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文档 提升企业IT审计能力,助力数字化转型(33页 PPT) VIP文档

2.42 MB 33 页 0 下载 5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语言 格式 评分
中文(简体)
.pptx
3
概览
★ ★ ★ ★ ★ ★ ★ ★ ★ ★ 提升企业 IT 审计能力, 助力数字化转型 实战与展望 目 录 一、时代在发展 IT 审计必然要变革 三、大数据审计能力提升与展望 二、数字化审计转型的方法论 1 、移动互联、 大数据、 云计算、 人工智能 ( 大智移云 ) 、 区块 链成了这个时代新技术的关键词 有识人士曾经这样总结:互联网是一个国家、企业的基础设施 (平台),数据是一个国家、企业的战略资源,计算是一个国家、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这必将给审计监督和管理带来机遇 , 更带来了挑战 , 审计信息化 势在必行 , 因为它不仅仅是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变革,更是一种审计 思 维的革命。 回 一、时代在发展, IT 审计必然要变革 (一)信息技术发展催生审计工作的变革 一、时代在发展, IT 审计必然要变革 2. 信息技术影响到我们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 新基建 一、时代在发展, IT 审计必然要变革 3. 新基建也会带来审计内容和审计方式方法的变 革 数据量大 需要处理更大量的数据,中石化“十二五” 期 间经营类数据已达到 80T ,“十三五” 数据将增长更迅速。 数据范围广 需要来自相关各个系统的数据,为了 适应“业财”“业审”融合,既需要 经营管 理数据,也需要生产业务数据。 数据来源广 不仅需要单位内部数据,也需要来自外部 业务合作单位的数据(供应商、客户)以 及公共网站、微博、微信、 WIFI 等数据。 数据格式多 除了结构化数据,也要处理非结构化 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日志、 传感器、计量仪等格式的数据。 数据要求颗 粒度细 分析和监控要求的数据越来越详细。 数据实时性 要求高 不再满足数据库的处理有一天左右延 迟,管理层和各个层面都希望能够提 供实时的数据用于决策、管理、监控。 数据算法及 应用方法新 除了统计分析外,还需要大量运用算法建 模,包括关联规则、图形算法、聚类算法、 分类算法、时间序列分析。 ( SQL 、 OCR 、 NLP 、 RPA 、 Python 等) 数据分析深 度要求高 除了传统的统计分析外,对预警、预 测、决策支持的分析要求越来越高。 数据服务响 应要求快 敏捷开发带来的挑战,需要更高的开发效 率和更快的用户相应速度。 数据需集成 共享 大量数据和计算资源如何集成和共享, 内外部数据如何集成、共享和交换。 一、时代在发展, IT 审计必然要变革 4. 数字时代对审计转型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时代在发展, IT 审计必然要变革 5. 2020 年评出的对会计、审计从业人员影响程度 最 高的十项应用技术: 1. 财务云( 73.14% ) 2. 电子发票( 66.33% ) 3. 会计大数据技术( 62.44% ) 4. 电子档案( 50.56% ) 5.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 RPA )( 48.41% ) 6. 新一代 ERP ( 47.91% ) 7. 区块链技术( 45.73% ) 8. 移动支付( 43.00% ) 9. 数据挖掘 (42.77%) 10 在线审计 (42 74%) (二) 从总书记到审计长对信息化、数字化审计都做 出了重要论断 1999 年原审计长李金华关于计算机审计提出了 “三个失去” 的 警示名言:当时很多审计人员觉得是危言耸听或不以为然。 审计信息化建设事关审计事业发展根本, “不发展信息化,审 计事业就没有出路”,审计署在 2012 年将其上升到如此的高度。 2019 年,审计署提出,要积极推进大数据审计,坚持科技强审, 通过信息化、数字化,努力提高审计监督的质量和效率。 