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算力与场景双驱动,智能软件研发进入“平台 服务”融合新阶段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VIP文档

5.48 MB 18 页 0 下载 2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语言 格式 评分
中文(简体)
.pdf
3
概览
2025年 智能软件研发行业词条报告 国标分类/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 术服务业/软件开发、头豹分类/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 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开发 Copyright © 2025 头豹 2 智能软件研发:算力与场景双驱动,智能软件研发进入“平台+服 务”融合新阶段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饶立杰、饶立杰RLJ 2025-07-11 未经平台授权,禁止转载 行业分类: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开发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开发 智能软件研发行业是指专注于开发和应用具有人工智能(AI)技术的软件系统与服务,为各行各业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旨在提升业务效 率、优化决策过程、增强用户体验及创造新的价值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性技术领域。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各行各业对智能软件的需求日益增 长。未来,智能软件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用户体验。通过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开发者将能够开发出更符合用户期望的产品与服务,提高用户满意 度和忠诚度。 按照应用领域可将智能软件研发分为办公软件、嵌入式软件、新兴技术软件、信息安全软件、信创软件。 办公软件是一种集成先进的人工智能(AI)技术的工具,旨在优化和简化日常办公流程。它能够提供自动化任务处理、智能数据分析、实 时协作功能以及个性化的工作辅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决策质量。例如,这类软件可以通过学习用户的习惯自动完成文档编辑、邮件 回复、日程安排等重复性工作。 嵌入式软件是指专门为运行在嵌入式系统上的应用设计的软件,它集成了人工智能算法与技术,以实现特定设备或系统的智能化操作。这 类软件通常被优化以适应有限的硬件资源,如处理器性能、内存和功耗限制,同时提供诸如自动控制、数据采集与分析、故障预测及自我 修复等功能。嵌入式智能软件广泛应用于物联网(IoT)设备、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以及医疗仪器等领域,能够增强产品的功 能性和用户体验,支持实时决策,并推动各行业向更加智能、高效的方向发展。 新兴技术软件是指那些基于最新科技发展,旨在革新传统工作方式、提升效率和用户体验的软件解决方案。这类软件常常融合了人工智能 (AI)、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物联网(IoT)等前沿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自动化以及互联的功能。它们不仅能够加 速数据处理和决策过程,还支持预测性分析、自然语言处理、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体验,并且可以通过持续的学习和适应来改进性能。 信息安全软件是专为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和数据免受未授权访问、攻击及泄露而设计的程序工具。它通过提供防火墙、加密技术、入侵 检测、病毒查杀、安全审计等多种功能,构建起一道坚固的防线,确保信息资产的安全性和隐私性。这类软件不仅能够实时监控和防御潜 在威胁,还能在事件发生后进行响应和恢复,最小化损害。 摘要 智能软件研发行业专注于开发和应用AI技术,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以提升业务效率、优化决策和增强用户体验。行业特征包括技术依赖性强、产品迭代周期短及多样化与跨 领域应用。中国在此领域展现出强劲实力,推动行业持续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未来,智能硬件出货量的增加将带动智能软件需求增长,智能家居和智能汽车等领域的 发展为智能软件研发行业提供了丰富的市场机遇,预计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张。 行业定义 行业分类 按照应用领域分类 办公软件 嵌入式软件 新兴技术软件 信息安全软件 信创软件 饶 3 信创软件,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软件,是指在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原则下开发的软件产品和服务,旨在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并提升国 家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这类软件涵盖了操作系统、数据库、办公套件、中间件等基础软件领域,以及行业应用软件,强调采用国产处理 器、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硬件平台,并结合国内自主研发的技术标准和协议。 智能软件研发的行业特征包括技术依赖性强、产品迭代周期短、多样化与跨领域应用。 技术依赖性强 智能软件研发深度依赖于多样化的开发工具与环境,涵盖集成开发环境(IDE)、版本控制系统、自动化测试工具以及持续集成/持续部署 (CI/CD)工具等。这些专业工具显著提升了开发效率与代码品质,为项目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高效的智能模型构建离不开先 进的算法与框架。至2024年4月,中国已推出近40款智能化软件开发工具,彰显了该领域的技术活力与创新力。 产品迭代周期短 智能软件研发行业面临着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更新。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和保持市场竞争力,智能软件产品需要不断迭代和升级。