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碳达峰碳中和蓝皮书(2025年)碳治理国际化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布局 ............................................................... 60 (五) 产业低碳转型正从局部优化升维至全链重构 ....................................................... 60 (六) 负碳技术从补充选项跃升为碳中和时代战略必争之地 .......... ................. 23 4 一、综述:碳达峰碳中和在探索中砥砺前行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承压,迈入深度调整与结构性变革交织的新周期。可持 续发展理念加速重构全球治理体系,气候行动跃升为多边议程的核心命题。传统 能源系统面临供需矛盾加剧与气候危机持续升级的双重挑战,绿色低碳转型成为 国际共识性突围方向。本章通过全景扫描全球双碳政策演进、技术迭代、产业重 源消费总量大、生产过程 碳排强度高的双重挑战。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引领下,该行业正通过技术创 新与系统重构加速绿色转型,率先构建起涵盖清洁能源替代、低碳工艺革新、产 品结构优化的全链条减碳体系。 能源结构转型与低碳工艺革新。石化行业正以绿氢替代与可再生能源耦合为 核心,加速重构能源体系并突破工艺脱碳瓶颈。2024 年合成氨行业绿氢渗透率 已提升至 18%,宁夏宝丰能源投产全球最大绿氢合成氨项目(年产10 积分 | 66 页 | 1.49 MB | 6 月前3
工业互联网赋能能源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2025年)互联网深入能源、化工、交通等多个领域,提供强大的网络连 接、计算处理和数据分析等新型能力支撑,通过优化资源配置 和促进产业链协同,推动各行业研发模式创新与生产流程优化, 助力传统工业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的重构。 如今,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发展,技术创新进入了前所未 有的密集活跃期,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特别是大模型的广泛 应用为传统工业发展带来全新范式。汇聚了算力、数据、算法 及知识的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重要载体。 能源化工行业已开展初步应用,实现能源化工、大数据、人工 智能等技术交叉系统性突破,针对共性问题形成了面向能源化 工行业的解决方案,构建新型工业应用,加速核心技术创新。 国内外工业软件巨头已依托平台开展全链条工业软件云化重构, 加快上云迁移,变革型技术产品不断涌现,并持续向高价值场 景适配验证。数据集成能力进一步加强,工业互联网集成技术 向更深层次的模型集成和更广范围的数据主线演进,为数据和 模型融合决策提供底座支撑,使更深层次的互联互通互操作成 产情况,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资源 利用率,推动生产过程的整体智能化升级。 知识复用。利用工业互联网实现对生产运行中的数据、机 理、专家经验、工业模型等工业知识的沉淀和重构,提高工业 知识的利用效率和复用水平,构造工业知识创造和传播新体系, 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提高研发效率。 应用创新。依托开放平台和 API 集成技术,提供可扩展的 环境,允许第三方开发者基于现有的数据和功能进行创新,创0 积分 | 37 页 | 2.03 MB | 5 月前3
光子盒:2025年全球量子科技产业发展展望报告(2025-2)全球量子科技产业 发展展望 2025 2025/03 量子科技年度系列报告 进入21世纪第三个十年,量子科技已从实验室的概念逐步演化为重构 全球科技与产业版图的战略变量。过去一年中,谷歌“Willow”量子处理器 和中国“祖冲之三号”芯片的相继亮相,不仅象征着量子计算从实验室变量 向“文明常量”的转变,也预示着全球科技竞争正迈向一个全新的阶段。在 这一历史性节点上,量子计算、量子安全与量子传感三大领域的技术突破 子安全通信网络和可扩展量子处理器。他们推出了光子量子 计算服务Quandela Cloud,允许用户向Quandela的量子处理 单元(QPU)发送任务并实时监控。他们还发布了模块化、 可重构、互联和可扩展的光子量子计算平台MOSAIQ。此外, 他们还发布了与PyTorch兼容的基于Python的光子量子机器学 习编程框架。2024年,Quandela宣布在蒙特利尔成立加拿大 子公司Quandela 2025-2030年关键跃迁:重塑全球竞争格局 2035年远景:量子科技驱动全球智能生态新纪元 01 02 在2025-2030年期间,量子科技产业预计将经历关键的跃迁阶段。全球竞争格 局加速重构,中国在量子计算硬件领域的国产化突破与欧美技术路线差异化演进形 成共振,推动量子计算从千比特级向万比特级跨越;量子安全技术通过QKD与PQC 深度融合,构建起覆盖金融、政务、军事的全域防护体系,产业规模将突破千亿元10 积分 | 128 页 | 9.64 MB | 6 月前3
