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之星—中国园区低碳之路的先行者是否有系统性的关于园区低碳发展的建议? • 园区如何帮助企业推进低碳? 园区:作为工业降碳前沿,需要系统性评估低碳发展进程 I 绿色之星 — 中国园区低碳之路的先行者 6 园区实现“双碳”目标,其核心是能源结构的转型 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过程资源效率提升是深入 减排的必然路径,循环经济将成为其中重要的解决 方案。对于园区来说,摸清碳排放“家底”是有效 落实绿色低碳发展的第一步,而具有数字化赋能的 监管平台则是保障园区对于“双碳”进度掌控的重 考虑到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减碳难度高,园区减排 有两种思路:一是产业结构由单一产业主导转向多 产业平衡发展,二是在园区内强化不同产业链的连 接。囿于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成本,过程排放和部分 高能耗难以避免;在大量的市场需求背景下,受替 代材料、技术和经济目标的限制,部分传统高碳排 产业短期内不可完全淘汰,园区通常下功夫优化园 区产业结构。从下表两个石化化工园区的发展策略 可以看出:在碳达峰周期下,推动多产业融合发展 、系统集成、软件开发以及应用服务等作 业过程的集合。 6 例如,在某样本园区中,造纸企业在某省级园区中仅贡献了 10% 的经济产值,却占园区能源总消费的 80% 园区减排有两种思路: 一是产业结构由单一产业主导转向多产业平衡发展;二是在园区内强化不同产业链的连接 表现力洞察 I 绿色之星 — 中国园区低碳之路的先行者 8 各领域的能源消费是园区范围一、范围二碳排放的 主要来源,能源消费排放一般占据园区总排放的10 积分 | 36 页 | 7.16 MB | 5 月前3
2025年新型电力系统助力零碳园区建设报告-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明确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有 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零碳园区作为能源转型与产业升级的融合 载体,也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前沿阵地,正逐渐成为能源绿色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和区 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因此,在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的支持下,江苏省宏观经济学会开展了此研究。在分析江 苏零碳园区建设的现状和挑战的基础上,本报告结合江苏发展实际需求,提出不同类型园 源发电设备,实现能源 供需的智慧高效对接,这不仅可以降低对传统供能方式的依赖,还能提升区域可再生能源 利用比例,推动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零碳园区建设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有利于推动传统产业的绿色改造和新兴绿色产业的培育壮大,形成新的经济 增长点,提升园区整体产业竞争力。 应对国际绿色经贸规则的重要举措。绿色低碳是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突破绿色贸 地热,推广高效地源热泵。此外,园区积极在住宅建筑顶部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大型公 共建筑采用太阳能热水、太阳能光伏、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 3.2.2 零碳园区路径探索 一是以 ESG 为抓手助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从产业发展和应用实践两方面协同推进 ESG 创新发展,产业发展方面,出台了《苏州工业园区 ESG 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以 ESG 产业创新中心为核心集聚一批重点企业,成立园区 ESG10 积分 | 44 页 | 2.19 MB | 7 小时前3
融合生态 拥抱智能:2030中国智能制造及自动化行业展望报告韧性。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增速放缓、 通货膨胀高企,多个主流经济体面临潜 在经济衰退周期,许多制造行业面临产 能过剩的行业周期,为智能制造和自动 化技术的全面推广蒙上阴影。中国作为 制造大国,更是面临国内经济结构转型 和全球产业结构重塑下加快全球布局 的双重挑战。如何利用工业自动化手段 提升生产效率和智能化程度,更好的应 对这些风险和挑战,也成为很多企业领 导人的当务之急。 在此背景下,本白皮书旨在分析关键趋 势和领先实践,为制造业企业成功实20 积分 | 18 页 | 1.16 MB | 4 月前3
工业互联网赋能能源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2025年)技 术攻坚战,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加速推进新型关键技术的 研发和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加大新能源、新材料及节能环保 技术研发投入,强化智能制造与绿色低碳技术协同发展。深化 供给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绿色化、 生态化及高质量发展。 深化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为应对市场与技术的迅速 变革,通过构建数字化基础设施,实时感知、收集和分析生产 数据,实现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全流程运营优化,开展0 积分 | 37 页 | 2.03 MB | 5 月前3