较 短的迭代周期使得研发团队能够迅速响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策略,推出符合用户需求的新功能。同时,较短的迭代周期使得团队能 够更快地收集用户反馈、分析用户需求,并根据反馈结果进行产品调整和优化。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开发理念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 度,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多样化与跨领域应用 智能软件广泛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动驾驶及金融分析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其高度的多样化特性,精准对接各 行业需求。在跨领域融合方面,智能软件研发行业正积极与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不断拓宽其应用场景与潜力边界。 智能软件研发行业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期(1960-1969年),软硬件分离定价与软件工程概念的提出,为智能软件研发的独立发展和技 术创新奠定了基础;启动期(1970-2000年),独立数据库公司的崛起为智能软件研发行业在启动期奠定了数据处理与管理的基础;高速发展期 (2001-2021年),智能软件研发行业在高速发展期开始注重灵活、高效和响应变化的开发方法;成熟期(2022年至今),智能软件研发行业在 成熟期实现了技术飞跃,进入全新智能化阶段,功能复杂且高效。 行业特征 1 2 3 发展历程 萌芽期 1960-01-01~1969-01-01 1963年,IBM宣布将软件与硬件实行分离定价,此举被视为软件产业迈向产业化的起始点。 1968年,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在NATO的软 件工程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了软件工程的概念。 智能软件研发行业的兴起推动了软件产业的独立发展、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并广泛拓展了应用领域,满足了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启动期 1970-01-01~2000-01-01 4 智能软件研发行业产业链上游为硬件与基础软件供应环节,主要包括硬件设备和基础软件。其中硬件包括计算机硬件设备、嵌入式芯片、传 感器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开发工具、中间件等;产业链中游为智能软件研发与开发环节,主要包括需求调研、设计、编码、测试和交付等; 产业链下游为应用与服务环节,主要包括行业专用软件、智能硬件以及各种智能解决方案。 智能软件研发企业显现出鲜明的地域集聚特性,高度集中于特定区域并形成集群效应。 截至2023年末,中国软件百强榜单上的企业大多坐落于北京、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及上海等省市。其中,北京以37家企业独占鳌头, 广东与浙江紧随其后,分别有14家与12家企业上榜。从城市分布来看,这些企业广泛遍布全国25个省会及经济繁荣的城市。尤为值得关注的是, 百强企业主要植根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三大经济高地,其占比分别为40%、31%、20%。 生产制造端 硬件与基础软件 上游厂商 七十年代初,独立数据库公司的崛起推动全球数据库市场快速崛起。 1981年,IBM推出了面向大众市场的IBM PC及其配套软件,该 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全新软件时代的开启。 IBM推出IBM PC及其配套软件,标志着智能软件研发行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大众市场时代,推动了软件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高速发展期 2001-01-01~2021-01-01 2001年,来自极限编程、Scrum、DSDM、自适应软件开发、水晶方法、特征驱动开发、实效编程等领域的17位软件开发领域的教授 和推动者共同签署了《敏捷软件开发宣言》。 2005年,中国上网用户总数达1.11亿,其中宽带上网用户激增至6430万,这一数据标 志着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跃升至全新高度。 二十一世纪初,互联网普及与计算能力的显著增强,智能软件已广泛渗透至诸如智能家 居、工业制造等多种应用场景中。 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的激增,以及互联网普及与计算能力的增强,推动了智能软件研发行业在多种应用场景中的广泛渗透与快速发 展。 成熟期 2022-01-01~至今 2022年,ChatGPT的成功推出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取得飞跃,引领智能软件迈入全新智能化纪元。此时,智能软件不仅在功能上愈发 复杂高效,更广泛渗透至多个行业领域,实现深度应用。 智能软件在成熟期广泛渗透至多个行业领域,实现深度应用,对各行各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智能化转型和产业升级。 产业链分析 智能软件研发产业链的发展现状 智能软件研发行业产业链主要有以下核心研究观点: 上 产业链上游环节分析 5 深圳市科敏传感器有限公司 英伟达芯片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腾云芯片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奕斯伟计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光谷云计算武汉有限公司 北京云尔计算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 SK海力士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 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 品牌端 智能软件研发与开发 中游厂商 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金山办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东华软件股份公司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邦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渠道端及终端客户 应用与服务 渠道端 上游分析 数据存储需求的增长正驱动存储技术的革新。 