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欧洲低碳政策新趋势:企业转型策略与实践报告*EUETS在2013年扩大纳入行业,2021年英国脱欧后建立单独的碳市场,EUETS覆盖欧盟27个成员国加挪威、冰岛和列 支敦士登,以及北爱尔兰电力行业 2008年: 21亿吨 2023年: 11.12亿吨 9 碳边境税 CBAM • 2021年3月欧洲议会通过决议,7月份欧委会提出正式提案 • 首先覆盖水泥,钢铁,铝,肥料,电力,氢能六大行业 • 收入将用于实现绿色新政目标 • 强调要和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和欧盟自由贸易协定兼容0 积分 | 15 页 | 2.48 MB | 5 月前3
生态环境部: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各种渠道和平台, 推动碳足迹国际交流衔接工作。 (一)加强碳足迹国际规则趋势研判和引导 深入开展规则研究。围绕国际涉碳贸易政策重点议题,准确把握相关要求, 开展形势研判和难点分析。针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研判未来可 能涉及的农药、合成材料、专项化学品等产品。针对《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 动力电池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及电力模型、运输因子、回收料碳足迹等难点问 题,支持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等开展深入分析。20 积分 | 27 页 | 2.11 MB | 4 月前3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碳达峰碳中和蓝皮书(2025年)欧元)的成本溢价,预计对欧出口份额将缩减 20%-30%。美国《清洁竞争法案》 (CCA)虽未正式立法,但 2024 年 10 月美商务部启动“气候倾销调查”,对中 国光伏组件、电解铝等产品征收临时性“碳边境调节费”(税率 4.6%-7.2%), 并联合 G7 国家推进“碳俱乐部”认证互认,进一步挤压中国高碳产品国际市场 2 空间。深层冲击在于,中国出口导向型产业被迫加速“绿色断链”——头部企业 90%地级市的智能回收网络,其首年运营即带动再生钢铁原 料替代铁矿石比例提升至 26.3%。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正以制度创新牵 引技术革命,2024 年资源循环领域研发投入同比激增 37%,欧盟碳边境调节机 制倒逼下,动力电池再生材料出口量跃升 82%,标志着循环经济从政策布局迈 向全球价值链重塑的新阶段。 二、场景:政府、行业、企业、公众积极拥抱碳中和 双碳目标下,围绕能源体系转型、行业深度减排、绿色技术突破、全民低 ” 重塑产业规则,最终形成“数字化定义减排路径,绿色化锚定转型方向”的乘 数效应,为中国应对全球产业低碳竞争提供助力。 59 (四)碳治理国际化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布局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纵深推进倒逼中国加速构建“碳市场-碳标准-碳 数据”三位一体的制度型开放体系:碳市场层面,全国 ETS 加速扩容至水泥、 航空等八大高载能行业,并通过引入拍卖机制、衍生品工具及跨境碳信用抵10 积分 | 66 页 | 1.49 MB | 6 月前3
2025年中国省级绿色电力市场建设:现状与展望报告纳入节能评价考核指标核算,从地方层面缺乏具体的实践。实现真正的“电 碳协同”,还需要不同主管部门更大力度的协调推进。再次,增强中国绿证 的国际影响力。不少出口型企业受国际相关减碳约束对可溯源的绿电需求 很大,但目前欧盟实施的电池法案和碳边境调节机制等,都尚不承认通过绿 证或绿电交易认证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方式,加强相关国际合作、打通认 证通道是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绿证交易量激增,2024上半年交易绿证1.6亿个,同 比增长6倍 基于应用场景产生的绿色电力消费需求,形 成由市场供需决定的环境价格,制定有指导 性的环境价格区间或目录。 4). 加强绿电绿证领域的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 际绿电标准制定,推动与国际绿电体系的互 认,推动绿证在自愿性减排和碳边境调节机 制抵扣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4. 建设统一的市场体系,推广先进试点经验 1). 充分发挥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作用,加强 政策协同和引导,进一步深化全国统一电力 市场和现货市场建设,推动市场交易流程和10 积分 | 68 页 | 12.71 MB | 5 月前3
