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智能网联汽车网络技术路线图(2025-2030)依托卫星星座部署 的全球覆盖通信系统,是地面通信网络的有效补充,可在偏远山区、 沙漠等地面网络覆盖薄弱区域提供广域、连续、稳定的通信保障,实 现在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通信、全球范围内的远 程车辆追踪等特殊应用场景,为车辆提供无死角的通信保障。 基础设施数据传输网络是通过部署在道路上光纤等固定通信设 施,构建高效的数据传输通道。该网络将路侧感知设备采集的交通信 息等数据 98%以上,卫星通信实现全球覆盖,形成“天地” 无缝衔接的立体网络覆盖,保障车辆获得稳定可靠的网络连接。在网 络性能上,5G/5G-A 网络支持单向端到端 50ms@99%、100ms@99% 传输性能,LTE-V2X 直连通信网络平均时延低于 30ms,车载卫星通 信实现近百 Kbps 传输速率,由不同网络提供差异化服务能力;基础 设施数据传输网络可靠性达到 99.999%,保障数据高效可靠传输。 注:100ms@99%和 等全链条自动化、智能 化能力;形成车联网统一身份认证体系架构,基于零信任架构实现跨 平台跨应用互信互认;商用密码算法占比逐步扩大,密码技术全面保 护车路云安全,从而确保网络通信和数据资产的安全保障数据和通信 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五、 分领域技术路线发展目标 (一)通信网络 在车用无线通信网络方面,基础设施采用 5G 蜂窝移动通信网络、 C-V2X 直连通信网络、卫星通信网络协同组网,车辆具备多通道数10 积分 | 43 页 | 821.93 KB | 1 小时前3
智园-新环境下智慧化工园区建设的标准规范与关注重点本标准规定了智慧化工园区的 建设总则、基础设施、数据资 源、安全体系、环境生态、应 急响应、能源管理、封闭园区、 公共服务、园区办公、智慧决 策、运维服务和保障体系。 本标准适用于化工园区内新建、 扩建和改建的各类业务应用系 统的建设、管理、维护和使用。 二、范围 01 01 02 04 03 02 智慧化工园区 smart chemical 用系统的信息化业务需求。 > 设计 整合园区的各类信息资源,兼顾中短期效益与 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设计“安全、创新、 绿色、智能、协调”的智慧型化工园区。 建设 在提高园区环境质量水平、安全体系保障、综 合监管能力和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基础上, 建设管理精细化、决策科学化、服务高效化和 产业发展智慧化的智慧化工园区。 四、总则 3 建 设 规划 设计 2 1 传输处理 实现对“两重点一重大”全面监管, 确保重点工艺装置本质安全。 u 通过隐患、事故动态数据构成预警态势,结合 GIS 可视化呈现。 u 固定电脑 + 手机移动 APP 联合,保障隐患排查和预警事件闭环。 智慧安监: 一体化监测、 预警及治理,全方位保障园区的生产安 全 重大危险源监 测 隐患排查治 理 风险分级管控 企业安全档案 安全培训 事件处置跟踪 数据在线采集 事件应急联动10 积分 | 36 页 | 13.45 MB | 5 月前3
清华大学&NRDC:2023江苏省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研究报告总方略为引领; 以建立清洁高效低碳的现代能源体系和智能融合绿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以强化 节能减煤降碳的科技创新体系和“双碳”目标导向的绿色金融体系为支撑;以完善绿色 低碳导向的政策体系为保障的发展路径。 根据项目研究成果,进一步提出完善以绿色低碳为战略导向的宏观政策体系、建立 健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管理制度、完善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施园区绿色 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开展 则更倾向于开发、应用能够降低行业 关键环节碳排放量,或直接捕集、回收生产环节产生二氧化碳的新技术、新设备,来直 接降低重点行业的碳排放量。 完善绿色支撑保障体系。样本园区分别围绕组织管理保障、政策支持保障、绿色金 融保障、公共服务保障等方面布置了任务。但顶层政策的缺失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温 室气体排放监测统计体系和管理平台也有待建立完善。 4.2.4 园区达峰压力普遍较大,行业类园区尤为明显 总方略为引领;以建立清洁高效低碳 的现代能源体系和智能融合绿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以强化节能减煤降碳的科技 创新体系和“双碳”目标导向的绿色金融体系为支撑;以完善绿色低碳导向的政策体系 为保障的发展路径(图 4-5)。 “地水能碳” 统筹 减污降碳协同的 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总方略 现代 能源 体系 现代 化产 业体 系 燃煤能源 基础设施优化 能源基础设施 效率挖潜 合理开发0 积分 | 42 页 | 2.85 MB | 5 月前3
苏州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环境、社会、治理)白皮书业、城市建设等若干重点领域碳达峰行动计划。2023年, 园区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5.5%。 提升气候韧性 制定《苏州工业园区园区适应气候变化韧性规划》,提出 了应急响应与快速恢复能力保障建议,为有效应对气候变 化的长远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园区印发了《苏州工业园区 进一步加强极端气象灾害“叫应”避险工作的通知》《园 区市政隧道、下穿立交、道路积水点防汛排涝应应急处置 效率,回用能力超10万吨/天。 打造“无废园区” 2023年6月,园区出台了《“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建设“固废源 头减量化、收运体系专业化、资源回收循环化、废物处置无害化、保障管理规范化、无废 理念普及化”的“无废城市”,打造全国标杆。 