2018 年 5 月 23 日,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总书记、 审 计委员会主任习近平指出:要坚持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 设 一、时代在发展, IT 审计必然要变革 一、时代在发展, IT 审计必然要变革 (三)国家政策导向层面对信息化提出了新要求 1. 2015 年,中办、国办发布的《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 见》 ★ 审计机关要建立健全数据定期报送制度,加大数据集中力度。 ★ 构建建国家审计数据系统和数字化审计平台。 ★ 探索建立审计实时监督系统,实施联网审计。 ★ 推进对各部门、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审计。 一、时代在发展, IT 审计必然要变革 2. 2020 年国资委《关于深化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实施意 见》(国资发监督【 2020 】 60 号) ★ 构建与“三重一大”决策、投资、财务、资金、运营、内控等业务信息系 统集成、共享、融合的审计生态链。 ★ 根据审计人员层级与业务需要赋予相应的数据查询权限。 ★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 ★ 建立审计实时监督平台,推进实施联网审计。 (四)审计工作全面转型的理论提升对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1. 从从 " 揭露问题型 " 向 " 持续改进型 " 转变 ; ( 实时监控 ) 2. 审计对象从 " 被动接受型 " 向 " 主动参与型 " 转变 ; ( 业审融合 ) 3. 从从单纯强调 " 独立性 " 向积极追求 " 价值增值 " 转变 ; ( 价值引领 ) 4. 从从 " 过程控制型 " 向 " 风险管理型 " 转变 ; ( 风险预警 ) 5. 由局部审计向全覆盖审计转变 ( 数据全分析 ) 一、时代在发展, IT 审计必然要变革 一、时代在发展, IT 审计必然要变革 (五) IT 审计的快速发展是落实审 计职能,提升审计监督能力的内在 需要 面临的新矛盾:审计力量不足—如何 实现全覆盖? 审计效率低—审计成本高 审计质量不高—审计风险大 审计人员参差不齐—复合型人才奇 缺 审计信息化 数字化、智 能化 内部审计 全面转型 带来变化 重要途径 。 审计前台 • 资 源 调 度 • 审计项目 • 审计质量控制 • 审计报告 • 审 计 整 改 、 审 计 成 果 利 用 的 闭 环 管 理 审计模型 • 风险树:风险情况、静态指标、动态模型 • 数据模型:专题包、分析工具、监控平台 三、 二、 数字化审计转型的方法论 (一)充分利用企业自身开发的信息系统和外 部大数据。 1. 整 体 框 架 。 三、 二、 数字化审计转型的方法论 (一)充分利用企业自身开发的信息系统和外 部大数据。 2. 常见审计 信 息系统 。 二、数字化审计转型的方法论 3. 外部常用 信 息数据网站 。 4. 充分 利用外 部数据 二、数字化审计转型的方法论 。 二、数字化审计转型的方法论 5 信 息 化 与 数 字 化 关 联 (二)结构化分析实例 1. 账表财务之间数据关系分析(举例) 。 ( 1 )应收账款、营业收入、应交税金(制造业) ( 2 )预付账款、预付工程款、费用、项目成本之间关系 ( 3 )在建工程、预付账款、应付账款之间关系 ( 4 )其他应收款与营业外收支之间的关系 ( 5 )损益表与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分析 二、 数字化审计转型的方法 论 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关系分析 三 结构化分析实例 2. 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计划统计、生产统计数据之间)比 对 。 ( 1 )销售收入与产量及生产设备的产能对比(制造业) ( 2 )销售收入、产量与人员配比 ( 3 )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产量与原材料、能耗之间关系对比 ( 4 )销量与运费、运输量等对比 ( 5 )存货(产成品)与产销率统计指标对比 ( 6 ) 产品售价与生产优质品率之间比对 • 二、 数字化审计转型的方法论 3. 业务规则分析 业务规则是指符合业务的某一数值范围、一个有效值的集合,或者是一种数 据格式。