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数字孪生视觉语言白皮书-易知微朱佳灵、宋明高、林丹丹等 指导老师序 易知微主持编写的这本《数字孪生世界白皮书》为数字化改革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 导览图,是各大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必备参考。 陈为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从当前数字孪生项目布局情况来看,城市、水利、电力、交通、能源是目前数字孪生 的主要研究应用领域。在高端装备、社会风险防控等方面也有探索性的研究开展。《数字 孪生世界白皮书》通过对于数字孪生技术和行业解决方案的深度剖析和成果分享,为数字 索,必将加速数字孪生技术趋势的发 展。 周伟华 浙江大学数据分析和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 前言 《“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规划》等文件均提出要强化数字孪 生技术战略研究布局和技术融通创新。数字孪生最早主要应用于军工及航空航天领域,近 年来持续向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水利、智慧能源、智慧交通等垂直领域拓展,已成 为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数字 角出发,拆解数字孪生项目的底层 逻辑,梳理系统框架的构建路径。从技术选型到设计开发深度解读搭建原理、剖析设计心 理,从设计原则的提炼,到模块化组件的沉淀,再到底层技术的开发应用。既探讨配色、 布局、动效等视觉语言的设计法则,也剖析技术实现与人性化交互的融合之道。为可视化 服务商以及其他数据价值的诠释者,提供一份兼具方法论与实操性的指引。全方位提升项 目效率和画面质量,让明星案例的场景效果10 积分 | 119 页 | 15.89 MB | 3 小时前3
新型一体化电源系统在万卡智算中心的应用分析决方案,凭借其在系统集成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的优势,能够满足智算中心 中的电源需求。探讨了新型一体化电源系统在智算中心的应用前景,通过理论 与案例分析研究,评估其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简化运维流程、优化空间布局等 方面的优势。 Abstract: The intelligent computing center has extremely high requirements for power supply,while 此外,该系统也应用绿色能源技术,有助于实现低碳 乃至零碳算力和可持续发展。 新型一体化电源系统采用模块化集成架构,将中 压模组、变压模组、SVG+APF 模组、UPS 不间断电源、 高压直流(HVDC)、馈电模组等模块进行一体式布局 和安装,配置集中监控,形成了一套集约高效、智能化 的预制式成套电力设备。 在智算中心建设中,一体化电源系统需采用高密 度集成设计,以应对高功率需求和散热问题 [4-5]。在追 求技术创新与性能优化的同时,电源系统的容错性和 优化供电架构,提升空间利用率 一体化电源系统通过模块化设计,减少供电级 数,缩短供电链路,面对智算中心高密机柜的需求,电 力系统也需要提升功率密度,增加空间利用率。图 2 所示为传统配电系统布局和一体化电源系统布局比 较。 相较于传统配电系统布局,新型一体化电源系统 减少了传统供电系统中的转换环节,从而缩短供电链 路。这不仅减少了电能损耗,还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效 率和响应速度。模块化的设计允许在有限的空间内10 积分 | 4 页 | 1.86 MB | 3 小时前3
运营商智算中心建设思路及方案是算力需求的剧增,芯片算力的增长速度与模型参数 规模的增长存在剪刀差,推动了超大规模智算集群的 建设。 作为基础设施建设者和新质生产力的推动者,电 信运营商正积极推进智算布局。本文基于大模型的 发展趋势和需求,结合运营商的特定优势,提出了智 算集群布局以及算力、存储、网络和维护管理方面的 关键词: 人工智能;智算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思路 doi:10.12045/j.issn.1007-3043.2024 算增加 到数百亿次,甚至进入千亿级别,促进了大规模智算中心的建设。智算中心主 要满足智算算力的需求,其布局、建设及维护方案与传统的云资源池存在较大 差异,当前运营商对智算中心的布局以及详细方案并没有统一的建议和参考。 分析了大模型发展带来的算力、存储、组网的需求挑战,对运营商智算布局以及 算力、存储、网络、维护管理等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方案建议。 Abstract: The computational 2 智算中心的部署策略和方案建议 2.1 绿色集约、高效布局 当前智算中心有 2个典型选址策略:第一,优先选 择“东数西算”枢纽节点,尤其是西部自然资源丰富的 地区,土地和电力资源优势明显;第二,聚焦北、上、 广、深等业务和大模型产业活跃的城市与地区 [10],靠 近业务和数据。运营商因可信安全优势和充沛的骨 干传输资源,在布局上具有天然优势,且基本符合上 述策略,其中中国联通优先在上海、北京、广东、内蒙10 积分 | 6 页 | 3.64 MB | 3 小时前3
台州市黄岩区城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方案(110页)提出举全区之力发展大旅游,让黄岩旅游实现弯道超车,奋 力推动黄岩旅游大发展、大突破、大跨越。其后,《关于进 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黄岩旅游总体规划 (2018-2035)》《文旅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及项目》相继出台, 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科学的规划引领。 当前,黄岩区正大力实施“全面接轨大上海,深度融入长三 角”战略,通过加强与上海及长三角区域城市的旅游对接, 为上海、 外部交通、公路服务区、旅游集散中心、内部交通、停 车场、旅游交通服务、旅游标识系统、游客服务中心、 旅游厕所、智慧旅游 230 117分 113分 4 供给体系 旅游供给要素齐全,旅游业态丰富,旅游产品结构 合理,旅游功能布局科学。 旅游吸引物、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娱乐、旅游购 物、融合产业 240 159分 81分 5 秩序与安全 旅游综合监管体系完善,市场秩序良好,游客满意 度高。 服务质量、市场管理、投诉处理、文明旅游、旅游志愿 施景区化,创建非遗主题景区,积极开展“百县千碗”进景区、旅游企业(饭店)、学校、政府机关食堂和 高速服务区活动。 90分 35分 55分 9.5 公共服务 建设公共文化礼堂,实现绿道慢行系统全域覆盖,且布局与设置合理;高速公路服务区、客运交通枢纽的厕 所达到国家A级旅游厕所标准,且设有第三卫生间;汽车租赁点分布机场、汽车站、码头、火车站、旅游集散 中心、4A级以上旅游景区、A级景区镇(街道)等,实现汽20 积分 | 110 页 | 43.31 MB | 4 小时前3