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机遇与挑战…49 5.1 全球储能市场空间广阔…………………………………………………………………50 5.2 储能应用场景及商业模式多样化……………………………………………………51 5.3 储能产业链重构加速进行……………………………………………………………53 5.4 价格内卷加剧行业深度洗牌……………………………………………………………54 5.5 变革浪潮下,储能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54 强制配储模式退出历史舞台,储能行业也将迎来深刻而长 远的变革,从“政策驱动”迈向“市场驱动”时代。从盈利角度来看,随着新能源的全面入市,未来现货 市场峰谷价差或将进一步扩大,独立储能商业模式或将重构,以容量租赁收入为主的商业模式将成为 “过去式”,预期电能量交易和辅助服务调节价值将愈发凸显。 (4)市场预测 电源侧储能方面,尽管2025年初“强制配储”政策取消,但前期政策推动的存量项目仍在释放;另 将储能容量转化为数字资 产,依托区块链确保底层数据的真实性,成功吸引绿色投资基金入场。这种模式不仅增强了资产流动 性,还为行业探索出轻资产化运营的可能性。 总之,区块链技术通过可信数据基础设施重构能源价值链,在多种场景下提供应用价值,为储能 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创新引擎。在储能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区块链构建了穿透式监管体系,从电 池健康状态到充放电记录的链上存证,使金融机构可基于可信数据模型开展资产证券化融资,破解中10 积分 | 70 页 | 9.67 MB | 5 月前3
融合生态 拥抱智能:2030中国智能制造及自动化行业展望报告生巨大影响。这些技术均已投入使用, 从现在到2030年很可能以两位数年化 增长率快速增长。其中某些技术将成为 行业拐点出现的基础,激发更加迅猛的 技术应用。 二、“平台化、敏捷化、智能化”三大技术趋势有望重构产业逻辑 图 2 2030年前自动化行业十大技术发展方向 McKinsey & Company 内生型安全管控 新平台体系架构 模型化数据底座 分布式智能调度 全生命周期 应用工具链 多源异构 及最优方案智能决策闭环系统,为产品 设计、工艺与生产、仓储、物流等提供有 力的辅助决策功能,极大提高生产智能 化程度。 三、 对于制造业企业的启示 工业自动化的演进,本质是生产关系与 生产力的持续重构——从“设备管人”到“ 数据赋能人”,从“经验驱动”到“智能决 策”。当技术突破与产业变革联合共振, 中国制造业正站在“自动化补课”与“ 智能化超车”的十字路口:既要补全传 统自动化短板(如PLC国产化率急需提20 积分 | 18 页 | 1.16 MB | 4 月前3
煤矿智能化发展蓝皮书(2025年)-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适应技术的发展;部分煤矿矿井整体组织架构与智能化协同管理需求 严重错配,传统采掘机运通分块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多系统协同联动管 理要求,生产、机电、信息化等部门权责边界模糊,智能化煤矿管理 体制机制亟需重构。 6.煤矿机器人应用效果仍待提升。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发布了 《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规划了 5 大类 38 种机器人,但目前 应用的机器人以巡检类为主,功能单一、监而不控、场景适应性差、 探测等实时动态数据信息,构建透明化地质信息数据库。研究矿井地 质保障动态更新技术和地质模型动态更新算法,动态修正三维地质模 型局部特征,实现巷道、工作面、采区等整体及局部信息精准化、透 明化重构。 3.打造基于地质保障的透明矿井隐蔽致灾精准防控平台。研究地 质灾害智能预警与防控技术,融合地质模型与生产数据,利用大数据 30 分析和 AI 算法,形成隐蔽致灾因素智能分级预警模型。融合地质保 群性能极限与自主决策 瓶颈,构建环境感知、路径规划、多机协同的闭环控制体系,提升工 艺自主优化能力,实现关键核心装备自主可控。 3.推动全业务流程智能协同,围绕“数据贯通、业务联动、价值 重构”,构建开采全要素智能化体系,建立采剥作业链业务架构,研 发动态模型更新、生成式 AI 开采设计、移动设备集群调度等关键技 术与算法,推动生产组织从“经验指导”向“数据驱动”转型,实现 穿-爆0 积分 | 48 页 | 1.27 MB | 5 月前3
