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转型展望2025—全球和区域预测至2060-挪威船级社DNVHARD SECTORS ENERGY TRANSITION OUTLOOK 2025 A global and regional forecast to 2060 FOREWORD Faced with these developments, a casual observer might conclude that the energy transition is stalled resurgence of investment in nuclear power, which we predict will grow 150% from today’s levels by 2060. On the fossil side of the mix, policy reversals in the US will see its emission reductions set low-cost electro-technology exports from China to other regions. This year, our forecast runs to 2060, not 2050. That is mainly because the transition is by no means complete in 2050 and there is a10 积分 | 134 页 | 16.51 MB | 7 小时前3
2025年江西低碳转型中长期展望报告-基于EPS模型构建“双碳”路径江西省作为我国中部的重要省份,近年来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崛起勇争先”的大背景下,坚持 以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为支撑,在 GDP 增速方面位居全国前列,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提出 2030 年前实 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凭借“一中心、四区”战略定位,江西省在制造业、城镇化、现代农业与 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这些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对能源需求和碳排放的未来走向产生深远影响,要求在保 持经济活力的同时,加快低碳转型步伐。 2024),构建了“2020 政策冻结情景” “政策情景”与“双 碳情景”三种路径,涵盖电力、工业、交通、建筑及土地利用与林业五大核心模块。三种情景分别用于提供基线对 比、评估现有政策减排效果,以及探索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所需的最佳政策组合。 本报告回顾了江西省低碳转型的阶段性进展,并基于江西 EPS 模型开展中长期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长 期趋势预测,识别在双碳情景下江西省需要重点关注的关键 能源消费需求和碳排放仍呈现增长态势。《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中已明确提出江西省 2030 年前顺利实现碳 达峰,到 2060 年,顺利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因此,江西省需要尽早规划符合自身特点的低碳发展路径,部署各 部门和行业的低碳转型重点,助力 2030 年前顺利碳达峰,并为 2060 年实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在低碳 发展中识别新的发展机遇。 (一)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国中游,GDP10 积分 | 45 页 | 13.22 MB | 3 天前3
绿新院IGDP:广东中长期低碳转型路径研究——基于EPS模型·································· 31 图 34 碳中和重点政策(GHG,双碳情景 2020-2060 累计减排潜力) ········································ 31 图 35 碳中和重点政策(GHG,双碳情景 2030-2060 累计减排潜力) ········································ 32 表目录 S)对广东省实现“双碳”目 标的具体路径进行研究。通过 EPS 模型模拟了三种情景下广东省 2020 年至 2060 年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路径。 研究结果显示,在现有政策情景下,广东省二氧化碳排放可在 2030 年前达峰,峰值约为 6.7 亿吨,但若延续 现有政策强度,在 2060 年仍将剩余 4 亿吨排放。此外,广东需要重点关注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量的比重,确保到 2030 年达到 40% 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 在双碳路径下,2030 年后需进一步加强政策力度,在节能、电气化、以及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等方面重 点施力,并开始全面在电力和钢铁、水泥、化工行业部署 CCUS,以实现 2060 年碳中和目标。 报告探讨了广东省整体的能源消费及排放变化趋势,并聚焦工业、建筑、交通和电力等关键部门的低碳转型 路径,针对关键政策路径提出建议。经过不同时间段的政策减排潜力分析,识别出包括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严10 积分 | 47 页 | 13.30 MB | 7 小时前3