京津冀安全应急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规划(2024-2028年)..............24 五、 发展布局.......................................................................................26 (一)核心区:强化三核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安全应急装备产业提档升级...... 26 (二)重点区:打造多点差异化产业布局,构建安全应急装备全产业链体系.. 28 ( 协同水平迈上新高度。 产业区域协同持续推进。京津冀合力推动安全应急装备 产业发展,目前基本形成了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引领、 省(市)级应急示范基地支撑、专业化产业集群协同的安全 应急装备产业空间布局。通过开展京津冀安全应急装备产业 对接会、签署京津冀安全应急装备产业合作项目、发布《京 津冀重点安全应急企业及产品推荐名录》,不断加强沟通联 系,深化对接合作,持续增强京津冀区域内产业协同配套能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试验田。打造高端研发立足北京、 成果转化辐射津冀的安全应急装备产业发展格局,建立集群 跨区域协同机制,强化区域联动和政策协同,加强产业链供 应链协作,着力推动三地产业优势互补、创新资源融合共享 和发展空间统筹布局,提升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水平,建设京 津冀地区产业网络化协同试验田。 产业集群治理模式创新示范区。围绕自主决策、组织共 治、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推动京津冀地区安全应急装备集 群发展促进组织做大做强,在国内率先构建跨区域、跨领域10 积分 | 41 页 | 751.83 KB | 4 小时前3
13趋势对策:综合能源服务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ce,SCP)分析模型,剖析了 新形势下综合能源服务行业发展变革及趋势。【结论】从 国家层面围绕“政策−改革−规划”提出综合能源服务行 业高质量发展“三个协同”的对策建议,从企业层面围 绕“布局−模式−科创−品牌”提出高质量发展“四个优 势”的实施路径,共同助力综合能源服务行业健康可持 续发展,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双碳”战略实施 提供创新示范、价值贡献。 关键词 关键词:综合能源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可再生能源;新 年全球综合能源服务市场规模达到 3 164 亿 美元,预计到 2030 年其规模增长至 1 万亿美元。 随着新能源等技术升级迭代,预计在“十五五” 期间市场规模增长比较迅速并迎来重要机遇期。 国外大型能源电力企业正在加快布局综合能源服 务市场,已形成能源组合供应式服务、新技术/新 模式融合式服务、系统集成式服务等业务模式。 表1 国外典型地区综合能源服务特征 国外典型地区综合能源服务特征 Tab.1 Characteristics 资、安全可靠、灵活应变的综合能源系统, 致力实现能源效率的提升[18] 日本政府明确构建覆盖全国的综合能源系 统及服务体系[19],致力实现能源结构优化 和能效提升,同时提升用户用能体验 发展特色 注重规划布局、能源系统间的耦 合互动与集成应用 注重节约成本、增强能效和环境 效益,侧重分布式能源和以智能 电网为核心的综合能源网络应用 侧重用户侧综合能源系统和服务 典型案例 德国哈慈山区Reg20 积分 | 12 页 | 1.62 MB | 4 小时前3
2025年新型电力系统助力零碳园区建设报告-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绿色化转型,有利于推动传统产业的绿色改造和新兴绿色产业的培育壮大,形成新的经济 增长点,提升园区整体产业竞争力。 应对国际绿色经贸规则的重要举措。绿色低碳是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突破绿色贸 易壁垒的重要途径。作为全省先进制造业布局的主要载体,园区亟需主动策应国际形势变 化,做好产业低碳、能源降碳、低碳创新等文章,大力推动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在未 来全球市场竞争中破解碳壁垒,提升江苏在全球绿色发展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新型电力系统助力零碳园区建设 2023 年 11 月,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印发《江苏沿海地区新型电力系统实施方案 (2023-2027 年)》,提出到 2027 年,在沿海地区重点构建绿色能源开发体系、电力 供应支撑体系、新型储能布局体系、智能电网输配体系、绿电就近消纳体系等“十大体系”, 基本建成“八千工程”,即实现支撑性火电、海上光伏、海上风电、调节能力、绿电就 近消纳能力均新增 1000 万千瓦以上、核电累计建成 1000 专 题培训、供需对接、经验分享等活动。同时建设双碳数智服务平台,以数字化赋能绿色化 发展,构建企业用能画像,提供碳足迹计算、ESG 评估、绿色制造自诊断等功能,助力 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四是布局“新基建”积极建设碳普惠体系。引导企业联合开展再创新探索,共建一站 式碳中和普惠服务。同时持续拓展跨区合作网络,实现跨市跨省机制联建和碳资产核发交 易。