华福证券:烯烃行业景气度低,关注AI构建能源转型体系价格中枢在80美元/桶。1)库存:全球原油库存水平恢复到前期正常水平;2)需求: 2023E单日1.01亿桶,但若欧美衰退超预期,需求需下修;3)供给:OPEC+控产意识 较强,但各国节奏有所不同;4)地缘政治:供需路径有所重构。全球原油供需相对平 衡,美国基准利率连续加息后达5-5.25%。综合供需、库存及金融、政治等影响因素, 高利率压制,主产油国调低产量,我们维持2023年油价中枢为80美元/桶判断。 ➢ 2023 年无论从 节奏或者幅度上,加息节奏必然有所放缓。中东区域和解:沙特与伊朗在中国达成恢 复外交关系等现象都对原油供应有积极影响。俄乌冲突以后,全球以国别而言,大供 应商和大客户之间贸易关系适度重构基本已完成,整体供应链条有所重塑。 对于未来油价走势,受欧美衰退预期下,原油未来需求可能不及预期,我们认 为油价整体趋势相对承压,考虑到主要产油国可能通过减产平抑需求降低风险,油 价平衡态势预期0 积分 | 29 页 | 3.02 MB | 5 月前3
全面版-农业大数据技术应用与思考的速度增长 农业生产数据 2500PB 农业管理数据 1200PB 农业自然资源数据 3500PB 农业市场数据 800PB (数据来源: ZDNET 《数据中心 2013 :硬件重构与软件定义》年度技术报 告) 3. 农业进入大数据时代 气象数据 生物信息数据 资源环境数据 生长监测数据 农业统计数据 全球气候观测系统( Global Climate Observing10 积分 | 43 页 | 14.10 MB | 5 月前3
光子盒:2025年全球量子计算产业发展展望报告(2025-3)子数分辨率61的超高速、光子数可分辨光量子探测器。 第二章 上游核心设备与器件 35 感光元件:降低暗计数、提高时间分辨率 芯片: 设计、工艺持续改进 03 在量子芯片架构设计领域,纠错算法正深刻地重构芯片的物理布局逻辑。以表 面码纠错方案为例,其要求量子比特阵列构建菱形拓扑结构;而采用低密度奇偶校 验(LDPC)码时则需实现跨芯片的远程耦合网络。在微观层面,需通过电磁场仿真 优化量子比特耦 量子计算软件公司 第六章 下游应用 87 当前,量子计算在化工材料领域的应用研究正从“理论验证”向“问题导向” 阶段过渡,其核心价值聚焦于分子模拟精度革命、催化剂理性设计及绿色化学范式 重构三大维度。尽管受限于量子比特规模与纠错能力,但混合量子-经典计算架构的 成熟,已推动该领域取得标志性进展。 密度泛函理论(DFT)等传统计算方法在模拟多电子体系、激发态反应路径时 面临指数级复 尽管量子计算展现巨大潜力,其规模化应用仍面临硬件稳定性(如量子比特退 相干)、算法适配性及跨学科人才短缺等瓶颈。当前领先机构采取三阶段策略:一 是与IBM、谷歌等量子巨头建立联合实验室,在云端测试优化算法;二是组建内部 量子团队重构金融模型,如高盛开发低深度量子电路提升衍生品定价效率;三是投 资量子初创企业布局生态,如花旗集团通过战略持股抢占技术先机。我们预测,未 来5-10年量子计算将率先在组合优化、实时风险监控等场景实现商业化突破,为早10 积分 | 184 页 | 18.33 MB | 6 月前3
2024电力市场化改革与电价体系洞察:面向市场参与者的十大趋势� � � � � � � � � 23 04 输配电价回归电网业务成本,线损费用和系统运行费用在电费中单列 � � � � � 26 05 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出台,重构发用电双方电费结构,支撑煤电角色转型 � � � � 31 06 辅助服务市场价格机制得到规范,新能源和储能主体或需调整市场策略� � � 35 07 新能源市场化交易规模增加, 省级电力零售市场建设加强,用户范围扩大和多元市场主体是发展趋势, 批零价格有效传导是发展方向 输配电 04 输配电价回归电网业务成本,线损费用和系统运行费用在电费中单列 容量 05 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出台,重构发用电双方电费结构,支撑煤电角色转型 辅助服务 06 辅助服务市场价格机制得到规范,新能源和储能主体或需调整市场策略 按市场主体或交 易类型 集中式新能源 07 新能源市场化交易规模增加, “ 23/10 23/10 24/03 24/03 江苏 辽宁 山西 rmi.org / 31 2024电力市场化改革与电价体系洞察:面向市场参与者的十大趋势 05 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出台,重构发用电双 方电费结构,支撑煤电角色转型 2023年11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29,明确从2024年 1月1日起,合规在运公用燃煤发电机组执行10 积分 | 54 页 | 1.78 MB | 5 月前3
共 15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