预计到2030年,全球每年数据增量将达到惊人的1YB,其中约50ZB的数据具备存储价值。与2020年相比,数据量将激增23倍,预计未 来十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逼近40%。面对如此庞大的数据存储需求,存储技术的革新显得尤为关键。当前,相变存储器(PCM)、磁 阻随机存取存储器(MRAM)和阻变存储器(RRAM)是较为成熟的新型存储技术。PCM的产业化进程最快,英特尔与美光早在2015 年便联合推出了相关产品;MRAM已实现产业化,主要应用于嵌入式存储领域,能大幅降低系统功耗,最高可达90%以上;而RRAM虽 尚未实现大规模商用,但其在存算一体及人工智能领域的潜力值得期待。在全球数据量激增和新型存储技术革新的背景下,智能软件研 发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中 产业链中游环节分析 中游分析 智能软件研发企业显现出显著的地域集聚特征,呈现高度集中与区域集群态势。 截至2023年底,中国软件百强企业高度集中于北京、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及上海等省市。其中,北京、广东、浙江稳居前 三,分别坐拥37家、14家、12家入选企业。在城市维度上,这些企业广泛分布于全国25个省会及经济发达城市。尤为突出的是,百强 企业主要扎根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区,占比分别达到40%、31%、20%。这些区域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与浓厚的科技创 新氛围,为软件企业的蓬勃成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 下 产业链下游环节分析 6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和睦家医院有限公司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 2019年—2024年,智能软件研发行业市场规模由14,669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8,223亿元人民币,期间年复合增长率13.98%。预计2025年— 2029年,智能软件研发行业市场规模由31,977亿元人民币增长至52,693亿元人民币,期间年复合增长率13.30%。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展现出强劲实力,促进智能软件研发行业持续发展。 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有254家厂商及高校院所开发出超过10亿参数的大模型,共计发布了近80个大模型,其中部分已投入市场应用。人工智能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核心产业规模已接近5,800亿元。同时,中国已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人工智能集聚发展区,拥有超过4400家 核心企业,数量位居全球第二。此外,中国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方面亦表现突出,占地规模同样位居全球第二,且智能算力占比超过25%。人工 智能在智能软件研发行业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具体表现在提升开发效率与质量、引领开发模式创新、强化软件个性化与智能化特性,以及加速 跨领域融合与技术革新等多个维度。在AI技术的持续成熟与广泛普及的加持下,智能软件开发领域的应用边界逐渐拓宽,从而其市场规模逐渐扩 张。 未来智能硬件出货量增加将带动对与之配套的智能软件的需求增长,从而推动智能软件研发行业市场规模增长。 智能硬件设备的普及与多样化,正不断拓展智能软件的应用场景。智能家居设备依赖于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软件进行高效管理,而智能汽车则需智 能驾驶辅助系统软件提供有力支撑。这些新兴应用场景的涌现,为智能软件研发行业开辟了更为丰富的市场机遇。未来,伴随人工智能的演进与 智能家居体系的优化,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将持续发展。预计至2026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的规模将攀升至453亿美元,同时,智能家居设备的年 出货量有望突破5.4亿台。同时,智能汽车及其相关技术在中国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将达到82%,并计划在 2030年进一步提升至95%。鉴于智能汽车集成了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智能导航及车联网服务等先进车载技术,车载智能软件的市场需求将持续上 扬。 下游分析 智能软件研发推动工业软件产业升级与加强全球竞争力。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智能软件能够显著提升工业软件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 率。2023年,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显著增长至约2,414亿元人民币,实现了12.3%的同比增长率。截至2023年末,中国工业软件企业 的关键生产工序数控化比率攀升至62.2%,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的普及率亦高达79.6%。在此背景下,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占据了市 场10%的份额,彰显了其在整体工业软件市场中的重要地位。 行业规模 智能软件研发行业规模的概况 智能软件研发行业市场规模历史变化的原因如下: 智能软件研发行业市场规模未来变化的原因主要包括: 7 政策名称 《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 施意见》 颁布主体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 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 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 生效日期 2024-01-01 影响 8 政策内容 探索以区块链为核心技术、以数据为关键要素,构建下一代互联网创新应用和数字化生态。