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5G-A绿色万兆全光园区白皮书为全面感知、有机协同、实时在线的智能化园区,并具备自学习、自诊断、自决 策和执行能力。园区网络跟随数字化技术升级,采用更高带宽和更低时延的数字 基础设施网络底座,实现园区的万物智联,支撑园区全面数智化。 园区数字基础设施是迈向元宇宙的底座,更强的数字基础设施底座支撑虚 拟体验 XR(Extended Reality,扩展现实)在企业中的更多应用,如在教育/医疗 /工业制造等涉及到远程培训/实施指导/工艺管理/知识沉淀等场景下应用,且 免现场取电,实现光纤分钟级快速部署和灵活扩展;远端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 绿色全光网络专业委员会 21 21 ONU 尺寸也可做到更小,更易于安装和取电。 FTTR 场景:F5G-A 成为智慧家庭的全光底座。 随着家庭 XR 和全屋智能等高品质业务发展,对家庭和企业内网络的高通量、 低时延及多终端并发需求进一步提升,F5G-A 的光纤网络基于极简点对多点无源 汇聚架构,透明光纤和光电复合缆的现场快速成端等,将光纤延伸到家庭的每个 数字信号。并在数字化之上构筑自动驾驶的资源数据底座(包括资源、业务、数 字光缆、网络拓扑等)和性能数据(包括光性能、KQI、单板器件性能等)底座。 网元层基于上述数据信息,融合智能预测和感知算法,进一步构筑故障主动预测, 自动恢复,传输性能自优,功耗自动控制等自动驾驶能力。 2.1.4 绿色敏捷全光网 F5G-A 采用绿色全光底座,助力承载网络能效 10 倍提升。 F5G-A10 积分 | 78 页 | 9.16 MB | 5 月前3
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从驱动方式来看,园区的发展驱动力从流程驱动转变成为 数据驱动: 在初级阶段的数智园区,强调的是流程驱动,即使用数字化 技术重塑园区的管理、运营流程。而在数智园区时代,数据 驱动成为园区发展的核心动力,终极目标是构建数智化底座 以及数据分析应用体系,实现基于数据和规则模型,对园区 各项事务进行自动处理、自动管控、自动预测和自动决策, 从而进一步释放数据潜力。 • 从建构方式来看,数智园区的建构方式逐渐转变为数字 缘端处理,以缩短数据处理路径、降低数字化应用的响应 时延,同时降低成本,在此基础上运行 AI、深度学习等应 用,实现园区运营的自动化控制以及决策。 数智园区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复杂的工程,需要从边缘基 础设施底座、网络、云平台、园区应用、数据展示等方面 进行入手,拟定数智园区转型规划,并开展渐进式的建设 路径。在第三章节,本指南将给出数智园区不同层面建设 的参考建议,以助力更多园区推进数智化转型。 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 在软件定义层面实现性能、QoS 和 TCO 的轻松调配, 以满足基础设施在可扩展性和敏捷性等方面的需求。 如果说云 – 网 – 边 – 端的协同为数智园区的发展奠定了数字化 能力 “底座”,那么在这一 “底座” 基础上延伸的数智园区应用 系统则决定了数智园区的发展高度。这些应用系统包括: • 综合安全: 包括视频安全管理、危机管理、门禁管理、数字围栏、AR 安防眼镜等应用。数智园区中的安全管理系统能够通过边0 积分 | 42 页 | 1.71 MB | 5 月前3
2025年中国智慧园区行业发展白皮书,为园区 提供数字化的解决方案和运营服务,如飞企互联、四格互联、左邻永佳、天安云谷 (智慧园区运营公司)、汇智软件等。其中,智慧数据中台是园区数字化内核,构建 了园区“物联、数字、生态”的数字底座。目前智慧园区领域代表性的智慧中台产品 有华为的沃土数字平台、飞企互联的凌云中台、英飞拓的园羚中台、明源云的天际开 放平台等;三是智慧园区服务主体,包括政府机构、园区经营主体、园区企业等;四 区,在园区安防、指挥调度、能源管控等多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能力架构方面, 中国移动OnePark构建起了终端、云网、平台、存储、应用等多边领域协同,具备顶 层规划及属地支撑能力的体系化架构,其中,顶层规划能力、云网能力、平台底座能 力是新一代智慧园区建设的主要能力要求;云网、平台是智慧园区驱动引擎,是终端 与应用之间重要沟通桥梁。在产品体系方面,依托自研OnePark智慧园区平台,打造 “基础平台+标准应用+场景服务 时知悉园区信息、异常事件等内容,实现对各园区、各企业、各要素的动态监测;结 合智能分析服务器,可构建园区大数据中心,以及提供丰富的数据分析及预测等应 用;能为园区搭建统一的运营指挥中心,以数智底座、业务底座为支撑,整合园区企 业、地理信息、事件等信息数据,赋能园区高效运营;以可视化数据看板的方式直观 呈现园区经济、碳排管理等情况,并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动态监测各园区、各企业、各 要素,支撑招商服务、园区经济和节能降碳提质增效。10 积分 | 76 页 | 10.26 MB | 5 月前3
十五五”时期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路径研究CCID CCID CCID CCID CC CC 9 二 01 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将产业需求作为主 导,通过科技创新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将产业优势建立 在科技创新的底座上,从而突破重围。 02 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 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也成为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的支点。特 别是近年来通用人工智能加速向各行各 业渗透,基础性引领性地位凸显,正在0 积分 | 12 页 | 4.29 MB | 5 月前3
