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出海人才白皮书(2025)员工的挑战,包括员工培训成本高 且专业培训机会不足、海内外员工薪酬和激励方式差异大、缺乏全球化人才的职业发展路径设计等。中 国制造业出海企业需系统性优化人才管理机制,建立全球化人才培养机制,主要包括:安全培训与保障; 待企业出海达到一定成熟度后,考虑在当地建立本地决策团队;双向打通人才的职业通道,并建立有效 的工作绩效反馈和支持系统。 核心观点七 合规监管已经成为中企出海进程中的核心挑 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企业做属地人才 盘点,明确人才画像、招聘方式、薪酬设定、与专业律所、财务、法务等成熟机构合作,解决招聘后期 合同谈判、签订等问题,规避用工风险,同时解决海外人选对于职业安全保障等方面问题的疑虑。 核心观点九 出海企业需在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构建数字化顶层思维,可以以HR-BI人力资源商业 智能为基础,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工具,构建新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业海外业务中大部分岗位的基本要求。 (1)平均学历分布 工作年限分布情况如图9所示,具有1-5年 工作经验的制造业海外人才占比达到71.8%。制 造业海外业务的发展相对较为迅速,对有一定工 作经验但仍处于职业成长期的人才需求较大,具 有1-5年工作经验的人员通常已经具备了一定的 业务能力和实践经验,能够较快适应新的工作环 境和任务要求,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成长潜力和创 新活力。且这类人才的成本可能相对较为合理,10 积分 | 62 页 | 17.14 MB | 5 月前3
苏州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环境、社会、治理)白皮书01 产业发展 园区以产业培育为核心,全面布局,精心打造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坚持以创新为驱动力,不断 激发市场活力,深化企业服务,为企业的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通过推行公司管理体系认证,关注职业健康安 全,强化企业的管理能力,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东沙湖基金小镇 以私募股权为特色的基金全产业链,累计基金 管理规模突破3,800亿元。 产业基础 园区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为主线,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227家企业获得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934家企业获得ISO 45001职业健康 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2家企业获得SA 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证。 职业健康安全 园区始终将营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底线。我们严守安全红线,持续推进园区内企业安 全生产责任体系的完善和职业健康安全水平的提升。 • 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印发了《园区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工作的通知》《苏州工业园 训考核;全年共开展各类考试414场,参考超 4,600人次,服务企业超2,000家。 • 职业健康安全:园区高度重视园区内职业健康和安全建设,深化工伤预防企业宣传基地建设,完成4个宣传基 地现场观摩交流。开设菜单式工伤预防培训,工伤预防线上专题培训,设立园区工伤预防大讲堂。2023年, 完成40家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现场整改及10家重点企业走访调研。 02 人才发展 园区的长远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10 积分 | 33 页 | 11.25 MB | 5 月前3
新质生产力研究报告(2024年)——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作数字设施设备等一系列数字技能,以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的生产方式,生产过程推动劳动者向更高技能的复合型技术人才转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 年版)》新增 158 个新职业,其中首次标注了 97 个数字职业,占职业 总数的 6%。据世界经济论坛预测,未来 5 年全球企业预计创造约 6900 万个新的工作岗位,其中增长最快的工作类型绝大多数由人工智能和 新质生 结构形态与管理模式,工业时代的静态、线型、边界清晰的组织形态 得以重构,企业边界被不断突破,网络和平台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就业 载体。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众包”“众创”等数字经济新模式新业 态的快速发展,催生了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兼职就业等灵活就业新 模式,为劳动者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就业空间。另一方面,数字技术打 破了劳动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劳动资料的数字化变革推动了劳动过程 展开的空间条件发生改变,传统工作借由远程办公、在线会议等手段0 积分 | 43 页 | 1.27 MB | 5 月前3
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实践白皮书式。这类园区通过调动多方创新主体参与,推动科创活动 跨界融合,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例如,新加坡裕廊创新区作 为新加坡实现“制造业����愿景”而打造的先进制造业核 心载体,聚集了企业、高校、研发机构、职业培训机构等多 元的创新要素。在此基础上,新加坡政府与南洋理工大学 合作建立了先进再制造与技术中心(ARTC),通过政府提 供资金,ARTC吸收企业会员,与南洋理工的科研团队实现 深度对接,以企业的商业需求为导向开发实用的技术产 包括大型全球跨国公司、公共机构、中小企业和初创公司, 参与了包括VR实验室、智能机器人以及�D打印技术等��� 多个项目的研发,平均每个项目孵化时间仅为半年。 新加坡纬壹科技城 (One North) · 南洋理工大学 · 职业人才培训 · 行业专家课程培训 · 新加坡先进再制造技术中心 ARTC · 新加坡制造技术研究院 SIMT · 新加坡国家计量中心 · 新加坡创新与学习中心 (ARTC与麦肯锡共建) 区管理和运营能力,同时考察园区的规划、实施和更新 情况,评价园区全生命周期整体运营水平。 核心价值�-活力人才集聚发展 关注园区对产业人才的吸引能力,并通过对产业人才多层次需求(包括能力发展和职业成长、社区生 活及精神文化需求等)的满足情况,评价园区营建活力人才社群的成效,最终反映园区人才资本的发 展水平。 核心价值�-系统化创新治理 聚焦园区政策创新和金融创新水平的关键指标,评价园10 积分 | 88 页 | 15.72 MB | 5 月前3