基于业务规则的分析,需要根据具体的规则,在规则库中设置阈值, 然后进行数据运算对比,发现问题。如对住房公积金计提的审计,设置好计提 比例后对所有员工的工资基数按比例计算出应计提金额,然后与系统中的计提 数据对比,发现部分人员计提金额大于应提金额,深入检查后发现是部分工资 基数由有权限的人员手工维护,出现了有权限的人员调高自己工资基数的舞弊 行为。 二、数字化审计转型的方法论 二、数字化审计转型的方法论 4. 时空多维度分析。 案例 1 :在工程建设真实性检查上时间、天气的矛盾也常用利用。 如很多工程的施工、用料受到天气条件的限制。检查施工量、材料 用料真实性时,可抽取施工记录、下料记录的 。时间,根据时间查询 当时的天气状况,如果出现不能施工、下料的天气就能证明虚假的 施工、用料。 二、数字化审计转型的方法论 。 二、数字化审计转型的方法论 4. 时空多维度分析。 案例 2 : 价格上做文章 舞弊 越来越少 , 都在 打 时间差 , 调价 时点 (或某些促 销方案 出台 ) 前 后 , 大单 采购 、 销售都可能 藏玄机! 二、数字化审计转型的方法论 5. 业务流程一致性数据分析。 (三)非结构化分析 1. 数据的特征分析:( Ben ford )定律 本福特定律,也称为本福德法则,一堆从实际。生活得出的数据中,以 1 为首位数字的数出现机率约为总数的三成,接近期望值 1/9 的 3 倍。 本福特定律作为一种数字统计的内在规律 , 近年来在国外自然科学和应 用科学领域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 国内会计和审计学界也开始进行了一些应用研究 , 但还处于初级阶段。。 二、数字化审计转型的方法论 二、数字化审计转型的方法论 2. 机器学 习 技术的数 据 分析 (对象 的画 像) A. 经过算法的运算,得出的结果 是 一个连续的值,称之为回归问题 B. 机器算法学会将数据分配 到 不同的类,称之为分类问题 . 3. 文 本信 息的 智能 处理 二、数字化审计转型的方法论 。 三、 二、 数字化审计转型的 方法论 3. 非 结构 化文 本信 息的 智能 处理 二、数字化审计转型的方法论 非结 构化 文本 信息 的智 能处 理 全面推动数据仓库和云平台的建设,完善与审计、内控、风险、法律等监督相关的数据基础和建模工作。 (数据中台) 近期:主要利用审计经验,在能够预见到的问题和风险基础上, 对结构化数据进行架构形成审计模型。 远期: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模型建设。 夯实数字化 应用基础 以非现场审计 为抓手 以互联网为依托,推动以业务岗位为基础的非现场审计常态化与高效化,推动审计组织方式的转变,要 进一步做到非现场审计与现场审计的有机结合,同时拓展信息系统的审计范围。 三、大数据审计能力提升与展望 大数据审计能力提升应用 5—10 年规划 完善提升集成管理系统、 审计查证分析以及配套的数据子集,并逐步实现相关系统的集成、共享。 (前 台的可视化应用) 打破大数据技术“瓶颈” ,通过加强对 SQL 、 Python 、 RPA 等语言技术的深入学习没加强数据采集、 数据分析、数据处理,探索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在审计实践中的深化应用 (数据建模工具化) 。全面总 结应用经验和数据审计方法,形成典型方法库,做到“以点带面”的信息应用支持。 (加强数据后台的 定 性库、案例库、方法库等智库建设并不断完善) 近期:适当对文档进行自然语言识别,利用算法进行部分场景的智能数据处理,发现未知的问题线索。 远期:全面拓展至图像、语音、文档、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探索以大数据为对象的人工智能审计。 以技术方法学习总结 带动创新应用 深化数字化 技术应用 以审计系统 为平台 三、大数据审计能力提升与展望 展望未来—无限可能 ---- 通过商业智能体系提升审计对业务的全面洞察力 将会发生什么——风险研判 希望发生什么——提出建议意见 发生了什么——实时监控 为什么发生——追溯分析 目前状况如何——持续审计 未来审计人 。 三、大数据审计能力提升与展望 3. 逐步开展信息系统自身的审 计 感谢大家,请提宝贵意见!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33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