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碳管理实务指南:合规应对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3 当前,随着气候变化挑战加剧,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议题正获得前所未 有的关注。全球各国政府对 ESG 的监管压力亦大增,尤其是欧盟近年实施「碳 边境调节机制」(CBAM)并征收碳关税。作为高度开放的外向型经济体,港 资制造商将不可避免地面临碳监管挑战。对中小企而言,碳管理必须成为企业 决策与日常营运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香港工业总会早于 2021 港与内地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目标》(《通用碳管理指南》) 聚焦企业内部管理, 介绍国际标准和体系,细述如何建立及优化碳管理体系、精准掌握碳数据并落 实减排行动;《碳管理实务指南:应对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欧 盟 CBAM 指南》)则专注解析钢铁与铝两大 CBAM 涵盖行业的合规要求及应对 做法,涵盖排放计算、数据收集、报告与核查等核心环节,并辅以案例分析。 两本指南相辅相成, 歐盟 CBAM 指南 – 第一章:引言 5 第一章:引言 1.1. 本指南的目的:提供一份实用且可操作的路线图 随着世界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诸如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 (CBAM) 等法规正在 重塑全球贸易格局。CBAM 作为一种旨在防止碳泄漏的工具,通过对进口商品 征收碳价格,使其与欧盟生产商在欧盟排放交易系统 (ETS) 下所承担的成本相 当。这项政策0 积分 | 138 页 | 2.68 MB | 2 天前3
技术故障应急协同机制的探索技术故障 应急协同机制的探索 目录 技术故障重要性及定义 技术故障的全生命周期 如何落地应急协同机制 G O P S 全 球 运 维 大 会 暨 X O p s 技 术 创 新 峰 会 2 0 2 4 · 北 京 站 小结及展望 技术故障的重要性及定义 01 G O P S 全 球 运 维 大 会 暨 X O p s 技 术 创 新 峰 会 2 0 2 4 · 北 京 试、集成测试、性能测试等,确保软件质量。 • 自动巡检:通过自动化巡检机制,发现软硬件 的包括基础资源、应用配置、告警配置,以及 运行状态的风险及潜在问题。 提升故障处置阶段效率 • 混沌工程:主动引入故障和异常情况,发现系 统中的弱点和脆弱性,以及其在面对异常情况 时的表现。 • 应急演练:通过模拟突发情况,检验应急预案 的有效性,锻炼应急队伍的协同配合,磨合应 急管理机制。 发现潜在问题并修复 G O P 《六维复盘术》 判定 故障级别责任 故障级别 主责部门 次责部门 主责任人 次责任人 责任处罚 发送 故障报告 解决方案 故障反思 通告时效 通告范围 如何落地应急协同机制 03 G O P S 全 球 运 维 大 会 暨 X O p s 技 术 创 新 峰 会 2 0 2 4 · 北 京 站 G O P S 全 球 运 维 大 会 暨 X O p s 技10 积分 | 23 页 | 5.34 MB | 5 月前3
促进中国钢铁行业转型融资的激励机制—有效路径、 关键挑战与行动建议促进中国钢铁行业转型融 资的激励机制 有效路径、 关键挑战与行动建议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发布 促进中国钢铁行业转型融资的激励机制 Climate Bonds Initiative 2 关于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limate Bonds Initiative,简称 CBI)是一家全球性的非营利机构,致力于动员全球资本 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低碳转型和增强气候韧性,促进公 平经 体减排目 标。此外,CBI还进行市场分析、政策研究与市场开发,向 政府和监管机构提供专业建议,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绿 色债券标准与认证机制,推动可持续投资的增长。 缩略与缩写 BF-BOF:高炉-氧气顶吹转炉 CBI: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CBAM:碳边境调节机制 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 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 CNY: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国货币单位代码 DRI:直接还原铁 减排重担与融资挑战 4 1.2 中国转型金融市场: 发展迅速但仍需释放潜力 7 2 促进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发展的有效激励 机制 9 2.1 健全识别框架 9 2.2 实施财务激励 14 2.3 加强多方协同 17 3 现有激励机制面临的关键挑战 20 钢铁企业转型动力尚未被充分激发 20 缺乏对金融机构的有效激励 20 对下游低碳钢铁采购方的关注不足10 积分 | 22 页 | 1.53 MB | 2 天前3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案例集com 薪酬总额 预算管理 Total Remuneration