苏州工业园区近零碳园区建设路径研究摘要报告--苏州中咨工程咨询研究面向苏州工业园区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需求,基于能源消费历史数据,构建了苏州 工业园区碳排放分析预测模型。研究运用情景分析等方法,从基准情景、低碳情景和近零 碳情景,分析展望了 2020-2060 典型特征年份苏州工业园区碳排放趋势、减排路径及减排 效果,在此基础上,研究形成了苏州工业园区近零碳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为科学制定 苏州工业园区短期及中长期减碳目标、实现途径奠定基础。 1132.54 万吨,其中能源活动 1090.63 万吨,工业过程 排放 27.92 万吨,废弃物排放 13.99 万吨。基准情景下,2060 年苏州工业园区碳排放 880.91 万吨;低碳情景下,2060 年碳排放 331.08 万吨;近零碳情景下,2060 年碳排放 20.55 万吨。基准情景下,由于造纸业主要企业退出,2022 年碳排放暂时性降低后持续攀 升,于 2030 年达峰,峰值 2045 2050 2055 2060 基准 低碳 近零碳 8 到 2060 年,减碳贡献较大的部门主要为工业和建筑,低碳情景下减碳贡献分别为 68.43% 和 29.82%,近零碳情景下减碳贡献分别为 56.92%和 41.84%。 基准情景 低碳情景 近零碳情景 工业部门 碳排放基期为 721.67 万吨。2060 年,基准情景下,工业部门碳排放0 积分 | 36 页 | 3.08 MB | 5 月前3
生态环境部:2025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工业低碳技术展望报告应用覆盖。(3)碳移除托底技术深 度应用期(2051—2060 年):电力、交通、建筑等部门已经基本实现净零排放,为工业领域突破关键技术 瓶颈争取时间。工业部门将依托 CCUS 等技术对难减排环节进行兜底,稳步推进全行业深度碳中和。通过 碳中和技术创新、供给需求侧调控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中国工业部门碳排放到 2060 年将减 少至 4.5 亿 吨, 较 2025 2025 年下降 95% 左右。2025—2060 年中国工业领域碳中和技术累计投资额将达到 42 万亿元左右。 分行业脱碳技术路径呈现显著差异化特征。钢铁行业作为当前与远期减排潜力双高领域,技术路径呈 现明显阶段性特征:2035 年前将以高炉 - 转炉系统节能改造和废钢 - 电炉短流程发展为主;2035—2040 年 厚 间,氢基直接还原炼铁有望在成本突破后进入大规模 到 0.2 亿吨, 到 2060 年, 工业氢能总需 求 量将达到 0.58 亿吨。电气化与清洁电力替代技术经历由重点工艺环节渗透向全流程覆盖的演进路 径,2035 年前工业部门以关键工艺的电力替代为主,2050 年前后实现系统集成与广泛部署。2025—2060 年,在工 业需求侧产量持续走低的情况下, 工业行业的用电量仍快速上升,2060 年工业部门五大行业的 用电量将达 到20 积分 | 146 页 | 23.98 MB | 21 天前3
生态环境部:2025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工业低碳技术展望报告度应用期(2051—2060 年):电力、交通、建筑等部门已经基本实现净零排放,为工业领域突破关键技术 瓶颈争取时间。工业部门将依托 CCUS 等技术对难减排环节进行兜底,稳步推进全行业深度碳中和。通过 碳中和技术创新、供给需求侧调控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中国工业部门碳排放到 2060 年将减少至 4.5 亿吨, 较 2025 年下降 95% 左右。2025—2060 年中国工业领域碳中和技术累计投资额将达到 产业链实现突破并规模化应用,五大工业行业氢能总需求量将达到 0.2 亿吨,到 2060 年,工业氢能总需求 量将达到 0.58 亿吨。电气化与清洁电力替代技术经历由重点工艺环节渗透向全流程覆盖的演进路径,2035 年前工业部门以关键工艺的电力替代为主,2050 年前后实现系统集成与广泛部署。2025—2060 年,在工 业需求侧产量持续走低的情况下,工业行业的用电量仍快速上升,2060 年工业部门五大行业的用电量将达 到 3 别达到 3.3 亿吨、1.9 亿吨和 1640 万吨,2035 年后持续在工业部门的减碳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CCUS 作为应对难减排领域的 重要技术支撑,2040 年后将陆续实现全流程工业化,2060 年减排量占工业总减排的比重提升至 24%,为 实现工业碳中和提供关键托底保障。 为加速中国工业碳中和技术部署,确保在关键窗口期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有力支撑碳中和目标实施和 产业高质量发展,提0 积分 | 139 页 | 4.23 MB | 21 天前3