苏州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环境、社会、治理)白皮书类涉企应用,向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图:“一网通办” 为优化治理流程,便利企业和居民,园区聚力打造 一 个 智 慧 化 、 整 体 性 、 平 台 型 的 数 字 政 府 , 以 “1+4+X”为核心,打造平台型数字底座,构架一体 化运行体系,创新智慧化应用场景,建立全流程管 运体系,筑牢数字化安全防线,构建多元化数字生 态。 •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面提升政务服务的 数字化水平,让企业和群众通过“一网通办”10 积分 | 33 页 | 11.25 MB | 5 月前3
中控技术-控制系统Nyx与AI大模型TPT发布,中控“1+2+N”智能工厂架构再升级-20240611-申万宏源化编程工具,让工艺员可自主完成编程工作。 中控 i-OMC 系统以数字化方式连接企业生产设备、工艺、数据等全要素,在资产增值 方面,数据综合利用率超过了 80%。此外,基于“工厂操作系统+工业 APP”技术架构, 在统一的数据底座上部署生产管理、安环管理等插件式 APP,并与全厂视频监控、无人巡 检系统、工业盐智能卸堆取系统、自动在线分析系统、循环水智能调温系统等形成综合应 用,助力企业实现生产过程透明化、运营管理精细化、决策支持智能化,保障企业实现提0 积分 | 25 页 | 1.56 MB | 5 月前3
2025年工业大模型白皮书交互层和应用层,各层之间紧密协作,共同构建了工业大模型的技术生态。 图 2.1 工业大模型体系架构图 2.1.1 工业大模型技术系统架构 (1) 基础设施层 基础设施层作为整个工业大模型技术体系的技术底座,为其高效运行提供 了必要的硬件、网络和数据支持,是整个体系的关键保障。在当前工业智能化 的实践中,基础设施层的构建不仅决定了模型的计算效率,还直接影响到模型 在实际工业场景中的适应能力和部署效果。 还推动了产品服务的智能化,例如基于交互能力的智能客服和售后服务。 6.3.4 全球产业的合作机会 ➢ 产业链及服务架构 工业大模型的产业链及服务架构呈现出清晰的分层布局,分为基础底座、 模型及服务、模型应用三层,各层紧密协作,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基础底座层作为整个工业大模型体系的根基,涵盖了算力支撑、数据资源 以及底层算法框架等关键要素。算力方面,高性能的计算芯片、服务器集群以 及优化的网络设备,为海量数据 开发人员提供便捷的编程接口和高效的算法实现路径,确保模型构建的科学性 134 与高效性。 模型及服务层处于产业链的中间枢纽位置,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这 一层聚焦于工业大模型的研发、优化与封装,将基础底座提供的资源转化为具 有实用价值的模型产品和服务。研发团队依据不同工业场景需求,如制造业的 生产优化、能源业的供需预测等,运用前沿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技术设计模 型架构,通过大规模数据训练提升模型性能。优化过程涉及超参数调整、模型10 积分 | 142 页 | 10.54 MB | 5 月前3
新质生产力研究报告(2024年)——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力系统,能够显著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稳定性,推进能源结构整 体向绿色化升级。 数字经济催生多领域融通、多主体协同的创新生态。随着产业数 字化不断深入发展,工程平台、开源数据库、算力服务等技术底座不 断夯实,新范式下的创新活动呈现网络化、生态化特征。数字技术打 破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传统产业边界和地理空间限制,汇聚整合 各产业海量数据,为创新主体跨界合作、平台化融通提供基础。例如,0 积分 | 43 页 | 1.27 MB | 5 月前3
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实践白皮书投公司等模式,园 区治理重心从行政管理转向产业服务,提升园区治理的透明度和专业性,推动园区进入可 估值、可定价、可推出的运营框架。 数字技术治理 采用CIM(城市信息模型)等技术构建园区数字底座,服务园区的前期规划设计、建设、和运 营阶段,通过各种参数和情景推演园区未来发展,提出相应的解决预案。园区进入运营阶 段后也可基于数字平台,实时监测城市运行状态,敏捷掌控城市安全、应急、生态环境等10 积分 | 88 页 | 15.72 MB | 5 月前3
2025年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机器人 SMT 自动化 视频监控 服务器 OPC 5G基站 数据治理与建模 指标构建 模型设计 数据服务 数据可视 AI智能分析与数据消费 模型部署 模型训练 数据标注 算法监控 工业数据底座 边缘AI计算 工业集成控制网络 SCADA DCS PLC 智能工业网关协议 解析/转换 制造&供 应链赋能 数据治理 与AI使能 5G全连 接工厂 41 ©2025.4 iResearch10 积分 | 55 页 | 3.47 MB | 5 月前3
共 10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