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技术路线研究报告美国的数据基础设施探索实践 欧盟的数据基础设施探索实践 第三章 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意义重大 32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是下一个30年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是国家掌控数据战略资源的有效手段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是实现数据安全高效流通的技术保障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是“五位一体”统筹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的支撑底座 第四章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特征和建设路径 36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涵义 式开放,企业数据经过企业定价交易的形式开放。 Quandl对收费交易的数据通常收取30%的佣金。 为了构建欧盟统一数据市场,打造数字经济领域的规模竞争力,欧盟委员会于2020年2月发布《欧洲数据战略》,明确 提出建设欧洲共同数据空间,并确立了制造业、绿色节能、交通、健康、金融、能源、农业、公共管理、技能、开放科学云 等10个建设领域,后来又将建设领域扩大到18个。欧洲共同数据空间将欧盟构建成一个单一数据市场,通过快捷方便的访 发。 欧洲GDI项目基于“百万基因组”框架,拟2026年前实现15国基因组数据安全共 享,助力个性化医疗,2023年推出测试套件含2500+合成数据。 2022年10月,欧盟委员会发布“数字金融战略”(The Digital finance strategy),提出创建欧洲共同金融数据空间, 推动欧盟金融部门的数字化转型,激发基于数据金融创新,并为消费者创造更好、更具创新性的金融产品。欧洲金融数据空0 积分 | 39 页 | 6.07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一季度合订本)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 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深入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加快新片区能源结 构优化、新型电力系统和综合智慧能源体系建设。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 引导相结合,坚持场景应用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坚持重点扶持与补链延 链相结合,坚持创新探索与安全保障相结合,推动储能创新链、产业链、 氢储能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持续攻关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及部件。重点攻关燃料电池中催化剂、 质子交换膜、碳纸等关键材料,提升电堆设计及系统集成的工艺技术水 平,加强电堆长寿命技术攻关。 6.战略布局其他新型储能领域 提前做好战略性、前瞻性新型储能产业布局,积极招引钠离子电池、 液流电池企业,支持其在新片区开展相关科技攻关、产品研发和项目应 用。探索布局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重力储能及超导储能等产业。 差、利用效率低 等问题。在国家及本市未明确的储能项目建设开发领域,根据新片区实 际,探索制定相关标准规范。 (四)支持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和市场化运营 13.鼓励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支持战略引领和前瞻布局的新型储能产业项目建设。按照项目新增 投资的 10%比例给予支持,支持金额不超过 1 亿元。对于产业生态链带 动发挥重大作用的项目不超过 10 亿元。 支持新型储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有效突破。按照项目10 积分 | 215 页 | 1.90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二季度合订本)年度新引进上下游企业投产后,企业一年内与其签订采购合同且金额不 少于 3000 万元的,按合同执行金额的 1%对其奖励,奖励金额最高不超 过 100 万元。 16.鼓励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列入数字经 济核心制造业企业统计目录的,年主营业务收入 5 亿元以上且增速高于 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平均增速 5 个百分点以上的,奖励 20 万元;年主营业 务收入1-5亿元且增 务收入1-5亿元且增速高于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平均增速10个百分点以上 的,奖励 15 万元;年主营业务收入 1 亿元以下且增速高于全区规上工业 企业平均增速 15 个百分点以上的,奖励 10 万元。 对新认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企业,其年度内战略性新兴产业产 品产值占总产值达 90%以上或战新产品总产值达 2000 万元(含)以上的, 给予 10 万元奖励。战新企业连续两年在库,且两年内年均战新产品产值 达 2000 示范企业申报国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单位,对获评国家工业产品绿 色设计示范单位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 10 万元。(责任单位:市工信 局) (三)打造绿色供应链。支持行业链主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确 立可持续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实施绿色伙伴式供应商管理,优先纳入 绿色工厂为合格供应商和采购绿色产品,搭建供应链绿色信息管理平台, 带动上下游企业实现绿色发展。对获评国家级、省级绿色供应链的企业, 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 2010 积分 | 234 页 | 2.05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四季度合订本)聚焦制氢、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等产业链核心环节,兼顾氢能关联 技术,支持氢能企业及机构开展基础前瞻和关键共性技术自主研发, 促进氢能领域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支持重大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 技术的战略储备应用基础研究(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 2.