案例:“无废园区”缩影—循环经济产业园 循环经济产业园以“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 入、高标准建设和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不 良影响”为原则建设环境基础设施,构建了 完成40家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现场整改及10家重点企业走访调研。 02 人才发展 园区的长远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不断深化人才招引、 人才培训、社会保障等。 人才招引 构建金鸡湖人才政策体系,引进中外院士团队78个,集聚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专家346人,其中创业类占全国 6.5%,各级领军人才3,448人,高层次人才6.7万人,是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海外人才离10 积分 | 33 页 | 11.25 MB | 5 月前3
2025年工业大模型白皮书跨设备迁移:在数控机床群体间共享磨损模式知识 ➢ 跨工序迁移:将冲压工艺知识迁移至焊接工序 ➢ 跨工厂迁移:在分布式制造节点间同步质量检测经验 ◼ 安全容错机制重构 工业大模型建立新型安全保障体系: ➢ 不确定性量化:输出置信区间及风险预警 ➢ 防御性蒸馏:抵抗对抗样本攻击 ➢ 退化监测:实时跟踪模型性能衰减 1.3 工业大模型的分类体系 工业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多样化技术形态和应用模式。为系统认知其 工业大模型体系架构图 2.1.1 工业大模型技术系统架构 (1) 基础设施层 基础设施层作为整个工业大模型技术体系的技术底座,为其高效运行提供 了必要的硬件、网络和数据支持,是整个体系的关键保障。在当前工业智能化 的实践中,基础设施层的构建不仅决定了模型的计算效率,还直接影响到模型 在实际工业场景中的适应能力和部署效果。 算力支持是基础设施层的核心要素。工业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过程需要处 据库能够通过向量化技术对数据进行高效索引和检索,例如在工业视觉检测中, 向量数据库可以快速匹配图像特征,从而实现实时缺陷检测。这些数据存储技 术的结合,确保了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和可用性,为工业大模型的高效运行 提供了坚实保障。 网络连接技术则是基础设施层中不可忽视的另一关键要素。工业场景中, 数据的实时性和传输效率直接影响到模型的应用效果。例如,在智慧工厂中, 生产设备之间需要通过网络进行高频数据交互,而工业大模型则需要实时获取10 积分 | 142 页 | 10.54 MB | 5 月前3
IDC:2025年石油石化产业新型工业化白皮书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特别是面对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要求,新型工业化能够深度结 合现代科技力量和数字产业化趋势,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石油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支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石油石化产业的新型工业 化发展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全面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石油石化产业链, 推动石化工业高质量发展。在推动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全产业将持续向化石能源洁净化、洁净 国家对能源转型、环境保护等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石油石化产业积极寻求技术创新和能力升 级,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同时解决环保、产能过剩等方面的新问题。 ����年��月��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九江石化时强调:“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 业,希望你们按照党中央对新型工业化的部署要求,坚持绿色、智能方向,扎扎实实、奋发进 取,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石化工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十四五期间,国家持续布局 碳的高质量发展格局,高端产品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水平自立自强迈 出坚实步伐。����年�月��日,工信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 南》,对构建石化行业标识解析节点、数字化转型标杆工厂、�G标杆工厂、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智慧化工园区等都提出了具体的指标,并修订��项以上数字化转型相关标准。����年�月的《政 府工作报告》,更加明确地提出强化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加大油气、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力0 积分 | 65 页 | 2.24 MB | 5 月前3