中国投资协会:2024“零碳中国”优秀案例及技术解决方案我国零碳、低碳能源的需求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氢能已成为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力 量。在此背景下,支持并推广本项目将对构建绿色、低碳的能源系统和推动低碳技术的应用具 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同时也有助于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绿色发展模式的构建。 应用该项技术为地方新型清洁能源体系建设,绿电消纳,减少各行业碳排放、降低运行成本、 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提供助力,因地制宜解决当地能源问题,带动地方就业和经济增长、推动 《“零碳园区”评价标准》是“1+N”的零碳中国标准体系专项标准之一,是由中国投资 协会于 2023 年 3 月 3 日发布,7 月 1 日正式启动实施。目前已经发布了 11 个“零碳园区”标 准试点。零碳园区是集成了能源转型、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等多方面要素的综合发展场景。 “零碳园区”标准试点的推出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试点将按照《零碳园区评 价标准》进行评价和提升,通过探索和实践,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全国范围内的园10 积分 | 46 页 | 13.28 MB | 5 月前3
中国蘑菇小镇全域智慧旅游规划方案(125页)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食用菌全产业链产值 (亿元) 第一产 业 19% 第二产业 80% 第三产 业 1%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平泉食用菌产业链三大产业占比统计 “231”产业结构 大产业小引领、产业融合不足 以食用菌产业为主导,一枝独秀,发展势头迅猛,但产业附加值低 一产 产业现代化水平低 ◼ 生产:食用菌培育、采摘、仓储、加工等生产设备较落后,仍以家庭小规模生产和合作社20 积分 | 125 页 | 40.29 MB | 7 小时前3
方案:山西某风光储示范项目规划报告大量的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以及生态公共资源,使得我国能源供需结构中存在 的高碳、高能耗发展问题长期存在。新能源是全球具有战略性和先导性的新兴产 业,代表着未来技术变革和能源发展的方向,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培育发展 新动能的重要领域,是解决能源供需结构由高碳、高耗能发展向低消耗、高效率 发展转变的重要抓手。当前,绿色低碳经济发展得到了国内和国际的普遍共识, 随着绿色经济理念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因地制宜的发展新能源成为重中之重。10 积分 | 53 页 | 1.62 MB | 7 小时前3
方案:某风光储示范项目规划报告大量的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以及生态公共资源,使得我国能源供需结构中存在 的高碳、高能耗发展问题长期存在。新能源是全球具有战略性和先导性的新兴产 业,代表着未来技术变革和能源发展的方向,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培育发展 新动能的重要领域,是解决能源供需结构由高碳、高耗能发展向低消耗、高效率 发展转变的重要抓手。当前,绿色低碳经济发展得到了国内和国际的普遍共识, 随着绿色经济理念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因地制宜的发展新能源成为重中之重。10 积分 | 50 页 | 997.25 KB | 7 小时前3
低碳经济带来的新商业机会纵观世界各国的低碳经济之路,都离不开以下的两个原则、四个 步骤。即: 两个原则: 1.三低原则: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 2.三高原则: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 四个步骤: 1.调整产业结构。 2.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 3.强化节能,提高能效。 4.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已经意识到了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并且在许多领域都走到了 西方发达国家的前面: 发,怎样追求绿色GDP。为此,我们要结构调整,杜绝继续污染的生 产方式,甚至GDP都可以下降,年增长8%都可以调到7.5%。 低碳经济的核心就是能源基数跟减排基数的创新,所以接下来所 有的设备、流程都是重点,都是可以赚钱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制度 的创新,要求国家用低碳政策来补助,包括种树、屋顶绿化都给补 助。 低碳经济从生产模式的设计、生活方式的改变开始,价值观念跟 国家权益两方面都要受益。中国生产很多产品销售到其他国家,可是10 积分 | 162 页 | 4.44 MB | 5 月前3
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机遇与挑战成为最主要盈利手段。 地区发展方面,江浙粤三省仍依托于可观套利价差成为中国工商业储能发展的主要战场,虽 2024年广东省整体发展降速,但随着市场回归理性广东省于2025年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而江苏仍依 靠产业结构实现项目规模上的领先,浙江则依靠项目数量实现发展。另外,安徽、四川等地将凭借出 色的套利价差和场景需求有望成为第二梯队。 市场空间方面,2024年中国工商业储能项目共计投运1370个项目,工厂配储仍为主要场景。据10 积分 | 70 页 | 9.67 MB | 5 月前3
共 13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