Budget Management 实践案例集 样例 一、薪酬总额预算管理体系 二、薪酬总额预算流程机制和关键环节 Part 1 确定机制与核定要点篇 • 案例1:薪酬总额全额挂钩企业指标—A企业采用比率控制法核定预算 总额 • 案例2:薪酬总额部分挂钩企业指标—B企业应用工效联动法确定效益 薪酬预算 • 案例1:集团型企业对下属公司的分类管理 • 案例2:对下属公司/事业部/业务板块的分类管理 • 案例3:薪酬总额考核分配 Part 3 动态管理与监测调整篇 • 案例1:动态监测调整解决的问题和目的 • 案例2:动态监测调整的频率,内容指标体系,工具和平台 • 案例3:全过程监控调节机制 Part 4 人员编制管理篇 • 案例1:劳动效率定编法/工作效率定编法 • 案例2:标杆对照法 • 案例3:业务流程法 环节和管理要点: ⚫ 确定机制与核定要点 ⚫ 分类管理与考核分配 ⚫ 动态管理与监测调整 ⚫ 人员编制管理 除了以上四个管理要点,要实现薪酬总额预算确定和分配的科学管控,对 标管理必不可少,重要性日益提升。另外在薪酬预算分配过程中,调薪和薪酬 沟通是重要的方面。同时国有企业在薪酬总额预算管理中需遵循政策指导,存 在一些特殊的管理机制,例如周期制、备案制和单列管理等。10 积分 | 21 页 | 2.24 MB | 5 月前3
2024电力市场化改革与电价体系洞察:面向市场参与者的十大趋势� � � � � � � � � � � � � 6 01 二十三省启动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新能源出力塑造现货价格峰谷形态 � � 9 02 分时电价政策动态调整加快,现货价格对分时电价的指导作用凸显 � � � � � � � 16 03 省级电力零售市场建设加强,用户范围扩大和多元市场主体是发展趋势, 批零价格有效传导是发展方向� 04 输配电价回归电网业务成本,线损费用和系统运行费用在电费中单列 � � � � � 26 05 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出台,重构发用电双方电费结构,支撑煤电角色转型 � � � � 31 06 辅助服务市场价格机制得到规范,新能源和储能主体或需调整市场策略� � � 35 07 新能源市场化交易规模增加,“报量报价”电量继续走低,新能源项目收益 在现有市场规则设 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运行的新篇章。 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建立,探索面向能源转型的价格体系。2023年11月,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建立,自2024年起,煤电 机组收益由单一电量电价转变为“电量电价+容量电价”的两部制机制,适应并进一步推动煤电功能由提供电能量 向提供支撑调节能力转型。 建立健全辅助服务市场价格机制,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2024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就建立健全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价格机制发布通知,规范全国10 积分 | 54 页 | 1.78 MB | 5 月前3
电力现货市场规则(53页).. 18 第一节 市场构成..........................................................................18 第二节 价格机制..........................................................................18 第三节 市场限价............. ................23 第三节 市场出清和结果发布......................................................24 第六章 市场衔接机制................................................................. 25 — 3 — 第一节 中长期与现货市场衔接........ ............................25 第三节 辅助服务市场与现货市场衔接......................................25 第四节 容量补偿机制与现货市场衔接......................................26 第七章 计量............................................20 积分 | 53 页 | 626.94 KB | 13 天前3
2025年工业大模型白皮书加强职业培训................................................................................ 140 7.2.3 建立激励机制................................................................................ 140 8 总结与思考 ... 障 预测任务等。 图 1.3 工业场景(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维等) 1.1.2 工业任务/行业模型适配 工业任务/行业模型适配是将工业基座模型针对具体的工业任务或特定行业 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的过程。由于不同工业行业和任务具有独特的特点和要求, 如机械制造行业对产品精度和工艺要求严格,电力行业对设备运行稳定性高度 关注等,需要通过添加特定行业数据、引入领域知识以及采用合适的微调算法, 领域适配层:融入设备动力学方程、材料本构模型等机理知识 ➢ 任务特定层:面向检测、预测、优化等场景的轻量化模块 ◼ 实时推理架构 为满足产线实时性要求,架构设计突破包括: ➢ 动态计算图:根据输入数据复杂度自适应调整计算路径 13 ➢ 级联推理引擎:将模型拆分为多个子模块进行流水线处理 ➢ 边缘-云协同:在 5ms 延迟约束下实现模型分片部署 ◼ 可解释性架构 工业场景对模型决策透明度的特殊要求催生:10 积分 | 142 页 | 10.54 MB | 5 月前3