i人事:2025年智造·未来:制造业HR数智化创新实践报告和合作。为了吸引和留住关键岗位人才,企业应采用更全面的薪酬策略,包括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股权激励计划,以 及关注员工的财务、心理、身体需求。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的改善,如灵活的工作安排和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路径,也成为吸 引人才的关键因素。 面对人口结构和新兴技术的变化,企业应该整合管理,打造柔性劳动力生态系统。这涉及从传统雇佣关系向更灵活的工作模 式转变,包括远程办公和弹性工作时间。企业也 图片来源:聚和新材官网 人力资源数字化的核心是 以人为本 用 HR 系统就选懂业务的 i 人事 �� �� 不同纬度的员工数据,支撑人效分析与人效改进 聚和新材的人力资源管理聚焦于人,一是员工自身的职业成长,二是企业层面的人效,并与业务结合,去提升人效。正是如此, 聚和新材也打算接下来使用昇鹏人效云的绩效模块,助力人效提升。 在他们看来,这需要大量不同纬度的数据支撑,希望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能以智 因此,相比传统制造行业工人群体较大,整体素质参差不齐,需要依靠严格的制度管理,聚和新材则需要更多考虑人性化, 打造分享、宽容、廉洁、进取的企业文化,激发员工自驱力。 其次,因为员工层次不低,则会追求更高的职业提升。因此聚和新材也要帮助他们规划职业生涯,而这也是聚和新材 HR 的 关注与管理重点。 目前,聚和新材使用了昇鹏人效云的组织、考勤、薪资、招聘、电子签模块,毫无疑问,这些模块提升了 HR 的日常工作效率, 优化30 积分 | 28 页 | 30.28 MB | 5 月前3
F5G-A绿色万兆全光园区白皮书山东建筑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长安大学 北京教育学院 广东理工学院 湖北经济学院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 徐州市电教与装备发展中心 中国科培教育集团有限公司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青岛理工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遵义市中医院 贵州省人民医院 武汉市中心医院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 NETP,并陆续发布相关文件推动 VR 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旨在解决教育公平问题。 英国同样关注 VR/AR 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前景,提倡使用 VR 相关技术为学 生提供学习体验和技能培训。 韩国政府发布的 VR 相关政策主要聚焦于建构产学研合作体系,以期使用 VR/AR 技术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 但 VR 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还存在不少挑战,需要推动技术架构的创新,以促 进 VR 教育10 积分 | 78 页 | 9.16 MB | 5 月前3
埃森哲 -展望 智能制造工厂自动化潜力:低 人工智能增强潜力:高 个性化学习路径 ...从生产角色转变为确保 工厂正常运行的管理角色。 资料来源:埃森哲商业研究院基于世界经济论坛消费行业“未来的工作”试点工作组、美国职业信息网络(O*NET),以及美国劳工部劳工统 计局的分析。 智能制造 | 15 未来三年,计划投资于设施搬迁、自动化和数字 化来增强韧性的高管人数将日渐增多(参见图六), 从而带动投资水平上升2 标确定转型愿景和目标,以业务流程为导向分析未来 多项目研发人力 资源管理 设计仿真 一体化 基于模型实现机 电软协同设计和 仿真 基于PLM、ALM 实现产品生命周 期协同 研发任职资格和 职业发展体系 跨职能的协同产品 开发团队 实现产品的智能化、网联化, 并打造平台和生态系统, 实现业务模式创新 敏捷软件开发 基于模型的 系统工程 基于数据主线,实现研发 与产品生命周期协同 基于知识管理、智能数据0 积分 | 38 页 | 5.33 MB | 14 天前3
气候中和园区:工业园区的零碳转型指南--中德能源与能效合作........................... 38 展示案例:位于德国Erlangen的西门子园区 .................... 40 案例展示:位于中国山东济南的山东职业学院 ................... 41 4.4 园区内建筑之间的协同作用 .............................................. 42 展示案例:德国汉堡的港口城 20–26 °C 室内相对湿度 35–65% 室内二氧化碳含量 1000 ppm 围护结构内表面与室内空气之间的温差低于 3 K 表10: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的关键指标 案例展示:位于中国山东济南的山东职业学院 位于济南东部的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是有关建筑效率 的最佳参考案例。 经过两年半的建设,该建筑的��,��� 平方米(>��%的采暖)于����年竣工。 经过优化的绝缘 和气密性将热/冷需求降至最低,最终能源需求达到�20 积分 | 72 页 | 23.72 MB | 5 月前3
新版《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升方法、场景化解决方案通用要求等标准。 6. 人员能力标准 主要包括智能制造人员能力要求、能力评价等 2 个部分。 能力要求标准主要包括从业人员知识储备、技术能力和实践 经验等要求标准。能力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不同职业从业人员 评价、评估师评价等标准。 下一步建设重点 通用标准。推动场景建设参考指引等标准研制。 评价标准。推动精益制造、趋零库存等能力提升方法,场景化解决方案通用要求等 标准研制。 人员0 积分 | 36 页 | 2.58 MB | 5 月前3
AI大模型智慧工厂MDC项目设计方案强项目的协同效率。 4. 人员激励计划:为了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建议建立切实可 行的激励机制。可以采取如下激励措施: o 设立绩效奖励:对表现优秀的团队和个人给予奖金或其 他物质奖励。 o 职业发展机会:为员工提供职业发展规划,引导其在项 目中提升自身能力并获得晋升机会。 o “ ” “ ” 认可和表彰机制:定期评选 优秀团队 或 优秀员工 ,增 强团队成员的成就感和归属感。 5. 人员流动与 具体措施 人员培训与技能提升 定期培训、外部专家指导、技能评估 团队建设与协作机制 团建活动、角色分工清晰、明确目标 沟通与反馈机制 定期项目会议、反馈机制、在线协作工具 人员激励计划 绩效奖励、职业发展机会、认可表彰机制 人员流动与替补机制 人才储备计划、继任及交接流程 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人员因素引发的项目 风险,还能提升团队整体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这将为 AI 大模型0 积分 | 175 页 | 506.55 KB | 5 月前3
共 13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