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实践指南1.05:共享交换一体化 √ √ √ √ √ 目标 6:算力设施一体化 √ √ √ √ 目标 7:标准规范一体化 √ √ √ 目标 8:安全保障一体化 √ √ √ √ 组织机制建设包括机制方案设计、组织架构设计、数字文化建设 等内容,是政府部门全局管理能力的具体体现,前瞻性的总体设计与 长效机制将为全域数字化转型、政务数据长期运营发展奠定全局性发 展基础。 7 平台工具建设包括集成规划、平台建设和技术创新等内容,是本 短至分钟级,报告生成周期缩短 80%,为发现经济运行中的风险堵点、 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3)智能安防 传统视频安防存在数据量大,检索关键信息困难等问题。通过面 向不同应用场景开展模型结构设计、知识蒸馏、模型精简等大模型部 署技术与智能硬件创新设计,可将多模态大模型和智能计算硬件平台 充分结合。智能计算相关产品让大模型技术能够满足千行百业不同场 景的安防应用需求。通过提取图像与拟搜索语言的特征,并将图像特 (二)下一步发展建议 一是探索数据治理新模式,赋能政务行业转型升级。随着大模型 技术不断深入应用,数据治理的工作范畴不断扩大,建议政府侧依托 高质量数据集建设牵引数据治理迭代升级。在传统的数据架构设计、 清洗加工等工作之外,强化特征工程、数据标注和数据增强等数据工 程规划,提前推进对文件、图片、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的归集利用, 为未来的模型训练和场景应用储备多维知识库。 二是新技术牵引场10 积分 | 54 页 | 2.39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一季度合订本)研发机构设立 后年度建设投入的 20%,连续三年累计给予最高不超过 500 万元建设经 费补助。创新载体获得国家级或省级认定的,分别给予最高不超过 500 万元、200 万元奖励。 第六条【储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扶持】支持建设共性技术研发、检 验检测、安全预警等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专业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落户新 区,对经市级及以上主管部门认定通过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按不高于 该机构设立后实际建设投入的10 积分 | 215 页 | 1.90 MB | 5 月前3
2025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技术路线研究报告处理,外部连接器执行数据空间参与者之间的数据交换。此外,“数据连接器”的功能范围可以通过定制软件进行扩展,允 许数据处理、可视化、持久化等。 (2)“双认证”模式支撑构建数据可信流通环境 IDS架构设计了一套针对参与者和核心组件的评估认证标准、规则和流程,从机制规范方面构建数据流通交换的可信环 境。一方面,加入数据空间的参与者均需要进行分级分重点的事先认证,通过评估每个参与者是否满足规定的安全级别(包0 积分 | 39 页 | 6.07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四季度合订本)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给予一定建设补助或绩效奖励;使用公共服 务平台的企业,符合条件的可纳入中小企业服务券政策支持范围(市 经济和信息化局)。 10.支持企业融资发展。鼓励国内外各类投资机构设立主要投向 氢能产业的投资基金;支持市、区两级政府投资基金和社会资本联合 设立氢能产业政府引导基金;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北京证券交易所 上市融资;支持金融机构为氢能相关企业提供创新型信贷产品、专项10 积分 | 159 页 | 2.13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三季度合订本)研机构技术力量,鼓励县(市)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依法依规聘请科 研机构为其提供技术支撑。(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发改委,市冶 城集团、水务集团) 14.开展绿色金融评价。对辖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设立绿色金融特色 专营机构、制定专门的绿色信贷管理办法、绿色贷款投放情况等进行考 评,引导建立专业化绿色金融工作机制,具体实施方案由市金融管理局 牵头组织制定。其中,对考核成绩较好的,予以通报表扬;符合条件的10 积分 | 359 页 | 4.49 MB | 5 月前3
共 5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