面向新一代移动信息网络、类脑智能等加快软件产品研发,鼓励新产品示 范应用,激发信息服务潜能。 政策解读 该政策旨在,促进智能软件研发行业通过强化技术创新、深化应用领域及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智能化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速培育新兴产业生态,提升行业整体竞 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助力数字化转型。 政策性质 指导性政策 政策名称 《关于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 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颁布主体 发改委、工信部、交通运输部、中 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 管理委员会、国家能源局、教育 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生效日期 2023-01-01 影响 8 政策内容 初步形成以IPv6演进技术为核心的产业生态体系,网络芯片、模组器件、整机设备、安全系统、专用软件等研发能力持续增强,分段路由(SRv6)、网络切片、随 流检测、应用感知网络(APN)和网络智能化等成熟的“IPv6+”技术实现产品化落地。 政策解读 该政策旨在,推动智能软件研发行业加速IPv6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促进网络基础设施升级,增强网络安全性和扩展性,支持开发更高效、安全的软件解决方案,助力 实现万物互联,提升国际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政策性质 指导性政策 数据来源: 工信部,国务院,科大讯飞,中国软件,用友网络 规模预测发市场规模 智能软件研发行业规模 政策梳理 8 政策名称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 颁布主体 中共中央,国务院 生效日期 2023-01-01 影响 7 政策内容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同时,加快大数据、网络、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度应用,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 业融合发展。 政策解读 该政策旨在,推动智能软件研发行业提升产品质量和创新水平,强调标准化、安全性与用户体验,促进技术自主可控,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国际竞争力,支 持智能软件在各行业的深度融合与应用。 政策性质 指导性政策 政策名称 《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 导意见》 颁布主体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 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能源局 生效日期 2023-01-01 影响 7 政策内容 加强面向新能源领域的关键信息技术产品开发和应用,主要包括适应新能源需求的电力电子、柔性电子、传感物联、智慧能源信息系统及有关的先进计算、工业软 件、传输通信、工业机器人等适配性技术及产品。 政策解读 该政策旨在,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促进智能软件研发行业在能源管理、监控和优化中的应用,增强能源系统的智能化水平。这鼓励开发高效、安全的能源软件解 决方案,加速能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竞争力。 政策性质 鼓励性政策 政策名称 《关于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 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颁布主体 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生 态环境部 生效日期 2023-01-01 影响 7 政策内容 加强过程模拟软件、流程优化软件自主开发应用,鼓励对精馏、反应、全厂流程模拟优化,提升炼油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自主化工业控制等软件应用,提升工 业软件自主保障能力。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推进生产过程数字化管理,加速业务系统互联互通,促进工业数据集成共享。 政策解读 该政策旨在,推动炼油行业向绿色创新和高质量发展转型,促使智能软件研发行业开发更高效的能源管理、污染控制及自动化生产解决方案,提升炼油过程的智能化 水平,促进节能减排和技术升级。 政策性质 指导性政策 智能软件研发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高。智能软件研发行业呈现以下梯队情况:第一梯队公司有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第二梯队公司有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山办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金蝶软件(中 国)有限公司等;第三梯队有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 头部企业融合云服务与软件推出SaaS产品,并专注于各自擅长的领域,从而占据市场领先位置。 在第一梯队企业中,科大讯飞的讯飞听见SaaS服务生态系统用户量已过亿,覆盖用户群体达6,500万,付费用户数量实现了28.5%的同比增幅。 该服务全面融入用户的内容记录、整理及写作流程,同时,科大讯飞聚焦多线布局,打造了一系列SaaS产品矩阵。讯飞听见持续领跑智能转写 行业,稳居苹果应用商城效率转写类别榜首。另一方面,用友网络与国内外顶尖咨询机构的合作模式愈发稳健,合作总规模突破2亿元大关,合 作项目数与合同金额均实现了超100%的同比增长。此外,用友网络的专业服务伙伴队伍壮大至708家,认证顾问人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 可预览页数已用完,剩余 17 页请下载阅读 -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