F5G-A绿色万兆全光园区白皮书......................................................................................20 2.1.3 体验可保障...............................................................................................21 2 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深度融合,提升设备分析决策力,实现事前主动风 险预判预防。 图 1-2 未来园区的多种融合方式 园区网络安全保障为智慧园区建设的核心需求,网络融合带来安全隔离的 要求,需要有高性能、硬隔离的基础网络来保障。端到端的网络切片等安全隔离 技术也将成为未来网络安全的主流技术及组网方式。 园区需基于物理安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等维度,全面提升立体主动安全 发布《F5G 代际定义标准》,确定 F5G 三个主要特征:增强固定宽带 eFBB (Enhanced Fixed Broadcand)、全光联接 FFC(Full-Fiber Connection)和可保障 品质的体验 GRE(Guaranteed Reliable Experience)。F5G 的参与者有诸多机构成 员,包括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意大利电信、法国电信等)、设备 商(10 积分 | 78 页 | 9.16 MB | 5 月前3
西门子中国零碳智慧园区白皮书(2022年)一次配电系统、二次配电(继电保护)系统、交直流设备、储能和无功功率补偿系统、综合能 源管控系统以及相关的信息系统。在园区电能占比逐渐提高的时代,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和韧性 决定着园区用能安全的下限,是园区生产生活的基础保障。同时,由于光伏和风电等主要清洁 能源供给方式的不稳定特点,加上越来越多的交直流混合设备和系统的出现,配电系统也担负 着稳定供给和保证电能质量的任务。 除了电力外,热力和水也是园区能源分配的 ▪ 清洁能源采购决策和供应链建设:熟悉相关法规政策以及市场操作手段,可灵活合 理地完成采购决策,并建立与之匹配的供应链系统,如实时交易体系和相关交易平 台的接入等。 ▪ 园区电能质量保障:大量新能源的接入(主要考虑本地建设的系统)可能导致电能 质量出现问题,需要通过建立无功补偿系统和各类储能/储热/蓄冷系统来增加系统 韧性和灵活性。 ▪ 低碳与经济性的平衡:低碳建设中采购低碳电力和设备以及搭建和运营相关系统的 体系,提高整体能源供给系统的 运营效率,降低碳排放。 - 挑战:园区电能质量保障和综合能源相关设备、系统以及运营体系的建设能力 ▪ 园区电能质量保障:大量新能源的接入(主要考虑本地建设的系统)可能导致电能 质量出现问题,需要通过建立无功补偿系统和各类储能/储热系统来增加系统韧性 和灵活性,为了保障能源安全,对源-储-荷调控实时性和可靠性也有着高要求。与 此同时,由于多源供电模式0 积分 | 24 页 | 3.32 MB | 5 月前3
万亿蓝海 新从旧来——2025年中国设备更新战略与实践报告推进县域医共体设备更新:提升县级医院等设备的配置水平,支持适老化设施设备更新。 ③ 加快城市医院设备更新换代:鼓励城市二级医院更新康复护理等医疗设备。 ④ 支持公共卫生机构设备更新:更新疾控机构和血站的关键设备,提高保障能力和安全水平。 重点领域五: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推动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以支持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并助力实现碳达峰碳 中和目标。方案强调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鼓励先进、淘汰落后,以及标准引领和有序提升。目 万亿蓝海,新从旧来——中国设备更新战略与实践 08 发,鼓励通过高效光伏组件、逆变器等关键发电设备更新,推进光伏组件回收处理与再利用技术发展。 ⑤ 稳妥推进水电设备更新改造:针对电力系统有需求、电站有条件、要素有保障的水电项目,研 究推进机组更新改造。推动流域水电集控建设,开展智慧水电相关技术研究,逐步推动设备及产品智慧 运营。 ⑥ 推进清洁取暖设备更新改造:鼓励北方地区各省份结合清洁取暖设备运行情况,将清洁取暖设 的 《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5年实现交通设施数字感知、信息网络广泛覆盖、运输服务便捷 智能、行业治理在线协同、技术应用创新活跃、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等6大目标。总体而言,国内交通系 统建设正逐渐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实现智慧出行,保障乘客安全始终是重要前提。 3.4.1 痛点分析:供电连续性提出高要求 在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正逐步改变着传统的运输方式和管理模式。随着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10 积分 | 44 页 | 6.29 MB | 5 月前3
智慧园区建设能力汇报(98页-PPT 东华)1000+ 万 1022.3 万 255.5 万 644 13592 万笔 1000+ 税务 统一身份认证 实名登陆保障真实性 统一服务查询 各项业务进度统一查询 数字广东 ( 省级 ) 统一电子凭证库 证照业务信息随时办理理查询 人社 住建 公安 教育 民政 卫计 国土 公共 涉及的服务类型 实景直播、旅游线路、定位、 吃、住、娱、 医等生活配套于一体的全栈服务。 一部手机游云南 ( 省级 ) 15 服务城市 ,便捷居民 互利互通 ,健全保障 重视落地 ,操作性强 l 树立国家智慧城市“智慧服务”型标 准范本 l 以民生服务和医疗健康为突破的 国际影响力现代化智慧城市 惠政 长沙超级大脑 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打造泛在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 ,完善智慧城市数据资源 管理体系 ,建设智慧西咸“城市大脑”,创新城市治理新手段 ,丰富公共服务新体验 ,助力产业发展新动能 ,构建可 信可控的安全保障体系。 • 智慧西咸空港区全面建成后 ,将实现“ 一网全域感知、 一云集约承载、 一库统一汇聚、 一脑智慧中枢、 一格精细 管理、 一号走遍西咸、 一次便捷办理、 一屏智享生活”,建成普惠均等、10 积分 | 98 页 | 19.59 MB | 1 小时前3
共 43 条
- 1
- 2
- 3
- 4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