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克韦尔自动化《2024年智能制造现状报告》(第九版)欢迎阅读罗克韦尔自动化的《2024 年智能制造现状报告》。 罗克韦尔自动化与我们的客户和合作伙伴一起,正在创造工业运营的未 来。120 年来,技术固然发生了变化,但我们的方法在世界各地和不同行业一再得 到验证。 在今年的《智能制造现状报告》中,我们探讨了当前的颠覆因素,包括工业人工智 能等新兴技术,以及它们缓解制造商面临的最大挑战的潜力。 我们采用独特的以人为本的方法来实现自动化;制胜法宝是员工受到激励、参与 98% 的企业制定了可持续发展/ ESG 政策,其中近一半的企业制定 了全公司范围的正式政策 创造工业运营的未来 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致函 祝愿 2024 年取得丰硕成果和圆满成功, 罗克韦尔自动化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Blake Moret :: 02 主要报告 结果 第九版年度智能制造现状报告 执行摘要 04 采取措施 30 概述 05 人口统计/企业统计结构 展并增强团队能力 可持续发展和 ESG 政策日益受到能源问 题的推动 工厂车间流程实现了大多数智能制造 应用 制造商面临的最大挑战 智能制造的未来状态 23 利用人工智能的竞争 自动化对成功至关重要 可持续发展和 ESG 是风险降低的核心 技术投资可推动企业的长期复原力 人工智能将提高质量并降低风险 领导者将在人员、流程和技术之间取得 平衡 目录 :: 080 积分 | 37 页 | 5.96 MB | 5 月前3
零碳数据中心园区能碳管理系统白皮书--ODCC.................................. 39 (一) 对园区的“零碳”追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能碳管理系统在自动智慧化运维技术体系中渐趋重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与 ESG 能源管理系统深度融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VIII 零碳数据中心园区能碳管理系统白皮书 ODCC-2023-02006 性措施。这样 可以减少意外停机时间,提高整体效率。 动态电源管理:通过分析负载和需求,AI 可以动态地调整 电源分配,确保每个设备都得到其所需的电力,但不会浪费额外的 能源。 自动化任务:AI 可以自动执行诸如数据迁移、备份和负载 均衡等任务,从而提高数据中心的效率。 数据中心设计优化:使用 AI 对设计进行模拟和分析,可以 找到最佳的布局和设计,确保空气流动和冷却效率最大化,从而节 活动过程的分类、数据来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等问题。需要根据实 17 零碳数据中心园区能碳管理系统白皮书 ODCC-2023-02006 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式,如手工记录、计量设备、自动监 测、传感器等。能耗采集应尽可能增加自动监测设备/仪表,具备动 态实时性能力,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亦可通过人工录入方式。 如通过读取能源表或电表来收集用电量、用热量,用气量,用煤量、 用油量等数据信息。数据中心在数据监测中,如无法直接读取相应0 积分 | 64 页 | 1.60 MB | 5 月前3
IBM-智能供应链:洞察变革,驱动增长AI 给供应链带来重大变革。64% 的供应链高管认为生成式 AI 正 全方位革新工作流程。 供应链团队必须改变工作方式。60% 的运营和自动化高管表示,到 2025 年,AI 助手将接管大部分常规和事务性工作。 自动化决策的比例将进一步上升。运营和自动化高管们表示,生成式 AI 将在未来两年内将数字助理的决策量增加 21%。 预测能力提升并推动可持续创新。76% 的供应链和运营高管认为,生成 生成式 AI 与云计算的强大结合,能够让这一 设想成为现实。通过结合机器学习、自动化 和高级数据分析,组织能够在混合云环境下 精准预测需求变化和采购延误等各类情况。 凭借预测,组织将能够变革供应链战略,从 事后被动应对转变为事前主动调整。 领先采纳生成式 AI 和数据创新的组织,特别是将 AI 能力视作自动化投资核心的组织,已获得显著回报。 智能供应链洞察变革,驱动增长 4 目前,领先采纳生成式 目前,领先采纳生成式 AI 和数据创新的组织, 特别是将 AI 能力视作自动化投资核心的组织, 已获得显著回报。报告显示,相较于同行竞争者, 这些组织的年净利润高出 72%,年收入增长率 高出 17%。所有受访的供应链高管都认为,AI 驱动的运营将在未来三年内推动收入增长翻倍 或更多。 1 根据这些数据,72% 的高绩效 CEO 在 IBM 商 业价值研究院 (IBM IBV) 发布的10 积分 | 22 页 | 5.46 MB | 5 月前3
AI大模型智慧工厂MDC项目设计方案降低运营成本......................................................................................16 2.3 实现高度自动化..................................................................................18 2.4 优化资源配置.. ......................................95 7.1 生产线自动化......................................................................................98 7.1.1 自动化设备选择............................................. 关注生产效率的提升,还强调智能化决策和实时数据分析,以应对 市场快速变化和客户需求多样化的挑战。 本项目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关键点展开: 智能化生产:通过引入 AI 大模型对生产线数据进行实时分 析,实现自动化调度和优化生产过程,减少人为干预和错误 率。 数据驱动决策:建设一个集成的数据处理平台,利用大数据分 析技术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管理层提供精准的决策支持。 个性化定制: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反馈,通过0 积分 | 175 页 | 506.55 KB | 5 月前3
