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0 积分 | 6 页 | 1.75 MB | 5 月前3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年).......................................................................................1 第一章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赋予信息化发展新使命.......11 一、深刻认识推进信息化领域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11 二、准确把握推进信息化领域改革创新发展的丰富内涵..13 三、全面落实推进信息化领域改革创新发展的实践要求 .............................. 54 一、理念主张凝聚国际广泛共识................................... 54 二、网络空间交流合作深化拓展................................... 55 三、数字贸易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56 第七章 2024年全国信息化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 72 1 摘 要 2024 年是网络强国战略目标提出 10 周年和我国全功能 接入国际互联网 30 周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系统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习近平主席向 2024 年世界 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视频致贺,指出“我们应当把握数字 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大势,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安0 积分 | 79 页 | 2.50 MB | 20 天前3
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2025 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 2025 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的关键一年。做好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 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 议精神,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的部署要求,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 展战 完善粮食安全数字化支撑保障。利用遥感技术等开展高标 准农田监测监管,持续完善黑土区、盐碱地等耕地质量监测网络。 — 3 — 持续开展全链条、伴随式、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提升农业气象 灾害风险预警能力和主要粮食作物产量预报水平。深化粮食购销 领域监管信息化应用,加快构建“人机协同”监管新模式,实现对 粮食购销全场景、穿透式监管。制定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需平衡 表,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布和预期引导。 5.强化防止返贫致贫网络帮扶举措。推进覆盖农村人口的防 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持续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 +”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培育壮大土特产网络品牌,促进农产品 网络销售“优质优价”。加强农村电商供应链建设,推广农产品电 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深化县域商业三年行动,推动县域商 贸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完善县域商业网络和物流配送体 系。继续实施“一村一站”工程,完善农村快递末端服务设施。鼓 励邮政快递、交通、供销、商贸流通等企业加强市场化合作和信20 积分 | 10 页 | 249.45 KB | 4 月前3
【蓝皮书】国家能源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14 年,中 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 战略,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提供了遵循。2024 年,党的二十届三中 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 决定》,提出要“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 国统一电力市场”,为我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电力市场建设为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支撑经济社会高质 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规则体系基本建立。中共中央、国务 院部署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电力市场化建设快速推 进,《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 9 号)、《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发改经体 〔2015〕2752 号)、《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 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 交易 机构依托电力交易平台开展相关业务,电力交易平台建设持续 深化。 电力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的机制初步建立。国家通过深化 上网电价改革、开展输配电价成本监审、建立容量电价机制等方 式,不断完善电力价格形成机制,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科学反 映电力成本变化和电力商品多元价值,更加适应新型电力系统构 建要求。《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 (发改价格〔2021〕143910 积分 | 57 页 | 2.98 MB | 5 月前3
苏州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环境、社会、治理)白皮书拥有中国首个专业化特色国家大学科技园(苏州 纳米技术国家大学科技园) • 中新社会治理合作首个试点单位 • 中国首个以邻里中心为特点的社区商务模式 • 中国首批“智慧社区及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 试点 • 国家首批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地区 • 中国首批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试点地区 • 首批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 • 首批教育部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区 • 中国首个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 练。2023年度已完成防汛防台、金鸡湖景区水上 救援、阳澄湖半岛集宿区消防安全疏散和华谊影 城大型游客设施救援等共计26次大型综合应急演 练,78次板块应急演练和291次社区应急演练。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持续深化应急救援力量的有 机整合和优化配置,优化全区“一盘棋”的突发 事件应对格局。先后印发《关于支持引导社会应 急力量 参与减 灾救 灾等 应急工作 的指 导意见 》 《关于建立苏州工业园区军地抢险救灾协调联动 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建立重点用能企业“一企一档”,实施分级分类管理;组织开展节能诊断, 发布《苏州工业园区节能减碳实践与技术汇编》,设立节能降碳专项引导资金,助力企业挖掘 节能潜力。 打造“SIP-E企学堂”: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深化绿色低碳服务,线下组织专题培训、对接、 分享活动,线上开设“工业节能云课堂”和 “益企能”专栏,全力赋能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工业节能 严格落实《苏州工业园区绿色建筑工作实施方案》,实现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到100%,10 积分 | 33 页 | 11.25 MB | 5 月前3
