策演进、技术迭代、产业重 构及市场博弈,聚焦前沿热点并剖析底层逻辑,为应对变局提供系统性洞察。 (一)国际双碳战略动态调整,气候与政治经济博弈交织 全球气候变化推动各国加速气候治理升级。IPCC(联合国气候机构)第六次 评估报告(2023)指出,全球温升已达 1.1°C 以上,极端天气经济损失年均超 3000 亿美元,迫使各国进入减碳政策“超频升级”周期。欧盟通过《净零工业法 清洁化生产模式和倡导简约适度生活方式,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向更深层次、 更广维度迈进。 表 1 2024 年全局性主要双碳政策列表 时间 相关政策 主要内容 2024 年 3 月 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 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 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 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大力促 进先进设备生产应用,推动先进产能比 重持续提升,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 多进入居民生活,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10 积分 | 66 页 | 1.49 MB | 6 月前3
光子盒:2025年全球量子科技产业发展展望报告(2025-2)这一历史性节点上,量子计算、量子安全与量子传感三大领域的技术突破 和融合发展,共同构筑起未来科技竞争的核心支柱。 量子计算领域,美国依托深厚的芯片技术和算法创新,构建起硬件与 软件双重优势,而中国则以举国体制推动在超导、离子阱、量子网络等多 维度的技术差异化突破。双方不仅在技术层面展开激烈竞争,更在产业生 态与地缘战略中相互博弈,试图将量子优势转化为未来军事、安全与经济 领域的战略筹码。与此同时,量子安全领域正面临从单一的量子密钥分发 硬件的提升,更强调 量子技术与人工智能、网络通信及各产业应用的深度耦合,以及探讨各机 构如何在竞争中实现合作,在安全中推动发展,在伦理中寻求创新平衡。 展望未来,2025年或将成为全球量子科技产业的“临界点”。各国政 府、企业和科研机构正以战略定力和前瞻视野,加速推动量子技术从实验 室到产业链的转化,并不断重塑国际技术标准与竞争格局。 我们相信,只有跨越技术壁垒、打破传统零和竞争思维,才能为人类 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 2024.01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 《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 展的实施意见》 • 2024.07 教育部《关于开展 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 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 • 2024.09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 《关于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 施协调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 • 2022.06 联邦教育和研究部 《量子系统研究计划》 • 202310 积分 | 128 页 | 9.64 MB | 6 月前3
全球能源电力清洁转型经验与转型—中国、德国实践(中文)当前,全球能源电力行业正处于加速转型的关键阶段,转型的复杂 性和不确定性日益凸显,亟需加强国际合作与互学互鉴,共同推动能源 绿色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先行者和推动者,中国和德国在 能源电力清洁转型进程中均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和领先性,为其他国家提 供了多样化借鉴意义。 本报告深入挖掘中国和德国在推动能源电力清洁转型方面的核心经 验,通过联合研究对比分析两国在电源、电网、负荷、市场等关键领域 的差 全球能源转型新形势与面临挑战 推动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识。迄今,几乎所有国家都批准了《巴黎协定》 并提交了国家自主贡献,且已有 108 个缔约方强化了其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这些缔约方覆盖了 全球 84% 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根据现有承诺,预计全球温升将被控制在 2.1-2.3 摄氏度之间, 在已提交的 195 份国家自主贡献中,有 184 份提到了可再生能源,以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早 日 中国是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根据规划目标,到 2030 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 全球能源电力清洁转型经验与启示 ——中国、德国实践 4 源消费比重将降为 25% 左右、碳排放强度较 2005 年下降 65% 以上,到 2060 年实现碳中和 等目标。中国通过制定能源发展规划、出台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实施节能减排行动、推动能源 技术创新等一系列措施,有力地推动了能源转型的进程。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及最大能源消10 积分 | 78 页 | 3.33 MB | 3 小时前3
共 57 条
- 1
- 2
- 3
- 4
- 5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