科研智能:人工智能赋能工业仿真研究报告(2025年)-中国信通院斫轮·风驰大模型技术方案......................................................................... 30 图 10 动静统一自动并行技术............................................................................... 31 图 11 斫轮·风驰大模型仿真应用 .......... 52 图 20 CAE 仿真结果数据与代理模型预测结果.................................................. 53 图 21 自动生成 CAD 图.........................................................................................59 技术的引入已成为突破传统仿真技术瓶颈、实现工业 智能化升级的关键路径。 (二)人工智能赋能工业仿真应用价值初显 人工智能推动工业设计范式创新变革。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 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基于设计约束条件,自动探索广阔的设计空间, 提出突破传统经验模式的创新方案。例如,达索系统的 AURA 等工 具引入自然语言交互功能,将设计意图直观地转化为三维 CAD 模型; MIT 的 SketchGraphs10 积分 | 74 页 | 3.43 MB | 3 小时前3
GIS-BIM-FM智慧建筑运维管理平台解决方案资源情况制定 安全维护计划,支持接收智能硬件或自控系统报警信息,并将问题 设备在 BIM 模型中快速定位并模型高亮,使管理人员快速了解当前 设备总体运行状况,辅助制定应急计划。同时,预警信息可自动发 送至移动端生成应急任务。 实现工单闭环流转,实现工单创建、发送、计划、排程、任务 分配、工单汇报、工单分析与查询统计功能。 6):移动端应用 物业工程人员在巡检时携带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进行巡检,读 FM 取设备对应电子标签或扫描设备对应的条码之后,平板电脑或智能 手机会自动纪录下电子标签的编码和读取的准确日期和时间,并自 动提示该设备需做的维保工作内容。工程人员按维保工作内容进行 工作并记录巡查、检测结果。如果发现设备故障工程人员就可以使 用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记录问题并拍照,然后上传至管理平台,系 统自动生成内部派工单进行维修处理。 面向租户、商户使用的客户服务系统,可以实现呼叫中心通过 叫中心通过 运维管理平台生成报事事件向移动端系统派单、回访等工作,工程 维修等客服人员可以通过系统对工单进行接单、转派、反馈等工作。 系统将自动将派工单推送到工程人员智能手机上,工程人员可直接 处理派工请求,或登门服务并拍照反馈,处理结果及时回传运维平 台,报修人员亦可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处理情况并反馈满意度。 二、 平台关键技术 智慧建筑正在逐渐改变着传统建筑管理和服务模式,特别是30 积分 | 130 页 | 29.36 MB | 5 月前3
中国信通院:智能网联汽车网络技术路线图(2025-2030)信标准制定与全球互联互通,同步成立自动驾驶通信技术专家组,为 网联通信技术支持自动驾驶法规提供顶层设计。国际电信标准组织 (3GPP)持续深化蜂窝移动通信技术演进,通过提升传输容量、时 延可靠性及移动切换性能,拓展直连通信单播组播、定位与节能等关 键特性,并推动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短距直连通信与卫星通信一体化 网络体系,增强网络全域覆盖能力。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协会(SAE) 完善轻型车、校车等 完善轻型车、校车等 V2X 道路安全应用标准,制定后装 OBU 标准, 多维度提升车端渗透率;面向 L4/L5 级自动驾驶,制定物流、工厂等 特殊场景下自动驾驶车辆调度标准,加速自动驾驶规模应用;并同步 开展基于蜂窝网络的 V2N2X 服务研究及路侧感知共享 profile 标准, 填补感知共享空白并强化超视距预警能力。5GAA 汽车协会(5GAA) 致力于跨行业合作,于 2024 年 12 月发布路线图 长沙等地的红绿灯信息推送服务已显著提升通行效率,北京、上海等 地的自动驾驶出租车与智能重卡运输作业正加速落地。 未来,随着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应用,网联通信技术与智能网联 汽车发展螺旋上升的共生关系更加突出。一方面,网联通信技术深入 汽车全生命周期环节,加速推动汽车产品向系统化、智能化方向跃迁。 在汽车产品研发环节,网络连接构建数据闭环机制,实现驾驶训练数 据的实时汇聚与云端高效处理,使自动驾驶算法迭代周期由月度压缩 至10 积分 | 43 页 | 821.93 KB | 3 小时前3