碳市场与碳金融发展报告(2025)面 发展,中欧碳市场合作也将围绕核算标准与数据互认、提升数据质量、促进碳信 用发展、探索市场连接等展开。但参与全球碳市场规则制定挑战重重,国际碳交 易影响我国自主贡献目标,欧盟主导绿色标准,碳边境调节机制下我国碳市场扩 容面临平衡行业成本与出口损失、解决配额分配不均、应对政策不确定性、协调 国内国际政策、保障碳排放数据质量等难题。对此,我国正通过加强自身能力建 设、参与国际合作交流,努力在全球碳市场规则制定中贡献更多力量。0 积分 | 40 页 | 1.52 MB | 5 月前3
2024年拥抱能源产消一体化-双碳背景下的企业用能转型报告这一预期在欧盟市场上得到验 证,2020年之后,由于欧盟碳市场(EU ETS)进入第四阶段,实施了更为严格的排放上限、减 少了可交易的配额总量,碳价在此期间显著上升。其次,欧盟2023年通过了碳边境调节税,倒 逼碳价较低的国家和地区提升用碳成本。 碳价的上升直接增加了企业的碳排放成本,从而大幅提高传统高碳排业务的生产和运营费 用,企业需要寻求降低碳排放的生产和运营方式来面对碳成本的管理问题。显然,用能侧的低碳10 积分 | 46 页 | 8.66 MB | 5 月前3
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机遇与挑战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通过政策限制关键矿产来源、强制本地生产比例来推动供应链本土化。例如,美 国《通胀削减法案》要求电池组件和关键矿物必须在北美生产或加工以获得更高补贴,欧盟《电池和 废电池法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要求产业链低碳化,中国储能企业碳足迹核查及披 露成本上升,出口成本增加约10%-20%。另一方面,国际营商环境复杂性依然较高。中东等新兴市场 虽需求旺盛,但中国企业在全产10 积分 | 70 页 | 9.67 MB | 5 月前3
罗戈研究:2025中国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发展报告. . . . ● 欧盟修订碳边境调节机制 (CBAM), 通过 " 豁免 + 简化 + 延期 " 等利好组合拳, 为 欧盟 境外出口商及欧盟进口商减负增效 01 02 03 爱 04 GResearch /20 积分 | 113 页 | 22.39 MB | 4 月前3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法规汇编(2025年4月刊)模式,拓展应用场景,支持发展休闲消费、高端消费,发展时尚消费、新型消费。探索优化 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管理。 (五)促进交通运输服务互联互通和提质增效。加强国际和区域合作,加快信息、载具、 单证、核验等互联互通建设。支持试点地区与边境口岸货物运输的数据交互对接、资源统 筹、互联互通,打造跨境公路班车过境“绿色通道”。探索动力型锂电池及锂电池电动摩托车 和电动自行车、储能装备等国际铁路联运、铁水联运。 (六)提升“两业”融合10 积分 | 120 页 | 12.24 MB | 5 月前3
低碳经济带来的新商业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无疑也产生了一个商机:比如新加坡的人可以把 活性炭口罩卖到马来西亚,不需要特别的宣传,只要每天站在马来西 亚跟新加坡交界的地方,在旁边立一个很大的牌子,上面就写上几句 马来文——“我们了解辛苦的你,每天穿越边境是为了养一个家,可是 不能把家养好之后你不在了。每天你吸进多少废气,平均将会减少多 少寿命。希望在你把孩子们养大之后,孩子们有机会为你养老。活性 炭口罩,陪伴家人唯一的选择。” 第二节 低碳时代悄然而至10 积分 | 162 页 | 4.44 MB | 5 月前3
共 10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