2024年拥抱能源产消一体化-双碳背景下的企业用能转型报告1 时间短任务重,碳中和窗口期逐渐紧迫 2015年,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达成《巴黎协定》,首次提出“碳中和”,标志着全球应对 气候变化的决心。2020年,中国提出要力争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 标。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明确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 和的战略方向。 从国际的横向比较看,中国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面临的任务更艰巨、挑战更大。美国和欧 要求中国在碳达峰之后,用更快的速度降低碳排放,图1形象地展示了这个挑战。 -3 -1 1 3 5 7 9 11 13 15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2060 CO2 emissions (Gt CO2 a-1) 0 5 10 15 20 With the rate during 2010-2019 The 14th “five” year 图1:各国碳中和路径达标时间对比图 数据来源:Chen B, Chen F, Ciais P, et al. Challenges to achieve carbon neutrality of China by 2060: status and perspectives[J]. Science Bulletin, 2022, 67(20): 2030-2035. 7 破解碳中和四大挑战,亟待用能企业能源转型10 积分 | 46 页 | 8.66 MB | 5 月前3
零碳产业园区实施路径规划方案(35页 PPT)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减少交通碳排放。 科技园区:研发和应用低碳、零碳技术,建设智慧楼 宇,发展绿色交通,发挥引领作用。 零碳产业园区的核心概念与类型 PART02 零碳产业园区的关键 术语解读 wjtzh2060 范围一排放的定义与核算 范围一排放指报告组织产生的直接温室 气体排放,包括固定燃烧、移动燃烧、 过程排放和无组织排放。企业可以通过 采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燃料、优化生产 工艺、加强设备维护等措施,减少范围 目标,制定合理的减排计划,并通过定期监测和评估排放数据,及时调整减排措施,确保减排目标的实现。 温室气体与基准年 基准年的确定与作用 PA,RT03 零碳产业园区的“ 1+9+1” 实施路径 wjtzh2060 产品碳足迹管理与能力建设 产品碳足迹管理功能以全生命周期的产品碳足迹跟踪管理为基础,实现产品碳 足迹分析、供应链管理、碳足迹报告管理。通过对产品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废 弃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 902060 远景鄂尔多斯源网荷储“零碳”产业园 在数字化平台管理方面,构建了先进的能源管理系统,实 现了对能源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管理。通过该系统, 园区能够精准掌握能源消耗情况,及时发现能源利用效率 5 积分 | 35 页 | 7.46 MB | 21 天前3
电力市场化改革全景图:寻找系统成本最优解下载日志已记录,仅供内部参考,股票报告网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资料来源: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海通证券研究所 根据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的演讲,我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 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根据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发布的《中国2030 年前碳达峰研究》,预计2028年我国全社会碳排放达峰(2028/2030年我国全社会 碳排放将分别为109/102亿吨)。 2030年前,中国碳减排需每年投入2.2万亿元;2030-2060年,需每年投入3.9万亿元 (根据此计算,到2060年合计需要140.7万亿元)。 2021/4 红杉中国 《迈向零碳——基于科技创新的绿色变革》 2021-2060年,我国绿色投资年均缺口约3.84万亿元。其中,2021-2030年均缺口约 2.7万亿元,2031-2060年均缺口约4.1万亿元(合计约150亿元)。 2021/4 研究院院长马骏 《碳中和背景下的投资机遇和金融风险》 未来30年内,“碳中和”带来投资需求达500万亿元以上。 2021/5 渣打全球研究团队 《充满挑战的脱碳之路》 为达成碳中和目标,2060年前中国在脱碳进程中需进行高达人民币127-192万亿元的 投资,相当于平均每年投资人民币3.2-4.8万亿元。 2021/6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 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 碳达峰碳中和需10 积分 | 41 页 | 2.27 MB | 5 月前3
智能生产整体解决方案(17页 PPT)1085 2020 年后 ,我国光伏产业开始实现 由 补贴推动向平价推动的转变 ,预 计到 2025 年, 中国光伏累计装机 可突破 600GW , 同时受到 30·60 碳中和政 策的刺激 ,预计到 2060 年 ,我国光伏 装机量将突破 5000GW 。其中分布 式光伏的占比 将自目前的 30% 逐步提 升至 70% 国内储能市场快速发展,预计 2025 年储能 新增装机(不含 5G )将达 2017A 2018A 2019A 2025E 2030E 2060E 6000 4000 2000 0 储能电池系统需求量( GWh ) 累计光伏装机量( GW) 50.0 9.5 53.4 0 1 02 32.5 10.520 积分 | 17 页 | 5.48 MB | 15 天前3
共 82 条
- 1
- 2
- 3
- 4
- 5
- 6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