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的精细化工革命:技术要素驱动下的行业信用质量及其变化趋势浅析在政策引领下,精细化工行业发展方向为绿色化、智能化和高端 化。 精细化工行业注重技术创新,我国企业已经在部分领域实现核心 技术突破。科技赋能精细化工研发与生产,或将加快关键材料国产化 进程,提升产业化效率。 我国精细化工行业注重技术创新,并已从传统的模仿跟随转向核 心技术突破。根据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全国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行 业协作组、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等联合发布“2024 年度中国精细化 环保型特种表面活性剂技术;高性能工业用表面活性剂应用于锂电 池电解液分散、光伏硅片清洗等;水性涂料用树脂的国产化 天津久日新材料股份 有限公司 光刻胶所需的重氮萘醌类光敏剂;光引发剂技术;半导体与显示面 板光刻胶产业化 山东泰和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 锯末基硬碳负极材料;超纯清洗剂应用于集成电路晶圆清洗;特种 聚合物材料应用于芯片制造中的金属离子螯合;氟代碳酸乙烯酯、 双氟磺酰亚胺锂等锂电池关键添加剂;勃姆石涂层技术用于锂电池 的发展,科技赋能精细化工研发与生产,或将加快关键 材料国产化进程,提升产业化效率。科技赋能精细化工行业主要体现 在三方面:一是通过 AI 接入,深度学习算法预测材料“成分-结构-工 艺-性能”关系,缩短研发周期,降低实验室试错时间和成本;二是 AI 算法匹配上下游企业需求,缩短产品从研发到应用上下游验证周期, 提升产业化效率;三是通过 AI 接入生产体系,可以实现流程优化与 精准控制,降本增效。0 积分 | 19 页 | 1.20 MB | 5 月前3
十五五”时期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路径研究一是核心矿产和关键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 • 二是关键共性产品缺位较为明显。 • 三是产业布局脆弱性仍然存在。 01 • 一是基础研究能力仍有不足,难以实现原创性、原始 性、“从0到1”科技攻关。 • 二是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效率不高,创新主体与创新客 体的耦合与协调仍存在一定障碍。 03 • 一是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 二是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 • 三是工业企业“增产不增利”。 CCID ID ID0 积分 | 12 页 | 4.29 MB | 5 月前3
工业5G终端设备发展报告2025造。《“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试点建设指南》设置“打造产 业供给能力”的重点任务,提出推动 5G 与工业设备双向适配,加快相 关融合产品研发、生产和应用,推进具备 5G 通信能力的融合工业设 备产业化发展,探索形成从产品、解决方案到系统集成服务的全产业 2 链供应能力,服务产业发展。2024 年 4 月,工信部等七部门出台的 《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提出,推动人工智能、第五代移 性,用户可在 5G 模组基础上,根据需要选择更适配的计算、存储、 接口等模块。跟第二种开发方式相比,元器件焊接、电路调试等步骤 增加了开发难度和开发周期,但在应用易用性、扩展性和规模生产方 面具备产业化优势。第四类终端设备基于 5G 芯片直接研发,例如 5G 7 PDA、AR/VR 眼镜等小型化终端,该方式适合对集成度、功耗要求 较高的产品。 2. 按应用场景分类 按照在工业应用场景中发挥的具体作用,5G0 积分 | 44 页 | 1.04 MB | 5 月前3
苏州工业园区近零碳园区建设路径研究摘要报告--苏州中咨工程咨询业发展目标、 发展方向与细分领域,重点支持太阳能、氢能、储能、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领域的技 18 术创新、产品提升的已产业化项目。支持新能源领域以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目的的公 共性产业服务工作,包括公共研究服务、创新创业服务、产业化服务、成果转化服务、技 术交流服务等。通过贷款贴息、项目扶持、保费补助、风险代偿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向 新能源产业。 完善工业节能减排鼓励政策0 积分 | 36 页 | 3.08 MB | 5 月前3
万亿蓝海 新从旧来——2025年中国设备更新战略与实践报告。 交通运输部等十三部门印发《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聚焦交通设备更新改造与绿色 转型,支持城市公交车、老旧船舶、柴油货车等更新换代与新能源动力转型,加强电动、氢能等绿色航 空装备产业化能力建设。到2028年,实现船舶运力结构改善,新能源公交车辆应用推广,重点区域老旧 机车淘汰,邮件快件智能安检设备广泛应用,北斗终端应用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强度和污染物排 放强度降低。 重点方向: 43%,2024年一季度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根据上述方案,未来几年将持续推进城市公交车电动化替代,支持老旧新能源公交车和动力电池更 新换代。加快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类柴油货车。加强电动、氢能等绿色航空装备产业化能力建 设。加快高耗能高排放老旧船舶报废更新,大力支持新能源动力船舶发展,完善新能源动力船舶配套基 础设施和标准规范,逐步扩大电动、液化天然气动力、生物柴油动力、绿色甲醇动力等新能源船舶应用10 积分 | 44 页 | 6.29 MB | 5 月前3