支持强链工程实施。鼓励领军企业牵头,围绕氢能产业链关键 环节,遴选研发合作单位和团队,组建产学研协同、上下游衔接的创 新联合体,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符合政策要求的 北京市财政局 2024 年 10 月 10 日 3.大兴区 2025 年促进企业用户绿电应用奖励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坚定不移走绿 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 2030 年前碳达峰行 动方案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 代行动的指导意见》的有关精神,持续提升本地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 0.01 元的奖励,每家经营者自然年度奖励总额不超过 50 万元。 二、申报条件 ` EESIATEL:010-58460051EMAIL:eesia@eesia.cn 1.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大兴区产业规划布局的合法经营者; 2.2025 年 1 月 1 日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内发生的绿电交易行为, 通过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开展绿电交易并实现绿电消纳; 3.奖励10 积分 | 159 页 | 2.13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三季度合订本)项;截至项目申报截止时间(2024 年 7 月 31 日), 已承担有 2 项及以上其他未结题的市级技术研发类科技计划项目的企 业,不再支持。市级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和一般项目、 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创新平台、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企业科 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帮扶、科普、“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科技金 融、补贴奖励等项目不纳入限项查重范围。为鼓励有一定基础的项目申 报单位加大研 (培育) 企业、技术领先型企业或者“瞪羚”企业。 3.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具有完备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研发投入核算 体系和研发人员绩效考核奖励制度,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较高;具有 明确的创新发展战略和规划。 4.参与市级重点工程科技创新的,资源环境、现代农业、城乡建设 及公共服务领域申报项目。 5.项目第一申报单位已在标准化共性关键技术方面形成标准研究成 果,主导或参与制定国标、行标、地标两项以上的。 个月以上。 执行期限:3 年。 经费额度:定额资助。支持 1 个项目,资助额度 75 万元。 专题三、减污协同降碳 方向 4.固废绿色低碳清洁高效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突破 研究内容:围绕我国战略资源固废处理及再利用,研究攻克多金属 梯级回收与高纯化技术、混合硫酸盐高值化技术等,开发复杂固废源头 减量、冶炼废渣绿色低碳清洁提取及高效资源化关键技术及装备,开展 项目示范。 考核主要指标:形成10 积分 | 359 页 | 4.49 MB | 5 月前3
电力市场化改革全景图:寻找系统成本最优解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2.5 碳中和的投资测算 发布时间 机构 报告/论坛 碳中和投资规模预测 2020/10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 发展研究院 《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 实现1.5℃目标导向转型路径需新增投资约138万亿元。 2020/11 中国投资协会和落基山研究 所 《零碳中国•绿色投资:以实现碳中和为目 标的投资机遇》 在碳中 将产生 487万亿的绿色低碳投资需求。 2022/4 能源基金会 《聚焦稳增长:绿色投资支撑绿色复苏》 到2050年面向中国碳中和的直接投资可达140万亿元。 2022/5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 /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到2060年,我国新增气候领域投资需求规模将达约139万 亿元,年均约为3.5万亿元。 2022/11 中研普华研究院 《2022-2027年中国碳中和产业调研与投资10 积分 | 41 页 | 2.27 MB | 5 月前3
2025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实践指南1.0政务信息系统的属地化、 层级化管理界限,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务云基础设施、应用组件、数 据资源统一调度、统筹利用,形成全省域政务数字资源高效配置的 新格局。如杭州市为推动和落实杭州、宁波“双城记”战略,为在杭 宁波市民开通公园卡办理服务,办卡人只需提供身份证或市民卡, 由杭州公园管理中心通过IRS系统直接申请调用宁波市人社局的社 保数据,即可办理杭州公园卡,享受杭州本地市民优惠政策。 三是创新政务信息系统集约开发模式。IRS 6 个月。如绍兴市柯桥区利用 IRS 系统,发现交通领域 部分信息系统使用频度较低,通过分析研判后进行系统整合,实现 云资源消耗和运维资金下降 20%。 (2)广东省数据资源一网共享 围绕国家战略布局,全面推进广东“数字政府 2.0”建设,广东省 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以数据集中共享为途径,整合构建标准统一、 布局合理、管理协同、安全可靠的数据资源“一网共享”体系,筑牢数 字政府数据底座 环境优化、底线民生服务、政府决策等。加大数据资源共享力度,推 进多源异构数据资源汇聚,推动全省各级部门全面汇聚业务数据库、 电子证照、空间地理、监控视频和物联感知等多类型政务数据,形成 海量、高质量、战略性公共数据资源池。 强化数据服务一体化。围绕城市治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交 通运输、政务服务、财税金融、经济运行等主题,构建面向场景的数 据服务,为用数单位提供“数据+工具+场景+案例”一揽子解决方案,10 积分 | 54 页 | 2.39 MB | 5 月前3
共 7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