2019年-2025年国资国企政策汇编-国资智库支持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 ............. 11 国有企业公司章程制定管理办法 ......................... 19 “双百企业”和“科改示范企业”超额利润分享机制操作指引 27 “双百企业”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操作指引 . 38 “双百企业”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操作指引 ............... 45 关于中央企业加强参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的方向性、全局性部署,突出对产业布局优化结构调整的战略性、 整体性安排,是企业的发展纲领。 第三条 中央企业是发展规划的制定主体、执行主体和责任主 体,应当健全发展规划管理机制,开展发展规划编制,强化发展规 划执行,组织发展规划评估和调整,建立完善发展规划引领企业改 革发展工作体系。 第四条 国务院国资委健全中央企业发展规划监督管理制度和工 作机制,统筹发展规划编制,组织对发展规划进行审核,监督发展 审核,监督发展 5 规划执行和调整情况,开展综合评价,推动中央企业发展规划管理 与国务院国资委监管职责联动。 第二章 发展规划管理机制建设 第五条 中央企业根据本办法规定,建立健全发展规划管理制 度,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报送国务院国资委。发展规划管理制度应 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发展规划决策程序、决策机构及其职责; (二)发展规划管理流程、管理部门及其职责;20 积分 | 345 页 | 3.28 MB | 2 天前3
2023电力市场化改革洞察: 面向市场参与者的20大趋势化改革加速破浪前行 ...6 第一章 2015年以来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和进展 .......................9 “管住中间、放开两头”:建立和完善输配电价体系,理顺电价形成机制 ......................... 9 循序渐进:省级电力市场化进程的五个组成部分 ............................................... .................... 17 03 优先发电电源逐步入市,与煤电机组同场竞争,资产经营风险增加 ......................... 19 04 多年合约机制有望进一步完善,逐渐成为可再生项目主要风控手段之一 ................. 20 05 作为与现货市场衔接的必然手段,中长期分时段交易将进一步推广 ................ 13 新版“两个细则”呼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增适应新能源发展的辅助服务品种 ...... 32 14 调峰辅助服务融入现货市场,调频、备用辅助服务市场化发展,其他辅助服务品种补偿 机制优化调整. ...............................................................................................0 积分 | 46 页 | 5.30 MB | 5 月前3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算电协同技术白皮书... 33 4.1.1 优化可再生能源供给体系..................................................... 33 4.1.2 完善供需动态平衡机制......................................................... 35 4.1.3 提升算力产业支撑能力.................... ........ 48 5.1.3 能效瓶颈,电力侧的关键制约............................................. 48 5.1.4 安全与可靠性,交易机制的基础挑战................................. 49 5.2 未来发展方向 ............................................ 约 3000 万千瓦的灵活调节能力,相当于 30 座百万千瓦级抽水蓄能电站。 此外,在“双碳”目标约束下,算力产业的绿色转型需求迫切,但目 前绿电使用率仅 22%左右,亟需建立更高效的算电协同机制。 算电协同创新发展已成为当前数字经济与能源革命深度融合的 核心命题。从算力需求侧看,AI 技术爆发式增长推动全球算力规模 年均增速超 30%,我国智能算力规模 2023 年达 435 EFlops,占全球10 积分 | 66 页 | 1.70 MB | 2 天前3
共 647 条
- 1
- 2
- 3
- 4
- 5
- 6
- 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