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实践白皮书“大科学装置”的空间“聚集”且研究方向“聚焦”的布局方式产生更为 显著的产业价值。 科学城的“重装化”也意味着高投入,通常政府主导性较强,更偏向于布局在一线或国家中心城市。尽管如此,通过合理的 产业化引导, “大科学装置”也可以直接催化科技产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应。集中了英国近一半大科学装置的哈维尔科 学和创新园,聚集了���个组织、����多名工作人员,年产值逾��亿英镑,产生了大量高端就业机会。对于财政日渐紧张 运用大数据和数字孪生等技术,在园区长期的运营周期中智能监测和管理园区建筑空间使 用、能源消耗、用水、废弃物等管理环节,持续优化能源和资源消耗,提升建筑物绩效,并降低 运营阶段碳排放。 生态价值产业化 对于生态禀赋较强的地区,可考虑以生态产业为基础(如绿色农业、种植业等),逐步构建一 二三产融合的产业体系,充分放大生态资产的经济效益。 73 绿色生态 资源资产化 绿色人本 服务价值 实现10 积分 | 88 页 | 15.72 MB | 5 月前3
苏州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环境、社会、治理)白皮书中国首个国家级股权投资母基金“国创母基金” • 科创板首家上市公司 华兴源创 • 中国首批基础设施公募REITs之一东吴苏园产业 REIT • 中国首批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 中国首个纳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 中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 • 中国首个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基地 • 中国首个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和首个鼓励技术先进 型服务企业优惠政策试点区域 • 中国唯一由地方政府主导的“2011计划”协同10 积分 | 33 页 | 11.25 MB | 5 月前3
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2023年度进展报告-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言 近零碳排放园区是在碳达峰碳中和新形势下,推动园区绿 色低碳、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是园区绿色低碳 发展的新形态,以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控制为突出导向,以产业 低碳化、低碳产业化为发展方向,以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为核 心,以技术研发应用为支撑,通过调结构、上工程、推技术、 强管理等各种手段的有效组合,最终实现园区碳排放逐渐趋近 于零。 2022 年 4 月,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经济和信息化厅联合印20 积分 | 42 页 | 21.22 MB | 5 月前3
新质生产力研究报告(2024年)——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数字经济时代,创新合作的边际成本不断下降,线性创新范式转 向非线性创新。通过数字化技术,人才、资本、知识等创新要素集成、 分发、流动的边际成本迅速降低。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合作障碍减少, 从基础研究到技术研发,再到产业化应用的技术驱动的线性创新范式, 转为技术与市场同时交互作用,形成新的创新资源组织模式,走向各 种主体之间交流互动的非线性范式。例如,制药巨头辉瑞在新冠肺炎 疫情时期,开发了“辉瑞全球供应-数字化运营中心项目”进行技术和0 积分 | 43 页 | 1.27 MB | 5 月前3
IDC:2025年石油石化产业新型工业化白皮书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从国家发展大局看,新型工业化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是构建国家竞争力、实 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特别是面对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要求,新型工业化能够深度结 合现代科技力量和数字产业化趋势,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石油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支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石油石化产业的新型工业 化发展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全面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石油石化产业链,0 积分 | 65 页 | 2.24 MB | 5 月前3
共 10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