2025中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人才报告智联猎头 2025 中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人才报告 2025 年 6 月 2 核心观点 1. 当前我国经济复苏基础仍需巩固,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注重金融创新 与数据赋能,助力我国金融科技从“立柱架梁”全面迈入“积厚成势” 新阶段,有效支撑实体经济发展。 2. 银行业具备数字化项目推进的组织优势,不过部分数字化人才实现快速 补充可能需要借助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为应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于 2019 年 2 月首次提出“深化金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解决金融与实体 经济之间的失衡问题。2022 年 1 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 (2022-2025 年)》(以下简称《规划》)再次指出: 5 “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目标,以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强 化金融科技审慎 穿业务运营全链条,注重金融创新的科技驱动和数据赋能,推动我国金融科技 从“立柱架梁”全面迈入“积厚成势”新阶段,力争到 2025 年实现整体水平 与核心竞争力跨越式提升。” 目前,我国银行业正积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宏观层面看,改 革有利于金融资产合理配置,更有效地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助力构建绿色金融 体系和可持续发展格局。就银行业自身发展而言,也将增强金融机构的竞争力 和抗风险能力20 积分 | 28 页 | 2.37 MB | 4 月前3
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 11 三、探索智能化,实施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 ······· 14 四、促进国际化,深化数字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 16 第三章 实践探索 ················································· 20 一、深化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强化人力资源支撑 ···· 20 二、促进人工智能广泛应用,助力教育创新发展 ···· 理念、思路、举措和成效,分享智能时代教育发展与变 革的实践经验,深化数字教育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共绘 全球智慧教育发展新蓝图,特此发布白皮书。 ·3· 第一章 发 展 历 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多次就教育数字化作出重要指 示。中国政府围绕普及优化学校数字化环境、强化 优质资源供给、深化大规模常态化应用等方面开展 了大量工作,正从转化阶段、转型阶段并行,加速 组织等多边机制,多次宣介中国大规模在线教学组织经 验。中国教育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合作编写《教育 应对疫情参考手册》,与发展中国家分享经验、开展合 作,推动将特殊时期在线教学的应急实践,转化为数字 技术应用普及深化的宝贵经验。 三、主动求变,吹响智慧教育的时代号角 2022 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7· 作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 会、学习型大国”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教育部启动0 积分 | 44 页 | 510.97 KB | 5 月前3
unesco -教育行业:教师的AI能力框架架的发展,影响教 师培训项目,并帮助设计评估标准。它还提供了教师构建人工智能 知识、应用伦理原则和支持其职业发展的策略。 教学方法,以及专业学习中的AI应用。这些能力被划分为三个进 阶层次:获取、深化和创造。 The AI能力框架针对这一缺口,通过定义教师在AI时 代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来解决这一问题。 该框架基于保护教师权益、增强人类自主性和推动可 持续性的原则进行开发,并详细列出了五个维度下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 2 进展水平 2 : 深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 3 进度级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 4.2 进展 2 级 : 深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积分 | 52 页 | 1.20 MB | 2 天前3
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2023年度进展报告-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展场景业态,以试点工作助力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的支撑作用初步显现。 为充分展示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进展与成效, 识别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汇聚更多资源投入试点建 设,支撑进一步深化试点建设,特编制本报告。 编 制 组 01 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 2023 年度进展报告 目 录 一、试点建设进展成效 ......... ................. 3 (三)促进能源转型,深化清洁能源开发利用 ..................... 5 (四)发展绿色交通,实施交通运输低碳行动 ..................... 7 (五)推行绿色建造,推进园区绿色建筑建设 ..................... 8 (六)深化污染治理,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 .......................... 22 (四)碳排放管理能力亟待加强 ............................................ 22 四、深化试点建设建议 ................................................................. 22 (一)加强对标对表,加快推进试点建设 ..20 积分 | 42 页 | 21.22 MB | 5 月前3
2025国资国企穿透式监管白皮书-金蝶在重点战略领域实现核心技术突破;作为国家战略“执行者”,国企深度参与“一带一 路”建设、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在全球产业合作与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 当前,国资监管和国企企业改革正步入深化提升的关键阶段。随着“管资产”向“管 资本”转型的深入推进,如何实现国有资本的高效监管与价值创造,成为新时代国资管 理的核心命题。这一转型背景下,传统监管模式面临多重挑战:国企业务跨区域、跨层 管人、管事相结合"的监管定位。 通过一系列改革,国资监管的专业性显著提升、系统性全面加强、针对性更加突出、 有效性明显提高,为后续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3)深化改革期:以管资本为主推动职能转型 2013 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明确提出"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改革方向, 标志着国资监管从"管资产" 年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与监督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以“智能化穿透式监管” 为主线,推动国有企业内控体系从传统层级管控向全链条、全要素的数字化治理转型。 这一政策不仅是对国企改革深化的重要部署,更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国资监管领域的集 中体现。 《通知》首次在内控领域提出智能化穿透式监管要求,强调以穿透式监管为主线, 以智能化转型为抓手,横向协同联动,纵向穿透到底,实现全链条风险防控与实时监测,20 积分 | 91 页 | 4.58 MB | 2 天前3
共 342 条
- 1
- 2
- 3
- 4
- 5
- 6
- 35