IDC:2025年石油石化产业新型工业化白皮书合, 在智能化、物联、安全方面都有显著的优势成果。����年��月,美国《工业互联网战略》发布, 旨在通过物联网(IoT)技术推动包括石化产业在内的制造业能力升级,通过智能传感器、数据分 析和自动化技术,实现优化提效。����年�月,美国能源部(DOE)提出《能源部数字化转型计 划》,重点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能源生产和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效率和安全性。 拜登政府也在积极发布政策 智能库存管理 资产预测性维护 ……. 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 �� 智能化 面向石油石化全产业链发展,全面融入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用智能化加速产业升级进 程。在企业经营中逐步推进数字化、数智化应用,利用定制化解决方案和服务帮助企业提升 运营质量和效率。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利用智能制造系统的丰富功能,实时监控生产过 程,优化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在产业链协同和流通过程中,构建智能物流和供应链管 更广泛认知能力的广义AI迈进(图 �)。智能化是对企业数字化发展的一次重大升级,将推进石油石化数字化的智能新应用。例 如:数字技术推动的调度管理规则数据化,以传统人工智能的运筹能力支撑调度管理的自动化进 阶打磨,加之与云、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融合,进一步推动了工程的智能化进阶发展。 来源: 石化盈科&IDC ����年 图�. 石油石化产业人工智能技术演进路线 业务价值 时间 智能供应优化0 积分 | 65 页 | 2.24 MB | 5 月前3
F5G-A绿色万兆全光园区白皮书和光通感一体的全面能力提升,有力地支撑各算力枢纽间智能无损调度、超高清 视频、扩展现实(XR)、自动驾驶等领域发展。 1.2 融合化趋势 未来园区呈现虚实融合新态势,未来园区由空间融合走向虚实融合,提供园 区办公、生活、娱乐虚实融合新场景。未来园区的智能平台需采用 AI 技术赋能, 通过运用自动自治 AI、知识计算、生成式 AI 等先进技术,实现对物理空间的智 能认知,并基于统一的智能平 位、多角度的感知和识别,实现通感一体融合的目标。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 绿色全光网络专业委员会 12 12 传统园区各网络通常按照业务划分,存在多张网络,导致运营维护复杂,难 以适应园区网络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的需要。未来园区网络需考虑采用新的网 络架构,实现多张网络融合,简化网络,提升运维效率。另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 园区从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迈向融合,对园区安全将提出更高要求,要求融合 园区需基于物理安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等维度,全面提升立体主动安全 的能力。园区网络的主动安全防护需主动感知、实时监测和智能分析网络威胁, 并对威胁自动响应及秒级处理。如未来园区可通过 AI 摄像机的多模态图像识别, 自动锁定可疑人物或行为,并通过分析算法判断安全风险等级,自动调度相关资 源解决问题。 国家近年陆续发布多部数据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将进一步细化数据分类 分级、数据安全评估等制度,将进一步完善配套的数据安全规范和标准体系。10 积分 | 78 页 | 9.16 MB | 5 月前3
中控技术-控制系统Nyx与AI大模型TPT发布,中控“1+2+N”智能工厂架构再升级-20240611-申万宏源大模型 TPT 发布,中控“1+2+N” 智能工厂架构再升级 报告原因:强调原有的投资评级 买入(维持) 投资要点: ⚫ 6 月 5 日,中控技术在新加坡召开新品发布会,推出了全球自动化领域的通用控制系统 Nyx 及流程工业首款 AI 时序大模型 TPT。为何说这两款产品是颠覆性的,到底有哪些创新性, 以及解决了哪些行业痛点?本文将从公司“1+2+N”智能架构解读五大软件产品先进性。 据、气象环境数据、原材料质量、人员定位数据和视频监控数据等并未进行有效地加工和 应用,造成了大量数据浪费。 ⚫ 中控提出的“1+2+N”智能工厂新架构,打破数据孤岛。通过工厂操作系统 sup-OS 将 数据打通;通过两个自动化(PA+BA)实现企业生产全要素的互联集成和企业经营的协同 智能,解决企业中的数据体系建设、模型体系建设以及场景化的应用软件问题;同时运用 大量 APP 做支持。中控构建了“4 大数据基座+1 个智能引擎”支撑“1+2+N”架构。4 模块与机柜群的桎梏,以控制数据中心、全光确定性网络及 智能设备的极简新形态,让成百上千台的控制机柜消失。并且,中控技术通过试点应用发 现 Nyx 可以深度融合 Al 技术,基于 GPU 赋能的控制引擎,提供组态自动生成、Al 融合 PID 等功能,从而实现数据预测和自适应控制等,提升装置运行的效益。2)TPT:将模拟 与预测能力融于一体,能支撑多种任务,通过长短周期预测、动稳态模拟等,统一分析类、 优化类、控0 积分 | 25 页 | 1.56 MB | 5 月前3
共 46 条
- 1
- 2
- 3
- 4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