截止 2024 年底,已开发分布式光伏、专10 积分 | 44 页 | 2.19 MB | 3 小时前3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方案(64页 PPT)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 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 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 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 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 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统筹推 长效机制,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 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完善城乡布局结构 乡村生活空间是以农村居民点为主体、 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国土空间。坚持 节约集约用地,遵循乡村传统肌理和格局, 划定空间管控边界,明确用地规模和管控要 求,确定基础设施用地位置、规模和建设标 准,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引导生活空间 尺度适宜、布局协调、功能齐全。充分维护 原生态村居风貌,保留乡村景观特色,保护 自然和人文环境,注重融入时代感、现代性, 自然和人文环境,注重融入时代感、现代性, 强化空间利用的人性化、多样化,着力构建 便捷的生活圈、完善的服务圈、繁荣的商业 圈,让乡村居民过上更舒适的生活。 完善城乡布局结构 乡村生态空间是具有自然属性、以 提供生态产品或生态服务为主体功能的国 土空间。加快构建以“两屏三带”为骨架的 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全面加强国家重点生 态功能区保护,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 自然保护地体系。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20 积分 | 64 页 | 21.16 MB | 4 小时前3
标准:水风光储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项目技术规范...................................................................................... 9 5.5 规划方案与布局................................................................................................... 0.2 本规范适用于水风光储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项目。 1.0.3 水风光储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项目规划,应进行资源评估,分析多能互补特性, 提出设计水平年和供电范围,分析电力市场空间,提出规划方案和布局。 1.0.4 水风光储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项目设计,应分析项目建设条件,明确电源组成、 规模和特性,进行工程设计,并分析项目开发经济性。 1.0.5 水风光储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项目应提出运行和管理的技术要求。 3.0.5 水风光储综合开发项目规划设计应根据各类电源特性、资源条件、电力系统需求, 在已建、在建工程、已核准或备案项目基础上,经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综合开发 项目总体规模、各类电源规模和布局及开发时序。 3.0.6 水风光储综合开发项目设计应根据各类电源建设条件和功能定位,开展工程设计, 对工程方案及主要参数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3.0.7 水风光储综合开发项目运行管理,应进行电源出力特性分析及预测,结合电网调10 积分 | 38 页 | 1.33 MB | 4 小时前3
建筑行业建筑设计接入DeepSeek AI大模型应用设计方案(228页 WORD)...................................................................................88 7.1.1 设计师工作台布局......................................................................90 7.1.2 可视化结果展示............ 息,确保各个专业团队之间的数据一致性。 对于大型公共建筑和城市综合体项目,大模型在城市规划和景 观设计中也有广泛应用。模型可以分析城市的人口密度、交通流 量、土地利用等因素,帮助规划师制定科学的布局方案。例如,在 商业综合体设计中,模型可以模拟人流分布,优化商业业态的布 局,提升项目的经济价值。同时,大模型还可以结合地形数据和环 境因素,生成最优的景观设计方案,增强建筑与自然的融合。 性、结构特性等关键信息进行标准化标记。标注的内容应涵盖建筑 的类型、功能分区、结构形式、材料种类、施工工艺等多个维度。 例如,对于建筑图纸中的墙体,可以标注其厚度、材质、承重性能 等;对于三维模型中的空间布局,可以标注其功能分区、采光条 件、通风效果等。标注工作应由专业的建筑设计团队完成,确保数 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为了提高数据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采用数据增强技术是必要 的。数据增强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0 积分 | 239 页 | 624.33 KB | 3 小时前3
共 90 条
- 1
- 2
- 3
- 4
- 5
- 6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